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武术散打中传统文化渗透及武德建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崇尚武德”历来是习武之人的共同信仰及准则,武术散打运动项目是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融合多方传统文化,如诸子百家、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建立起“攻击对手、保全自身”为目的的攻击术。基于此,以武术散打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为基准,重点探究武术散打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对武德建设路径进行有效探讨,期望给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1引言
武术散打是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武术为基础,结合“礼仪之邦”所孕育的大环境,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建立起来的,其发展过程重视“武德”的传承,练习及比赛中所呈现的是一种内外双修的过程,也是一个习武之人坚韧毅力的外在体现。武德是我国传统武术运动中所流传下来的宝贵材料,其所追求的精神理念不仅有“强身健体”,更多体现的是“尚武崇德”的精神内核,是习武之人的基本道德标准及道德规范。武术散打的学习或者练习的目的除了培养武德、强身健体之外,更多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谦虚、宽厚、正义的思想道德理念。因此,在武术散打练习或者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武德的培养。[1]但是,随着武术散打比赛推向市场化和经济化,使得更多的散打选手更加追求外在的荣誉与金钱,造成武德所体现的传统文化难以融合到日常的训练及比赛中,在武术散打项目中,教育的本位内容逐步缺失,导致传统的教育教学功能受到冷落,因此,武术散打中的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培养手段。本研究依据武术散打的内涵,重点探究和阐述了传统文化在武术散打中的体现,探讨了武德的重建思路。
2武术散打与武德
2.1武术散打
武术散打是劳动人民在实践过程中,借助长期斗争生活背景,并在传统武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运动形式,其从类型上看,归于我国传统的武术体育运动项目范畴。武术是一种民族形式的体育项目,散打是以具备对抗性为主,顺应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从武术散打的称谓定义及演变来看,称谓变化不同,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期称之为手博、互博、散打、拍打等,随后又称之为“打擂台”。现代的散打运动主要针对两人在舞台上,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有一定条件限制的对抗,所利用的对抗动作主要包含有踢、打、摔及防守等,其是对抗双方比拼智力、脑力、体力和心理意志的综合性抗衡运动机制,在实际的比赛及练习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攻防实战性,同时具备激烈的对抗性等。
2.2武德
武德是武术运动在几千年的历史车轮中发展而成的,对应的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与历史文化,习武者不断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利用武术的形式将其发扬光大,并传承至今,因此,武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武德是尚武崇德的一种外在体现和内在特质,是习武之人必须要具备的精神气质,也是有效运用人的意识、为人处事等行为理念等,将社会舆论、传统风俗习惯及人的内在信念融合为一体,在教育教学力量的促进中实现人们行为规范及准则的实践应用。武术散打是我国武术与传统文化发展的结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气质等相互结合的重要表现,对于当代习武之人具有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武德之仁:“仁学”是儒家思想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仁”为“仁者爱人”之意,体现的是对人应宽厚、仁慈;而另一方面对待别人要谦虚谨慎。武德之义:更多强调的是要具备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及标准,并能够为国家、为民族奉献,体现崇高的奋斗主义精神。武德之信:习武之人大都生活艰辛,具备坚强的毅力,因此在武术流派及习武的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是制定诚信体系,明确社会责任及义务,将武术所传递的传统德育理念和尊崇的重要内容体现出来。武德之勇:主要指在习武的过程中要勇敢,敢于斗争,有胆识,敢于冒险等。此外,还包含有武德之礼和武德之节,都是在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积淀的过程中,结合礼让、谦虚、友好的方式,为武德技术组成及武德道德观念的融合的直接体现。同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武德所能够呈现出的还包含有“尊师重道、重义守信、立身正直、谦和仁爱”等。从中可以重点体会到“德”的相关要求,是一种外在的追求高尚精神气质,提倡见义勇为的人文思想及价值体现。
3传统文化与武德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并具备内外兼修的基本特征,将内心的心、神、气及意志活动融为一体,实现内气的运行及管理,而外主要指的是人体外在的形态活动。从生理上看是将身体的骨骼、肌肉等整合在一起,不仅要实现身体的强健,同时还要练内气,实现两者的协调一致,并在精神气质上体现出内在的修养,除恶扬善。武术经过了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到现代运动模式及运动形式中,将医学、伦理道德学、传统哲学及美学等融为一体,是多种传统文化并接,并注重内外兼修的体育传统项目。武术运动形式中,主要以挤击为主,形成以健身、养性的基本运动价值,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挤击之道的认同。随着广大习武之人对于武术散打所存在的价值的追求,其所呈现的武术文化及武术理念也更为先进,在关注武术文化精神的过程中,要更加关注武术的生存及发展理念,将武术所能够呈现出的道德及高雅文化融为一体,体现必要的文化价值及文化实践思维。
4武术散打中所渗透的传统文化
在继承了中国武术运动的传统理念后,中国武术散打运动项目的发展迅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其更好的创造了文化思想与理念,融合了更加紧密、更为创新的传统思想,与世界上的搏击运动相融合,才形成了当前流行的武术散打运动。
4.1道家思想在武术散打中的体现
