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山水画教学传统文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水经注》撰写原委之略述
《水经》是三国时代桑钦所著,因原文仅万余字且缺乏系统性,北魏时期的郦道元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再论证。郦道元饱读《山海经》等地理学著作,遍游名山大川。他先后参阅前人430多种书作,查看了许多山川地貌图,并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游历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等广大地区,问询当地居民水道的古今变迁及河流渊源,搜集到许多当地的风土民情及历史神话故事。《水经注》全书共四十卷(原书宋朝已佚五卷,今本是经后人改编而成),计30多万字,记述了1252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条,文字增加了20多倍。《水经注》既是一部系统而完整的地理学专著,又是一部广博而优美的古文学作品,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也影响颇大。
二、《水经注》传统文化之内涵
《水经注》全文虽以古文行篇,但文字通融,毫无拖沓、偏僻字句,易读易懂,若通篇阅读则朗朗上口,仿佛于山水之间有天籁之音,耐人寻味,文采斐然。
其一,《水经注》文学魅力深刻隽永。
《水经注》能从不同角度对自然山水进行个性化刻画,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山水各自面貌;在着力挖掘对客观景物的内在品质时,能使山水景物风貌的精神特质得以深刻的体现,突出地刻画显现了各种不同的山水性格;而在叙事描写之中饱含着著者的真情实感,能够融情入景、情与景偕,亦堪为之称道。《水经注》对自然山水、草木的描写细致入微,恰如其分,传递出独特的文学美感、空间质感和画面美感。诸如《水经注》卷十六《谷水》中写道“山有都亭,堂上结方湖,湖中起御坐,石也。御坐前建蓬莱山,曲池接筵,飞沼拂席,南面射侯夹席,武峙背山。堂上则石路崎岖,严峰峻险,云台风观,缨峦带阜。游观者升降阿阁,出入虹陛,望之状凫没鸾举矣。其中引水飞睾,倾澜瀑布,或枉诸声溜,潺潺不断。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微飙暂拂,则芳溢于六空,实为神居矣”。其中所营造出盎然的生机、悠远的境地都如丹青目呈毕现,令人为之神往。又如《水经注》中山有描写峰峦、洞穴、岩岫、怪石、陵阜等所处,水有刻画瀑布、泉源、清溪、津渡等,还有对城池关隘、宫殿庙宇、物产古迹等处的走访、考证、记载和描述,可谓洋洋洒洒,兼收并蓄,异彩纷呈。这些都是与郦道元要“地以存古”的本意相符的。郦道元擅于将所描述自然物象与之所处环境关系进行整体考量把握,对山水构造、山水意境及山水性格都有准确到位的再现和塑造。在对景物“随物赋形”,做个性化描写时极见文字功力,让一部人文地理著作也能放射出文学的光芒。
其二,《水经注》艺术情感真挚醇厚。
囿于《水经注》自身的特别体例和内容要求,郦道元以尊重自然的写实笔法描山绘水时,也赋予其情景交融的感染力,避免说解上给人枯燥感。如《水经注》卷三十七《夷水》中有“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冬夏激素飞清,傍多茂木,空峙静夜听之,恒有清响……不觉疲而忘归矣”。郦道元在对自然美景与友人情怀相交集中,“不觉疲而忘归”,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笔下生动地展现他以及游人的真情实感,抒发出不同自然环境中审美者的不同心情和体验,使审美的客体和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交融,流露出深深的体悟和真挚的情感。在《水经注》卷十四《湿徐水》中描述,“(居庸关)南则绝谷,累石为关垣,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林鄣邃险,路才容轨……聆之者莫不伤思矣”。郦道元笔下以写自然景色的幽静、凄美,给人以一种冷冷清清的心理感受,如同对漂泊之苦、思乡之悲的反复歌咏,让“聆之者莫不伤思”。
三、《水经注》山水主题之启示
