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路径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被世世代代所继承和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广博高深、传统的优秀文化。它构筑成了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更渗透到经济、政治、军事、医学等各个领域,内化为中国人日常行为中不可规避的思维模式。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主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核心,兼有道家、法家、墨家、佛家等思想,还包括大家所熟知的哲学、科学、戏曲、武术、诗词、曲赋、民族音乐、国画、书法等等。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我国社会转型期和改革的深水期和攻艰期,多元文化充斥其中,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使大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中国梦”的实现的。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所必须具有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源泉。当代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即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要把“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作为自己的最高要求。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人志士无论在怎样艰难困苦,穷困潦倒的境地下,时刻不忘对国家、对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比如,孟子在战国时期国家动荡的情况下提出了大丈夫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在官职被贬后仍不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在兵败被俘后仍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都强烈地表明了为国家、为民族而献身的精神。

(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十八大报告上提出了“中国梦”的构想,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力量。大学生应该秉承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革新,不断进取的人生品格。学习传统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并把传统文化中这些精神用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利于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面对艰难险阻能够愈挫愈勇、百折不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当代大学生应做的贡献。

(三)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时期,难免会出现一些人生态度和价值判断的问题。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实现。传统文化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应是大学生为人处事的方法。“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应是大学生秉承的健全人格观。“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应是大学生时刻牢记的诚信观。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应是大学生树立的自然观。“先义后利”应是大学生正确的义利观。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利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体会人生的真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的原因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了严重的缺失,由此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发挥产生了直接影响。因而,明确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的原因,是在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探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前提条件。

(一)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间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使得文化呈现出了全球化的趋势。一些推行霸权主义的国家逐步把强权政治演变为文化侵略。西方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通过文化侵略渗透到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尚处在形成时期,面对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多元文化的交融,一些意识薄弱的大学生开始崇拜和迷恋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与此同时却忽视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比如一些大学生迷恋西方文化中的个人英雄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重利轻义。却忽视我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集体主义“,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独木难成林”,从而导致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扭曲,进而导致优秀传统文化缺失。

(二)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高等教育中忽视传统文化

我国高校体制改革后,各个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从而使大学生无暇顾及、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的强大冲击,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就业率、注重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教育,由此忽视了大学生的人文学科的教育。所以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上严重倾斜。比如:部分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精通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于其他方面,则了解甚少,他们思想意识中的社会责任感、传统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更加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现有的教育体制告诉他们,只要专业知识过硬,就能找到好的工作,就赚到更多的钱。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问题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思政课自身存在问题:其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存在着内容匮乏、枯燥的现象,只是一味的阅读思想家的思想,文言文枯燥难懂。其二,即使开设大学生传统文化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仍刻板依据教材灌输式的单一授课模式表明教育方法陈旧,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根本无法带动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致,使得大部分大学生都对传统文化提不起兴趣,以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髓的部分无法很好的在大学生中宣扬和渗透。

四、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路径

(一)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效结合,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去探究本民族和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人类优秀文化,借鉴其中有益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以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同时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为传统文化找到了一条与时俱进的改革之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大学生应在坚持这一精髓的过程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容,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更好的把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起来。

(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制度

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想更好的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教育部门应出台关于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件,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如何落实这一地位做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并要求各高校必须严格实施,推动和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顺利开展。首先是健全领导体制,坚持统一领导,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部门齐抓共管、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其次是完善规章制度,建立评估机制。最后是保证经费的投入。有了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制度,高校可以开设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或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增加专业史的教育内容,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开展专业传统文化教育。

(三)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

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如:创新教材内容,使得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符合实际需要,利于解决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提高教育效果。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灌输式的单一授课方式,实现由灌输型方法向交流型方法转变,如在课堂上开展讲故事、评说国学、课上辩论赛等活动。或者将传统的历史文化以话剧节目表演、微电影制作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站平台建设等多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使他们在乐于学习中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作者:王翠翠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