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文化自信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文化自信是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理论支撑,传承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是夯实文化自信思想支柱的重要一环,二者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增强民族文化精神凝聚力、推动中原经济区快速崛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当代价值,因此必须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传承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包括革新传承理念、创新传承方式、打造传承品牌。只有坚定文化自信、着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原文化才能更好地突破地域性局限,以获得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关键词】文化自信;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一、文化自信与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2016年,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1]可见,文化自信具有高度的国家战略地位。可以说,文化自信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理想、学说、价值观等发自内心的敬畏和尊崇,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2]。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曾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3]由此可知,培养和增强文化自信,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柱。历史悠悠,星河璀璨,位于中国腹地的中原地区孕育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如自强不息的黄河精神,持之以恒的愚公精神,甘于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原文化所特有的精神气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需的时代精神。因此,文化自信是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理论支撑,传承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是夯实文化自信思想支柱的重要一环,二者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二、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具有深刻的当代价值。首先,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精神的凝聚力。可以说,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这极大地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比如河南省新郑每年3月都会举行黄帝拜祖大典,每当这个时候,上到政府、下到百姓、近到在郑读书的学子、远到游历在外的华侨同胞都会集聚新郑共同追念先人。在对先人的追忆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譬如团结友爱、勤劳朴素、奋斗不息、爱国爱民等便会感染与鞭策每一位中华儿女,这无疑为人们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平台。可以说,传承与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为增强中华儿女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民族凝聚力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崛起。文化是衡量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要素之一,也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比如在汉代,东都洛阳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时人烟阜盛、经济繁荣、文化领天下之先。因此,在全面推动河南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有赖于对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比如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性的寻根拜祖活动中,将会吸引海外同胞和中国沿海地区客商来河南寻根、旅游、投资,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中原地区的经济建设。因此,厚重的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将会在河南的崛起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一方面,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呈现的社会意识形态有较深刻的反映。例如,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兼爱”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精神不谋而合。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强不息、勤劳朴素、以和为贵等文化精神在中原地区亦得到了大力发扬。近年来,河南不断涌现出一批批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担当的楷模,比如张荣锁、任长霞、洪战辉等,他们用实际行动体现了河南人勤奋、顽强、朴素、守信的传统美德。他们将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厚生爱民、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继承了下来,并且在新时代里又焕发出迷人的光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在不断融合与创新中稳步发展。
三、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传承中原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与创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以与时俱进为原则,以古为今用为目标,在革新传承理念、创新传承方式、打造文化品牌等方面下功夫。第一,顺应时展需求,革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念。只有开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让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下来”“走出去”,才能在我国整个地域文化中占得一席之地。革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念,主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是需要传承的,没有传承文化便会中断甚至流失。同时,文化也是需要不断创新的,没有创新文化便是一潭死水、毫无活力,最终也只能被抛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因此,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有许多具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被随意地拆除或损坏,比如新郑的郑韩故城属于省级保护文物,但是其城墙也遭到了破坏。因此,要加大对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要有所传承,有了传承才能谈发展和创新。其次,要防止一味模仿,提倡创新思路、开发个性、创造品牌。最后,要做到与时俱进,中原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精粹,同时也有许多被历史遗弃的糟粕。因此,在探究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进程中,要与时俱进、古今结合,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第二,强化媒体传播优势,创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现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新时代,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想要走进大众、走出国门,就必须利用“互联网+”这一新的传播形态。因此,要重构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模式、优化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要素、更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体系以促进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转型与升级。一方面,要建设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以促进资源共享。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信息网络资源库建设应该以建设中原特色文化信息库为中心,以促进中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比如,河南省文化厅可以主办河南文化网,在有机整合中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河南文化传播网、河南武术传播网、河南文化产业网等网站,打造精品文化传播方式。另一方面,要优化和整合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体系。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界限,促进了媒体与媒体之间的交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多媒体为中原文化的交流、发展、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例如,利用网络数字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创建的“清明河畔场景”的3D动画创造了一种“模仿环境”,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汴京的文化生活也快速地被大众所认知。可见,新型技术和网络可以实现文化元素的重组、激发多元文化的产生,在加强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依托新型文化形式,打造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品牌。中原是中国腹地,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支柱,可见,中原区域具有传承文化的使命和功能。近年来,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打造了一系列文化盛典,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知名度,提升了中原文化的品牌影响力,嵩山武术文化、新郑黄帝文化、河洛文化、黄河文化等渐为大众所认知。但是,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品牌数量还比较少,传承效果还不够显著。因此,要加大力度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摒弃模拟与复制,力求创新,在继承中加大文化品牌的个性提升。同时,大力弘扬艰苦朴素、顽强不息等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使之成为中原人民日常生活的精神依托,进而提升文化自信心与归属感。最后,积极筹划和组织“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并利用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创新传播中原文化的宣传方式,提升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品牌影响力。
四、结语
新时代,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加大力度传承与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提升中原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资源和中原人民文化精神的重要依托,以更好地实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最终提升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助力增彩。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1).
[2]杜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J].探索,2017,(2):163-168.
[3]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3-05(1).
作者:魏小利 单位:郑州西亚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