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探究

[提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原生动力,作为最基本、最深层的动力源泉,它更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提升我们国家自身的文化软实力。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传承和保护意识不高、传承人才匮乏、文化传播手段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在推进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前提下,明确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重要性,并从传统文化与高校电商人才培养融合角度,提出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思路。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代化转化

引言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随着时间的积淀和推移而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仅包括了中华历史上的各种思想和观念的特征,更是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发展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存在于世界文化大环境中的重要立足点,是中华文明成果的根本创造力。目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坚定不移地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关键一步。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同时,更应该促进其高质量发展与当今时代相结合和现代化的转化。本文以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电商人才培养融合视角进行分析,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现代化转化的新思路,从而助力中华民族最终实现伟大复兴。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一)传承保护意识有待加强。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进入大家的视野,使其产生新鲜感,反而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表现出冷淡的一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认识的问题。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我国还有如此特色、如此有文化内涵的东西存在。所以,现在的首要问题,还是要让社会大众尤其是高校大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它们。大多数人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并不能够给自身的生活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或者改变当地的生活,因此便认为传统文化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实际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百姓带来精神世界的丰富是其他外来文化所远远不能相比的。从根本上来讲,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二)传承保护人才队伍匮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传承保护人才短缺,十分容易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的断层。原先的许多传统手工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了市场的流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技艺传承人年岁偏大,再由于学习传统手工技艺的时间较长、学习后工资水平较低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缺乏学习的热情,使得传承人群的规模缩小。新时代的大环境下,农村与城市间人口流动频率更快,年轻一代的群体外出打工、求学。乡村没有足够突出的吸引点造成乡村出现大量中青年人员流失,造成优秀的青年传承人匮乏。

(三)文化传播手段过于单一。现代传播手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传统文化只有在传播的过程中才能得到进步和升华,但目前阶段传统文化的传播手段较为单一,主要是以纸质媒介为主、通过购买和阅读完成文化的传播,新型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应用的频率十分少,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及生命力,容易造成文化信息传播的不对称。大众纸质媒体的受众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而新时代的年轻人会很少接触到这种媒介,造成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受众面降低,严重影响传播效率。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的重要性

(一)民族文化复兴呼唤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化。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被遗忘、遭损坏、趋消失的严重局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基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灵魂所在。一个民族要想生存和发展,要想弘扬民族精神,必须摒弃糟粕和落后传承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在适应时展的大环境下,推动其现代化转化。高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优秀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化离不开高校大学生的传承和发扬。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提供契机。当前是互联网经济发展时代,电子商务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也必然离不开电子商务这一网络技术工具。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过程中,不仅需要我们把握住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和精髓,更要借助电子商务这一现代网络技术工具使其不断创新和应用,最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使传统文化产业实现转型和升级。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未来民族发展的顶梁柱,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培养他们掌握前沿的电子商务技术,引导他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有机融合,能更好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切合实际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党的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我们保持文化自信的原生动力,是五千年历史文明下的中华民族繁衍至今的根本所在。我们务必结合新时展的大趋势,创新性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使其与现代社会更好的相融合、相适应。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丰富人民的精神文明家园,使人民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富足。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思路

(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辩证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当今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文化是由人的思想所衍生而来的,它带有浓厚的历史痕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一直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采用辩证的思维去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我们应客观公正、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去做出判断,结合当今大环境,以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来形成最新、最科学的评判标准。在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我们应清晰的认识到其需要继承和发扬的方面,也必须清楚地看到一些糟粕性的方面。对此,提醒我们:“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在当今世界大环境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缺乏对拥有漫长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在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添新的时代精神、特征以及新的变现形式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严重不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价值观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而检验出来的,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但在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解读都十分欠缺,直接导致传统文化无法与当代需求接轨,缺乏现代传播的基础。指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首先要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使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其次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结合当今时代的大背景环境增加其新的内涵定义,提高其解决现实问题,诠释社会现状的能力。与此同时,我们在立足于国情的同时也要面向于世界,根据我国国情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认真学习、效仿、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所在,形成一种现代化、全球化、未来化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以电商人才培养提升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与电子商务有机融合,是顺应当今大数据时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它不仅能为传统文化企业提供精准定位目标人群需求的契机,也能在生产经营中实现精准营销和提升。高校是培养社会市场最具活力经济人才的场所,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保护、开发和丰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赋予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的坚强生命力,同时高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创造性转化、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养和综合素质,使经过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和洗礼的电子商务人才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规范的职业行为和传承弘扬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最终实现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软实力。

(四)充分发挥政府行政保护作用。从政府方面来讲,政府作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引导者,有权利更有义务对于公共文化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干预和管理。国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极其重视,不仅仅是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更是由于其多样性、复杂性和脆弱性所决定的。“保存”和“传承”是两种最主要的用于政府进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例如,政府支持大力发展非遗传承地的旅游产业,不仅能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更能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地发展的特色代名词,以一种新鲜的模式去传承和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更加发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和促进作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摆脱原有的“纯文化保护”传统保护方式。从政策方面来讲,颁布政策条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行政保护,不仅会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产业知名度,还会改善目前整体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大环境。高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与当今社会发展积极结合,避免盲目发展的行为出现。切实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地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宋钰 王东平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