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文化与初中道德教学融合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人们不断探索、发展所积累的宝贵财富,为了在初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祖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是本民族的创造基石,它是各种精神与观念的结合体。在教育改革中提及,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传授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素养,让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引入中华文化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有强烈的认同,以自己的民族为骄傲。本文主要针对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必要性、作用以及实施策略进行具体说明。
一、将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融合的必要性
(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文化一般是指人们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创造出的精神财富,思想是文化的重中之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人们通过五千年时间留下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学生从小就学习了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比如,当学生做错事情时,教师会说:“勿以恶小而为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当学生浪费时间时,教师会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当学生不守诚信时,教师会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些名言警句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引入名言警句让学生明白道理,知道自己应该有什么品质,并改正自己的缺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符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基本内容,在课堂中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而且可以传承传统文化,所以融合施教非常有必要。
(二)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各种文化之间相互碰撞。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国人的素质代表着国家的文化水平,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所以,教师在初中课堂中应该着重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由于学生的年龄限制,他们的心理并不成熟,对外界的言论也没有辨别能力,但是他们有强大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课堂中创设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古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自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的完美形象,无论是古代的梅兰竹菊,还是现代的家风、家训,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品格,教师也要根据教育部门下发的文件,在道德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人格,提高他们的品质,让他们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
(四)传承道德文化。在中国古代有许多的道德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庄子等,他们的道德理念为各家思想奠定了基础,他们发表的著作至今仍然被无数学者研究。例如,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他告诉学生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别人,找到自己的缺点并克服才是最好的。在孔子的《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学生学习的道理,不仅要思考而且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在庄子的《养生主》中有这样一个成语“庖丁解牛”,这个成语告诉学生只要反复试验,一定会得心应手,熟能生巧。这些优秀的道德理念值得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这些名言警句,传承道德文化。
(五)传承民族文化。中国一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立足之本,民族文化主要包括服饰、语言、饮食、居住习惯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在逐渐消亡,比如缂丝、点翠、瓷胎竹编、手工核雕等一些技艺,少数民族的语言也在逐渐消失,甚至有一些语言已经消失。民族文化的强弱影响着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民间习俗,让更多人喜欢民族文化,从而传承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青少年掌握民族文化的精华,才能让中国屹立不倒,不断发展成为世界大国。
(六)传承历史文化。中国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不断进行改革,学生不仅要了解现在流传的传统文化,更要了解历史文化,它记载了国家过去的艰苦奋斗。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他们珍惜当下,培养他们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品质。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讲一些过去的故事,比如,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中的飞夺泸定桥、攻占腊子口、嘉陵江战役的故事,为他们讲解、、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学习英雄的精神品质,传承历史文化。
二、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进行融合的策略
(一)布置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让学生知道尊师重道、孝顺父母的意义,将课本与道德观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作业,让他们了解有关内容,亲身体会。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亲情之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告诉学生“家”的含义,也可以进行提问,询问学生的家风、家训是什么,然后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比如,帮爸爸妈妈洗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让他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他们就会发现家长对他们的爱,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家长对学生的爱体现在一件件的小事上。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会明白孝道的意义。
(二)利用多媒体引入传统文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在各行各业使用互联网,获得了很多便利。教师也在教学中采取了“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变得引人入胜,增添了许多趣味。教师可以利用图片与视频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将它们作为课堂的导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也可以减少板书的时间,用节省下来的时间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绽放生命之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历史英雄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比如,手托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故事,岳飞带领岳家军英勇抗金的故事等,教师播放这些视频可以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这时教师可以说:“生命的意义可以是保家卫国,也可以是默默付出。”比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京剧演员,绒花、蜀绣、皮影戏、针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他们用他们自己的力量守护着国家的宝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举办多种活动,加强校园建设。校园文化也可以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学校可以在校园各处张贴名言警句,学校也可以设立一个课外活动室,在室内准备铁环、鸡毛毽、沙包、皮筋等游戏工具,让学生感受过去的游戏。学校也可以举办象棋、围棋等棋类大赛,让学生学习棋类文化。学校还可以举办道德名著朗读大赛、道德文化艺术节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画手抄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布置黑板报,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表演,让他们在表演中思考。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友谊与成长》同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景剧让学生表演,让其他同学观看,并在表演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讲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让他们明白友谊的真谛。
(四)开展智慧课堂。第一,教师可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利用成语开展智慧课堂,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的文化瑰宝,教师可以针对本堂课的主题举办成语大赛。例如,教师可以以“诚信”为主题举办比赛,一共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是成语接龙,一个是成语故事。教师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可以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知识。第二,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可以引入对联文化,让学生在每堂课结束时对出一副对联,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学会对偶,这对他们写作也有帮助。教师开展智慧课堂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同时掌握成语与对联,让他们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五)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想要为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的精华,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师想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首先应该净化学生的心灵,这需要教师有很高的教学素养,并且掌握教学技巧。教师应该在课外多读书,提高自己的内在,跟随时代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融合施教的教学效果达到最好。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合理使用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将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教学,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利用新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而且可以让他们有良好的品质,学会正视自己、宽容他人、谦虚礼让,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作者:周四荣 单位: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