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沉浸式体验在弘扬传统文化中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愈发紧密,给艺术的传播与展现带来无限可能性。“沉浸式体验 ”作为当今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新业态,正在成为国内文化产业研究领域中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的新兴领域。然而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沉浸式体验 ”可能会出现过于强调纯粹感官体验和艺术表面化的问题。本文试从“沉浸式体验 ”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入手,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阐述其如何助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并针对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 沉浸式体验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创意与传播;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之前被动的接受形式已经不足以满足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和人们的观赏需要。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 ”这一战略要求服务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强国发展。[1]而沉浸式体验作为一种新型手段,正在实践中从各个方面助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而这两者的结合又赋予中国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力和新的时代意义、历史价值,将是引领未来发展的热点方向。
一、沉浸式体验概述
(一)沉浸式理论
最早出现“沉浸”(Immersion)一词概念的是在《设计的法则》中,书中对于沉浸的解释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米哈利•契克森米哈(Mihaly Csikszentmihalyi)所提出的心流理论。[1]心流,顾名思义,即人在非常专注的状态下时,会滤掉一些庞杂无用的意识和情绪,就像源源不断的“水流”一样涌出,这种心流的状态就被称之为沉浸式体验。换句话来说,沉浸感是人在某一情境中感觉到满足和愉悦,无视外界而生发出忘我的状态,从而短暂忘记真实世界的情形。在沉浸式体验的概念中,沉浸是一种状态,它作用于本体动作——体验。体验有助于人们形成深刻感知的实践能力,而沉浸则会促使和加深这种能力的产生。约瑟夫•派恩在《体验经济》中提出:“体验是人类历史上的第四种经济提供物。”体验经济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其可以让每个人都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到活动中。[3]从艺术的角度来说,体验是艺术家通过一定程度上有意识地引导,使受众参与到再创作的过程中,以此来满足其审美体验和情感需求。
(二)沉浸式体验的内容
沉浸式体验包括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感官体验,顾名思义,是通过外界的变化来刺激人的感官神经系统,让人从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这五觉中得到刺激的感受,使用沉浸式技术让感知体验出现。但感官体验这种让人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感觉只是短暂的,有时候并不能让人完全沉浸其中,达到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感受。而认知体验是利用人们的惯性思维和经验,来加强人们对环境的认知,例如,人们看到雪景就会想到冬天、看到梅林就会自然而然想起酸味。这就是认知带来的体验。因此要想达到沉浸式体验的最好效果,二者都不能忽略,既要有丰富的感官体验,又要有充足的认知体验活动,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创造令人投入的心流状态。
二、沉浸式体验在艺术创意与传播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
在拉斯韦尔的 5W 理论中,传播者— 信息— 媒介—受传者—反馈构成了传播的全过程。沉浸式体验在其中扮演着媒介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沉浸式体验可以给予传统文化新的传播路径。从艺术表现方式上看,以沉浸式体验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创新与颠覆,但在艺术表现内容上,它依然与传统艺术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既为自身提供了经久不衰的灵感资源,又为传统艺术注入新鲜的血液,赋予其新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沉浸式体验。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与沉浸式体验相融合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沉浸式体验相关理论,结合具体实例,归纳出以下三种具体的应用手段。
(一)再现艺术形式——欣赏传统绘画韵味
