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统文化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漫长岁月逐步转化而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与枝、源与流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社会生活层面及公民个体层面的价值追求正是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逐步发展为二十四字的完整体系。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渊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和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包括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国家层面,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导向的社会层面,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观念的公民个体层面,都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养料,彰显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价值和特色。
一、国家层面
追求国民同富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儒家思想坚持民为邦本的价值追求,强调富民保民,在富民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教民,进而达到仁政礼治。在孔子看来,民富和国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民富是国富的前提和基础,国富是民富的保障。《孔子家语•贤君》中记载,当鲁哀公询问有关政事的问题时,孔子指出“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孔子认为为政之要在于使国民生活富足,健康长寿。而关于实现富民的具体措施,子曰“省力役,薄赋?,则民富矣。”鲁哀公忧心忡忡,认为以孔子之法富民会导致国贫,孔子据理力争,“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孔子认为国家就是我们的父母,只要我们人民子民富裕了,国家不可能不富强。民富则国强,国强则民安。荀子认为要实现“上下俱富”,需要开源节流,固本强基,义利并重。他进一步指出,国富与民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总之,关于民富和国富的辩证关系的思想观念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观念的思想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等思想观念,与现代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灵犀相同。《尚书•五子之歌》记载,“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只有人民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国家才能安宁稳固,这与现代的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不谋而合。道家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指的是符合“道”的统治者,一个"圣人"是不能有自己的意志,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以百姓的意志为重。孟子是中国民本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价值观念,这一思想对中国民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些古代的民本主义思想同现代的民主还有很大的不同,但其中对庶民利益、权利和人格的尊重和重视却成为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源泉。中国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文明大国闻名于世,中华子民对文明的追求、创造以及文明成果的保护与传承极其重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和文明,炎黄子孙自古以来都是以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优秀的传统美德作为个人修养身心的标准。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国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文明的思想内涵是在发掘汲取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追求和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以和谐为核心的文化。史载尧就是以和谐治世,在理论上以和谐精神处理同其他部落联盟体的关系,实践中和谐统一内部各部落的矛盾与冲突,故而留下了“协和万邦”的千古佳话。西周末年,郑国史官史伯在与郑桓公的对话中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史伯认为“和”与“同”不同,“和”是“以它平它”,而“同”则是“以同裨同”,实现和谐则万物生长繁衍,如果完全一致,则无法发展延续。儒家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也认为“人和”可以产生无穷大的力量,故而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时至今日,和谐思想早已深深浸润于民风民俗和民众朴素的意识中,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等具有和谐意味的词语也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思想都源之于此。
二、社会生活层面
在社会公共生活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自由平等的价值理念有独特的判断和追求。儒家“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价值理念,道家“我无为而民自化”“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弗居”的尊道贵德思想,庄子“独与天地相往来”的逍遥游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这些思想精华无疑是对自由精神和自由理念的充分肯定。领袖曾说过,“中华民族不仅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由此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肯定自尊的意义,也特别注重尊重他人自由选择和意志自由的权利。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它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人格尊严的平等,主张把人当人看,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儒家特别强调公道正义的伦理价值,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视为基本的待人接物之道。管子在治理齐国期间坚持要求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提出“社稷高于亲戚”的观念。《大学》提出平天下的“?矩之道”,其所谓“?矩之道”就是公平正义地对待每一个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进一步阐述,“所谓?矩之道者何也?物之有上下四旁,而欲得之均齐方正,则工以矩?之君子之应天下,亦有然者。”“君子只于天理人情上著个均平方正之矩,使一国率而繇之。”这些主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提供了思想源泉和启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一直深埋着法治的种子,“法治”一词最早见古书《晏子春秋•谏上九》“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法治”与“人治”相对,先秦法家主张依法治国,传统文化也坚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思想与传统文化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三、公民个体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特别推崇的价值理念,并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屈原的“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到岳飞的“精忠报国”,从北宋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先生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之兴亡,肉食者谋”,从林则徐先生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驱避之”到孙中山先生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正意味着爱国主义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纽带。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无数内忧外患中转危为安,靠的就是这种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许多科学文化的建树、发明与创造,都是以敬业为基础的。敬业是的第一美德,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敬业乐群的价值观念,因为当时十分崇尚敬德。孔子认为所谓“敬业”就是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安其居,乐其业。”诸葛亮一生不辞辛苦,兢兢业业,为国为民呕心沥血,正如了他《出师表》里所期望的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宋朝朱熹认为“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对待自己的工作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里,“敬业才能乐业,敬业才能精业”。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的思想源于此处。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形成了坚不可摧的诚信观。“诚”是主体对自身内在道德品质的规范;而“信”是主体“内在诚实品质”的外化。“内诚于心”的“诚”与“外信于人”的“信”组合起来,一个内外兼备、丰富内涵的词汇就活灵活现了。子曰“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诚信不仅是做人之本,更是立国之道,。程颢程颐指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只有诚实守信,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健全的“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以诚相待、以信相交,诚信为本,一诺千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思想源于此处。“友善”这个词同“诚信”一样,拆成两部分来理解,“友”即待人接物表现友好,是“善”的外化表现;“善”是人的内心态度和心理要求。如果只强调表面的友好与内心的真挚情感不一致,那是伪善;而如果只强调内心的“善”而不外化于行,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友善”这个词最为恰当的解释是“出于善意的友好”。道家老子推崇“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儒家孔子倡导“君子与人为善”,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友善的品质和力量,在现代友善不仅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优秀的思想和精神要素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思想的有益补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瀚无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正是在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简单粗暴地全盘吸收,而是对其进行优中选优、精中选精,逐步完善精确为二十四字的核心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古为今用、不忘传统、推陈出新、方得始终。
作者:刘平平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夫之.四书训义:卷四[A]//船山全书[C].第7册.长沙:岳麓书社,1990.
[2]程颐,程颢.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A]//二程[C].北京:中华书局,2004.
[3]南怀瑾.论语别裁[M].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4]王玉平.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化学刊,2015,3(3):170-174.
[5]王泽应.论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伦理学研究,2015,1(7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