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教学途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教学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教学途径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必须紧紧围绕“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关注、强化学生的德育,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是最为重要的资源,对强化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具有极强的借鉴作用。基于此,笔者以中小学青少年的德育作为研究中心,对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融合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融合途径。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华传统文化;青少年;德育

融合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面对新时代的人才需求,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重视并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而中小学生的德育是从古代德育中发展而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习惯养成、道德教育、修身养性等,都与当前的青少年德育要求相符合。基于此,学校在开展青少年德育的时候,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将二者有机融合到一起,借助传统文化的指导,强化德育效果,最终促使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开展德育的宝贵资源,其中的德育内容与现代青少年德育的内容相一致,不仅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强化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树立正确三观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新的时代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就目前的教育状况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工作的融合现状并不十分理想,依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的德育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大量的德育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宝贵资源。但是部分学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与深刻,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学生德育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开展德育时,很少会涉及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并未将二者有机结合到一起。

(二)融入传统文化时并未对内容进行选择与甄别

在实现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融合的过程中,科学选择德育内容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德育的效果。青少年的品德形成是一个过程,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年龄特征性,教师必须据此选择传统文化内容,但是部分教师在选择传统文化内容的时候,常常忽视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特点、发展规律等,致使选择的传统文化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认知不相符,导致学生对选择的内容不感兴趣、难以理解等。如此一来,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价值大打折扣[1]。

(三)传统文化融合德育过于形式化

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中的最终目的是借助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但是部分学校在开展和落实的时候,存在明显的形式化现象,常常是举办各种轰轰烈烈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包括朗诵,还包括歌舞,但是这些活动的内涵不够明确,中小学生常常不能充分理解,往往是看过热闹之后就忘了,无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价值。

(四)相关师资力量短缺

在将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自身的素养直接决定了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实施效果。目前,各个学科的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较少,在具体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很难将二者有机融合到一起,直接制约了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价值[2]。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途径分析

(一)修订教材,引领传统文化走进教材

教材是学生开展学习的重要载体和来源,在学生的德育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德育的有机融合,相关部门应加强教材的修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使其与各个学科的内容有机结合到一起,充分发挥德育的价值。首先,德育课程是对学生开展德育的重要环节,在促进传统文化走进教材中时,应充分利用好这一渠道,结合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增加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二者有机融合到一起,使学生在教材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中实现德育的目的。其次,不断增加传统文化在人文性学科中的比例,尤其是对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基于这些学科的特点,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途径比较简单,可以将中国的品德修养、民族精神、“仁义礼智信”等内容整合到教材中;针对美术这一学科,可将中国国画的内容融入其中;针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可以适当增加我国古代的科技成绩、古代科学家的事迹等[3]。

(二)传统文化融合德育渗透于各个学科教学

在青少年德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德育”的作用,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具体学习中逐渐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最终实现德育目的。同时,在促进传统文化与德育融合的时候,也必须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的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融合到一起。首先,各个学科的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必须要重视传统文化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等课堂教学目标之一,并围绕这一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与其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将其整合到一起;其次,在对传统文化德育与各个学科进行整合、渗透教学的时候,应做好二者之间的平衡,以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之前,应围绕学科教学任务,选择与其相适应的传统文化内容,将其设定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最后,各学科教师在实现传统文化德育与学科内容相结合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例如针对年龄小的学生,可以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以强化传统文化与德育的融合效果。

(三)传统文化融合德育渗透于学校活动中

青少年学生的德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单纯依靠课堂教学、理论知识讲解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基于此,学校在强化德育的时候,必须立足于德育的内涵,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各项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悟到德育知识,并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因此,传统文化在与德育相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依托一定的活动实践,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借助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而要实现这一点,学校可以充分借助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学校文体活动等契机,将传统文化与德育融合在一起。具体来说,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在发言过程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学生在聆听中感悟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在开学第一课的时候,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将假期中自己制作的风筝、剪纸、春联等带到学校,并以此为切入点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在国旗下讲话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选择与爱国相关的传统文化,使学生感悟中国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怀;在主题板报中,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强化德育等。如此一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有效避免了传统文化融合德育过程中的形式化现象,从而全面提升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实施效果。

(四)传统文化融合德育渗透于学校环境建设中

青少年的德育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将学生从自然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最终将其培养成为个性、独特的生命体。学校作为学生成长、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学生德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德育相融合的时候,应关注学校的环境建设,给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中,实现德育的教学目的。一方面,学校应充分发挥校园的外部环境价值,包括学校的建筑风格、教学空间、班级布置等,对其进行精心设计,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等选择与其相适应的传统文化内容,布置校园的外部环境。具体来说,可以在走廊上张贴历史人物画像、名言警句等;也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做成展板,放置于走廊中,将其打造成为文化走廊;也可以在校园的绿化环境中,设置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标语;还可以在校园中摆放孔子雕像等。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加强校风、班风建设,结合传统文化形成文明的校风、班风,使学生在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班级环境中,逐渐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树立良好的品行等,最终实现德育的目的。

(五)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正如俗语所言“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德育相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效果。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传统文化与德育的融合,教师也要加强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一方面,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应增加传统文化与德育的内容,在提升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其传统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定期举办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活动等,使教师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逐渐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只有做到这些,教师在日后的教学中才能将传统文化与德育内容灵活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三、结语

素质教育背景下,全面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基于此,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并立足传统文化与德育融合的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推进传统文化与德育的融合,借助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强化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艳,王瑞东,李湘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0):127.

[2]李新.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的途径[J].中国民族博览,2020(1):74.

[3]马媛媛,罗春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路径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4):142.

作者:李万兰 单位: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