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文化论文(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族传统文化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民族传统文化论文(3篇)

第一篇:动画传统文化民族化研究

一、弘扬“民族化”的必然趋势

1、“民族化”定义

我们站在街头,可以轻易地认辨出谁是壮族,谁是苗族,谁是瑶族,正是有各自不同的语言、风俗、服饰等文化象征。可见文化是划分民族的重要标志。恩斯特•卡西尔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并把人类的各方面看成符号化的象征,比如人类文化的语言、宗教、历史等等都看为一个整体的符号。①所以说文化其实就是符号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其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宗教文化、节日风俗构成的文化符号不同,由此类推构成的民族文化也不同。因此想要了解民族,就必须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经过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洗礼,民族文化就是这样代代地传承过来,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不难理解“民族化”的定义,既为:民族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所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文化传承,则体现出不同文化的民族特色。

2、“民族化”是动画及其产业发展的根本

动画是一门综合艺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艺术?如何打破常规寻找新的出路?如何将民族文化融入动画中?一方面我们对艺术的看法持有不同的见解,正如一千个观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对动画艺术衍生的审美观念自然而然也不相同。另一方面卡西尔的“艺术家的眼光不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录事物的印象,而是构建性的,并且只有靠着构造活动,我们才能发现自然事物的美。”指出了艺术是创造和发现事物的形式。②我们要有一定的高度发现动画真正的内在的艺术。曾经的国产动画片《宝莲灯》《大闹天空》《哪吒闹海》《骄傲的将军》等掀起了“民族化风格”之路;欧美动画侧重于民族性格如《花木兰》《玩具总动员》《人猿泰山》《功夫熊猫》《阿凡达》等;日本动画片《千里千寻》《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超越时空要塞》等从民族精神着手;国内外优秀的动画作品都有一个鲜明的特征,世界动画艺术的精华在于“民族化”的深刻内涵。它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文化的色彩,能把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动画中。所以“民族化”是动画艺术的生命力、源泉、长久不衰的根本动力。

3、中国动画市场的尴尬

中国动画片市场大多数是滥竽充数,低质劣质的动画片填充市场空缺,而真正意义上的优质影片却是凤毛麟角。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数量达到385部、220529分钟,中国目前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从2004年的2万余分钟,到2010年的22万分钟,短短的6年时间里,国产动画产量增加了十倍。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的频道在每天17时至20时之间,禁播境外动画片。③据了解2003年日本的制作量还是中国的八倍,2006年起则开始减少,结果在2008年被中国赶超,到2011年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但是日本与中国相比之下,日本是一个文化输出大国,日本动画能与欧美动画相抗衡,在全世界上的影响是有目共睹。日本动画片在中国市场上所占比重较大,它占世界市场65%的份额。由以上数据得出中国动画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质而不是量。另外,中国动画产业链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

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其一世代相传,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或多或少有所中断、有些改变,但大体上几乎没有中断过;其二是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不能相提并论;其三历史悠久,中国传统文化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四博大精深,这里的“博大”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高深莫测;中国的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正能量”宝藏,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中国动画必有无限商机。但是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应持有的态度是不能忘根,中国的动画需要中国人来继承,必先保住自己的“根”再吸纳外来的精华。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同时,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动画发展必由之路。一部优秀的动画片更重要的是它所能呈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约翰•斯蒂芬森和马克•奥斯本指导《功夫熊猫》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为内容,其内容蕴藏着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2008年影片上映就席卷全球,并取得631,744,560美元的票房。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不得不让中国动画界好好反思,传统文化可以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

2、用传统文化元素打造中国动画产业市场

中国早期的动画带有民族文化元素,因此获得成功。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创作的《哪吒闹海》开始,在人物造型方面具有强烈的传统文化元素,它的民族色彩鲜艳、民族风格雅致并深受国内外好评,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动画。但在最近几年来民族元素渐渐丢失,渐行渐远。如今中国动画缺少属于自己本土民族元素,大多数都是效仿西方动画造成良性循环,导致中国动画处于一个停滞发展的尴尬阶段。如我们童年最熟悉的万氏兄弟之作《大闹天宫》堪称中国动画的巨作,在国际上也有深远的影响。其故事承载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浓郁中国民族文化特色,所以将“民族化”进行到底是发展中国动画重中之重环节。

