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文化教育论文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一、政治教学中利用传统文化的方法
(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文化中的图画在政治教学中得到了应用,教材中有许多以漫画形式展现出来的政治知识。教学中的漫画以社会各种事态为素材,与时事联系密切,通过夸张的寓意,讽刺、批判某些人和事。政治课堂中巧用漫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例如,在经济生活“市场配置资源”中,运用漫画“谁也别想发财”设计探究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的观察,体会漫画意图,探究漫画表现的经济原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发现了漫画背后不易察觉的意蕴。
(二)利用文学作品引入教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经久传扬的当属文学作品。众多的优秀文学作品,其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统一。其中不乏与思想政治课知识点相结合的作品。在政治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引入文学作品,营造课堂氛围,弘扬民族精神。例如,在学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时,教师适时地引入学生十分熟悉的梁启超的名作《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学生朗朗的吟诵中,整个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实现心灵的撞击,同时激发起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
(三)利用名言名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在政治课教学中,引用名言名句,发挥它的释疑解惑功能,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用“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分析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明发展的实质和普遍性;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来分析正确价值观和价值观的实现等道理。
(四)利用小品、相声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内容
相声、小品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一种容易被人接受的形式。在政治课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地运用小品、相声,让学生参与其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会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记忆。例如,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学生设计表演了相声《假如我中了500万》、小品《看谁比我阔》。表演作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展示了学生中存在的部分不正确消费行为。这种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中产生了共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一些传统文化,可使某些深奥的理论简单化,使教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些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真正掌握了所揭示的政治观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传统文化的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率,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
二、政治课在运用传统文化资源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引用的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精选
所谓精选,是指注意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思维发展的素材。所引用的资源能恰如其分地说明和揭示教材中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并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准确把握教材基本原理的内涵和外延,而且必须使所引用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与教材保持一致,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引用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适时
适时引用,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时引用,可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促成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性思维。适时引用,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可收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引用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适度,防止喧宾夺主
在政治课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始终注意它仅仅是教学的素材,哲理剖析的一种载体。教学中引用传统文化,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处理不当,占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所引用的内容,尽管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表面上听得津津有味,但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势必会干扰和冲淡正常的教学活动。总之,传统文化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还有待于我们政治教师去研究、探索。传统文化对我们政治教学的作用,大家有目共睹。传统文化的运用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政治教学效率,更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运用教学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希望教师们能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努力研究、探索利用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为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曹军辉 单位:河北省大城县第一中学
第二篇
一、走进当地的名人名篇
