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统文化特性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统文化特性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统文化特性论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契合了实事求是的传统文化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项内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做到实事求是,立足实际,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并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中国实践的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得民心”“、顺天意”是历代王朝维持统治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关乎每个中国人的利益,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最好体现。二者都看到了人民在历史发展和运动中的作用,但后者克服了前者社会永远无法消除的阶级剥削实质。“民本”思想发端于商周时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突出体现了这一时代政治生活的原始民主色彩。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后来这种思想因符合统治阶级需要而逐步发展成为古代社会的治国之术,但对人民而言却是“口惠而实不至”的政治空话。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继承并发展了“民本”思想。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群众路线为治党治军的原则,实现了“民本”思想的升华,从“得民心者得天下”发展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从“民以食为天”发展为“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从“国将兴,听于民”发展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革命成功后,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党从人民利益出发,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今我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旗帜,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终迈向共产主义社会,这是新时代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是真正的执政为民。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爱国主义传统的坚持和发扬

爱国主义在国家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其永恒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对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民族精神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国”字四面包围,意即疆域完整、统一,所以爱国的基本含义即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实现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大一统”思想在我国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维护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从古追溯,炎黄部落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统一的雏形,后来的周朝在统一政权前提下,创造并实现了华夏文化的内容体系,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初现华夏文化“大一统”局面,由此滋生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思想观念。秦朝疆域和政权的统一是“大一统”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变为现实的开始,后经历代封建王朝的延续和更替“,大一统”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新中国后,国人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加紧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统一伟业和民族复兴大业。新时期的“一国两制”理论赋予“大一统”思想新的内涵,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坚定了国人大一统的信念。如今海峡两岸虽处于分裂之中,但两岸人民都认同一个中国,中华民族的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是爱国主义传统的永恒主题,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时代精神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我国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着变法图强的思想。《易经》的主导思想就是一个“变”字“,穷则变,变则通”。我国历史上之所以能从不断的战乱、分裂的困境中解脱而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就与这种蕴含着民族进取精神和忧患意识的变法精神有关。从春秋战国的纷争走向秦的大一统、从三国动乱走向晋的统一、从南北朝的更迭走向隋的一体等,这些不仅仅是简单的改朝换代,更防止了民族的分裂,维系了民族的发展命脉。还有北魏孝文帝改革、汉高祖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唐太宗李世民调整统治政策,实现了贞观之治等,这些统一和变法图强政策正是国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体现,并造就了中国在古代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引发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引导着中华民族的前进和发展。在她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克服重重困难、忍辱负重,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是国人自强不息、不甘落后的民族性格体现。

  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爱国主义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64字创业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又涌现出了“科学救国”的钱伟长精神、坚守服务农村的杨善洲精神、陈斌强“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精神等等。这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渗透着改革、进取、强大、和谐的价值追求,是传统精神与现代社会的完美结合。四、社会主义荣辱观饱含着传统的优秀人格品质的内涵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对人格要求的具体化。荣与辱反映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理感受和价值反思,荣辱观要求实现个体人格修养与社会评价标准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要求也兼具个人修养与社会品德的辩证统一,主张“修身”“、齐家”以此来“治国”“、平天下”。就个体修养而言,传统文化肯定人的内在价值,主张慎独,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要有人格尊严。所谓修养是以个体道德为起点,强调个人的正心、诚意,强调“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同时“我欲仁,斯仁至矣”,要求个体积极主动地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从而成为至人、圣人、真人、完人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还要“发愤忘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勤劳敏捷地工作,不要过多地追求物质享受。这样成就的人格极具尊严,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行为,被社会广泛认可和推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在引导当代公民追求完美人格和修养,当今社会要养成崇尚科学、辛勤劳动、诚实守信、艰苦奋斗之“士”,远离愚昧无知、好逸恶劳、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恶行。就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而言,中国古代社会在肯定人格尊严的同时强调个人应承担社会责任的优先性。孟子曰“: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古之人得志则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里体现了兼济天下的志愿,而独善其身只是不得已“,士”就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然而在国家利益和家庭、个人利益产生矛盾时,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它的美德即“以国家利益为重,小家服从大家”“、大河没水小河干”“、忠孝不能两全”等。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可以看出,自古以来热爱祖国、报效国家、奉献社会一直是士大夫乃至平民百姓价值观的“主旋律”。现代社会在继承这些优秀思想的基础上要追求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优秀品质,坚决反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损人利己、违法乱纪行为。

作者:王爱莲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