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群众文化工作中传统文化的融合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与群众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当代群众文化工作过程中,提高传统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度,不但能够推进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有效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华夏文明延续至今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它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包,就像海纳百川那般,有容乃大。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民群众最纯真的生活向往,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包含的“见贤思齐”“自强不息”“民重君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思想,不但推动了中国历个朝代的发展,而且在当代中国社会也有积极的作用和启示,因此相关文化部门在开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要采取各种创新形式,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
一、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特征
群众文化是相对于职业文化而言的,是社会群众自发组织的一种自娱自教的文化现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中具备广泛的基础性,而我国安稳和谐的社会环境,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另外,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单调的文化形式,而是追求更高水平、更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因此,在实际的群众文化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文化部门要积极采取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本文所提及的传统文化,特指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文化艺术、精神思想、道德观念,等等。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但可以陶冶人民群众的情操,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促进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在2011年到2020年期间,传统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结合的产业链呈现出迸发式增长的趋势,平均每年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而传统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在古时候中国便有“兼相爱,交相利”“礼之用,和为贵”“天下大同”等道德理念,与当下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一脉相承之处。由此可以看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将群众文化工作作为切入点,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
二、群众文化工作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传承传统文化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方式
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之前,我们首先要分清楚群众文化工作当中的主体和客体,主体就是人民群众,客体则是文化,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要想牢牢把握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前进方向,就要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深入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基石,而且各个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地域性,可以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各个地区的群众文化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去,充分激发群众对传播传统文化的热情,以达到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目标。
2-传统文化需要把群众文化工作作为传承的载体
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为人民群众主动接触传统文化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让群众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加深他们对各种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喜欢上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恰恰为人民群众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载体。因此,传统文化应当充分借助群众文化工作的广泛群众性,提高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同时也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高水平发展。
3-传统文化能够为群众文化工作的高水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群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当下群众文化工作得以发展的有力支撑。一方面,群众文化能够借助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得到有效的发展,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增强其活力。另一方面,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而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能够对人民群众形成巨大的吸引力,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传统文化形式能够扩大群众文化工作的群体范围,为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在群众文化工作中融合传统文化的举措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要想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就必须集思广益,根据不同群体民众的喜好,持续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形式多样化的建设,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更大助力。
1-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推广积淀丰厚的传统节日
我国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这些传统节日蕴含了中华文明的精华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包容性。众多传统节日包含崇尚自然、注重血缘、以和为贵、尊老爱幼、仁义忠孝等思想,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可以说,我国的传统节日不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而且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群众文化工作日常开展过程中,积极将群众文化与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元素进行融合,不仅能够让人民群众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学到更多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能够有效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推广传播,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1.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具有重要意义的传统节日之一。因此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可以在元宵佳节这天,紧紧围绕吃汤圆、放孔明灯、赏花灯、猜灯谜等传统习俗活动,组织周围社区的居民群众举行包汤圆、猜灯谜比赛,邀请当地一些传统花灯老艺人在现场给居民群众做扎花灯培训,让居民朋友亲身体验传统花灯技艺的制作过程,并且让评委对最终完成的作品进行评选,把其中的优秀作品作为后续猜灯谜环节中的奖品。这一系列五彩缤纷的花灯以及谜语的布置,极大地增强了现场的节日气氛,可以吸引更多人民群众前来踊跃参与,在丰富群众文化工作形式的同时,让民众在欢乐喜庆的气氛中充分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端午节