最近在一本教育杂志上我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湖南籍的父亲,为了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了解家乡名人,专门买了一本《小时候的故事》来看,最先每天讲一个有关小时候故事给孩子听,而且是每每讲到最吸引人的时候戛然而止,且听下回分解。孩子为了想知道故事结果,每天都急切地缠着父亲讲故事。一天,父亲问儿子:“你知道小时为什么叫山伢子吗?”孩子摇摇头,随后急切地问道:“为什么呀?”父亲笑而不答,临出门时故意把那本《小时候的故事》放在了桌子上面,孩子从父亲那里没有得到答案,却看到了那本书,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后来父子俩常常交流、讨论此书中的内容,孩子的读书兴趣由此得到点燃。由此我得到一个启发:许多农村地区,当地不乏流传千古的名人轶事、名人名篇,何不从他们身边的这些名人入手,勾起他们的课外阅读欲望呢?可以读名人故事,讲名人故事,学习名人品质,参观名人古迹,如何成为名人一样的名人造福一方,由于当地名人离他们很近,所以这些都是很好的课外阅读教材,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第一手材料。
二、走进当地的民歌民谣
作为乡村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歌民谣,因其深刻喻意的教化功能和独特的传承载体,得以在乡村代代相传,经久不衰,是当地社区沿袭发展的文化精髓。一定程度上维护着乡村的稳定秩序,也体现着当地文化古韵,挖掘和利用这一资源,容易使孩子耳濡目染当地传统文化,受到其感染与熏陶。如:在四川省芦山县龙门乡王家村石刀背沟,旧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石刀对石鼓,金银无数处,谁人识得破,买个成都府。”原先谁也没有在意这首民谣,毕竟类似的民谣到处都有。有一个当地村民起初也不信,但当他发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水落洞”(又名石刀溶洞)后,便如同阿里巴巴发现藏宝洞一样,一个人开始在黑暗中摸索,这一摸索就是十多年时间,最终让这个南北长达10公里的水落洞“水落石出”,引起了国内探险界、旅游界的兴趣……还如“日烧无烟灶、夜点沼气灯、生活蒸蒸上、吃穿不操心”。这首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民谣成为湖南省涟源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户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日前讨论“幸福指数”的话题越来越多。这让我想起流传在云南滇西的一首民谣,说的是做翡翠赌石生意的,当地人称那是一种“疯子买,疯子卖,还有疯子在等待”。风险很大的“猪尿泡生意”,民谣唱道:“三个疯子想发财,买块毛石来赌赛;一刀下去是灰白(没有),三个疯子哭起来;一刀下去有点绿(小赚),三个疯子笑起来;一刀下去是满绿(大赚),三个疯子打起来!”短短几句极草根的民间理语似乎揭示出人间世象的某种规律:当人们要挣脱贫穷的时候,尚能共同努力寻找机遇,承担失败;而在得到不多财富的时候,且能感到一定满足,分享快乐;当大的财富来临的时候,事情就变得复杂了,人们为财富的占有开始争夺,甚至大打出手,你死我活。多么有哲理性的民谣呀!而中国歌唱家宋祖英,更是把家乡的民歌唱进了悉尼歌剧院和维也纳金色大厅,让世界人民都了解到了中国的民间文化,其意义非凡。这些丰厚的传统文化,无不渗透着一个地方的文化精髓与传承,所以应让孩子从中受到感染与熏陶,激发起学习传统文化、阅读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情趣,提高自身素质。而且这些草根文化的猎取可以不受经济、时空、观念等的约束,这些家喻户晓的文化,在课堂中、家庭中、校园中、社会中都可以信手拈来,即时请教,是很有价值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鲜活的教材之一。
三、走近当地的民间传说与故事
一个个美丽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就像一杯杯香气扑鼻的清茶,让我们回味无穷。这些美丽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反映了当地民间生话习惯,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题材多样,内容广泛,是世世代代传承的文化传统,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有巨大贡献,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灿明珠。有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说与故事,叙述他们的事迹和遭遇,也表达了人民的评价和愿望。例如叙述屈原《离骚》,大声吟哦,感动众山鬼呜咽痛哭。传说人物还包括有帝王将相、农民的领袖、文化创造中的名人、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有以叙述历史事件为主的。如红军长征故事、八路军抗日故事等无不表现了红军的革命纪律、优良作风和新的军民关系,反映了红军在人民心目中的位置。再如《奇怪的院子》、《红星水壶》、《红军帽》等故事都有明确的革命意识和浓厚的革命气氛,常常借助传统故事的表现手法,赋予红军的遗赠物以神奇的力量。创作者用艺术想象,表现出人民群众和革命力量终归要战胜反革命力量的坚定信念,使革命的思想感情与传说故事的特有手法融而为一,成为脍炙人口动人故事。有以地方风物为中心的,如关于《八仙》的传说、《灶王爷》的传说等,则更是人民信仰的产物。这些影响深远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常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结合,并在流传过程中提炼加工,民间传说往往具有传奇的特色,故事情节既与人间现实有直接的联系,其发展又合乎生活的内在逻辑,同时,通过超人间的情节来引起故事的发展,从而使真实情景和奇情异事达到了有机的统一,既富于生活气息,又离奇动人。当地的这些美丽的传说与故事也可以成为培养孩子课外阅读兴趣的切入点。在课堂中可以给孩子讲一点,引起他的好奇心,然后戛然而止,余韵绕脑,其余的让他自己去阅读,培养主动阅读意识与兴趣。书海无涯,舟楫安在?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而言,培养兴趣是最重要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的动力。只要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做。
四、走进当地的文化古迹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及丰富的文化底蕴,名胜古迹更是不胜枚举。每一处古迹都有一段难忘的历史。虽然是当地的风景名胜,可孩子往往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别说了解其文史背景及文化底蕴了。走进家乡的名胜古迹,阅读古迹中的历史资料,在阅读实践中体会家乡历史文化的价值,认识古代艺术的珍贵及家乡人们的智慧与才干,在活动中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参见、考察、体验中受到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丰厚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树立他们支持爱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和谐家乡的观念。参观之后,还可以举行系列活动,如:“历史名人故事比赛”、“名胜古迹简介比赛”、“我爱家乡演讲比赛”、“当地古迹知多少知识竞赛”等,以更好地挖掘当地历史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激起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积淀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达到课外阅读的目的。当然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开展,还有很多形式与方法,还需学校、老师、家长的重视与引导,创造条件或利用学生已有的其他行为动机,使课外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东西,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长足的发展。培养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真的是成就孩子一生的大事,一定不容忽视。
