传统文化景观设计表达方法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文化景观设计表达方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传统文化景观设计表达方法

摘要:

本文认为,现代景观设计融合传统造园艺术时,应从儒、释、道层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传统园林艺术,借鉴中国古典文化的外在形式,尊重中国各地文化地域性,并在同时要尊重现代生活习惯和现代人的需求,做到古今融汇。

关键词:

现代景观;传统文化;表达

当代园林设计刚起步的时候,人们对于设计风格与生活方式的关系认知有限。愈来愈宽松的生活给予我们追求更多优质景观的经济基础,这时候,伴随国际化的浪潮,在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国内现代园林的设计出现了很多国际性元素。舶来文化的植入让大家眼前一亮,尤其是地产行业。新古典、英式、法式、美式、西班牙式、地中海式、泰式、托斯卡纳式等各种风格相继出现。久而久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雷同作品和景观的视觉疲劳。大家慢慢体会到,那些未必适合中国人,未必是中国人渴望的生活方式。很多学者和设计师开始反思借鉴外来设计风格的意义。在反省思潮下,有很多人开始尝试中国的造园风格,发现传统园林“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当下提倡的生态观念异曲同工。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醒悟到老祖宗的文化才是最有智慧的、最有魅力的,也是最适合中国人居住伦理及行为习惯的——情感式的伦理体验才是中国人所注重的,也是中国人特有的生活哲学。于是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景观设计作品层出不穷,以奥雅为代表,将之运用到地产景观设计中,如泰禾院子等项目。可惜的是,这类作品的造价十分高昂,成为小众群体奢华的身份象征。大众所接触的景观设计作品,更多停留在追求传统文化元素的外在形式。所以,从深圳到北京,从西藏到上海,人们在公园、广场、小游园、风景名胜区等地游憩时,走过的,路过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景观,无法体会思维的升华。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的景观没法实现文化表达吗?我们该怎么做,才能留给后人既有传统神韵又有现代特色的优秀作品呢?

1园林景观设计文化表达方法

想表达文化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查尔斯•詹克斯在《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中指出“中国园林有宗教上和哲学上的玄学背景”。古典园林讲究叠山理水、步移景异,不单单是为构建空间,也为园林的整体氛围奠定基调。因此,园林作为一种实体形象,具有一种“妙处难于君说”的体验。这种体验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视觉、听觉和嗅觉上的,第二个层次是情感和思想方面的。所以,景观设计首先要能满足认视觉、听觉和嗅觉上的要求。笔者观点,将传统园林的文化符号抽象、提炼并于现代景观元素的糅合,是必须的,但不是景观设计的全部。景观专家拿索尔认为,“在景观生态学中,研究文化现象的基本前提是文化建造了各种景观,而景观也影响文化”。要想从第一层次的体验上升到第二层次的体验,就不可能在审美视角下剥离传统文化。所以,景观设计不能停留在形式上的克隆,更应该思考深层的文化内涵。

