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德育教学的用途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文化在德育教学的用途,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传统文化在德育教学的用途

一、孔子的“仁义礼智信”

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也指博爱,人与人相互关爱;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也指正义,即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对他人敬意,尊重。古之褴,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也指聪明绝顶,异常灵活;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寓意待人处世真心诚意的精神资源;“义”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应该依归的人间正义,在市场经济中尤应大力提倡,以此来抑止见利忘义、赚昧心钱等道德沦丧之风;“礼”的主要作用是规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是礼的最高境界,其价值取向为“和谐”,构建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人际行为规范,以达到和谐;“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提倡创新;“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社会正常运行的道德基础。

二、传统文化德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用创造性思维营造和谐的民主气氛活跃、民主的教学气氛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条件。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以绝对权威自居,而应充当教学的组织者,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让学生在平等愉快的教学气氛中上课;其次,教师要灵活调节课堂气氛,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在师生之间架起情感桥梁,逐渐使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用创造性思维营造教学氛围学源于思,动脑思考是发展创造能力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创设独立思考的教学氛围,使整堂课充满新意。

(1)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课堂导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创建情景,设置质疑,把教学内容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最佳的状态。在德育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可以采取表演、辩论、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参与。例如在讲授“社会实践的主体”时,我先引用了《尚书》和《老子》中的古文:“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等诗句,通过讲解诗句的含义,学生边诵读边相互交流,接着,我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两组古诗句中的“民”和“百姓”在今天是指哪些人?这些诗句对你和执政者有何启示?学生们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踊跃发言,而我所要做的,只是将学生的发言顺理成章地引导到本框题的核心知识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应当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样的教学方法,即开拓了思路,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学习迁移”,帮助学生理解疑难知识“迁移”是心理学上的概念,这个概念在教学中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的意思。中职学生在平日掌握传统文化知识较少,对知识内涵理解不深。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设疑,创设阶梯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创造性思考。例如“关于矛盾的同一性特征”的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教学时我引用了老子的《道德经》上的一段话进行讲解“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然后请同学们尝试理解,通过讲解,使学生从中感悟出“美丑”“善恶”“有无”这样一组组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性。

(3)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现传统文化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它可把教学内容变的更加具体,有效地降低教学难度,优化教学过程,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德育课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既能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鉴赏中深化所学知识,又能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浓烈的情感氛围中深受鼓舞和教育,产生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例如理解“事物发展的原因”一内容时,就可以在多媒体中播放古诗朗诵,并配有相关的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哲理:“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明•杨基《感怀》)从而能让学生通过感官刺激达到理解把握学习内容的目的。

(4)用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却容易忽视将理论融合到实际中,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毫无兴趣。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运用创造性思维,采取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总之,把传统文化思想精髓融入到德育课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想象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修养,有利于完善中学德育课的整体功能,对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露露 单位:焦作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