作者:木敏 单位: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青云中心小学
第三篇
一、农民传统文化的历史境遇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
1.社会理想的契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契合点
和谐是农民呼唤“大同”的社会过程中追求的生存状态,其中有对家庭的和谐追求,如“家和万事兴”;也有劳动的理想,如“并耕而作”等,这与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的描写:“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③有相似之处,但马克思更强调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的社会分工的和谐---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总之,农民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理想是建立一个和谐的公正的大同社会——一个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有的学者说“其中以均平理想为重要内容的‘大同’社会理想模式,与共产主义理想有着相似之处。”而马克思则证明了这种社会理想实现的现实可能性,“新的社会制度是可能实现的,在这个制度之下,当代的阶级差别将消失;而且在这个制度之下——也许在经过一个短暂的,有些艰苦的,但无论如何在道义上很有益的过渡时期以后,——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一切社会成员的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②到近代,工业文明随着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演进,农民以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标杆,力求实现农村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成为农民阶级实现社会理想的必然选择。党和政府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不断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和社会活力,使得农民的社会理想不断现世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中,同时谋求和实现着农民自身的幸福生活。
2.政治立场的一致——农民的现世反抗精神与批判的、斗争的马克思主义的契合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马克思认为“由于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有地域的联系,由于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任何的共同关系,形成任何的全国性的联系,形成任何一种政治组织,所以他们就没有形成一个阶级”。基于以上分析,有学者认为小农分散性的特点反映到其政治意识中,则表现为阶级观念淡薄。本文认为农民阶级意识强弱和反抗精神的表现与统治者的强弱、受剥削和压迫的程度、农民对于压迫的感知和认知度相关,由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决定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农民的自我解放意识日益觉醒,“农民就把负有推翻资产阶级制度使命的城市无产阶级看作自己天然的同盟者和领导者。”⑤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幸福指数持续攀升的同时,对未来生活的美好也有了更强烈的期盼。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农民阶层体认到自身的阶级归属,通过多种渠道表达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诉求。另一方面,党把群众路线作为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宗旨决定了必然要重视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提高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和经济政治地位。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成功解决农民的现实的最迫切、最根本的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找到了现实路径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农民很重视现世的拯救和价值。有的学者说中国农民有“多神”的信仰,这种多神现象恰恰反映了农民的现世性,农民心目中的神是符合他们精神寄托的神,能来世能救赎的神。他们一直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谁解决了他们的问题他们就跟谁走。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中,高度重视农民以土地为核心的系列问题的解决,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十三届三中全会后,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重经营体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新世纪,取消农业税、新农合、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农业现代经营方式的革新等系列政策再次开拓了“三农”的发展空间。中国农民选择了共产党,农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解决农民具体问题的过程,此过程也不断深化着农民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二、农民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困难
1.与时俱进——农民传统文化改造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
农民传统文化的保守性与马克思主义开放的世界历史观的冲突实质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与工业化大生产方式之间的冲突。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打破个国别史,开创了世界历史,“……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经济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随着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中国农村经济基础的深层变革影响着农民的精神文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初始传播过程中便遇到了问题,“任我们说得天花乱坠,而且他们总是耳过风等于没有这么一回事的样子,并且有许多青年农民说我们是发了疯。”农民是最注重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做耐心的深入细致的工作。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世界一体化”矛盾也是国内市场的一体化矛盾。
