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剧教学可行性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校音乐剧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引导当代大学生以流行音乐文化为媒介,探索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价值。本文以原创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为例,从剧本题材、音乐编曲与舞台美术设计三个方面,来挖掘高校音乐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融合的方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音乐剧;林奕华;《梁祝的继承者们》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党的报告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更是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贯彻到教学过程中,进而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信心,是当今高校教师的重要使命。
一、音乐剧的流行性,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
音乐剧是西方的舶来品,是一门综合性剧场艺术,它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舞台美术等形式。2018年湖南卫视的一档节目《声入人心》把音乐剧带进了大众视野,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优秀的或原版引进或本土化或原创的国内外音乐剧剧目,在中国文化演出市场上焕发异彩。纵观西方音乐剧的创作发展,总是与流行文化紧密相随的,譬如流行音乐元素和流行唱法更贴合普通大众的审美,华丽的舞台给予感官的刺激和享受等,因此音乐剧相较于其他剧场艺术而言,更能吸引年轻观众的目光。2016年托尼奖获奖作品《汉密尔顿》(Hamilton)、2019年《冥界》,宏大叙事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与Hip-hop现代音乐风格的碰撞,更让全世界音乐爱好者为之赞叹,并吸纳了一大批新粉入坑。在中国,如何让传统戏曲与现代审美相适应、如何开发年轻观众群体,近年来已经成为传统地方戏曲改良的重要议题。且不论《长河》《贵妇还乡》这些所谓“戏曲音乐剧”的改革实践成功与否,它们反映的无一不是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代继续传承与发展的极度渴望,以及对同为剧场艺术的音乐剧的参考与借鉴。
二、高校音乐剧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对高校音乐剧教学来说,在学习与吸收西方优秀经典音乐剧剧目的基础上,让学生们爱上本土音乐剧只是初步的目标,更深一层的是引导当代大学生以流行音乐文化为媒介,深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目前已经有不少高等院校结合当地或自身高校的发展背景,成功地孕育一批原创音乐剧剧目来,如北京大学的《大钊先生》《元培校长》《曹雪芹》《大红灯笼》、上海音乐学院的《梦临汤显祖》《海上音》、浙江音乐学院的《梦·寻李叔同》、浙江传媒学院的《红船往事》等。但对大多数高校来说,音乐剧教学依然困难重重:缺乏经费、原创剧本不理想、没有专业的剧场音乐作曲家,简陋的舞美和达不到音乐剧演出效果的音响等。
三、研究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探究高校传统文化传承的可行路径
原创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ArtSchoolMusical)是由香港文化界著名人物、舞台剧导演林奕华先生率领团队创作的。由他本人执导、编剧及作词,陈建骐、黄建为、阿超作曲,伍宇烈编舞,是“非常林奕华”剧团制作的第一部音乐剧。全剧时长3.5小时、歌曲18首、演员18名。在这部剧中,林奕华不再聚焦于“梁祝”的故事本身,而是加入了诸多对于现代生活的理解。就像他本人说的,戏剧的价值是用来一起探讨问题的,他把对现代男女情感的价值观、性别的认同、自我认识和对艺术的思考放入剧中,用“反传统”的艺术手法来演绎经典传说。譬如剧中出现的几对“梁祝”甚至可以互换身份的角色;“打乱时间线,在过去与现在、虚幻与现实,甚至多个角色之间进行交替变换,出现时间点的跳跃”①,以及极简主义舞台等等。而这些“反传统”音乐剧的创作方式,恰恰给高校音乐剧教学如何融合传统文化指明了一条可行之路。