3、中日传统文化审美思想相比较

我国一直深受儒家文化“文以载道”的影响,人们的审美和思维形成了一种定势。它也影响我国传统动画的原创性,在中国动画的创作中一直遵循“寓教于乐”的创作理念为宗旨,造成了我国动画产业走向模式化、僵硬化。“寓教于乐”通俗的来说,就是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如我国1980年林文肖导演《雪孩子》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这个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在告诫孩子们做人的基本道理之外,提倡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我国的传统动画审美思想是以教化为目的,而日本的动画片的审美思想则表现于“崇美、尚武、哀情”。日本动画片的风格大多数设计属于唯美风,无论是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以及它的场景都很震撼。比如2007年加贺谷穰(KAGAYA)导演《银河铁道之夜》3D唯美动画,主要讲述了一个贫苦孤独的少年焦班尼于梦中和好友银河之旅的故事,呈现出悲哀又深刻的复杂内心世界。日本漫画家岸本齐史的代表作《火影忍者》,主角通过各种遭遇不幸凭借着自己的毅力突破重重障碍最终取得胜利。综上分析:虽然是不同民族的动画则它的审美观点也不一样,但是中国动画缺少内涵的高度,只是简单地分出好坏简单地告诉孩子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而日本的动画更侧重于它的内在精神。相比较下中国动画片在追求“民族化”上往往都是民族形式和民族元素,而日本在追求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展现出一种民族精神的内在世界。

三、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化”发展走向世界

1、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首先民族文化本来就是属于世界文化,民族化具有特殊性,世界化具有普遍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次,世界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文化,不能脱离民族文化来谈世界文化。民族化又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具有民族特色是不能形成大众文化的共鸣,只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共同存在,世界文化才更有活力。

2、美日动画片民族性分析

由安德鲁•斯坦顿编导美国动画《机器人瓦力》以一个民族的文化为基础更深层次的反应出美国的生活方式,包括肥胖、环境破坏、消费主义、领导能力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日本赫赫有名的动画《千与千寻》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荣誉的金熊奖,同时亦获得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本片通过一个小女孩千寻,在善恶交错的社会里如何选择生存。在人物的造型、服装、建筑、场景等无不体现日本民族文化传统气息。可见美日很多优秀动画片之所以成功少不了这些因素。

3、中国动画片民族性思考

中国曾经还是有很多引以为豪的作品,如《牧笛》、《鹿铃》、《山水情》《小蝌蚪找妈妈》等把中国水墨写意技法与动画融为一体,且具有民族特色。《猴子捞月》、《水鹿》等把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剪纸形式与动画片有机结合,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动画。《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张飞审瓜》等把中国戏曲艺术与动画片的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在欧美日韩动画的冲击下,加上一味地效仿,中国原创性的动画是少之又少,导致中国动画产业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

四、结束语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到我们的动画中?我们应该如何找回中国动画曾经的辉煌?面对我国高产低质发展规模现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反思。中国动画不再是“熊孩子”的动画,我们可以借鉴欧美日韩的优点发展属于自己的本土动画!

作者:王芳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第二篇:民族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环境

一、青海民族与其文化

青海是祖国多民族聚居地,也是西北少数民族发祥地之一。目前,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居着五个主要的少数民族,分别是: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青海省人口5626723,少数民族人口2643202,占全省人口的46.98%,其中藏族1375059、占全省人口的24.44%;回族834298、占全省人口的14.83%;土族204412、占全省人口的3.63%;撒拉族107089、占全省人口的1.9%;蒙古族99815、占全省人口的1.77%。藏族是青海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玉树、海南、果洛和黄南四个州,有一部分散居在海东、西宁、海北和海西。回族主要聚居在西宁和海东,其中西宁主要聚居在城东区、大通县和湟中县,海东区主要聚居在民和与化隆,有部分散居在海北和黄南州;土族,主要聚居在海东的互助、民和两县,及大通、乐都、同仁等县;撒拉族主要聚居在海东的循化和华隆两县;蒙古族主要聚居在海西州以及黄南州的河南县。所谓五个世居民族传统文化指藏、回、土、撒拉和蒙古五个世居少数民族其各自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具体指各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居(建筑)文化、语言文字文化、民族工艺文化、生产与生活方式以及深层的民族的观念文化等。