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经过历史漫长的发展沿承,现已非常成熟。其间,各种中国画美学思想层出不穷并各持己见。有的偏重于“师承古人笔墨”,而忽视生活实践的创造性;有的过于强调以写意为主、“神采为上”,而忽视形质、理法的交互性。现实中,山水画家必须既懂得古人之理法,又懂得自然之理法。山水画教学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通过临摹课、写生课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达到让学生既可以掌握古人之理法(临摹),也可以掌握自然之理法(写生)的目的。因为只有把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与主观能动的艺术情感相融合,才能实现“物我交融”“天人合一”,才能创造出真正富于感染力的优秀山水画作品。对于现代人而言,郦道元的《水经注》已经不仅作为地理学著作来加以理解,其中承载的传统文化和山水精神,也蕴含着对山水画教学的发展启示。
其一,以文化本源探求山水真谛,实现知行统一。
中国画与传统文化关系紧密,可谓一脉相承,其独特的品评方式、学习途径、鉴赏方法及创作手段由来已久,发展已臻于完备并自成体系。西风东渐百年来,原有的中国画教育体系受到冲击,多是以牺牲民族文化和中国画自身为代价的。从20世纪初始,学院教育就把中国画的绘画系统给丢失了。黄宾虹先生坚持“于传统溯求本原,于未来以求开放”,认为既要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又要学习并掌握传统文化中最本真的、最有生命力的那部分,然后融入“时代精神”大胆变革,方能有所成就。明代李日华在《墨君题语》中言:“绘事必须多读书,读书多,见古今事变多,不狃狭理见闻,自然胸次廓彻,山川灵奇,透入性地时一洒落,何患不臻妙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水经注》能藉山水之名传递出传统文化之美,一如其后许多的文人游记,值得称道的是,郦道元不虚千里之行,才有了文字与山水的相互生发。古人云:读书以明理。在山水写生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非常重要。通过结合《水经注》的通读诠释,将读书与行路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进行写景状物,融情入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学会将笔、墨、景、情统一起来,达到体味山川精神与抒发浪漫情怀的完整结合。
其二,以传统美学推进山水教学,实现人文统一。
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学术研讨会上,美术理论家张晓凌指出,现在的学院教育缺乏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传授,很多学生对古代美学思想精髓都没有具体认知,写生也只是对自然景观的照搬,缺乏最重要的思考酝酿环节。理论家尚辉认为,所谓的“坚守”,其实就是对中华文化的立场问题。无论中国画如何汲取外来艺术养分、如何推进艺术变革,都应该以坚守中化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画的核心审美规定为立场和依据。放眼看去,在各级各类美术大展上的许多山水作品,在片面追求画面的造型能力、写实效果的同时,恰恰失去了中国画审美中强调的“雅、静、清”等精神品格,暴露出画家在传统文化素养上的不足。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记载:“昨岁在石湖写此图,今携至西湖展观,乃绝似两峰六桥景界。惟是积雨连旬,烟霏不开,与李营丘画法无当,须米家父子可为传神也。”可见,古代画家在画论、画理等美学修养方面也造诣极高,这样才能在山水表现上做到通融顺达,创作出精妙的山水佳作。对于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我们必须对之先有认识,然后发挥光大,否则中国过去或未来之人文思想,皆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其三,以民族精神凸显山水风骨,实现笔墨统一。
高校有着文化传播、精神引领的重要责任和优势资源。其中,对中华民族精神气节的教育行动,将有效地推动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挖掘与研究。在中国山水画教学时,应该强调山水作品民族化的符号特征表现。这也是传统山水画独到之处,在诸如李成、范宽、马远、夏圭等大家所绘山水中,也有着对民族精神的赞美或缅怀。我们要引导学生创作出能“在视觉符号表达上显示出中国传统艺术的地域性特征、身份特征和民族特征”的作品来。文化传统的缺位,自我认知的迷失,对民族的发展进步将会遭到灭顶之灾。只有怀着民族情怀去深入生活,用心灵与自然沟通,用思想与山水对话,给山石打造风骨,笔下才能流露出“江山如此多娇”的豪情与洒脱,才能创造出真正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山水画作品。
作者:赵健 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