在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前夕,做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党干部可以将社区里面的居民用户按年龄分成少年组、成年组以及老年组,首先让少年组进行诗歌朗诵比赛,通过朗诵一些《夜泊湘江》《离骚》《祠南夕望》等诗词,让居民群众在“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等诗句中体会屈原蒙受的屈辱,以表达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缅怀之情;其次,让成年组的居民举行包粽子比赛,让居民在粽叶飘香的包粽子活动中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最后,让成年组的居民群众将煮熟的粽子赠送给老年组和少年组的居民,将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3.七夕节
以牛郎织女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为背景的七夕节,在当代中国又被赋予了“中国情人节”的含义,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可以因势利导,将传统节日的爱情神话和当代社会的美好寓意结合起来,举办一系列以七夕节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首先,组织社区的男女青年进行爱情诗词的朗诵比赛,通过诵读“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歌颂忠贞爱情的诗篇,引导居民用户用心去感受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和忠贞纯洁的情感境界。其次,为社区的适婚男女青年举办“爱在七夕”的各类联谊活动,以及组织篝火情歌晚会活动,营造出爱情美满、家庭幸福、社区有爱的和谐社会氛围。群众文化工作在将七夕主题活动推向高潮的同时,也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4.中秋节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月圆人团圆”的重要传统节日。在中秋这天,每家每户都团团圆圆,一起祭月吃月饼、赏月饮桂花酒、玩花灯等习俗,已经在中华大地流传几千年。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可以在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当天,邀请社区的居民一起开展中秋赏月活动。首先,在“秋•月”诗词接龙比赛环节,让居民提前做好背诵带有“秋”“月”二字诗词的功课,让“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等朗朗上口的诗句名篇穿越古今,成为我们与古人之间情感共鸣的精神纽带,也为节日活动增添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浪漫的人文情怀。其次,组织社区群众举行祭月吃月拼、赏月喝桂花酒的活动,通过讲述“中秋节传说”的形式,让居民在讲述后羿与嫦娥神话故事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提升活动的文化品位以及趣味性,加深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5.重阳节
重阳节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古人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有佩插茱萸、秋游赏菊、登高祈福、拜神祭祖等习俗。在2012年,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老人节,这使得“九九重阳节”成为尊老爱老的法定老年人节日。因此在重阳节这天,群众文化工作者可以与当地敬老院合作,组织社区的儿童带上亲手制作的精美礼品和重阳糕点,前往敬老院对老人进行慰问。为老人修指甲、洗脚、表演唱歌跳舞等,让老人充分感受天伦之乐,安心享受晚年的生活,同时这也相当于给儿童上了一节生动的课,让他们从小就养成敬老爱老的良好习惯,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2-从孩子的角度切入,让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小抓起
1.以故事化的形式呈现古诗词
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这些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孩子在理解上有难度,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要采取各种创新的手段,让孩子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孩子接触古诗词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第一,将诗词故事化。群众文化工作者可以精心挑选出《咏鹅》《静夜思》《山行》等一系列短小精练、简单易懂的诗词,在把诗歌翻译为现代白话文的同时,也把有关诗人创作的背景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孩子听,然后让孩子轮流上台演讲,以加深孩子对诗词的印象。群众文化工作者还可以跟居委会展开合作,在社区里定期组织亲子活动,在书香墨韵的氛围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第二,群众文化工作者还可以在每年举办一次诗文朗诵赏析会,让孩子尽情感受朗诵的乐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境界,为了增强年代感,可以让他们统一穿着汉服进行诗歌朗诵,并根据诗歌的类别设立“国学篇”“童稚篇”“谐趣篇”等小组进行比赛,让他们在朗诵的过程中陶冶情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创新传承形式,采用儿童成语剧推广传统文化
成语典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几乎每一个成语都蕴含着具有历史意义的故事。首先,群众文化工作者可以定期在社区里组织孩子们进行成语短剧的表演,通过安排孩子们对成语故事当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让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在孩子们妙趣横生的表演中得到还原,不但能够增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能力,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别开生面的表演中得到很好的传承,而且能够增强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从小就养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主动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
3-双管齐下,传承传统美德和弘扬时代精神两手都要硬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优良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涌现出一大批爱国敬业、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的优秀人物,虽然各个时代的道德标准有所不同,但是其与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当中的“三纲五常”是一脉相承的。“百善孝为先”,中国人历来都十分注重孝道,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可以以“感恩父母,孝亲敬老”为主题组织一场专场演出,一方面,采用小品的形式演绎出身边敬老爱亲的动人事迹,另一方面,采用戏剧的形式表演现实当中大逆不道的反面案例,让居民在强烈的对比当中加深对孝道的认识,让居民在接受中华传统美德洗礼的同时,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光大,而将群众文化工作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不但能够有效推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而且能够促进传统文化以各种形式深入传播到各个社区的居民心中,不断增强我国国民的文化自信,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作者:于媛媛 单位: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