二、青海民族村寨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环境构成

(一)地理环境

1、自然地理环境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是“唐蕃古道”、“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青藏铁路贯通全境。从世界地形图看,青海省位青藏高原东北部;从全国区划图看,青海大致处于全国中心稍偏西北部,东、北与甘肃相邻,东南部与四川相接,南、西南与西藏相接,西北同新疆毗连。地理坐标为东经89°35′-103°04′,是中纬度地带;北纬31°39′-39°19′,东西长1200km,南北宽800km,总面积72.12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7.5%,仅次于新疆、西藏和内蒙古,居第四位。青海有着三大自然地貌区域,即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区、青南高原区和东部低地区。青海气候表现出如下特征:气温低、地区间差异显著、垂直变化明显;冬季漫长、四季不明显;日照长、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干燥少雨多风、低压缺氧。

2、人文地理环境

“青海地大物博,是祖国的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同志1958年视察青海时留下的题词便是青海人文地理环境最好的诠释。青海的人文地理环境可用以下特征涵盖:人少教多社和谐,文化多元历史久,钱少路通环境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青海全省人口5626723,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7%,民族成份有53个,多民族自然就多宗教,目前青海省主要的宗教有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从全国来看,青海省总体经济水平低下,生产总值总量排名靠后。交通方面,从古路(羌中道、丝绸之路南线、唐蕃古道等)到新路(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等),使“遥远”的青海不再“遥远”。旅游景区景点方面,据统计,截至2011年青海可供旅游的景点有900余处,为发展青海省旅游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全省A景区共有69个,其中,5A景区2个,4A景区16个,3A级景区47个,2A级景区有5个。

(二)自然资源

青海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共有土地面积7216.53万km2,四大支柱产业中,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这三大支柱产业都是以矿产资源开发为基础的。水资源储量丰富,水源质量高。水资源总量为636.4亿m,由于青海乃江河之源,为了保护这里的水不被污染,主要水系发源地及流经地均均无大型工业厂区,因此水体质量得到了最好的保障。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全省天然草场面积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10,仅次于内蒙、西藏和新疆,位居第四。此外,由于特殊的高原气候,青海太阳能、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处在我国新构造运动最为活跃的青藏高原区,地热资源分布也很广泛。青海野生动植物类型多样,数量丰富,资源动物蕴藏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分布在全省的一类保护动物20种,二类39种;青海共有各类野生经济植物75科,331属、947种,药材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天然药材库。

三、自然生态环境是青海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的“载覆”之基

(一)自然生态环境是青海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的基础

1、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培育了丰富而独具特色民族传统文化

(1)对民族及民族村寨的形成方面的影响:

一般而言,民族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活动的具有共同文化认同的人们共同体,此处的“地域范围”即为民族的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该环境为各民族的形成于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首先,青海的藏族。藏族形成于青藏高原,此后不断发展壮大,但至今仍然主要居住在青藏高原的青海、西藏、甘肃西南、四川西北部。青海藏族是吐蕃占领吐谷浑,之后统治青海土著民族,很多吐谷浑人、羌人等吐蕃化,使得其逐渐形成,主要分布在今天青海的黄南、果洛、玉树、海南、海北等州地,此外,河湟也有部分藏族居住。其次,青海的回族、土族、撒拉族主要形成、聚居于河湟地区。河湟地区西连青藏高原,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处于农业区和牧业区的交界地带,是汉文化和藏文化的交界地带,其地理范围包括了位于日月山以东、祁连山支脉达坂山以南、东昆仑山支脉黄南山地以北的区域;行政区域包括西宁市、湟水谷地的互助、平安、乐都、民和北部;黄河谷地的贵德、尖扎、循化、化隆、民和;大通河谷地的刚察、祁连、海晏、门源。这里自然生态环境最好、物资充沛,是各民族迁徙青藏高原地区的走廊和通道,为回族、土族、撒拉族的聚居提供共了前提条件,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联系,形成了典型的多元文化区。元朝回回军定居于河湟并屯田垦荒、清朝移民实边于河湟、清朝回族受压迫起义失败后逃难流徙陆续定居于河湟一带;青海土族族源之吐谷浑降唐并被安置在大通河一带;撒拉族是撒鲁尔的游牧部落从中亚迁徙到青海东部的循化县形成并聚居于此。结合青海少数民族村落的分布与个民族的形成历史,通过梳理不难发现青海的五个世居少数民族村寨主要分布的地方大多是该民族最早形成或者发展之地,而该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正式该民族形成或发展的基础条件。此外,自然地理环境也影响民族经济中心的形成。青海河湟地区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交界地带,这里相比较青海其它地区表现出气候温润、温度适宜、土地肥沃等优势特征,为各民族农业、商业文明提供了先天土壤,使得该地区成为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繁衍生息之地,发展至今并成为青海经济文化中心。

