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三个向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生命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引领源于生命教育本身的科学性及其与人的发展的高度契合性,取决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互吸收、融合的最终价值诉求。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从根本上应以生命教育理论为指导,在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宇宙生命三个向度上推进。
[关键词]生命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思政教育;三个向度
生命教育思想最初由美国学者华特士(J.DonaldWalters)于1968年提出,他在美国加州北部创办“阿南达智慧生活学校”(AnandaLivingWisdomSchool),推行生命教育思想,主张生活和学习过程的一致性,提倡在体验生命的过程中探索生命教育中的原则。1986年,华特士的《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出版,其将生命教育的内涵进一步拓展:教育是融书本学习和人生体验于一体的过程,应该让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元素。华特士生命教育思想的提出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社会的自杀、暴力、艾滋病、药物滥用、吸毒等现象日益突出,且呈低龄化趋势,不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亦引发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在青年人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同时二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引发人们的反思,环境恶化、能源危机、粮食紧缺等关系人类生存安危的问题也引起人们的重视。针对上述社会问题,20世纪60年代死亡教育在美国盛行,旨在通过对生死问题的探讨,引导人们树立珍爱生命、欣赏生命的生活态度。在死亡教育的基础上,美国对各种危及生命、消解生命的社会现象不断深入研究和拓展,生命教育思想应运而生。生命教育思想提出后,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开来,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最先引进生命教育理念,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大陆地区的生命教育在引进、吸收港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展了持续的理论探索和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发展为具有本土特点的生命教育思想。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生命教育是以人的生命为原点、以人的生命的完善发展为归宿、围绕人的生命而开展的综合教育。我国长期存在以社会为本位、以知识灌输为中心、以掌握某种技能为结果的传统教育短板,这种教育忽视了人的生命发展需求和规律,造成人们有知识而不懂如何幸福地生活,有生存技能而忘却了生命的大美。甚至在我们思政教育领域中,也出现以知识、理论的传授为主,忽视了人的生命价值引领,使得本应鲜活的思政教育失去活力。生命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正是针对传统教育短板而形成的。生命教育何以引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为激发思政教育活力,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研究进入人们视野,许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们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对于两者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大都形成了共识:认为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内容上有契合性,价值追求上有一致性,思政课教学是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育人实效等。上述观点对于如何推进具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但忽视了一个问题:两者融合的最终归宿落在何处?我们认为以往的讨论主要聚焦在微观的课程教育层面,忽视了宏观的教育价值追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升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达成生命的圆满。为此两者的融合必须围绕人的生命发展过程展开。生命存在是多层次的,生命教育理念中的“生命”更是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有长宽高三个维度。其长度,以时间为单位,标明了生命从无到有、从生到死的过程,为人的自然生命发展过程;其宽度以个体与他人、社会的交互来衡量,是个体扩充自我、提升内涵、融入社会的重要过程;其高度,以人之生命体悟为向度,关注人之终极价值的实现、精神生命的完满,是人之小我融入到宇宙,成就大我的过程。这三个维度分别对应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宇宙生命,这正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生命教育应围绕这三个层次展开:尊重人的自然生命、完善人的社会生命、升华人的宇宙生命。生命教育的三个层面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融合的价值追求不谋而合。可以说生命教育对两者融合的引领源于生命教育本身的科学性及其与人的发展的高度契合性,取决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互吸收、融合的最终价值诉求。因此,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从根本上应以生命教育理论为指导,在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宇宙生命三个向度上向纵深推进。
一、自然生命向度上的融合
人的自然生命从人的出生开始,以死亡终结,生死的距离形成了生命的长度。人的自然生命存在是社会生命存在、宇宙生命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育及一切活动展开的基础,诚如马克思所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关爱生命、敬畏生命是教育的初心。具体来说,自然生命的教育应围绕以下内容:认识生命的产生是神圣的,生命的成长也是脆弱的,需要人们的精心呵护,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学会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培养学生不仅能够爱护自我生命,亦能尊重、欣赏、关爱他人的生命。现代教育模式下,学科划分愈加精细,知识传授更为凸显,教师成为知识的“传声筒”,学生成为知识的“接收器”,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主导,教师与学生一定程度上被异化,甚至出现了学生因无法承受学业之重而自杀的极端事件,背离了教育的初心。同时这种违背教育初心的做法还导致学生对生命认知的偏差和对生命的漠视,如复旦大学林森浩向舍友投毒事件、北大学子弑母案件等一些悲剧事件。大学生中因情感、学业等问题选择自杀的也屡见不鲜。这些都表明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我们的思政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着眼点应该围绕人的自然生命进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产生、发展及生命成长的磨难,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在抚育生命过程中的艰辛,从而树立对生命的敬畏感和责任感。当一个人心中存有对生命的敬畏感和责任感时,他就不会因些许的困境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更不会因一些摩擦去伤害他人的生命;他会因心存敬畏而珍爱自身、珍惜他人,因心系责任而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自然生命向度上,思政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着眼点还应扩充到一切自然生命。