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逐步对外开放,西方各种思想也传入我国,这在造成中外文化激烈碰撞的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也必然遭受西方文化的挑战。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成才成长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能直接反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面对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下,我们有必要了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关键词: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知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对外的大门越开越大,各种西方文化也逐渐的传入我国。西方文化传入我国,在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同样会对优秀传统文化造成冲击。西方的文化越来越被年轻人接受,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则逐渐失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也会被西方的文化所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来采取措施纠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偏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分析X高校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情况。本次问卷共发放55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收回有效问卷521份,有效率为94.7%。本次问卷主要从大学生的专业和年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是否愿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来展开。本次问卷调查范围涵盖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包括文科类、理工类、艺体类,人生较多,调查的专业比较齐全,说明性较强。在本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少新问题。

一、问卷分析

本次问卷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大学生获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大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程度、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愿、不同年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从获得的数据看,63.72%的大学生是通过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数媒来获取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少部分人通过传统的纸媒形式获取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71.59%的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愿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高年级的同学更愿意通过传统纸媒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并且愿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表明我们对大学生的教育是卓有成效的,但依然有少部分的同学对优秀传统文化比较漠视,这部分同学是我们今后重点教育的对象,要加强对他们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文化的自信心。

二、原因阐释

以上,我们分别分析了大学生获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的程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愿、不同年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从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目前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总体上是比较认可的,少部分同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是存在偏差的。产生以上差别的原因,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点:

1.互联网全面铺展影响大学生

近几年,互联网的铺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普通的大学生能够通过手机就可接触到海量信息。互联网在给大学生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互联网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必然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互联网上关与优秀传统文化正面的内容,会让大学生认知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更加自觉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但其中负面的内容也会导致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质疑。这些年盛嚣尘上的就是其中的代表,这种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明显,它直接导致大学生从根本上对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排斥。

2.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高校注重应试教育,课程形式单一,主要传授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够,很少有高校开设专门课程传授传统文化。高校的课程主要是为了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与专业无关的课程基本不会开设。学生在就业压力下,不得不学习与专业相关课程,无暇顾及其他课程。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主要以选修课形式出现。在这些课上,老师以单向灌输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讲完,学生课程论文交给老师,课程就上完。在课上,老师与学生没有充分的互动,灌输的教学方式还会压制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文化认知的建议

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着部分学生认知偏差、不够充分重视等问题。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人生前进中重要的精神食粮,我们要结合文化强国战略,大力向大学生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1.注重线上与线下宣传的同步性

信息科技革命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近些年,伴随着智能手机在我国全面普及,大学生能够通过手机就可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化。从我们调查的数据就可以得知,有六成多的大学生是通过互联网接触到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互联网的建设,注重通过互联网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近些年,一些短视频平台,就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我们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及时将宣传的重点,转移到短视频平台。我们在注重互联网平台宣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绝不能放弃传统的纸媒宣传方式。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还是有不少的同学是从传统的纸媒了解传统文化的。这些同学一般以高年级居多,他们并不是特别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习惯于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这部分学生拥有更丰富的专业知识,未来大多将从事社会的重要行业,对社会的前进能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纸媒相比互联网信息来说,影响时间更久远,具有更强的穿透性。传统纸媒正好能够弥补互联网在向大学生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时的不足。

2.警惕西方的文化渗透

这些年来,西方矢志不渝的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妄图动摇中华传统文化,颠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我们必须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引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动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我们要矢志不渝的对大学生进行文化上的灌输,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丰富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我们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政府、高校、社会应该行动起来,共同推动传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高丰富的素材资源。

3.适时推进高校课程改革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高校的课程也应该与时俱进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数量较少、品种单一,教学效果较差。高校应适时的对相应的课程进行改革,丰富课程形式,扩充有关传统文化课程的数量。高校传授传统文化的老师应不断创新课程,改变传统单向授课模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改善教学效果。学界应加强学科的学理性建设,将学界前沿知识,及时的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好互动。学界要及时丰富学科知识,反映大学生的心声,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4.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党的十八大以来,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他主张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动中华文化在新时期的复兴。这就为大学生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作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的不同属性主体应该为创作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努力。政府应该丰富文化设施,为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便利的设施,方便的渠道。主流媒体应该加强舆论的引导,鼓励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优秀大学生典型。高校应发挥主体作用,营造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通过学分考核、奖学金分配等形式,鼓励学生加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为荣的校园氛围,打造文化校园。

四、结语

近几年来,互联网的铺展和政府对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我们对传统文化宣传力度欠缺及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袭,导致部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偏差。这表明,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这项工作,充分学习的青年观,提高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002).

作者:沈先陈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