(2)对民族村寨中农牧民的生计方面的影响:

青海气候及地形特点总体表现为:气温低、地区间差异显著、垂直变化明显;冬季漫长、四季不明显;日照长、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干燥少雨多风、低压缺氧;高海拔(海拔3000m以上地域占总面积的74%,2000m以下的只占0.1%),多山地少平地,牦牛、绵羊、山羊是高原上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因此,生活在高原上的大部分藏族、蒙古族其生计方式主要是发展高原畜牧养殖业。青海严酷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得农业生产发展受限,主要集中在青海东部的河湟谷地一带,而这里正是青海回族、土族和撒拉族的主要聚居地,因此其生计方式一般为农牧业生产、农畜产品和物资贸易与交流。其中青海回族的生计方式特征表现为多层次多结构,生活在农村的回族,一般是以发展农业为主,兼有商业(提供清真饮食服务,如面条馍馍加工等)和畜牧业;生活在城市的回族,以商业为主,主要从事饮食等相关服务业,如民和县城、省会西宁市的很多餐馆就是回族开办的。青海撒拉族主要生活在循化县,这里适合发展农业,因此撒拉族一般以农业经济为主,今天主要是经济农作物的栽培,如核桃、花椒、辣椒等。青海土族主要聚居在互助、大通等地,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距离省会西宁又近,因此他们主要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及养殖业,如种土豆加工粉条,养猪等。

(3)对民族服饰、饮食、交通、居住文化的影响:

服饰方面,青海藏族、蒙古族民族传统服饰深受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时刻体现“高寒、草原”的气息,服装材料常见的有保暖性极强的“牛羊皮、牛羊毛(绒)”、常用寝具如羊毛被子(褥子)、牛羊毡毯,服装一般是“长袍”,白天当衣晚上作被,易于上马骑射;衣服装饰也是色彩艳丽,取自高原,如蓝色的绿松石、红红的珊瑚珠、雪白的藏银等。饮食方面,如藏族蒙古族以及回族撒拉族等民族在饮食习惯上受到所处自然环境的影响,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如以藏族饮食为代表的臧餐中,手抓羊肉、酥油奶茶、牦牛酸奶就是典型代表;回族撒拉族的清真饮食如手抓羊肉、熬茶、撒子、面片等。饮用过程中一般喜欢放置草果、花椒、胡椒等热性调料。这些无不体现受青海地理生态环境长期影响而形成的特有饮食文化。交通运输方面,青海高原偏远闭塞,交通运输非常不便,现代的公路、铁路、民航等产生前,其运输方式中陆路主要是“人运马驼”,水路则是牛羊皮筏子。以“马”“牛羊皮筏子”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工具除了与青海所处的地理环境(高原草原多良马、河湟谷地多急流)有关,也与高原多牧区多牛羊的自然环境及畜牧业在高原社会经济中比重大有密切关系。今天这样的运输工具早已光荣“退役”,我们能看到的也只是黄河岸边供游人体验的“筏子”。居住方面,居住地点的选择就是生存环境的选择,青海各民族居住地点的选择、村落选址布局无不体现的是“安全”,如藏族扎帐篷选择向阳、背风、丰富的水源、宽广的草坡、茂密的水草等,这除了与青海自然地理环境严酷有关外,还与这里曾是边塞,民族间争斗频发有关。此外,青海生态环境对当地民居建筑的影响还体现在民居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即对地形地貌的适应、对当地气候的适应及对地域资源的适应。如,生活在青海河湟地区的藏、回、土、蒙、撒拉及汉等民族,其传统民居都是庄廓,正如前文所述,庄廓村落的选址和布局以自然环境为依托,顺从地形地貌规律,充分利用自然潜力与周围环境条件,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求。如生活在山区的民众把村落建在河谷附近地势较高向阳的平缓地。其次,为适应当地气候,庄廓大都是平面形式,院落四周的墙体高大厚重且除了大门外不开孔洞、墙顶高出屋面半米左右,因此整体来看具有采光面大、防风沙、防盗、蓄热保暖的功能。最后,庄廓建材多是粘土、木材及少量石材,而这里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生土资源丰富;而河湟谷地的很多河谷川道地区,冲刷裸露的卵石随手可得,可见庄廓建材的使用证体现了民居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绿色理念。除了河湟地带的庄廓院落时刻体现着“适应性”外,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也有着“适应性”的特点,如帐篷材料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的“牛皮”,耐用还适合游牧时搬迁。

