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传统文化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古诗文传统文化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古诗文传统文化论文

一、挖掘奠定审美底色的文化元素

中国文化常常流淌于文学这条河流,传统文化元素汇聚成了文学作品的意象。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作品通过所描述的物或事来寄托作者的“情”、“理”、“美”等主观情感。借助古诗文的意象,可以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从而奠定学生的审美底色。笔者曾尝试对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鸟专题”中的一首诗进行文化元素挖掘。《迎燕》诗曰:“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诗歌中燕子不嫌贫爱富、自由自在的意象得到了充分展现,人与燕子的深厚情谊感人至深。笔者在带领学生赏读诗歌意象之后,向学生讲述了家乡池塘的故事。家乡有许多池塘,其中一个池塘最具传奇色彩,它有一个传奇的故事:一女子救治了一只受伤的燕子,燕子知恩图报,在得知恩人去世后,燕子悲鸣数声,投池而死。学生结合对《迎燕》一诗的学习,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诗句“殉身燕有知,义烈系人思”。还给池塘取名为“烈燕池”。诗歌与传奇故事,使学生对“燕子”这一审美意象的理解立体而深入,这就十分有助于奠定学生的审美底色。而学生有了基本的审美底色,他们就能结合生活实践中的物质文化,更好地理解意象的丰富内涵,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养。

二、挖掘体现科学思维的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强调教化功能。以文教化,就是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其中蕴涵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值得挖掘弘扬。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八则》一文时,笔者注意到语录中关于学习的辩证思维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等。这里的“时习”、“温故”是指导学生在学习时要温习,也可以理解为要多实践,在生活实际中多体会;“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体现了“先学后教”、“先思后得”的教学理念。这些至理名言,就是与“功到自然成”、“随性而为”相对举的。强调教化作用,遵循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人的思维方式也可在教化中得到潜移默化的优化。此外,语文课程不仅强调实践性,还提倡综合性。在开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资源时,我们需要注意到学科的跨越性、综合性。例如,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物候专题”,笔者就启发学生从包罗万象的古诗文中另辟蹊径,根据海拔高低和纬度的高低对物候现象的影响,结合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收集编唱了具有本区域特色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三、挖掘表明生存态度的文化元素

一部分与科学技术文化相关的古诗文,充分体现了人对自然对环境的态度———生命平等、善待自然。这种态度与中国古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以虫治虫》就是一篇主张顺从自然的例文。它讲述了庆州界发生虫害,人们利用生物天敌“傍不肯”来消灭害虫“子方虫”的故事。这种以虫治虫的做法表达了减少人力破坏自然的行为和按照自然法则独立运行的思想。笔者让学生们展开讨论,探究其中的道理,从中他们认识到:只有具有生命平等的意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和敬畏大自然的生活态度,才能穷理尽性,探索到事物的本源,才能巧妙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再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有一个《人与环境》的教学单元,单元主旨就是善待自然,优化自然环境。其中的一篇课文《治水必躬亲》提倡“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为一气所生,互相依存,具有同根性、整体性和平等性。人可以改造自然,但不能认为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凌驾于自然之上,任意地支配和控制自然。只有真正实现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维系优良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地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总结

综上所述,从古诗文中探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开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独特视角。笔者所尝试探寻的四个方面,均是充分利用了课本资源,可谓是对语文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说过: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之外,它无所不在。探寻古诗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进行整合教学,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有坚实的人文底蕴,并构筑起精神支柱,同时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文化精神。

作者:张玉蓉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