(一)从传统剧本题材中挖掘现代意义。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国原创音乐剧也有相当一部分剧目取材于此,如《蝶》《聂小倩与宁采臣》《断桥》《聊斋》《赛貂蝉》等等。原创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改编自家喻户晓的、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影响之深远可谓久矣,拿传统戏曲来说就有越剧、黄梅戏、评剧、花鼓戏、吕剧等等剧种先后将其搬上戏曲舞台。林奕华在音乐剧中将传统故事放在现代的一所艺术学校中,梁祝二人依然是同窗,一边习画一边互相萌生爱情,剧的结尾依然以英台去世为悲剧收场。整个文本的主线沿用了传统故事为架构,楼台会、十八相送、抗婚、哭坟、化蝶,原有故事的关键要素在音乐剧中依然都在,但并非是简单的现代人演古代戏,而是运用现代人的视觉重新对古代人物的审视和剥离。林奕华在其出版的剧本《有一种旋律叫梁祝》前奏中说:“祝英台‘追求学问’只是一个比喻,而不是实际上的一件事情,这是‘梁祝’对我最具启发力量的地方,而‘追求学问’,其实就是去认识自己。”②从传统剧本题材中挖掘现代意义,在高校音乐剧教学中,无疑能让大学生们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这也对高校教师提出了要求,教师不只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者,更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除了古典文学作品剧目之外,红色文化和当代反映中华传统美德的剧目也应被视为传统文化剧目,它们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的精神追求,更是中国原创音乐剧背后力透纸背的精神诉求。高校音乐剧教学,理应在学习掌握音乐剧相关专业知识技能上,注重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表达,从剧目中沉浸、感受、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精髓。
(二)结合传统曲调创作音乐,并用钢琴编曲统一风格。原创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包含《为什么不能与父母谈生命的意义,只能谈生活的意义》在内的18首歌曲,分别由作曲家陈建骐、黄建为、阿超各自负责1/3的歌曲创作。这些歌曲曲风清新、演唱真挚。陈建骐说过,为了使这些由不同人创作的歌曲在音乐剧中风格统一,所以在编曲上统一采用钢琴伴奏的方式,主要通过歌曲的频率、节奏去体现变化。为了增加丰富性,这些歌曲有的用阿卡贝拉的演唱方式,有的运用B-box的技巧,而最特别的是歌曲《为什么我不能告诉你我是谁》。在剧中,“梁祝”不是两个人,而是由好几对演员饰演的。根据林奕华的解释,“这种设计是为了体现年轻人在爱情中捉迷藏般的各种写照,而这些演员就如同互相反射的棱镜,可以通过自己投射出对方的性格。”③这首《为什么我不能告诉你我是谁》颠覆了祝英台的性别,由两对“梁祝”、并且是四位男演员来演唱。全曲旋律优美起伏小,节奏规整,钢琴伴奏主要为柱式和弦,并在抒情的流行曲风中糅合了黄梅调。间奏部分是将黄梅调不断转调,并插入类似越剧式的念白而成。演唱与对白,是现代与古代的时空对话,又揭示了梁祝二人爱情的宿命,流行音乐与戏曲元素的融合在这首作品中得到完美体现。音乐剧艺术的音乐注重叙事功能,要求作曲家不仅要懂音乐还得兼有戏剧思维,创作难度非常大。而原创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的写意抒情的词曲创作和用钢琴伴奏统一风格的手法,可以被借鉴在高校音乐剧的教学中、鼓励师生们进行改编或创作。
(三)极简主义的舞台美学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看百老汇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舞美特征,是从地下升起的烛台,从天顶垂下的吊灯,忽然绽放的绚烂烟花,全部在整个剧场空间里布局变化,给观众的感官是奇幻的、浓烈的、奔放的。”④而中国人传统就喜欢写意的、形而上的艺术作品,是对生活的抽象和浓缩,在生活中难以找出具体的原型。在舞美创作上,原创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秉承极简主义,舞台风格非常简朴,仅由一块大型白色幕布和18个白色立方体组成。在表演中,这些立方体或变成艺术学院临摹的静物,或变成座椅、行李、火车座位和雕像底座,舞台色调纯净,也吻合了艺术学院这一规定情境。高校音乐剧教学之难,也难在舞美上。没有充足的经费、没有专业的剧场和灯光音响,使得现场演出效果总有点差强人意。但是东方写意的审美风格,不仅赋予表演者以极大的空间,还留给观众更多的余韵。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审美,这部音乐剧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四、在创作排练的过程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反刍与吸收
原创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最可贵的不是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戏剧程式,而是用现代思维去解读传统题材、实证反西方传统的音乐剧的多样可能性。与商业音乐剧最大的不同是,高校音乐剧无需承载市场、票房的压力,师生们一起进行创编研究、获得技能的习得与提高,注重剧目中不断抛出问题引发的思考而非华丽宏大的叙事,其过程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和吸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
[2]张涛.中国音乐剧本土化趋向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3.4.
[3]石鸣.梁祝的继承者们:林奕华的青春蒙太奇[J].三联生活周刊,2016,(17).
作者:卜颖华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钱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