(4)对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禁忌的影响:

宗教方面,通过前文整理不难发现,青海五个世居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主要是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其中藏传佛教本身就是青藏高原的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宗教,而青海正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藏传佛教中对山、水、湖泊等自然的崇拜,除了教义上的解释外,笔者认为,由于青海是“千山之宗,万水之源”,大山的深邃高峻,湖泊的宁静平和造就了藏传佛教信仰中用“转山转水”以表祈福之意。而伊斯兰教在之所以能在中国西部的青海得到较好的发展,就是因为伊斯兰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如明洪武、清朝等的制约甚至压制,使得大量穆斯林迁徙至此,这里远离汉文化中心,人口稀少、自然条件差、偏僻,相对“安全”,在某种程度上巩固和发展了伊斯兰文化,并赋予了穆斯林群众坚毅顽强的特质。风俗方面,如,青海各民族间交往、红白喜事等过程中,无不出现“茯茶”的身影,该习俗的形成与青海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及日常饮食有关,如地处寒冷,日常饮食主要为奶、肉,因此需要喝茯茶御寒助消化并提供一定的维生素,渐渐地形成了具有民族地域特点的风俗礼仪。禁忌方面,如藏族禁忌中,忌食鱼就与身居高原远离大海,对水生动物的保护。

(5)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

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青海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传统体育文化,正如前文所述,藏族、蒙古族喜好赛牦牛赛马,土族以转轮子秋、跳於菟为特色,撒拉族擅长射箭、羊(牛)皮筏子竞渡。而这些体育文化活动正是在其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形成的,藏族、蒙古族的赛牦牛赛马是草原畜牧业生产的实践、土族轮子秋来源于土族人民农业生产实践、撒拉族射箭、羊(牛)皮筏子竞渡则是撒拉人常年与黄河为伴而形成的。

(6)对民族音乐、舞蹈的影响:

在青海有唱“花儿”的习惯,尤其是生活在河湟地区的穆斯林。“花儿”是一种源于劳动,在辽阔山野唱的“情歌”,歌唱美好生活、赞美大自然、诉说心中的怨与情,这些无不体现出青海鲜明的地域特征。此外,青海玉树的“卓舞”,是一种载歌载舞形式进行表演的多人舞蹈,一般选择在平坦宽广的草地上或室外广场等舞蹈,这些都体现青海玉树草原自然地理和人文宗教的气息。

(7)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条件,能使人的生理、心理产生不同反应,进而形成不同的民族性格。寒冷气候使人体外部纤维末端紧缩,从而增加纤维末端弹力,进而增加它们的力量。一般而言,生活在寒冷气候下的人们,有较充沛的精力和较大的勇气,正如孟德斯鸠所描述的一样“寒冷地区的人们就像青年人一样勇敢”。因此,总体而言,青海五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民族性格表现出勇敢、勤劳和质朴的特征。青海东部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接地带,生活在此的各民族主要生计是耕种及少量的商业活动,因此在长期的农耕环境影响下,他们形成了勤劳、质朴、善良和聪慧的民族性格,如生活在这里的土族、回族等;长途迁徙滞后定居在黄河岸边的撒拉人具有耐吃苦、善闯荡的民族性格;宽广的草原,高俊的雪山,造就了青海各民族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和坚强刚毅的民族性格,如青海藏族,长期在与严酷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形成了坚毅刚强的品质和硬朗爽直、粗狂豪放的民族性格,在《后汉书•西羌传》中就有记载“堪耐寒苦,虽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

