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训诂方法在文言文中的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训诂方法在文言文中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传统训诂方法在文言文中的运用

一、形训———因形求义

(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在此语料中,大多数学生(考生)认为“元”是一个理解的难点、阅读的障碍。有些文言文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一二,但如果学生懂得“因形求义”的传统训诂方法,此难题便可迎刃而解。根据“六书”的分类,“元”字为指事字,下部之“儿”意指人,上部之“二”指出字义强调所指的部位是在人体顶部。故可知“元”本义应为“人头”。“元”的这个本义仍然保留在词语“元首”和“冠”“寇”二字中,即为明证。“元首”这一复合词的构成,可谓“同义复用”。“元”与“首”是同义词,皆指人头,后引申为君主和现在所指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冠”,由“寸(手)”、“冖(帽)”、“元”三部分组成,其字义当与此三者相关,不难领会到其意指手拿帽子戴在人的头上,所以有“帽子”“戴帽子”之意。“寇”字由“宀(房屋)”、“攴(手持棍棒)”、“元”三部分组成,其意指手持棍棒等武器入屋击打他人的头部,“寇”有“入侵“”入侵者“”强盗”“盗匪”之意。再如: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背相望。(《晏子春秋》)“馁”字,现代汉语中多指“气馁”,但我们从字形上推断,这个字的形旁是食字旁(饣),形声字形旁表意,这个字的本意当与食物有关,再加上前文“寒”与“冻”同义,可以推测出“馁”与“饥”同义,“饥饿”是“馁”的本义。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尽财物不能够完成赋税,费尽体力不能够完成劳役,老百姓饥寒交迫,冻饿而死的尸体到处都是。”可见,教会学生运用传统训诂学中的“形训”,即“因形求义”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部分疑难,明辨词义之是非。然而,一般说来,分析字形只能用于求证某词在造字之初的本义,对于该词其他义项的求证则无能为力。而且,通过分析字形来推断词义难免会带有主观分析者不同认识角度的个人色彩,客观性不够强,因此,我们在教学生进行具体的词义推断过程中,往往还需要将其与其他的方法相结合,更准确地推求词义。

二、声训———因声求义

普通语言学理论告诉我们,语言中的音义结合最初是具有任意性的,而一经“约定俗成”,其关系便成为固定的,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和确定性。由于语言的类推作用,在人们规定发某音的词语名称对应某事物之后,与此相关的其他一些事物,人们也往往用与此名称相同或相近的声音来表示(比如“郭、廓、椁”便都表示与“外”相关的概念),因此,声与义之间便有了某种密切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以声音为线索推断词义。就文言文教学而言,此方法主要用来判定通假字。由声义之间的内在关系进一步深入,便可以理解通假现象。清代著名学者、高邮王氏之一王引之在《经义述闻•序》中曾说:“大人(指其父王念孙)曰:‘训诂之指,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诎为病矣。”又说:“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是以汉世经师作注,有‘读为’之例,有‘当作’之条,皆由声同声近者以意逆之而得其本字,所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也。”“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声音与词语的假借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声音为线索,破假借,求本字,解决文言文阅读中实词词义推断的疑难问题。如: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宋•苏轼《教战守策》)句中“顿”字,无论其哪一个义项,都不合该句的语境,颇让人难以理解。但若能以声音为线索,想到与其字形相似,读音相近的“钝”字,问题便迎刃而解了。“钝”的含义是“不锋利”,那么“甲兵顿弊”就是“甲兵钝弊”,调整语序即为“甲弊兵钝”意思就是“(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旧,兵器也不锋利了”。理解该句的关键便是以声音为线索,辨明“顿”通“钝”。再如:昌期少年,不闲吏事。(《资治通鉴•唐纪》)句中“闲”不好理解,若能以声音为线索,想到与其同音的“娴”字,思路便可豁然开朗。“闲”与“娴”通假,是“熟悉”的意思,《史记•屈原列传》中的“娴于辞令”可为明证,“不闲吏事”即“不娴吏事”,就是“不熟悉为官之事”的意思。由此可以判定,2004年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湖北卷)第11题选项中将“闲”解释为“空闲”是错误的。“因声求义”,探求语言的内部规律,“摆脱了文字形体的束缚,把语音跟词义直接联系起来”,“标志着语言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因声求义”、“声近义通”、“同音通假”是中国传统训诂中声训原理的精要。就声音关系来推求词义的方法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运用,的确也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疑难。

三、义训———即义推义

古今词汇在不断发展变化着,不仅仅体现在新词的不断产生和旧词的日渐消亡上,更体现在词义的演变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伴随新词新语产生的同时,是原词意义的延括繁衍,即词义的引申。关于词义的引申,我们这样理解:“引申是一种有规律的词义运动。词义从一点(本义)出发,沿着它的特点决定的方向,按照各民族的习惯,不断产生新义或派生新词,从而构成有系统的义列。这就是词义引申的基本表现。”由于词义,尤其是多义词的词义之间存在着引申关系,这便使得借助词义引申规律来求证词义成为可能。实践证明,从词的本义出发,借助词义引申规律探求词义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如: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山海经•北山经》)堂高数仞,榱题数尺。(《孟子•尽心下》)从字形入手,我们可以判定“题”的本义和“页”有关,而“页”字在小篆中的写法,明显像人的头形。另外,“额、颅、颜、顶、颠”等字的形旁亦可为证。所以说“,题”的本义应该是“头额”“。文题白身”中的“题”字当为本义“。榱题数尺”陈述的主体是高高的堂屋的“榱”,那么它的“题”便应该是由“头额”意引申出来的“事物的前端”的意思,可知“榱题”当指“屋檐的椽头”。即义推义法的简便应用,可以用组词代入的方法,去推断某实词的含义,即用该文言实词做词根,组成其各引申义项对应的某个双音词,以此来确定它的哪一个引申义项为它的适合该句或该文的语境义。如: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汉书•韩延寿传》)“擢”,可组词“擢升”、“拔擢”,可推知此处之“擢”为“提拔”义。再如:门卒当车,愿有所言。(《汉书•韩延寿传》)“愿”,句中为动词,可组词“愿望”“意愿”“祝愿”等,可知此处之“愿”为“希望”义。因形求义、因声求义、即义推义是传统训诂学中词义推断与判定的三种基本方法,将其运用于文言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在中学阶段便了解一定的训诂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对于他们的文言文学习和高考中的文言文阅读各题型的解答是很有帮助的;更为重要的是,掌握我们传统训诂学中的词义探求方法之后,可以帮助学生阅读文言典籍,这对于让一代代年轻人阅读国学经典,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素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秀华 单位:西藏拉萨中学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