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传统文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传统文化

一、润物入微,构建完美人格体系

思想品德教育,既需要知识沉淀,又需要情感沟通,以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尽管有丰富的知识作基础,学生也洞察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但还远远不够,因为情感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导火索,使学生认识自我,了解什么是自己爱做的,并且不得不做的。此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构建起了自己的人格体系。这样的“润物入微”,得益于教材的精编。首先,深入浅出,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以思想品德(苏人版)九年级教材为例,第二课为“融入民族”。教材立足于“民族”,展现不同民族风情,介绍灿烂的民族文化,以及其中的广博内涵。从挖掘文化的一点,使学生宏观看到,在世界文明史中,我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从而培养初中生民族认同感,激发名族自豪感。其次,与时俱进,展示中华文化的日新月异。思想品德(苏人版)九年级教材,第五课讲“诚信”。全篇列举了当前一些不健康的社会现象,利益驱使下的不法行为,使学生树立起“诚信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不仅贴近时展,还为学生展示了“人无信不立”的传统文化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格、致、诚、正”的儒家经典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构建完美的人格体系。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通过生动的案例,使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光彩熠熠。从另一角度说,传统文化已渗透于教材的字里行间,渗透于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方面面。

二、意境融彻,锤炼个人意志品质

知识的习得,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在道德体系构建中,知识获取,情感培养,仅仅是知识内化过程的前提。而“践行”能力,才是对初中生综合能力的考评,即

(1)知识储备

(2)文化修养

(3)意志品质。

学生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爱做什么、不得不做什么,接下来便是如何自如应用。首先,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较为实用的教学手段。比如,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苏人版)第一单元中,根据“亲近社会”的教学主题,适当增加课堂访谈,培养独生子女的合作精神,使学生体会到“独木难成林”;通过观看《三个和尚》的动画视频,鼓励学生畅谈观后感,使学生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并在合作中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体会到要正确对待竞争,积极参与竞争。其次,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思想品德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到敬老院帮忙,体会中华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的内涵;帮助社会弱视群体,如为留守儿童邮寄“爱心包裹”,使学生体会到“乐于助人”“、雪中送炭”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情境教学也好,社会实践也罢,都是学生锤炼个人意志品质的良机。这些活动植入生活,渗透着传统文化,是最佳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将知识与情感迅速转化为应用能力。传统文化并不拘泥于几部经典著作,也并不仅仅是教材中铅印的字迹,而是渗透于整个思想品德教学,从教学知识结构,到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再到内化为学生的优秀品质,可以说,传统文化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指引着中学生,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被社会道德标准肯定的人。

作者:张余华 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曲霞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