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理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文化融入理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传统文化融入理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摘要:新时代下坚定文化自信是我国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重要支撑,坚定文化自信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因此,思政教学要积极应对时代的变化,不断改革创新,推进思政课改革,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形式,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这个重要文化资源,以提高高校思政教学效果。结合当前贵州理工学院思政课教学实际,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有效途径,以实现思政教育与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课;教学

0引言

新时代下要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就要发展文化教育,从思政教学来看,面对思政教育的话语权不强、人文教育比较薄弱等现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就很好的体现了增强思政教育和文化教育的结合。理工高校由于其特殊性,其文化相关课程较少,由此,以思政课为基础适当融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提高思政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对理工类高校的思政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理工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广泛的国民性教育,一直贯穿于学校教育之中。我国制定了专门的课程和教育方案,出台了具体文件指导思政教育工作。

1.1理工类高校思政课教学取得的成果。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的重要教育内容,国家颁布了相应文件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做出了指示。如2018年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2019年出台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在此背景下理工类高校也不断加强自身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推进。在教学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科研等方面紧跟国家文件的要求,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一是集体备课机制、听课评课制度、学生意见反馈制度、思政课考核制度等。二是在师资方面以校内培养加校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方式为主。三是重视教学提升的同时鼓励科研,并根据自身院校的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上不断探索,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积累了经验。

1.2理工类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国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各高校都更加重视思政教育工作,理工类高校也紧跟国家的要求作出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不足。首先,如教学中学生讨论参与度不高和课上学生的抬头率不高。其次,思政教师存在较严重的职业倦怠感,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师数量较少,导致专职教师所上班级较多,造成教师教学负担重,缺少对教学内容研究和教学方法创新的精力。长此以往,产生职业倦怠。最后,思政课作为通识课,学生从认知上不重视,导致积极性不高,因此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学习模式具有一定难度。

2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工类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

教育的作用是深刻而广泛的,从教育出发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校思政教育,结合理工类高校教学的现实,提高思政教学效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1培育新时代高素质公民的需要。进入新时代对大学生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其专业技术的培养还要注重其人文素质的提升,大学生德育培养、文化教育不可缺失。“要发挥传统文化涵养文化自信作用,必须坚持‘创新性’原则”[1]。2016年就强调要做好立德树人的思政工作,其中强调了文化育人。文化育人是现实的需要,新时代下要提升公民整体素质,首要就要从大学生群体开始,然而当前大学生文化素养不高。因此,在进行思政教育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教育,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公民整体素质的提升。

2.2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需要。2019年印发的《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讲到文化素养的培养是思政教育的重点之一,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一现实情况,就要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以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国家对思政课改革意见中还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根据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意见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是符合课改要求的,以改变长期以来思政课被边缘化的现状,彻底进行课程改革,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并根据课改要求使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化,让大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正确的人生指引,使新时代大学生反映出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

2.3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以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为目的”[2]。新时代大学生要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在思政教学中就要注重内容的延展,如讲到中国精神的内容时可选择融入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让学生知道这一精神的意义,明白在人生中要树立坚硬的品格和意志。还有《荀子》中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了做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目标,这些都是教学素材。此外,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政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也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选择教学素材。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教育资源,与当代大学生对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价值追求相结合,能有效抵制西方文化入侵,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感,使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提升。可见我们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离不开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工类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

根据思政课的改革意见,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坚持以学生为本,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3.1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思政课中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激发学生主动性、探索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有很大的自学空间,理论教学则主要是教师进行讲授。因此,在理论教学环节,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本身就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教学效果更好。在实际教学中要灵活选择教学素材,如讲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的内容时,可给学生讲授西汉“国尔忘家,公而忘私”的贾谊,明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例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其内容丰富,包含了许多人类智慧,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进行爱国教育的宝贵资源。同时其他学科也要“将学科特点与思政内容相结合,使得每一个理工科课堂都拥有自己的特色”[3]。在思政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我们自身的文化优势,才能上好思政课。

3.2从学生实际出发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3.18讲话中提出了八个相统一,其中一个就是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其中主导是教师,主体则是指学生。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要从学生这个主体出发,充分考虑教学主体的特点。从大学生本身来看,大学生经过中学时期的学习对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是不系统不全面的。因此,在具体授课使要根据学生的文化层次和身心特点有梯度的安排教学内容,以实现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并以学生现有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为基础,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既巩固学生的文化基础又提高传统文化认知水平,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也能帮助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和人生理想。同时做好思政教育工作也需要所有教师一起努力,从自己的教学活动出发,深入了解学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才能真正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3.3注重教师文化素质的提高。思政课融入新的内容,对教师来说就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要使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课相互促进,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要给学生树立榜样。因为学生的向师性决定教师必须要注意自身的形象,特别是思政课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是全校性的,所产生的教学影响较大,因此,教师本身的示范性要求教师树立良好的师风。在教学方面,教师需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相应的教学信息,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对于学校来说要给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多的服务,共同创造规范有序的教学环境。总体而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既加强了思政教育,又满足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的要求。

4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己创造的文化,其中所蕴藏的智慧和经久不衰的民族精神是上好思政课的重要教学资源,新时代要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大学生,就要重视文化教育,加强思政教育,培养出有信念、有能力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健,郭淑新.文化自信石玉霞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7(9):245-248.

[2]张华春,季?.新时代文化自信石玉霞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学版),2019(3):120-125.

[3]杨和文,陈袁碧莹.基于“三全育人”的理工类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8(11):55-57.

作者:首兰兰 单位:贵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