“道法自然”。从散打中的拳法应用看,在防身、防守腿攻击等方面中合理的选择进攻的距离目标具备绝对的优势,通过不断与对手距离的改变,使得防摔法在对腿的防守中主要在于近身的观察与分析,将自身的优势进行转化,将不利于攻击或者防守的因素转化成为有利的因素;腿法的应用中,主要以适合的“道”为主,通过对整个身体的协调性、合理的选择对应距离、积极的掌控进攻或者防守的时机,这样才能够真正融合道家“人、地、天”,并在一定规律融合之下,使得整个武术散打的基本技术及基本的运动理念自然一体,构成和谐、稳定、自然的最大能量体系。在武术散打技战术的发挥及应用的过程中,随着母性传统文化的发展及渗透,促进了武术散打项目的长远发展,也充分体现了武术散打吸收和借鉴其他的搏击运动发展的内涵思路,以搏击精华为前提,在提供理论融合的基础上,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
4.2兵家思想在武术散打中的渗透与体现
孙子兵法中的兵家理念中,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做到这一点即制胜思想和佯攻战术的充分展示与集合。在武术散打中,如何有效运用重创和强攻的战术体系,成为散打运动发展的核心,也是在实际的比赛中能够取胜的关键,不仅能给对手造成压力,同时也能够让对手丧失战斗力。在佯攻战术的体现和应用中,应将手、脚、身法及眼神等充分表现出来,给予对方以错觉,并能够充分的结合攻击的空当,取得合适的战机、体现出的是“奇”,通过对“奇正”的变化思维,将对手所能够应对的防守策略进行合理划分,找出攻击的空当,选择制胜的战略。如何能够实现攻击对手,保全自己的战略,这是武术理念及思维中最至高的境界。[3]
4.3儒家思想在武术散打中的渗透及体现
儒家思想中,最为突出和关键性的特征即“内圣外王”;从修身及王道的理念中分析,其是习武之人的根本原则,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能够体现的持之以恒的精神。狭义精神是一种以武功技巧为技术特点和手段,结合道义理念和规范,将社会生活活动中的自我价值及自我心理状态进行合理适应,以保障能够顺应社会活动的不断拓展。武术散打需要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与磨砺,不仅需要锻炼习武之人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技战术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为塑造自身的正义与嫉恶如仇的品格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奉献精神是武德的一种素养升华,是在散打理念不断渗透的过程中所能够体现出的勇气与斗志。
5武术散打运动中武德的体现
5.1武德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武术散打所体现出的武德精神无处不发散自身的“光辉”,指导我们高效的参与社会生活,并从中汲取“有营养”的事物处理经验,养成具有核心素养的理念。例如,在日常的武术散打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同学、学员及每一位教练的武术礼节,上课训练之前要与老师互相行礼,同学之间相互练习、相互帮助的过程中也要行礼,在借助练习器械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器械的摆放位置,训练完成以后要注意放回原处,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见到长辈、老师和同学时,要将武德中所体现的礼节表现出来。[4]在学校里,同学之间要严谨打架,保持和睦、向上的学习氛围,要积极的帮助别人,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手也是习武之人、连续武术散打人的重要外在表现。从学校的角度看,在重视武术散打基本功及教学成绩的过程中,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武术道德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并能够教育好学生要达到“礼、义、德、信”的武德。
5.2武术散打比赛实践过程中的武德体现
5.2.1武术散打比赛开始之前
整个散打比赛的进程是相对紧凑的,为体现武德,在比赛之间,选手应先跟裁判、教练员及现场的观众行礼,随后运动员相互行礼,体现了谦虚、友好、态度端正的比赛理念,也能够烘托出正式武术散打比赛的氛围。
5.2.2比赛进程中
“仁爱”是武术散打比赛中的礼教,需要遵守,同时也要强调尊师重道,武术散打比赛中,运动员之间要相互谦逊、谨慎,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武术散打运动员的习武之风,将自身的爱好带入到武术散打中。[5]在日常的武术散打训练中,基本大动作、力量、训练强度等达到预定的目标即可,实战训练的过程中,应遵循“点到为止”,反对死打、硬打的实战训练态度。在正规的散打比赛中,首先要穿好各个身体部位的护具,如拳套、护膝等,严格按照竞赛的规则制度等,力争将训练的内容发挥出来,严禁带着“报仇、复仇”的心态去参与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要避免伤害对方的要害部位,反对和禁止关节动作,以“安全第一,竞赛第二”的准则及标准参与到武术散打比赛中。武术散打比赛过程,是一场“斗智斗勇”的过程,从比赛自身的环节看,具备英勇威武的勇敢精神,无论对手是否强大,都要全身心投入到比赛环节中,以规范的动作使用到比赛环节中,将坚持不懈、全力以赴的武德之勇得到全力发挥。
5.2.3比赛结束后的武德渗透
如比赛之初,在比赛结束之后要与教练、裁判还有比赛对方行礼,等待最后的比赛结果,比赛结果公布以后,要及时的与对手拥抱致意,体现出“大将风范”,将谦逊、友好、合作、礼让的武术散打道德素养体现出来。作为一名优秀的武术散打运动员,或者正在接受武术散打训练的人员来说,无论是处于爱好,还是职业,都应将武德作为必备的道德修养,力争经过科学化、专业化的训练,提升自身武术散打能力的基础上,也能够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这一点在散打教学中体现得尤为关键。此外,武术散打武德建设的目标中,也要以规范日常言行举止、体现民族风格、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等为己任,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涵.论武术散打中量级别技术特点与启示——以2016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8(06):75-78.
[2]姚丹,李士英.新时代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核心素养实现障碍及解决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9(03):93-98.
[3]顾春雨,王立锋,胡平清,庄永昌.武德教育在高校德育实践中的价值及其平台设计——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01):19-24,30.
[4]李守培,郭玉成.中国武术与日本空手道、韩国跆拳道段位制标准化水平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15(08):86-91.
[5]赵光圣,戴国斌.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选择——写在“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成立之际[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01):84-88.
[6]张长思,丁传伟,张长念.暴力意向动作编排与传统武德文化迷失——竞技武术对练套路设计思想重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03):229-233.
作者:尤帮孟 单位: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