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理工院校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好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院校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理工类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尊重教育规律,发挥二者的比较优势,循序渐进,开展特色教育。对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步推进:丰富思想维度,扭转重理轻文的思维定式是前提;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工科特色是核心;整合优化思政课教师力量,对现有思政课进行课程改革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理工科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并对此做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了方向。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理工类院校如何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成为当下理工类院校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此做一些初步探讨,以供方家指正。
一、理工类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学热和素质教育的兴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伴随着通识教育逐渐在高校兴起,但其所受重视的程度和能够发挥的作用却十分有限。在党的报告中,再次强调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的这一重要战略思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不同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贯彻落实。2014年,教育部响应党中央号召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首次明确针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发的总领性指导文件,文件一经颁布,教育系统便有条不紊地分学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在中小学的课程建设和教材修订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相对而言,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较多,问题难度较大,改革一般被限定在对既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完善上,但又因高校思政课体系相对固定等问题,改革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增加已有课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方面。2017年年初,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此文件的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从学校教育这一主阵地将逐渐扩展至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人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最终形成全方位的国民教育体系。2017年12月,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中共教育部党组特制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进一步落实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此文件将高校思政工作的任务概括总结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第四项便是“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要求高校“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此文件再次指明,无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来以何种形式融入高校教育,高校思政课都必须密切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开设[3]。这是由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国情决定的。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内容,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在理工类院校的开展指明了方向。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民族气质,是我国高29校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革实施的总形势来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处于承前启后的蓄势阶段。目前,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度等已日趋完善,难点在于如何贯彻落实。就理工类院校来说,无论是校园文化还是时代对其发出的要求都有别于文科类院校,要综合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出色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结合课程思政建设,充分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功效。
二、理工类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根据目前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理工类院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解放思想,避免“执锤觅钉”式思维的禁锢,转变理工类院校重理轻文的思维定式是动力源泉。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有句名言:“如果一个人手里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锤子,那么最诱人的想法是把所有事物都当作钉子。”换言之,人一旦掌握并熟悉了某一专业领域的思维模式,就会尝试用它来解决所有问题,即便遇到的问题并不是“钉子”。因此理工类院校通常会以理工思维来审视、衡量人文学科,得到的结论往往是人文学科并无实际功用,不能直接提高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在此思想的影响下,从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革和实施的整体情况来看,相较于文科类院校,理工类院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遇到的阻力要更大,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更多。例如,部分学校党政管理干部、教师等重视不够,并未真正认识到其对培养理工科人才的重要性。故而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常表现为流于形式的生搬硬套,致使本就对人文学科抱有成见的理工科学生很难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所以,要提高人才的人文素质,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学校就要避免这种“执锤觅钉”式思维的禁锢,应该尽量让自己手中多持几种“工具”,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立德树人的视角,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重新定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2.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理工类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彰显理工科特色。结合课程思政建设,在理工类院校开设不同于文科类院校、深受理工科学生喜爱的独具理工科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是理工类院校应该思考的核心问题。课程思政是深入挖掘并运用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效引导教师发挥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形成各门课程协同育人的模式,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素质的教育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此,至少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利用大数据的理念,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理工科思维等易被理工科学生接受和广泛使用的方式和途径,有针对性地强化思政课的理工科特色,将大量贴近学生心理需求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学,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人才培养中相得益彰。二是结合理工科学生不同于文科学生的思维模式设计课程。例如,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讨论的方式,在让学生切身融入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激活他们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在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和不同见解的碰撞中,通过教师巧妙地引导,实现学生对国家意识形态和传统思想文化的认同。三是本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来改革考核模式。过往枯燥死板的开卷考试或客观题答卷等形式,流于应试的窠臼和知识的死记硬背,并不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导向深入。对此可设置一些学生关心、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时政热点问题作为开放性主观思考题,通过写作论文、组织辩论、团队汇报答辩等形式进行考核,真正增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思考和理解,最终实现人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
3.对现有思政课体系进行课程改革,可重点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逐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例如,课程中关于理想信念的树立、中国精神的弘扬、人生价值的彰显、道德思想的传承、法治观念的培养等主题内容,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密切相关,故而在教学设计上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大量融入其内,既可丰富课程内容,也极大地缓解了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足的问题。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绪论部分,开篇就可将儒家经典“四书”之首的《大学》之首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等内容作为“大学第一课”开讲,为学生讲解中华民族独特的安身立命思想,明确教育的本质以及大学阶段学习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总之,要全面贯彻落实这一课程改革,就必须充分挖掘和优化现有思政课教师的潜力,通过优化、整合已有思政课教师的力量,鼓励和帮助思政课教师通过回炉深造、对外访学、参加培训等方式,不断完善、提升自我的知识体系和素质能力,形成既内含又独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团队。如此不仅可以缓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紧张和辐射面不够等问题,还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得益彰,更加深入地讲清楚“中国特色”。
4.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推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的通识教育。有必要在各大高校最大限度地对其进行普及和强化,努力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通识教育对高校“三全育人”的核心要义“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义和作用,服务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共性,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综合性高校、理工类高校、行业性高校和一般地方性高校等不同类型高校,在办学定位、服务导向、培养特色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开展通识教育的条件也各不相同,故而各大高校在开展通识教育时,应结合自身特点量力而行,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应被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另外,在一所学校内部,也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共性,有梯度地发展教育。可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的通识教育分为精英和大众两个不同学习难度的版本,根据学生对自身发展的不同定位,给予其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其中,对广大学生可通过线上或者线下选修全校通识课进行学习。对于遴选出的自我要求较高的学生,则可以通过书院开展精英教育,以此实现“三全育人”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这一根本使命。这样不仅可以给予学生进入大学后,提升自我的二次选择机会,而且精英版的通识教育通过慢慢积累,一旦在人才竞争中形成明显优势,也会激励更多学生向拔尖创新人才看齐,形成校园内部良性竞争的小环境和内在发展动力,同时还会激励通识教育自身不断努力实现自我迭代升级,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此外,作为试点的小规模精英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缓解师资紧张的问题,对行业类、理工类等在人文实力上欠缺的高校,不失为一个以点带面的发展方式。
三、结语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代表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形成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力量,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与此同时,新工科人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两个方面的因素融合在一起,就要求理工科人才不仅要满足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科学素养,还必须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然而,现实情况是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即使得到重视,教育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为此,反对不加区分地进行一刀切式的人文素质教育,主张差异化发展,其中,理工类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应该充分尊重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特点,借助理工类院校的比较优势,打造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独特的理工科气质,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融合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培养真正出色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2]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OL].t20171206_320698.html,2017-12-05.
[3]鲁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4-9.
作者:秦飞 张玮 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社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