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多元文化下传统器乐教学的传承,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音乐能够怡养人的性情,调节人的心境,可以说是人类灵魂的又一重要寄托,中华民族音乐,凝萃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之中,能够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崇高的审美品位。进入21世纪,各国都在想方设法对自己国家的特色民族文化进行创新和变革,力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拔得头筹。
民族器乐是民族风采的重要载体,而音乐院校又站在传承和发展民族器乐的第一线,就应该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发扬民族器乐的光荣责任。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学现状,然后具体到器乐教学领域说明了其教育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了多元文化视野下对高校传统民族器乐教学进行传承与变革的意义,简要补充了几种典型的传统民族器乐表演形式的相关知识,并从多元文化视野出发,就高校传统民族器乐的传承与改革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一、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学现状
音乐教育的三大主要内容是:语言、动作和乐器,稳中有进的经济基础有助于我们建设优秀的上层建筑,经济发展的快车在不断呼啸前进,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多元化的特色也越来越鲜明,很多国家已经摒弃了原有的因循守旧、封闭自我的落后的文化发展观念,主动敞开文化发展的大门,学会了接受和吸纳其他国家的优秀民族文化,这也就使得民族音乐教育的内容不断更新。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融合体,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交流方式和文化习俗,我们在对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对这些民族文化的充分尊重,以实现多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达到百花齐放的理想境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音乐教育的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的音乐教育形式也会发生一定的变革,传统的音乐教育形式比较单一,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丰富,新时代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能够帮助每位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也为每位学生创造了最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还有助于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始终维持积极饱满的上课状态。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教师不断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能,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民族器乐教学已经初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并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创下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人才,而且还将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推向了国际舞台,增大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国际影响力,让我国传统民族器乐为更多国际友人所熟知和喜欢。在传统民族器乐教学初期,很多教师都把工作重点放在对西方音乐教育模式的引进上,诚然,这项工作有助于使我国传统器乐教学迅速形成体系,但是,西方的音乐教育模式在应用至我国的传统民族器乐教学时,仍然存在着水土不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西方音乐教育非常注重表演的形式和难度,而很多中国的传统乐曲的魅力偏偏就集中在作品的精神内涵上,所以在使用西方教育模式对这些曲目进行教授时,就不容易让学生把握到这些曲目真正的魅力所在。另外,很多传统民族器乐在演奏的过程中,都需要演奏者保持一种镇静平和的心态,但很多学生往往存在着浮躁心理,而且一味追求炫技和模仿西洋乐器艺术,这就不利于我国传统民族器乐的发扬光大。
二、多元文化视野下传统民族器乐教学的意义
一个民族的音乐受到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本身的人文环境两个因素综合作用,我们大可将传统民族器乐看作这个民族的一个重要品牌,一个民族的传统音乐也是这个民族的又一本史书,在多元化视野下进行传统民族器乐教学,首先可以让学生掌握到非常丰富的音乐基础知识,这就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长了学生的才识,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和人格魅力,很多优秀的传统民族器乐作品都蕴藏着深刻的人文价值,学生对这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学习,也一定能够得到这些作品中所传达的宝贵精神品质的熏陶。更高层次的学生在演奏时还能够做到和作品合二为一,融自身情感于作品之中,让乐曲“活起来”。我国雄踞世界的东方,古老辽阔的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养育了56个勤劳可爱的民族,很多民族的族人都很有才华,能歌善舞。蒙古长调曲调悠扬、音域宽广,能够瞬间将聆听者带到辽阔高远的内蒙高原,带领他们欣赏翠绿的原野、成群的牛羊和湛蓝的苍穹,这种曲风与蒙古族人民依河而居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江南丝竹曲调活泼轻快,演奏风格独特细腻,用一个个音符描绘出了一幅少女戏水、船夫撑篙、檐下雁鸣的江南春景图,让人流连忘返。而正是因为江浙一带面积狭小,人口稠密,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人民生活富足安定,所以我们才能从丝竹之声中感受到江南人慢慢的幸福感。哈萨克族的传统乐器冬不拉,音量虽然不大,但音色十分动人,感染力很强,节奏轻快,表演形式也非常多样,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表现民族的多元,更能够展现不同民族的音乐与生活习俗。
三、多元文化视野下对高校传统民族器乐教学进