自然属性是生命的第一属性,“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必须依附自然性来发展,与其他动物、植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有着同源性,即人的生命与其他自然生命同为宇宙的生命有机体,且要从其他自然生命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应该善待其他一切生命,将自己的生命体验扩充到世间万物,培养尊生爱物的生命情怀。自然生命向度上的教育亦不能忽视死亡教育。有生即有死,对死亡的正确认识有利于人们对生命的理解。海德格尔曾说:“‘此在’是以‘有死者’的身份存在,并受外物制约”。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命题告诉我们生与死是一体两面,人只有正面死亡,才能意识到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才能更好地去珍爱生命,才会思考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如何实现主体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死亡教育大致可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进行:知的方面,要求明了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须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明确人生有限,才能更好地认知生命的真义;情的方面,能做到享受生之喜悦的同时坦然面对死亡,包括面对自己和亲人的死亡;意的方面,形成乐生安死的思维模式,有生之时持积极有为的生命态度,临死之际持以通透豁达的心态;行的方面,惜生爱生,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和一切自然生命。
二、社会生命向度上的融合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处于社会环境”,指出社会性是生命的本质属性。生命的成长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个体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个体的生存发展与他人、社会、世间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命的本质需要在社会关系中展现,生命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个体周围的社会资源,生命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人和社会的认可。因此社会生命的教育应着重以下内容:认识到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在个体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中实现,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要爱自己,也要学会爱他人和社会,培养宽容友善具有担当意识之社会人。然而这一教育任务要达成并非易事。我们曾实地调查了无锡两所本科院校、两所专科院校的1200名学生,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结果发现当今大学生中有两个极为引人注目的较大群体:城市的独生子女群体、农村的留守子女群体。这两个群体各自有着鲜明的特点:独生子女群体物质生活条件较好,家长保护过多,成长环境单纯,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我感受的性格特点;留守子女群体物质生活相对不富裕,生活环境单一,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父母交流较少甚至无法正常和父母交流,容易形成自卑敏感的性格特点。两个群体都存在生命关系疏离的共同点,即都过分注重自我的感受,同理心相对欠缺,人际交往中缺乏换位思考,无法实现爱他人、爱社会、爱一切自然生命的社会人角色。这些问题仅靠说理式、传播式的教育无法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思政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在社会生命向度上应向更深层次推进,放在培养学生爱的能力、筑造幸福生活上面。要达到这一目标,需从关注学生当下的现实生活做起,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和需求,探寻生命完善的可能。当教育根植于学生现实生活的土壤时,其教育才是生机勃发的;当教育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时,其教育才是活力四射的。根据学生群体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在关注自我的同时对他者生命持以仁爱、悲悯之心,养成宽容友善的社会人格。当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努力提升自我,学会真正爱自己时,才有能力爱他者生命、爱世间万物,才有能力追寻幸福生活、承担社会责任。
三、宇宙生命向度上的融合
个体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然而正是这有限的个体生命组成了无限的宇宙循环,有限的个体参与到无限的存在中,完成有限生命向无限生命(宇宙生命)的跨越。人之所以能完成有限向无限的跨越源于人的生命的两种属性:“种生命”和“类生命”。“种生命”指向人的自然属性,指肉体生命而言;“类生命”指向人的社会属性,指人除自然生命外,还具有社会生命、宇宙生命的层面。生命的价值正是在“种生命”向“类生命”升华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宇宙生命向度上的教育应着重以下内容:从人与宇宙、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中,认识天地万物、人、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有机体,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实现人类永恒的价值和终极归宿,培养万物和合共生、包容开阔的大生命共同体境界。在宇宙生命向度上,思政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着眼点首先要引导学生从大生命共同体关系中理解生命的意义。在外交场合曾多次强调国际社会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仅人类处于“命运共同体”中,宇宙是一个有机的生命系统,整个宇宙生命亦处于“命运共同体”中。中国传统文化观念里宇宙自然是一切生命之源,人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性与天性原本为一,但人在后天的生活中因习染的原因,本性被遮蔽,使得天人相隔,为消除不良习气的影响,人们须不断加强道德修养,使原本光明的人性得到彰显,达到人道合乎天道、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生命态度,其表达的是一种涵盖宇宙自然万物的大生命情怀。在这个大的“命运共同体”中,每一个生命的活动都与他者生命息息相关,我们应尊重生命规律,心存敬畏,与其他宇宙生命和谐共生。如果我们的青年学生能从大生命情怀的高度理解生命的意义,他们不仅能做到基本的尊生爱物、勇于担责,更可能形成通透豁达的生命态度和美好人格,对生命的理解也将上升到和合共生、和合共荣的大胸怀、大境界。另外,思政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着眼点应引导学生超越自然生命,获得永恒的宇宙生命。在生死问题上,中国人的态度是以追求精神的不朽达到对自然生命的超越。道家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生命摆脱自然形体的束缚。儒家以三不朽,即“立功、立德、立言”的方式超越短暂的自然生命,寻求永恒的精神生命。在生与死的循环中,中国人深刻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恰在于有限的生命长度里,在锤炼自我、爱己爱人、慈爱万物中,获得永恒的精神生命,完成对自然生命的超越、对死亡的超越,最终将有限的个人生命融入到无限的宇宙生命中去,达成天人合一的大生命境界。中国人爱生、惜生、乐生,并以辩证的智慧超越生死的束缚,昭示出积极有为的生命态度、和合共生的生命情怀,是优秀的教育资源。我们从生命教育的视域观照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不仅能有效地传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能安顿学生心灵、完善学生人格,激发学生勇于担责、积极进取的生命态度,授之于学生安身立命之大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叶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刘慧.生命教育的涵义、性质与主题———基于生命特性的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5]黄科,叶启绩.儒家生命智慧融入高校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20,(2).
作者:阎秀芝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