2.科学理念——农民传统文化中的经验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的冲突
农民传统文化产生于小农经济基础,农民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方法论表现为经验主义,更多的是基于经验上的对现实利益取舍和利弊多少的判断。这里说现实利益,而不是现世利益,因为现实的利益是短暂的,现世有更长的持续性。如土地革命过程中,农民为了生存之本的土地,可以打破经验上曾经可依附的家族势力的圈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小农经济仍然存在的状况下,农民的经验主义仍然存在。不能认为当代农民应用了现代工业技术的成果机械化的耕作、化肥、农药等,就有了科学的理念。科学的评估、测算等对于土地小块经营的农民个体而言有诸多困难,农民主要靠经验采取行动,这就造成了农民个体抵御风险能力很低,还会带来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
3.人生价值——农民传统文化的自私性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冲突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农民个体抵御风险能力很低,自然造成农民追求私利和质朴的利他行为的矛盾,反映到人生价值观是自私性和马克思主义高扬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矛盾。这些观念影响着农民的现代化。如改革开放后,一批农民兴办工厂企业,成了私营企业主,虽然物质富裕了,但精神层面仍保留着一些农民的自私自利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文化思维与市场主体的逐利性结合起来,双重作用下会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如克服了农民自利性、利用农民的质朴的利他主义、发挥集体主义精神的部分农村地区,便较好实现了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如以华西村便是较好的发挥了集体主义的协作方式,而很多个体承包且缺乏联营的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小农经济和私利文化的弊端值得反思。
三、从农民传统文化看农民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1.关键在于基层领导干部同志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农民推车推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农民大众化过程中,关键是教育好基层干部,基层干部与普通农民联系最密切。一部分基层干部本身就是农民出身,明白农民的习俗,他们在本地区本部门有相当的影响,最能通过当地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和当地的情况结合,不仅使马克思说中国话,而且马克思说方言。而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一手拿着中央惠农政策文件,一面又在变相增加农民负担,怎么能让农民信赖党的政策,信赖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世俗化,还是现世化
马克思大众化首先不是将马克思庸俗化,也不仅仅是世俗化,世俗化是用农民的喜闻乐见的形式正确的诠释马克思主义;而现世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农民有自己的判定标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相通的。马克思说过:“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头脑中改造过物质的东西而已”。面对中国农民传统文化的现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单纯的意识形态的说教,更需要现实世界有力的物质载体,物质需要物质的力量解决农民的现世性问题。马克思说:“生产条件日趋恶化和生产资料日益昂贵是小土地私有制的必然规律”。列宁在《土地问题和“马克思的批评家》一文中分析了这一规律,并通过考察“大农户和小农户的畜牧业”得出结论:农户规模愈大,畜牧的质量愈高。农民的生产不再只是本地意义的生产,也受全国甚至全世界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如农产品市场存在谷贱伤农与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过快的矛盾,这就要求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农业技术。而这些都需要有现代思想的农民,政府应制定政策,提供软环境,帮助农民在观念上打破地区之间的封闭状态,放眼看世界,使得农村的人财物在地区之间充分流动起来。
2.农民文化生活城镇化≠农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
城镇化建设的时候,我们看到也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物质的建设和精神的建设不同步,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有相对独立性,但是应该明白农民生活城镇化,不等于实现了农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农民用上了手机、洗衣机、冰箱、电脑等一些现代科技产品,不等于农民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唯物史观,不等于农民有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不等于农民有了政治参与意识和话语权。长期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下农民传统文化的劣根性和物质利益驱使下的功利主义思想结合,可以导致其社会道德底线的沦丧。农村城镇化是农民现代化的重要表现,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农民现代化的一个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设想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某一个阶层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是各个阶层的发展。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不能不考虑农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作者:郭世军 刘雷 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院办
第四篇
一、润物入微,构建完美人格体系