(8)对民族文化的区域性的影响: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地域广袤,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文化也因此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特色,主要表现在青海省东部黄河、湟水谷地的河湟文化区;环青海湖、地处祁连山地和阿尼玛卿山地之间广大区域的环湖文化区;青海西北部,北面阿尔金山、祁连山至南面东昆仑山地间广大区域的柴达木文化区;青海南部,青藏高原腹心地带的三江源文化区。最后,人文地理环境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如人文地理环境中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多寡、年龄结构、本民族语言的使用以及民族意识强烈与否等都会影响该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一般而言,人口数量越多且越集中、年龄结构合理而非老龄化、民族成员掌握本民族语言及民族技艺及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少数民族,其传统文化会较好的被保护与传承下来。

2、青海丰富的资源环境,促进了物质型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通过前文对青海资源环境及五个世居民族物质型传统文化的详细分析,不难发现资源环境是传统文化得以长远发展的必然条件。一般而言,资源环境主要通过生产方式这一介体来影响一个民族及民族的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才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文化”。就地取材的优质黄土资源是青海少数民族民居庄廓院的主要建筑材料;丰富的矿物质、动植物资源是各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服饰颜料、服装饰品及绘画颜料的主要来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全国四大牧区之一的天然大牧场,供养着成群的牛羊,这也正是提供优质牛羊肉与野生菌类等食材、服装材料(皮质、毛料等)及传统交通工具(羊或牛皮筏子)的主要环境。

(二)自然生态环境对青海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1、严峻的自然地理环境易造成对传统文化的破坏

(1)特殊的地理运动带来巨大损失。

青藏高原是新构造运动(即喜马拉雅运动)的产物,其中地震活动异常是新构造运动的一种强烈的表现方式。青海省是我国地震活动强烈省区之一,目前青海境内主要地震带(区)有祁连山地震带、柴达木地震带、托素湖地震区(祁连山以南青南高原以北的地区)和玉树地震带。21世纪以来,发生的较强烈地震有2001年11月14日的昆山口8.1级大地震和2010年的玉树4.14地震。其中2010年的玉树4.14地震给玉树藏族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破坏,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2处损坏严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大都受损。如,具有700多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噶举派最大寺院禅古寺在地震中损坏严重,大量珍贵的佛像、经书等文物被因地震而倒塌的墙土掩埋;具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收藏最古老最完整的藏文典籍《大藏经》也因结古镇东仓家藏经楼的坍塌而被埋在废墟之下;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的说唱艺人在玉树总共有13位,其中1位就在地震中遇难,并损失了大批《格萨尔》文字、音像说唱资料。

(2)恶劣的气候条件影响文化的兴衰。

某种文化的产生需要特定的气候环境,气候的变化影响着文化的兴衰,而恶劣的气候条件阻碍文化的繁荣发展。青海气候环境总表现体是“干燥、少雨、多风、强紫外线、低温、低压、缺氧”,恶劣的气候环境使得青海气象灾害呈现出数量多、种类杂、发生频率高的特点。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霜冻、雪灾、冰雹、大风、暴雨及连阴雨等。上述气象灾害影响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畜牧业、农业为生的民族由于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出现了产方式的改变,如大量少数民族青年人不再从事父辈流传下来放牧(农耕)而去城市打工,久而久之,受都市生活影响其价值观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可能出现对自己民族自豪感的缺失、传统技艺的生疏、甚至影响该民族在某一区域范围内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等系列变化,从而影响该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落后的人文地理环境使得传统文化保护缺失

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主体“,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人口素质、保护意识的低下使得该地区传统文化被变相利用,变着法的赚钱,更不用说保护了。同时,先进的科学技术、充足的物质保障可以阻断气象灾害,甚至是自然灾害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但本就经济、科技落后的现状,使得传统文化保护经费、技术及人才严重不足。

3、相对匮乏的资源环境造成残酷的争夺

首先,是对自然生态环境残酷的掠夺。青海虽是资源大省,但由于重要的生态地位,是资源开发方面不同于其它省区。生活在牧区的各少数民族,衡量其财富的标准不除了拥有多少头(只)牛羊马匹外,就是拥有多大面积的虫草草场,亦或是交了多大面积的“草皮费”。近些年居高不下的虫草价格,使得每年六七月份大量“草民”不顾空气稀薄、气候寒冷蜂拥至,原本极其脆弱的高寒牧区草原生态环境遭受着掠夺之灾;其次,而各民族间、甚至民族内部争夺的越来越厉害。受利益驱使,各民族间或民族内部对虫草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残酷,从而对民族间或民族内部关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0世纪末青海玉树、果洛一带因争抢虫草草场而发生的争夺事件不在少数。

