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继承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继承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探析

摘要:传承传统文化能让先人的智慧得以保存,并启发现代的生活;能继承先辈记忆中的美,留存民族的初心。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还需要主流媒体和社会各界把握正确的价值观方向,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文明的魅力和独特,从而培育出我们的文化自信,并进一步让传统走出国门面向世界,为世界命运共同体展示中国文化和中国智慧。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故事;传统文化

有一种说法,与其说中国是一个国家,还不如说中国是一种文明,中华大地上虽不乏战争的洗礼和时间的冲刷,仍其独特璀璨的文化得以保存。如今全球化浪潮汹涌,不仅带来了经济贸易的融合,也带来了文化的质疑和冲击。如何继承和保护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和传承文化经典,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文化的优秀和美好,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五千年华夏传统文化璀璨

(一)四书五经无外乎文化信仰。四书五经,是古代中国文人数年苦读思索的追求,也是寒门子弟拜相封侯的梦想。西方人总说,“你们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不然,信仰不仅是对神,对至高无上的统治。信仰是相信什么,什么重要。《礼记》的音乐祭祀节日章程是礼节与待人接物的真诚,是生活的仪式感和对美的追求;《诗经》的歌曲和爱情讲的是民间风俗和自由追求;《论语》不只是孔子都说了什么,还包含了传统文化对于世间理想社会的构想,“天下大同”的梦想;《周易》凝练了我们先辈对于哲学的思考和世界的探索。这些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是信仰。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早已不是必读书目,但是其中仍有传统文化的美,有先哲对于世界的思考,有朴素经验对于生活的总结,这些文化渴求被理解,被关注与正视。

(二)君子六艺实乃生活技能。君子六艺,分别指:礼、乐、射、书、数、御[1]。礼是德育教育,是待人接物;乐是对于音乐演奏的造诣;射是射箭的技术,也是保家卫国的手段;书是书法,也是一种体面;数是计算,是思辨的能力;而御是驾驶马车的技术,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资本。君子六艺是对人生而立世的要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君子六艺旨在自强不息努力奋斗,意在人生所长,必先有超世之才,后有坚忍不拔之志,方成大事。“君子六艺”不是一成不变的几种技能,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传统文化对现实生存的经验和总结。

二、传承传统文化尽显中华风流

(一)温故传统技艺可知古往今来。传统技艺是中国古老文明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发展传承下来的工艺和技能,也是我们民族对于真善美在生活上的具体体现和追求。2014年在访问德国时赠送给了德国总理默克尔一个孔明锁。孔明锁俗称八卦锁,相传是三国时期武侯根据八卦学的原理制作的,曾广泛流传于民间[3]。明初元末,诸葛亮后人诸葛大师携家人于现今兰溪选址建诸葛八卦村,便是从孔明锁中汲取灵感,构建全木结构建筑。如今的孔明锁已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他的继承人们延续了一千八百多年传承至今,到了诸葛氏第五十一代传人诸葛文仓的手中。温故传统技艺,可以从先人的智慧中汲取养分,应用于现代的生活。传承传统文化,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也是创新和创作所寻找的根源和依赖。

(二)守护民俗风情不忘家国初心。人间本该有诗意的生活,所有人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中华文明的大地上从不缺少热闹,我们的节日、神话传说,是我们诗意生活的寄托,是幸福美满的载体。生活里应该有仪式感和归属感。守护民族风情,也是重视传统文化的完善,让传统文化的组成更加丰富。

三、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精神

(一)主流引领显重视。大卫·科泽说过,“没有仪式和象征,就没有民族,国家和政治”[4]。我们的民族要有我们的故事,不仅要有还要讲明白,让它成为社会的广泛而不是少数人的狂欢。《国家宝藏》通过综艺纪录片等多种艺术形式还原国家故事。明星化身成了“国家守护人”,通过扮演历史人物的方式向大家展现国宝的前世今生。《故事里的中国》将历史人员重现了舞台,节目组通过经典人物历史故事衍生作品的回顾再现了历史上的英雄儿女,用历史的真情实景演绎真实的红色革命历史故事。《流浪地球》更是力图对中国城市建筑的视觉未来图谱加以挖掘,运用中国东方的绘画视觉风格。这其中包含了我们中国人关于“家”的观念和意识,家是我们的根,我们不会抛弃它。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社会有识之士创作的努力,也需要主流媒体优秀作品的展示和严格把控。彰显真正独特非凡,意义深刻的中国精神。

(二)百家争鸣各有所长。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新的创意和思维、新的方法。中国人的生活美学是“天、人、地之美,也是居、物、食之美,更是性、德、文之美”。以《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为例,李子柒用了将近两年时间,自己亲手制作出了文房四宝,并送给马来王室。其短视频不仅展示了制作方法和过程,也再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类作品不仅让外国人了解并重新认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让传统文化得以在网络媒体上对年轻人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为现代文化继承提供了方向和可能。新时代,有很多年轻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展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新一代对传统继承的决心和发扬的信念。如“着我汉家衣裳”走遍日本、中东、西欧各国的小豆蔻;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现代版道士下山的马崇道;有把汉家方块谱写成歌的陈柯宇……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力量,讲好不同的中国故事,彰显丰富的中国精神。

四、培育文化自信走出中国面向世界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语言、意识形态以及交流方式。民族文化传播的一大障碍就是人们对于外来文化的折损,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导致人们并不能对外来文化有较高的认知度。以电影《长城》为例,影片围绕着饕餮和长城展开故事,长城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很容易理解的东西,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的防御工程,也是中国的历史文化,但是却为了迎合好莱坞的潮流和西方的价值观,进行了各种故事体系的更改。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把中国的传统神话故事框架加以现代3D动画电影的宏伟展示,而且采用了罗贯中式的“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艺术手法,把神话故事进行了一定的剧情和结局上的改动,融入了中国人对于美好和团圆的价值追求,把现代的新价值观融入到传统文化中,为其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只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创新方式,着力融会贯通,一定可以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走出中国面向世界。

五、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国家的富强和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人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精神文明的建设。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是当今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创新和发展的必要内容。诚愿如《后浪》中所绘,小说电影音乐中表现的青春不再是忧伤迷茫而是善良勇敢无私和无所畏惧,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期待传统的最终变成现代的,经典的变成流行的,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民族的变成世界的[5]。让我们共同继承传统,弘扬文化。但求“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文明盛景。

参考文献

[1]徐正英,常佩雨译注.周公旦.《周礼》[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4.02.01.

[2]杨天才,张善文译注.姬昌.《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03.01.

[3]青岛全搜索电子报[EB/OL].(2017.12.05)[2021.02.23].

[4]王海洲译.[美]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力》[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11.01.

作者:侯舒婷 单位:中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