思想品德教育,既需要知识沉淀,又需要情感沟通,以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尽管有丰富的知识作基础,学生也洞察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但还远远不够,因为情感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导火索,使学生认识自我,了解什么是自己爱做的,并且不得不做的。此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构建起了自己的人格体系。这样的“润物入微”,得益于教材的精编。首先,深入浅出,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以思想品德(苏人版)九年级教材为例,第二课为“融入民族”。教材立足于“民族”,展现不同民族风情,介绍灿烂的民族文化,以及其中的广博内涵。从挖掘文化的一点,使学生宏观看到,在世界文明史中,我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从而培养初中生民族认同感,激发名族自豪感。其次,与时俱进,展示中华文化的日新月异。思想品德(苏人版)九年级教材,第五课讲“诚信”。全篇列举了当前一些不健康的社会现象,利益驱使下的不法行为,使学生树立起“诚信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不仅贴近时展,还为学生展示了“人无信不立”的传统文化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格、致、诚、正”的儒家经典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构建完美的人格体系。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通过生动的案例,使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光彩熠熠。从另一角度说,传统文化已渗透于教材的字里行间,渗透于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方面面。
二、意境融彻,锤炼个人意志品质
知识的习得,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在道德体系构建中,知识获取,情感培养,仅仅是知识内化过程的前提。而“践行”能力,才是对初中生综合能力的考评,即(1)知识储备(2)文化修养(3)意志品质。学生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爱做什么、不得不做什么,接下来便是如何自如应用。首先,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较为实用的教学手段。比如,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苏人版)第一单元中,根据“亲近社会”的教学主题,适当增加课堂访谈,培养独生子女的合作精神,使学生体会到“独木难成林”;通过观看《三个和尚》的动画视频,鼓励学生畅谈观后感,使学生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并在合作中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体会到要正确对待竞争,积极参与竞争。其次,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思想品德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到敬老院帮忙,体会中华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的内涵;帮助社会弱视群体,如为留守儿童邮寄“爱心包裹”,使学生体会到“乐于助人”“、雪中送炭”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情境教学也好,社会实践也罢,都是学生锤炼个人意志品质的良机。这些活动植入生活,渗透着传统文化,是最佳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将知识与情感迅速转化为应用能力。传统文化并不拘泥于几部经典著作,也并不仅仅是教材中铅印的字迹,而是渗透于整个思想品德教学,从教学知识结构,到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再到内化为学生的优秀品质,可以说,传统文化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指引着中学生,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被社会道德标准肯定的人。
作者:张余华 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曲霞初级中学
第五篇
一、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道德教育功能
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老的岁月蕴藏着无尽的财富,中华民族文化便是这样一座开掘不尽的富矿。文化包含一个民族长期积累形成的深层的心理积淀,如同名胜古迹一样,时间愈久远愈有价值,就像一棵根深叶茂的千年古树,一切现代文明都可以在这棵大树上嫁接生成。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我们大学生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和人格锤炼,自觉养成文明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是学会学习。人要勇于担当、有责任感才能做一个大写的人,才能顶天立地。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每一句话都凝集了先人无限的智慧,我们要牢记并以切身来实践。
二、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远大理想。自古以来,中国人尤其是士子一直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处世准则,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至上、国家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染、教育和激励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成为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报效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我们的伟大祖国正处在一个历史转折时期,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必须要有无数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爱国精神的人为之奋斗。
2.继承传统诚信观,学会诚信立人。以诚相待,忠诚守信,历来是中国人的道德信条和优良传统。挖掘、践行传统诚信道德,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启迪价值。在现代社会,言行一致和学会承担责任,是诚信教育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而且,在现代社会,诚信立人教育是诚信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内容。通过诚信立人教育,唤起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意识,按照社会的道德要求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尤其是加强性格修养。
3.有辨别地学习传统的孝文化,增强家庭观念。对大学生进行传统孝文化教育主要是强化大学生的家庭观念,促进家庭和谐,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第一,爱自己,爱生命。爱护自己的身体,这是孝的开始。第二,爱父母,爱家人。爱父母就要赡养父母、孝敬父母,不能要父母为自己担心。教育学生孝敬双亲,培养强烈的家庭观念,进而学会自强自立,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第三,爱他人,爱国家。实施仁爱的方法就是推己及人,要克己复礼,引导学生能够从大局出发,不要只顾个人利益、眼前利益。
三、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寓教于乐的德育工作
