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优秀中医药文化传统构建中药调剂技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以中药调剂技术课程为例,针对当前的教学情况,结合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途径,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课程改革,传承优秀中医药文化传统,构建中药调剂技术新内涵。
关键词: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改革;中医药文化传统
中药调剂技术作为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并作为一项传统中药技能,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药调剂员、中药营业员、中药购销员等中医药行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一直致力于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改革,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模式,以中药专业所覆盖的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结合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途径,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紧密对接产业链,重新梳理、融合教学内容。通过中药调剂技术这一有形载体传承优秀中医药文化传统,构建中药调剂技术新内涵,传承、挖掘、创新中药调剂技能,达到“外化中医健康养生理念于行、内化中华文化价值于心”的效果。在整个课程改革中,我们通过访谈法、BAG、调查等方法,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中药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及岗位能力、课程标准、课程微观结构、教学资源,并通过3轮教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课程改革效果良好,达到预期效果。现将课程改革开发技术路线汇总如下,见图1。
1深调研,摸实情,确定人才培养方向
中药专业对应的行业为医药行业。医药产业作为广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迅速,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为摸清中药专业毕业生去向,对我校近3年毕业生去向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校毕业生主要集中在药店和医药公司从事药品调剂和药品购销工作[1],见图2~3。从而明确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具备中药生产、经营、管理和使用技能,毕业后能在中药商品批发部门、销售部门、医院、国医馆、养生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中药饮片生产、中药品质控制、中药购销、中药仓储、中药调剂及药学服务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术和技能型人才。
2精分析,构框架,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在明确中药专业培养方向的前提下,通过深入山东、河南、四川、重庆等中药产销大省、广东省广州地区著名中药企业调研中药专业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标准。邀请来自不同类型企业(连锁药店、单体药店、医药公司、医院、智慧药房)、不同工作岗位(采购、验收、收银、调剂、煎药、仓储)、不同职务(经理、店长、主管、店员)、工龄在5~15年的企业人员与课程开发专家召开座谈会,通过企业与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回顾与岗位能力分析,与课程开发专家共同梳理出中药专业职业岗位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包括学生应具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材的采收、加工、鉴别、购销、用药指导的专业能力以及药品质量管理规范意识、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我们确定市场营销技术(含推销实务)、药店零售与服务技术、GSP实务、中医基础知识、大宗药材购销、全国道地药材产销、广府中药传承、中药调剂技术等作为中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中中药调剂技术作为面向医药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中药调剂岗位设置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目标定位为通过系统学习,掌握中药调剂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熟练从事中药调剂技术的职业能力[2]。
3联校企,制课标,重组课程微观结构
在职业能力及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中药专业所覆盖的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岗位能力分析为依据,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3],制定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标准,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以中药调剂工作过程为主线,梳理出中药调剂岗位认知、中药饮片调剂、中成药调剂和新型中药药事服务4个项目共13个工作任务。在工作任务选取上,既考虑历代经方(选取临床上具有代表性的补益经方“六味地黄汤”、治燥经方“麦门冬汤”、解表经方“桑菊饮”、泻下经方“大承气汤”等方剂),又考虑地方特色(选取具有广东地区特色的鼻咽癌经验方),同时兼顾知识延伸,在每个任务后增加知识链接及拓展环节,引入中医药文化,既有戥称的发展史、中华老字号采芝林等传统中医药文化,又有反映创新的智慧药房等,充分体现“挖掘、传承、创新”的中医药发展理念[4]。中药调剂技术课程知识点较多,以中药饮片调剂为例,仅审方步骤就涉及别名、并开名、处方应付、脚注、配伍禁忌、毒麻药、贵细药的使用管理等内容[4],因此,内容的呈现方式和顺序是否合理是决定课改是否成功的关键一环。我们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将知识点融合在具体工作任务中,通过由易到难的工作任务,不断重复操作过程,引入新知识、巩固旧知识,不断强化学生操作技能[4],重构中药调剂技术课程微观结构[1],见表1。
