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耕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农耕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传统农耕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

摘要: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蕴含优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但是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面临城市化冲击、外来文化冲击和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等问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利用社会实践研修,优化教育传播设计。

关键词:传统优秀农耕文化;高校思政教育;意义;困境;路径

国务院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困境和路径三个层面来探讨如何让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1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记忆与情感纽带。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根”。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可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增加高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有助于高校老师高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1.1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特别重视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2017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传统优秀农耕文化的务实与和谐等特点决定在其乡村振兴中能促进科技、社会与经济等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是传承文化的圣地,高校学生中有不少来自农村或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如果他们在大学学习期间有计划地了解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将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1.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费孝通看来,文化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1]。传统农耕文化底蕴深厚、流传久远,蕴含了丰富深刻的哲理,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指明了方向。如《齐民要术》“种谷”篇记载:“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汉代班固的《汉书·货殖列传》曰:“顺时宣气,蕃阜庶物。”这些阐明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观都体现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此外,传统农耕文化蕴藏和谐思想对大学生成长极具启示意义。东晋陶渊明描绘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自然美景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孟浩然描画的宜居美景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智慧不仅让我们感受传统农耕文化旺盛的生命气息,还启示我们要保护好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正如阿尔贝特·施韦泽所说,中国文化体现了人类的生态智慧,是最丰富的和无所不容的哲学[2]。这些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意蕴深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必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1.3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传统优秀农耕文化作为中国农村文化独有的历史记忆和思想表达,其诸多理念是中华民族亿万民众在劳作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人与自然间规律的总结与反思[3,4]。高校教师要不断挖掘探索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并融入思政教育中,比如,日往月来艰苦单纯的农耕生活支撑起农民生命的全部,造就了农民“施恩报恩”等品行,这启迪学生要感恩戴德。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守望相助、向上向善等中国农民农家生活的道德智慧对学生学会建立人与人间互助修睦的人际关系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2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与挑战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农村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外来文化浪潮对当代大学生传承农耕文明特色的人文传统及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冲击,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削弱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农耕文化的认同。

2.1城市化工业化的冲击。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是我们世代祖先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认识自身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汇集。近代随着科技进步和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转变,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市场体系加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水资源等遭遇大量的侵蚀与污染,乡土建筑在快速消失,农村人口外流向城市的现象愈演愈烈,集体化时代的合作精神正在逐渐消失,农耕文明在发生基础性动摇,现代都市文化日益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中心,农村空心化使农村文化逐渐处于被边缘化境地,中华传统农耕文化面临着自身价值的合法性危机与承载主体后继乏人的困境。正如孟德拉斯所说,“城市和工业吸引着所有的能量[5]。虽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现代化,但是中华民族在历经数千年发展形成的守望相助、克勤克俭的人文传统与价值观念逐渐势微,也对大学生传承优秀农耕文化造成冲击。

2.2外来文化浪潮的冲击。全球化经济发展促使各国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加之大多数大学生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外来文化见缝插针地宣传、匠心独具地包装,虽拓宽了中国大学生对地域文化差异认知的视野,但同时也侵蚀了不够成熟、盲目信从的大学生的思想,使其不重视母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正确传承农耕文明特色的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外来文化通过竭力扩张其文化产品兜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价值观,以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助长大学生张扬个性,使其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观念,弱化了其对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认同。

2.3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我国思政教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然而,有大学生存在“不愿学、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和不善学”的现象[6],这折射出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在教育内容上,传统思政教育是以“政治”为主,没有更多地把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道德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拓展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内涵,导致过多传授知识与技能而忽视价值理念等育人本质的内容。在教育方法上,传统思政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的说教式教学,教育者以不利于被教育者接受的缺乏灵活性的“独白”方式授课。这导致高校思政教育缺乏人文精神,只重服务社会,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高校教育出现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3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中国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是世界上起源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化之一,具有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然而,当前中国传统优秀农耕文化面临香火中断的危机。高校思政教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教育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利用社会实践研修的补充作用,优化教育传播设计。

3.1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课堂讲授时教师要在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网络习惯的基础上,采取符合当代大学生喜好、“接地气”的有效方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现有思政课的教学体系有机连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发展及成就,并深刻理解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风俗信仰、伦理道德等方面内容,从传统民间文学、手艺传承中领悟农村文化风采,从有特色的传统农耕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此外,高校还要开展听(讲座)、查(文献调查)、看(影视片)、讲(讨论、演说)、写(论文、报告)等形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挖掘传统优秀农耕文化的道德教育资源,深化民族大团结大进步的教育,不断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进行诚信教育,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引导大学生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节约。

3.2利用社会实践研修。社会实践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马歇尔·萨林斯[7]曾说:“文化在探寻如何去理解它时随之消失,接着又会以从未想象过的方式重新出来。”要鼓励学生积极交流与展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自成体系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生产生活习俗,如江南圩田文化、西南梯田文化、蚕文化与茶文化、东北狩猎文化、北方游牧文化等,通过生动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仅理解生物之间相生相克原理,还对带有较强生态环境特点的地域农耕文化加深印象,激发其爱国热情。众所周知,重农国家的人都有敬天地、敬自然的敬畏心,高校可借助中华原始农耕文化的踪影开展感恩教育,有条件的高校可组织学生观摩当地村民祭山拜地、丰收庆典、祈年求雨、开犁开镰,参与唢呐、秧歌、戏剧、舞龙、舞狮等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明白农耕文化景观具有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这两种不同的要素和特征,要从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历程中汲取教训[8]。要利用社会实践研修,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发展农业要防止重走资本主义农业破坏式发展老路,要让学生学会对大自然和他人充满感恩,正确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善待自然给我们的资源。

3.3优化教育传播设计。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9]。随着新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下,除了通过电影电视、图书报纸等传统形式介绍和宣传中国传统优秀的农耕文化外,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进行教学。对大学生而言,网络、手机、平板电脑等已是其熟练掌握的沟通交流和获取信息的工具,他们乐意在QQ、微信、微博等平台分享信息,愿意在这种虚拟空间展示自己风格各异的个性。高校应尽其所能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体作用,利用移动网络平台对思政课教学、传播手段进行优化设计,强化其对语言、场景、媒介等运用能力,以有效的方式让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在思政课中“活”起来。高校要充分利用农家书屋、文化广场、民俗文化馆、博物馆等有形文化资源,建立研修基地,进行现场观摩的爱国主义教学,让农耕技术等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完整保留并传承下去。

作者:顾萍 戴幼玲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