有许多传统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技术没有发展至如此成熟之时,艺术往往是人们通过构建主观的审美意境和想象空间来抒发感情、寄予希望,将自己所想注入到优美的线条和充满诗意的语言中,并借此短暂的逃离现实的空间沉浸于美好的幻景中。[1]以绘画为例,再现艺术形式就是通过数字技术直接将绘画图形转变成可以进行沉浸式体验的新媒体形式作品,创作者不对作品本身进行改造,而是通过投影、虚拟现实技术让作品变得真实可感,从而让观者身临其境,更好去感受传统绘画的韵味。如由故宫石渠宝笈绘画数字科技展策展团队创新性设计的《韩熙载夜宴图》,其分别从物理空间和虚拟方式两个维度打造“入宴”景象,给观众以“置身宴中”的观展体验。“入宴”是一个由五扇屏风组成的环绕式场景,其中的四扇屏风展示了画中动态人物组合,并使用了AI 智能面部识别技术,为现场观众提供沉浸式进入宴会的方式。策展团队通过运用影像拍摄复原原画场景并延伸其中的动态情景,以此作为交互装置的基底,即装置的“待机”状态。观众进入“入宴 ”展区后,通过轻触屏幕就可以进入互动装置程序,画面由动态影像变成角色选择界面,观众选择画中任一角色后就可以进行拍摄,拍摄后的脸部便可以融入到所选角色中,从第二维度“入宴 ”。与许多沉浸式体验不同的是,《韩熙载夜宴图》展览创新体验方式,并不只是简简单单地采用投影或VR 技术,而是采用换脸的方式,让观众沉浸在画中,欣赏人物站位、姿态,仿佛自己也在宴中。不难看出,《韩熙载夜宴图》的展览,不管是原作本身还是画中细节,创作者都没有进行改动,而是延续、继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和独有的工笔画艺术韵味,使得观众在浮躁的社会还可以沉浸名画中,享受片刻安宁。
(二)提取传统元素——体会传统国学魅力
如果说再现艺术形式是沉浸式体验艺术中比较基础简单的呈现方式,那么提取传统元素并对其进行创新性改造应该是比较重要复杂且难度较高的。它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元素提取出来,再将其与合适的现代艺术形式与技术手段相结合,达到一种既突出传统文化风格又符合受众的审美的效果,二者可以达到良好的适配,扬长避短,呈现出精彩绝伦的视觉艺术效果。例如沉浸式数字光影诗词剧场《光景如诗》就是将“诗词 ”这一传统元素提取重构并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古典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的内容元素,其思想内涵和文化魅力为当代创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光景如诗》创作团队选用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在剧场中,可以看到的是在空中“漂浮”着的诗词,主创人员将诗词、汉字等元素提取出来,运用投影技术,充分突出了“光景”二字,放大字体并进行轮播展示。除此之外,诗词中的诸多意象也被提取出来,无论是“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皎洁月光,还是“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的涓涓流水,都恰如其分地运用光影技术进行沉浸式还原。但是并不是简单地对其进行提取,还要结合诗词本身的内涵。比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灯火阑珊处”是在形容美好爱情,象征着的是幸福美好,所以很多人脑海里出现的是红色灯笼的意象。但是其实这首诗是诗人借孤傲清高的女子来比作自己在朝堂失意的情况下,不同流合污的品格。所以《光景如诗》基于诗词主题思想和内涵选用的是清冷的蓝色灯笼,将其提取还原并营造了诗人孤傲的心境,成为演出的亮点之一。[4]《光景如诗》团队以传统诗词文化作为内核,将诗词语句和诗词意象提取出来,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把二者完美融合,在演绎诗词意境的同时提升了诗词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让更多人感受中华诗词魅力,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升。
(三)传唤情感记忆——感受历史遗迹风姿
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构筑了亿万华夏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精神寄托,同时在中国作为凝固的艺术——历史遗迹也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国内,沉浸式体验也被应用于传承与保护历史遗址,多是通过数字技术来对文化遗迹进行复原,以此向众人展示其昔日风姿,传唤情感记忆。展览“‘看见’圆明园 ”就是借助数字技术对圆明园二十六个景区进行数字复原,多方位复现“万园之园”昔日恢宏景色。[2]游客在观赏圆明园时不再面对着破败的景象,而是在展厅中带上VR 眼镜观赏“再现”的遗迹和历史场景,感受其别样的风采,获得沉浸式的虚拟游览和体验。有些人因此提出质疑,认为“复原 ”破坏了圆明园的“残缺美”,但没有见过“圆满”哪能体会“残缺”呢?借助沉浸式数字化交互,人们不仅可以沉浸式地欣赏历史遗迹当今的样貌,还能领略它昔日风采。这种虚拟体验感的呈现方式突破了时空局限性,拓展了历史遗迹、文物的传播路径,传唤了国人的情感记忆,也增强文化自信,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探索求知欲。
三、沉浸式体验在艺术创意与传播中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