行传承与改革的现实策略要想很好地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保持传统民族器乐底蕴的同时为其增添一些新的血液,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反思,吸取和总结从业以来的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教师不能一味注重传授曲目的表演技巧,而忽视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因为如果一个学生掌握了高超的表演技巧,但对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涵却浅尝辄止,那这名学生的表演也只能是空洞的,是无法打动人心的,也无法成为传统民族器乐的传承者、推崇者和发扬者,无法肩负起复兴传统民族器乐的重任。音乐院校拥有着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源,校方领导和相关教师应该努力使这些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打造尽可能浓厚的音乐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接受优秀音乐的熏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各种有效途径对课外的其他民族音乐知识进行自学,比如可以利用互联网对学习资料进行查询,也可以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目。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知识之后,还应该自觉将其他民族音乐和中华民族传统音乐进行比较,对比出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找到他们之间的相同点,这样首先可以在学生心中树立对其他民族音乐的尊重意识,加深学生对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同时还让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独特性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对传统民间音乐进行采风,这样的活动由来已久,早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这样一种著名的音乐思想: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转移旧的风气、改变旧的习惯制度,没有比用音乐教化更好的了。在那时,上层统治阶级经常出于了解百姓思想动态的政治目的,定期派遣专门官员到民间各地收集流行的各种民歌民乐,而这种行为经过数千年的演化,到现在已经成为了音乐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带领学生进行民间音乐采风的过程中要注意记录信息的完整性、客观性、真实性、严格性。一定要尽可能地避免记录者的个人喜好、行为习惯对记录内容所产生的主观影响。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我们可以安排多名同学同时负责记录工作。在这样的音乐文化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攒到丰富的音乐元素,并学会如何针对这些音乐元素,根据不同的音乐情境进行灵活应用,还能够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民族器乐知识只是浩瀚的民族器乐体系中的一个小小分支,激发他们对传统民族器乐进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由此可见,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音乐学科上也十分适用。另外,校方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演出、社会商业演出,多给学生创造一些实战机会,以增强学生在演奏时的舞台表现力和演奏的感染力,让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练获得更多的自信。音乐是一种非常感性的东西,有时虽然我们演奏的是同一首乐曲,但是在不同的听众脑海中可能形成的是不同的印象,这也正是音乐的又一大魅力所在,很显然每名学生的音乐学习节奏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可能能够快速掌握本民族音乐知识,在演奏时也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表演技巧,但当学习到其他民族音乐时,就会感到有些吃力。而有的学生可能恰恰与此相反,认为本民族的音乐深奥难懂,而其他民族的音乐相对简单易学。教师面对这种状况就要学会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开展差异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一些乐理知识本身也是非常难懂的,它具有数字的复杂性和听力的复杂性,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那么教师就可以将一些乐理知识编制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方便学生进行记忆。另外,在要求学生记忆前,一定要反复对这些知识的含义进行透彻解释,让学生边理解边背诵,而不是死记硬背。另外在对不同民族的音乐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还要注重结合生活实例对每首民族乐曲所包含的精神内涵和情感进行解读,使用无形的、难以捉摸的乐感构筑具体的生活画面,比如在播放二泉映月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射出亲人去世、家属出丧的场景,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二胡声调中传达出的深深的悲痛之情。多元文化趋势的出现,对于我国的传统民族器乐教学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奋战在教育前沿的众多高校教师一定不能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任何的自满心理,要坚持不断培养更加优秀的传统民族器乐演奏人才,并自觉和这些学生一道承担起复兴中华民族传统器乐的重任,让中华民族传统器乐做到既不移本色,又兼具时代性。希望本文所提出的几点意见能够帮助相关的教学工作在质量上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杨森.民族特色乐器在高校中的传承及运用[J].北方音乐,2020(04):117-118.
[2]庞荣.浅谈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的传承性与时代性的融入[J].黄河之声,2017(17):56.
[3]卢盈盈.高校民族器乐传统乐曲教学的新模式探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03):143-145.
[4]周力.论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传统审美的融入[J].北方音乐,2015,35(19):184-185.
[5]宫振钦.立足民族传统彰显地域特色——对多民族地区高校器乐教学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3(16):208-
作者:李明轩 单位:烟台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