1.构建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尝试开展众多与之相关的活动,对于《弟子规》的学习就是其中一项,它创造了更好的学习氛围和人文环境,并且使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做到全面发展。《弟子规》中对该如何为人处事作了详细深刻的介绍,要求学生要在其基础上不断加深拓宽,认真践行,要求学生意识到并摒弃本身固有的陋知陋习,学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认真严谨的办事态度。让大学生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自觉养成文明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促进学院良好学风的形成,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这句话强调的是人的内省,就是说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通过内心自省的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达到“齐贤”的目的,这对于我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为了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以及加强良好学风的建设,可以积极开展诸多学习活动,例如“学长制”、“小先生课堂”等来加强学风建设。激励更多的同学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和主动学习,让学生实现真正的自我管理。
3.营造传统文化的人文氛围,加强学生的道德文明建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学生本身的道德品质修养与自我约束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让学生们自主的去接触和感受传统文化对于人的巨大影响,形成一种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素养。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在每学期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和期末考试之前,为严肃考风考纪我们都会做相应的宣传海报、条幅、倡议书,对学生进行诚信考试教育,并且每一位同学都在诚信考试承诺书上签字。通过这样的诚信教育可提高学生对严肃考风考纪的认识,为学生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考试氛围。
作者:刘丽 宋明明 单位:渤海大学
第六篇
一、拓宽知识,丰富学生语文视野
语文科目是对中国语言文字艺术的浓缩集成与弘扬延伸,因此历史传承性是比较特殊而突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担当了这样一个桥梁,传统文化的多面性与多层次性更将语文教育延展得更有弹性。学生能够从中接触到相关历史、德育、审美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意识,从而能够发现更广阔的语文学习视野。语文学习讲求的是宽广的思维角度和灵活的思维方式,如果单单从对现代文化的提炼显然是不够的。传统文化为学生开启的是一个别有洞天的世界,学生能够从中多加联系和实践,知识掌握量由单薄沉淀为丰富,学习思维也由狭窄走向发散,这是学好语文所不能欠缺的学习意识。当前我国语文教育中学生的知识面所呈现出来的状态还比较单一,语文应用能力也不够丰富,这和传统文化渗透的力度不够有着直接联系。传统文化所涵盖的领域与方向积淀了几千年的经验和精华,因此,拓展知识点、扩充语文视野,必须靠传统文化来加分。
二、培养情感,促进学生学习热情
情感教育在新时期教育理念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通过情感共鸣让学生理解知识点、升华学习思想是相对表面的灌输更有效的途径。情感培养的渠道并不单一,其中由传统文化导入的方式更显新颖和深度。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思想精粹,其中不乏古人的经验和民族情感。这些内容结合语文学习的典型模块,能够带给学生超越固有理解之外的思考欲望,学生能够从学习中的被动状态转化为主动了解吸收。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初入语文世界,难免会不适应固有的学习框架,传统文化渗透不是打破常规,而是为语文学习中增添一份震撼与动力。此外,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和敏锐的价值导向,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快更好地完成道德统一与艺术统一。学生的学习热情来自于顺畅的理解、发自内心的感应,传统文化中的正气与容纳无疑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催动剂。
三、提升素养,积累学生语文涵养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让学生找到自我学习的方法,积累尽可能多的学科涵养,学生要能够从语文学习中沉淀自我,提升精神境界。因此,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这其中语文涵养发挥了决定性和延伸性的作用。学生语文涵养的积累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内容显著指向于人文底蕴。人文底蕴包罗了语文学习所必须的审美艺术、健康思想认知以及精神价值追求等方向的内容,能够满足于语文教育中艺术追求、感悟体验、精神互动等多种传导手段,让学生在平凡的学习中能够主动开拓自我,提升学科综合素养,并能延续到整个语文学习生涯和进入社会后的自省自悟中,可谓受益无穷。语文素养的培养要从小做起,传统文化渗透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起跑点就能建立学科素养的概念,并能以此形成学习习惯,打下语文学习更坚实的基础,塑造更健康的人格。语文不是单一的学术学科,不能以数据标准作为最终衡量与教育参考,语文教育需要融入尽可能丰富的形式和精神渲染。传统文化作为语言文字艺术的本源,是值得回溯与弘扬的;同时,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也正待汲取与传承。加深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渗透是学科发展之需,也是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重彩一笔。
作者:孙立新 单位:扶余市弓棚子镇第二中心小学
第七篇
一、传统文化对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初中语文教学运用传统文化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内涵,提升了语文积累将传统文化引入初中语文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同时有效提高学生对我国古文化、古历史的感知,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
(二)初中语文教学运用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当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相冲击,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文化的特点,建立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体验。
(三)初中语文教学运用传统文化传承了我国古文化,为民族的发展和继承做出了基础性的工作我们的文化能够传扬至今是由于教育工作的继续,传统文化引入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利于让祖国的未来和花朵们继承和传承中国上千年文化结晶。
二、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运用方法
在工作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如何更加有效运用适当的方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教学完美结合?