4建资源,重推广,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是所有教育面临的问题,要完美回答教育系统这个问题,需从正确认识“三教”关系入手。在“三教”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它们相互依存,要想培养出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要顺势而动,做到教师、教材、教法同步革新。为此,我们校企联动,编写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校本教材《中药调剂技术》,在课程内容的构建中,所有知识的展开以项目为载体,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职业岗位的要求设计活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体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并融合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内容以够用、实用为度[5]。在知识的呈现上,除考虑知识的构建,也重视学生语言沟通、分析问题、创造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职业认同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职业道德意识。为提高课堂实效,授课教师巧用信息化手段,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线上通过案例、动画、微课等激发兴趣、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线下采用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相关课程理论知识,并发展为职业能力。经过3轮不断修改完善,教学过程得到不断优化。
5巧评价,善引导,校企共赢同发展
课程改革以来,中药调剂技术主讲教师已完成3轮完整教学,为检测课程改革的效果,我们利用多种评价方法多角度、多维度对课程进行评价,各项结果显示课改效果显著。评价方法、指标、量表、结果及分析如下。
5.1课程评价内容
课程评价采用的方法及指标、量表、结果见表2。
5.2课程评价分析及结论
5.2.1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的评价
本次调查对象为2016级(2019届)学生,其中中药专业71人,药剂专业145人,问卷发放216份,回收216份,回收率100%。我们通过自行编制调查问卷,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手段方面进行问卷调查,98%的学生获得感指数高,达到了自我预期效果。对这门课的整体评价满意度较高,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达到91%,只有9%的学生感觉一般满意,各项指标反馈结果如下。(1)课程内容广度与深度:改革后的中药调剂技术在内容广度和深度上受到学生普遍认可,认为内容广度合适的高达83%,认为内容深度合适的高达77%,两者都不存在认为不合适的现象。(2)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说教式教学普遍反感,而对直观参与式的学习方式极感兴趣,非常乐意接纳这种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占78%)。(3)采用不同教学模式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统计结果显示,学生认为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其接受程度(占79%)远远高于传统教学模式(占25%)。(4)考核评价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后,学生“评中学,评中做,评中悟”,有效的评价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得学生喜欢(占91%)。此外,学生近3年中药调剂技术学科成绩逐年提高,合格率从96%提升至100%,平均分从78.6分提到84.9分;在技能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3人次,省级奖项26人次,市级奖项22人次,团队获得国家级奖项5个,省级奖项5个;中药购销员考证通过率逐年提高,通过率分别是89.15%、91.44%、92.86%。可见,学生综合素养是不断提高的。
5.2.2教师发展评价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既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生,也促成了教师的成长,参与建设的教师在教学理念、专业能力、教学水平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课题负责人因表现突出被评为广州市第五批中小学骨干教师、2019年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培养对象。在课程建设期间,课题组成员参与市级以上课题研究4人次,参加说课、技能比赛获奖3人次,微课、优课、教学设计获奖19人次,公开发表论文9篇,指导学生参赛获奖16人次,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社会任职6人次。
5.2.3用人单位评价
中药专业学生主要集中在医药零售企业、医药批发企业、国医馆从事中药调剂、销售及批发工作,通过行业调研、专家访谈会及校企联谊活动,我们得知用人单位高度肯定我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他们一致认为我校中药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强,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团队意识与创新意识,能满足企业用人要求。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企业通过与学校共建、共育中药专业,既解决企业人力资源使用问题,又推动企业发展,其中,广州采芝林药业连锁店2019年荣获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的第4届“职业教育金睿奖”。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保持和发扬中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协调发展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中药调剂技术课程这一有形载体,时刻践行“健康育人,育健康人”的办学理念,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积极营造充满广药文化、南药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做到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切实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作者:高妮 谭志灿 单位: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