2园林景观设计情感与思想之体验

(1)深入了解传统造园文化的内涵。儒家思想中的“君子比德”、释家寺庙园林的秩序布局、道家“天人合一”及神仙思想和文人“诗、书、画”都对传统园林的风格和设计手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儒、释、道三种文化的博弈,呈现给世人风流写意、含蓄淡雅的中国文人园。传统园林注重写意,这本是一种绘画手法,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这一点和禅宗的“明心见性”、道家的“天人合一”不谋而合。要想做到写意,就必须在园林艺术表现时体现空间材料的质朴天然,不做过度的修饰,还原自然最本真的状态;通过虚实景观环境的塑造,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景观效果。所以,造园设计中常常使用留白的方法,表现为一种“空”“无”的环境特点,不仅能够突出园林的主体景观,更表达了“无中万般有”的禅意。苏州园林里的白墙和光影变幻就是这样的典范。反思我们的设计,很多设计人员恨不能将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形式和小品都用在方案里,人们平时生活在拥堵而忙碌的世界已经压力很大,需要一个环境去放空心灵。所以说,留白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这时,我们发现,传统的中国园林大多为私有,仅供一个家庭或家族使用。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都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政治伦理观、尊卑有序的等级道德观、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及和谐为本的人伦观。家庭的伦理和中国人注重的孝悌礼仪都能在建筑与景观细节上寻找到痕迹,是一种隐喻的设计手法。而当代社会的景观则大多为共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对个体的人格、人生的塑造,对人际交往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及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习俗,统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景观从私有走向开放,当代的景观需要从道德的视角去关注百姓的日常生活,给现代人塑造出一个安静、安全、优美、便利的居住环境。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下,有学者提出,从宏观上讲,当代的园林设计应具有“梵我和一,和谐共生”的生态观、“须弥芥子,化繁为简”的审美观、“文化传承、开拓创新”的发展观。具体的手法可以采用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等传统造园手法,再运用现代的景观元素,来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细节上,参照古典园林的节点形式,营造具有形式语言和精神内涵的节点,将对中国文字、风景、人物、动物、花草、鸟类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糅合到现代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不仅要考虑这些,还要考虑现代人的需求去做设计,就像古人为了满足古人的需求而设计。我们不必刻意去追求古典园林中的山水造型,也不必要求还原亭台楼阁,因为这些都只是设计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所以说,如果不能对传统的文化内涵和具象的表达形式有深刻的理解,就没办法完成传统园林艺术与时代精神的契合。奥雅李宝章在实践新中式设计风格之前早已饱读了大量的经典古籍,并对当代人的行为心理进行深入地探究。但是,更多的景观设计人员做不到这一点,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2)对地域文化的反思与回归。在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时,要把中国这个大概念具体化,北方的,江南的、云贵的、关中的、闽粤的、等等。这些区域,气候不同,民俗风情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气候和土壤决定了植物配置上的差别;民俗与风情会影响符号的剥离与抽象,进而影响到小品和景观细节;生活方式的差异会影响到空间的布局和区域的设置。地域文化也可以结合某个历史片段的切割,但必须是当地人发自内心的文化认同。譬如西安蔚蓝观园,建筑延续了汉唐风格,在景观上,高墙宅院把居住区很好围合在一个静谧的空间范围内,曲折幽静的道路扩大内部空间,达到人在通行中体验景观价值。运用植物美化墙角,将中国画的寓意和白描的手法巧妙地融入其中,并兼顾现代的简约风格。从雕塑小品的造型、栏杆的样式、铺地的手法、景墙石拼图案的样式,都在汲取唐代园林的符号特征。假如这样的园子搬到南京,恐怕会很突兀,因为生活在六朝古都的南京人对明代文化和民国建筑形制的认知度更高。对比之下,位于上海的九间堂,由于两面临路、一面靠河、地势平坦,总体布局上还是保持江南建筑与水体的融合,引水入园,形成单个小岛,水、车道相互交织增加节奏感。设计者吸收了天窗、天井、石笼隔断等古典园林元素,极力表达江南水乡的朴素、安详、和谐。设计中,建筑结构的象征意义和实用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半封闭和封闭式的景园互相衬托,既形成了虚实相生的景观特色,又通过改变庭院的功能划分,保证了私密性。在整体形制上继承传统院落式布局的基础上,九间堂还是利用现代材料处理和营造新中式院落的典范。土木结构被钢骨和混凝土框架结构替代了;大面积玻璃幕墙则取代了木连门、木排门、折叠屏风的作用;高分子材料、环保材料、外墙保温材料也替代了原有的陶瓦、墙砖、下水系统。西安蔚蓝观园的施工选材也非常注重现代生活习惯,利用花岗岩围边、卵石降低水景的硬度,墙面的棕色拉毛砖加深石材材质感与厚重感;在细节处理上运用很多祥云选材,火山岩压顶显得厚实而大气。考究而细致的施工技艺也为住户体验感受加分。

3结束语

这两个案例给我们启发:首先要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其次必须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对话,不能为了展现传统而改变现代生活的习惯。

作者:孟芳 唐乐华 单位: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钰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丁雅岚.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论“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12.

[2]王彻.禅宗思想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作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

[3]龙金花.传统与现代的邂逅——谈新中式景观设计[J].园林,2009,(1).

[4]徐晓鸣.当代新中式景观设计中的文脉影响[J].园林,2012,(7).

[5]陈丛兰.近30年来中国居住伦理研究述评[J].中州学刊,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