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实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真善美的统一,其中最重要的核心思想是善良,大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潜移默化地会吸收其中的真善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尊重公平,这是培养正直、善良的中国公民的基本准则,只有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才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遵循的是以义为上,讲究气节和廉耻,“士可杀不可辱”“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都是古人讲究气节的表现,古人的气节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大的激励作用,可以促使他们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加努力、更加进取。
(二)指导大学生的人生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只是对文学的探讨,同时也对人的自身、人与群体之间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对指导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实践有着重要意义。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礼”“勤俭”为例。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在家庭中,仁可以表现为亲情;在大义上,仁可以表现为博大,宽广。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从修养的主体来看,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是实现仁的具体要求。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使同学关系和睦,对成为杰出管理者也有着基础性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大学生通过对礼的学习,能够更加感受到社会的温情,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这对于大学生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是十分有益的。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学生的人生实践中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勤俭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生存之本,具备了这种态度才能够感恩父母,积极进取。大学生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增加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宽广情怀,能够关心民众疾苦,真正做到关怀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以应试、就业为导向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够重视,主要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提高成绩从而考上更高的学府进行深造,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无暇兼顾,这是当前教育体制中出现的主要矛盾。高校体制改革更加加剧了这一矛盾的发展,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就业压力增大,使得他们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提高以及传统文化的学习。这引发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长期的传统文化缺失必将导致教育体制中问题的增加,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目的是不相符合的。
(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过程中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当前我国高校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大学生,而疏忽于大学生精神和道德的培养,这不得不算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失误。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后果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看出来的,但是久而久之,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所导致的后果会逐渐显现出来,服务社会功能的弱化将不利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
(三)网络文化的全面渗透和挑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为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场革命,提供了便捷的学习资讯,但是它也传播了一些非健康信息,让学生痴迷,更有甚者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当今的中国,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在进行着一场变革,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从而引发了一连串的社会问题,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利的。网络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弊端,网络的全面渗透必将为传统文化带来一定的挑战,如何让网络文化在发展的同时不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需要探讨和深究的问题。
(四)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
当前社会不仅出现了经济全球化,也出现了文化全球化,而且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很多西方国家都宣称自己国家的文化是最先进的,企图通过自己国家的文化来影响其他国家,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霸权”。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我们更应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的文化更加具有竞争力,不至于被其他外来的文化所“吞没”。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原则、途径及环境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原则
1.批判性原则
批判性原则是指对待文化不能够全面的接受或者是否定,应该批判地继承。因为文化也存在精华和糟粕,我们应该用批判性原则进行审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方法,在吸收过程中还要对其加以改造,这样才能够用于指导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在于借鉴和参考,发展现代先进文化,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品格,如果照搬传统文化,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2.创新性原则
思想具有时代性、创新性,思想是为时代服务的,在特定的时代中,思想和生活方式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说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的创新在于与时俱进,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融合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加以创新,其效果自然会让人耳目一新。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与历史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发扬创新精神,使之为今天服务。如何将传统文化运用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这对建设中国特色文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3.渗透性原则
大学生的思维具有时代性,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采取渗透性原则,不能够强行灌输,以免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尤其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以渗透为主,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4.互补性与互容性原则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传统文化属于历史教育,是中国特色的文化;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现实教育,是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孕育的产物。二者存在一定的互容和互补关系,也是中西文化完美结合的体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非常好地体现了互补性与互容性这一原则,它即是中西文化的互补融合,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对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有益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
1.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人文精神,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养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应该对其加以重视,不应该把古代的瑰宝当作是可有可无的消遣。高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一些传统文化专题讲座,也可以开展《周易》《论语》《诗经》《老子》《孙子兵法》等选修课程,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能够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结合,自然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可以利用一些现代的教学技术,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这能够引起学生对热点的关注,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对识别生活中的真善美丑有着非常好的实践意义。
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
如果没有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教材,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课也是不完整的,加入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会让学生觉得深入浅出,环环相扣,具有无穷的吸引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志趣,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将中国传统文化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针对学生特点进行的一次课堂完善,能够在提高课堂吸引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这不仅是课程和教学方法上的完善,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过程。
(三)多方面协调配合,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并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它是一种渗透的,潜在的,无形的影响。择优而居是我国的传统特色,提倡良好的环境可以无形地影响教育是我国自古以来的思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孟母三迁,择邻而居”,都说明环境的影响作用。所以在教育方面,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将家庭、学校结合起来,形成互补,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教育效果。高校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如果能够通过协调配合,让高校处处充满着文化气息,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格,也有助于大学生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1.社会环境
在中国,提倡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种文化环境对我们的政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都有着极大的满足,对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从政府方面来说,政府部门是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只有政府部门在思想上重视,才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开展起来。从大众传媒方面来说,媒介主要的功能是传播信息,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向广大群众传递文化信息,制造文化舆论,这对提高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度是十分重要的。从社会团体方面来说,应该为大学生开放相关资源,让大学生能够走进有关场所,更好地亲近中国传统文化。
2.校园环境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离不开校园环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不能离开校园环境而独立存在的。校园环境和设施是大学生学习的最佳场所,不管是橱窗、路牌,还是草地中的警示语,无不体现着优秀的文化,为学生传递着优秀的文化思想。校园文化不仅体现在环境上,还体现在校风上。校风能够很好地展现出一所学校的本质,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并影响着教学环境。良好的校风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格,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加他们的集体凝聚力。如果校风不正,就会消磨大学生的意志,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抵制情绪,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会有抵制思想。因此,好的校风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让他们健康地茁壮成长。
3.家庭环境
家庭是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阵地。传统文化通过家庭熏陶可以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要本着载体与精神并重的教育原则,对孩子从小就重视并有意识地进行家庭伦理观念如孝悌、慈爱、和睦、友善、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的教育。家长可以通过为孩子提供传统文化书籍来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且用传统美德来要求自己并引导子女,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环境,如果孩子从小就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那么在大学里对传统文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就会更加的轻松,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结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瑰宝,其中蕴含着无尽的哲理,就像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将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这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通过借鉴传统文化,来开发挖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仁爱宽厚精神,进取精神,理想人格,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完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作者:周春辉 单位:郑州中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