(一)教师要从自我做起,不断提升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与体悟
传授学生之前,语文教师要通过先进的互联网、多媒体等工具不断学习,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细节,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传统文化审美观念,倾情传授学生一种学习并研究传统文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
(二)教师要创设传统文化氛围相关的语文情境
现代语文课堂往往呈现快速化、时代化,教师要别出心裁地为学生的课堂营造以诗词歌赋为主题的情境,通过情境的有效运用,帮助学生尽快进入传统文化浓厚的氛围。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借助“穿越”的新兴手法让学生回归到古代,与古人对话的模式来体味传统文化的氛围,有效促进语文教学。
(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古诗词,这是我国古汉语文化的结晶,是凌驾于世界任何一种语言之上的宝贵财富,在教授诗词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诗句时候的经历与感受,有效地体悟诗词歌赋所表现出的只可意会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去体味传统文化的精神之所在。
(四)教师要尽力构筑传统文化传播的平台
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扬和发展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有限的资源和时间整合,拓展语文活动,通过将语文活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构筑传统文化传播的细致平台,让更多的学生、教师、甚至家长加入进来,共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共同体会传统文化内涵。
(五)教师要借助我国的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中国的传统节日众多,如果能够将这些节日有效利用,启发学生搜集并实践传统节日的传统庆祝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综上所述,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单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同时也担负着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者和接班人的教育职责,我们要在一线教育事业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深入体味传统文化的底蕴,将时代赋予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知识紧密结合,构筑传统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良好平台,培养中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为我国的语文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王剑 单位: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第八篇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1.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文章中都蕴含着很多传统的文化,比如诚挚的朋友之情、浓厚的爱国之情和感人至深的亲情等,这对促进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这些传统文化并自然的灌输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人格的不足,并采取改进的措施促进自身人格完善。
2.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利用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和内涵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素质修养。另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语文教学的内容深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还可以促进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因此,站在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大有裨益的。
3.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爱国情怀的建立
通过在语文教材中添加爱国主义篇章,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发展道德情感和建立健全人格,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细细体会中华民族的智慧,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产生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更加热爱和尊敬自己的祖国。可见,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促进学生了解本民族的发展历程、领悟中国文明的精髓具有重要的意义。
4.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让教师具有了历史性和时代性
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实施者,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同时,其自身对传统文化更加的热爱,建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和浓厚艺术修养,不仅在教学中可以将文章中美的东西很好的传达给学生,还可以让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目前教学体制下教师的传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让教师更好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促进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分析
1.对课内外教学资源合理利用
单纯的依靠语文课本提供的教学资源是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的,因此为了更好的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体现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语文教师可以科学合理的利用课外资源对课内教学资源进行填充,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完善。同时,语文教师要进一步挖掘语文课本内容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准确掌握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和内涵。另外,充分运用校内文化获取途径,合理的安排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比如利用电子阅览室和图书馆,并且加强课本内容与学生阅读内容的联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传统文化产生浓烈的热爱之情。
2.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进而领会到文章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自身人格的健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体会,激发学生从自身角度对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分析。
3.注重对文学名著的鉴赏
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学名著,对引导和教学学生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此,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专门的文学名著鉴赏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细细体会其中的道德教义和精神内涵,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便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三、结语
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繁荣兴盛都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的文化精神,为我国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兴盛。面对当今的高中生却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足,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有必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让高中生了解传统、热爱传统、继承和发扬传统。
作者:何晓睿 单位:辽宁沈阳市青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