作者:赵筱 何梅青 单位: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旅游公共管理系

第三篇:非遗视野下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一、三少民族“非遗”概况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三少民族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少数民族,农牧猎并举的达斡尔族、擅于狩猎的鄂温克族、从山林中走出的鄂伦春族。历史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民族性格,大自然给予他们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共同铸就了三少民族传统文化。三少民族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而又自成体系,是数千年绵延不绝的艺术宝藏。在这一宝藏中闪闪发光的珍珠翡翠可谓琳琅满目、瑰丽无比。古老神奇而又精美绝伦、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目前,三少民族共有13个传统文化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其中包含达斡尔族民歌、曲棍球、鲁日格勒、乌春和扎恩达勒、鄂温克族民歌、鄂温克驯鹿习俗、鄂温克族萨满舞、鄂温克抢枢、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五十余项。

二、“非遗”视野下的三少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是将海洋文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协调统一于全球化文明的母体。由此派生出的现代文明,现代文化千姿百态,繁花似锦,但研究其根源依旧离不开其母体的文化“基因”。二十一世纪物质文明基本建立,而与之相随的精神文明尚需完善,民族发展与文化保护,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是各民族都面临的问题。三少民族“非遗”类别包括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是其精神文化之精髓所在。然而“申遗”只是三少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一种手段,而其根本是弘扬、传承并发展三少民族传统文化。

三、从文化遗产到人文资源

“文化遗产”顾名思义是历经时光流转所流传下来的“活化石”,面对如此珍贵的遗产,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保护?应当将其束之高阁,还是发展创新。三少民族“非遗”,在中国的大地上认知度不是很高,但是三少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却是人们所向往的旅游资源。三少非遗如果能以原生态的形势展现给广大游客,那么一定会有很大的吸引力。三少“非遗”商业化表演是让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熟知喜欢非遗的一个很好的渠道,通过“非遗”商演,一方面可以增加当地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如果当地老百姓能过通过非遗商演过上富裕的生活,那么当地的群众就一定会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就接受非遗的培训,使得非遗文化遗产能够在新一代手中发扬光大。纳西族民乐在商演过程中也发现很多问题,很多民乐演奏人员年龄偏大,新一代纳西族很多不愿意学习民乐,都向往城市的生活,很多愿意学习民乐的孩子也不是为了传承民乐而学习,而是希望通过民乐学习进入商演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这些都改变了纳西族民乐的原生态和传统,也让广大游客产生了不满,这些经验和教训在三少非遗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加以克服。在非遗保护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确认非遗传承人的过程中更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一个好的非遗传承人,是能够带动当地非遗的发展和传承的,尤其是在商演过程中把握商演的方向,不趋于商业化和娱乐化,而是要在商演过程中保持好其原生态,这就需要非遗传承人认真研究如何让文化遗产变成文化资源,以点带面,在非遗市场化的过程中把握方向。在从文化遗产到人文资源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有具体的方案,而不是一味的市场化和商业化,具体的应该是加强当地的学校教育,把一些非遗列入当地义务教育的素质教育过程中,比如音乐课或者是体育课,通过学校的教育和培训让非遗在当地百姓中深入人心,让一部分孩子从内心喜欢非遗,那么在其中选拔一些优秀学生进行商演就水到渠成了。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入一些新鲜的元素,比如电脑的应用,传承人的影像资料等等,这都是文化传承和保护必要的手段,文化遗产要变成文化资源,就要与时俱进,就要不断利用新的科技手段,通过广播电视加速让人们对其的了解,在了解的过程中爱上非遗,那才是非遗市场化不可缺少的要素。文化遗产如何变成文化资源,任重而道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方面有很多其他地方的经验值得借鉴,比如维吾尔族的木卡姆,纳西族的民乐,都已走出“非遗”新出路。一方面三少民族“非遗”养在深闺人不识,另一方面随着国人经济水平及收入的提高,人们对精神需求要求提高,三少民族“非遗”必将大放异彩。

作者:杨屹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