由于沉浸式体验对于技术要求较高,又加之近些年文旅市场的关注和追捧,创作者在设计时更倾向向商业靠拢,以迎合游客、观众的审美感官体验为目的,忽视精神内涵的传达,从而陷入“景观化”的危机。另外,目前的沉浸式艺术仍然是创作者通过艺术作品和虚拟空间进行单向度地输出,即使有受众参与,但参与的情景和互动的内容都是创作者预设的,受众在沉浸式体验中还是比较被动。因此大多数人观赏展览不再是为了感受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思想内涵,而是满足于拍照打卡、身体感官的猎奇和跟风的娱乐刺激,虚拟场景本身想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思考被掩盖。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将技术与文化完美结合,发挥沉浸式体验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优势,是需要不断思考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利用新兴技术
VR、AR、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沉浸式体验之中,可以帮助其实现交互性、创新性,这就为解决受众不能完全自主体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当下沉浸式展览受技术、成本等多方面的限制,大多还是采用各类投影、灯光等营造氛围,受众体验感不强。VR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给受众带来强烈的沉浸式体验感,由于它本身就具备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特征,所以可以随时进行交互以及三维空间的体验。AR 技术主要是为现实增添虚拟色彩,通过设定的程序来激发受众的参与感。新兴技术为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来创新体验形式,从而缩小受众在沉浸于亦真亦幻的艺术场景时所感受到的真实和虚幻的边界,在回忆沉浸式场景时不再只想到声、光、电、影合成的炫目景象,技术只是锦上添花,而通过自身的体验体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才是关键。
(二)讲好中国故事
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内涵丰富,是世世代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依旧熠熠生辉,影响着中华民族。虽说在当下沉浸式体验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但纯粹依赖于技术、“景观化”的问题依旧是阻碍其发展的障碍。在这种情形下,就对创作者以及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须要对所设计主题和相关文化元素非常熟悉,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讲好中国故事。例如民俗类的沉浸式体验,就要求表演一定要基于当地特色,创作团队一定要全方位了解当地民俗文化。因此,创作既要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避免其因为太过枯燥而降低体验感,还要避免因新技术重形式轻内涵而使传统文化失去本身的意义。
(三)中外文化元素相结合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入,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越来越频繁。中西方文化学习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但西方文化的输入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就比如在提到沉浸式体验主题公园时大多数游客还是会最先想到迪士尼和环球影城,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还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耳熟能详的IP。但我们并不是没有尝试,譬如具有中西方文化融合特色的沉浸式体验剧《稚子行•熊猫的家》,讲述的是一对夫妇在旅行时在意大利偶遇一只熊猫,并追随其足迹——即“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在体验中不仅以独特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中国一花一木间的璀璨文明和东方美景,还可以欣赏到传统的长笛、锣鼓、铃铛、丝绸卷等中国元素。它将沉浸式体验的概念应用于中西方融合交流中,赋予了二者新的内涵,也帮助中西方文化可以更好地交流。不难看到的是,在沉浸式互动体验的创作中,仅仅局限于向国人传达、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部分经典文化相融合,取长补短,博采众长,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国门,搭建东西方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
四、结语
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既可以丰富沉浸式体验的艺术内涵,同时又为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开辟新路径。但作为形式,技术的发展始终还是要依附于内容,可以运用再现艺术形式、提取传统元素、传唤情感记忆等方式进行创作,重点是需要创作者不只是对技术和文化进行简单地堆砌,更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自身的精神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以沉浸式体验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更出彩的融合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地去探索和实践。
作者:栗滢淇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