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美学学科于18世纪在德国创立,近代传入后对我国刚刚起步的高等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美学教育应贯穿于道德、智力和艺术等多个维度中,才能使大学生成长为全面的人。通过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庸、生命、民族及艺术之美,为思政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通过分析五大思政课程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哲学美、知行美、精神美、思想美、时代美,提供了一种基于美学教育视角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途径。最后,针对坚持“八个统一”的要求分析了高校立德树人教学目标实现的路径。
一、美学教育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及必要性
中国的高等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美学”学科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于18世纪创立,近代传入后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叶朗曾提到“我国对美学学科的研究是从清代末年开始的。”[1]之后,随着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等人的研究,我国也逐步建立起美学学科,随后经过百年发展,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确定了学生道德、智力和艺术等全面发展的标准,美学教育不单指美育一个方面,而是贯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美学教育:培养品德之美、智慧之美、健康之美、鉴赏之美及劳动之美。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充分发展并具有美感的人。马恩在著作中认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通过哲学角度肯定人的主体地位,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更重要的,而美学教育无疑对发展为全面的人提供了更好的途径。蔡元培作为曾经的北大校长、著名的教育家和现代美育的倡导者,相信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实施审美教育是更加科学的。他认为“美的对象能够升华情感,因为其具有普遍性和超脱性,普遍性可以打破个人的价值成见,超脱性能够显示出事物间的相互关联。”[3]其实践美学教育的主张提高了学科地位,对今天的高校思政教育的美学教育具有启蒙作用。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培养仍步履艰难:美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教学方法不够融合、教学环境受各方因素影响、思政教师和学生自身缺乏美等等复杂的问题,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美学教育在高校存在认识上的多种误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乏内容美、缺乏环境美及正规教学形式等等,由此可见美学教育无法成为主流的阻力因素过多。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美学教育是刻不容缓的,给予了提升教学的效果另一种可能性,同时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良好的观念,提高其创新能力。
二、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多种美学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指在悠久的历史中传承下来的民族文明,风俗和精神的总称。“仁义礼智信”的精神、“诸子百家”的思想、传统文学、戏剧、节日、音乐、服饰、工艺品、建筑等。它们都深刻反映了包罗万象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样的,它们也包含了多元的审美元素和丰富的教育资源。第一,中庸之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仁”“义”等重视社会伦理,强调社会的和谐发展。孔子曾说过“礼之用,和为贵”[4],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凡事讲求适度,适可而止,以维系心理平衡。同时,中庸之道也暗含处世原则,和谐的人际有助于心理和谐状态的形成,有助于个体积极主动的化解人际矛盾,促使人与人之间融合与理解,使人在心灵的深处感到满足。第二,生命之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开放宽容、重视继承,拥有强大生命力。注重传承体现在其连续性上,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的变革,仍保持自身的特性,在世界文明发展历程中环环相扣,持续发展”[6]。生命的活力意味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凝聚。同时,它还融入和吸收了外国文化,如天文学、建筑、医学、舞蹈、食物等。更有价值的是,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在汲取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符合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第三,民族之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7]“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8]出自于《周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9],是民族精神的瑰宝及精神支柱,是凝聚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的强大基石,更是促进华夏文明不断向前发展进步的强大推动力,促进了民族的复兴、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第四,艺术之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独特的艺术美。不仅有诗词歌赋的文学美、琴棋书画的雅人美、诸子百家的文人美、地域文化的差异之美,饮食文化之美,传统节日人文美,传统汉字象征之美,传统服饰的典雅美、传统音乐的雅致美、传统工艺的匠人美,还有戏剧、建筑、中医、武术、古玩、神话等等多样的艺术表现。这是生活的智慧与经验的总结,来源于人民、扎根于土地。
三、思想政治课程的传统文化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深刻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美学元素,也蕴含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但思想政治课程的传统文化之美如何实现则是现在思政教学面临的普遍困境。所以,在教学知识上加强传统文化之美的普及、在方式方法上以传统文化美的元素为切入口是极为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蕴含着哲学美。其原理看似抽象,但从某种程度来看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曲同工之妙:中庸之道具有浓厚的思辨主义;《礼记•礼运》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思想的本质与共产主义相似。将传统文化中的哲思之妙融入原理课程的教学,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哲思妙想的内容,既展现了的哲学的魅力,又拉近了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蕴含着知行美。明代著名思想家,作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为主线,提出了“知行合一”即知识与行动的融合,强调知是行的前提。课程以理论和实践为基础,使大学生逐步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远大的目标和正确的三观,造就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思修课程要保证理论学习,还要加强实践体验,知行合一才能使学生发展成为全面的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蕴含精神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非局限于封建时代,而是囊括了中国近现代民族精神凝练的全过程。近代百年来仁人志士们前赴后继的努力,它向我们展示了集体主义、人文主义、爱国主义、开拓进取的精神,应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有着无数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人物和事迹,都可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素材,激励大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面对生活、感情和就业等方面的困难都能不怕苦、不怕难,理性思考,开拓进取,以智慧和创新来找寻解决困难的路径。“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着思想之美。系统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它是几代人尝试过的经验总结,是现当代中国方案和智慧的结晶。这种思想具有独特的历史美,唯有生活在这片土地才能感受到其是富含“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这种独具一格的、不受西方普世价值影响的自信是来之不易的,只要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美,真正的文化自信便指日可待。“形势与政策教育”蕴含时代美。和平与和谐的不仅体现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也体现在促进各国的和谐共处。我国拥有爱护邻国、共同发展的民族基因,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大国,一直奉行“强不欺弱”“富不侮贫”[10]的外交政策。在原始资本积累、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从未干涉或侵害别国主权,中国人民七十年来的发展都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勤劳、智慧、勇气,奇迹般的实现了一个超大规模国家的和平崛起。这与中国重视和平、互利发展的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四、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路径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因此坚持“八个统一”对高校立德树人教学目标实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思政教学的知识与内容、方法与技巧、方式与手段与“八个统一”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首先,在教学知识上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建设性与批判性、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思想政治课应该清楚为谁培养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保持改革创新的政治性,探索思想政治课堂的学术理论性,有利于有效传递主流意识,增强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凝聚力;注重热点事件的价值,贴近学生日常,将热点转化为知识,实事求是地平衡好价值与知识的关系。第二,在教学方法上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思政课堂需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需求在教学方法上创新思政课教育的“内容供给”与“输送路径”,对于重点难点的讲解应多从实际、实践的角度出发,面向不同专业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因地制宜,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使学生“抬头”,完成好思政教学的任务。第三,在教学方式上要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主导性与主体性、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在创新思政课堂的教学中应尊重客体特征与个体感受,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在灌输知识的同时发挥启发式教学、隐性教学的优势,将刻板说教、照本宣科式的主导性话语转化为喜闻乐见、耐人寻味的引导性话语,增强思想政治课堂的吸引力与时代感。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8.
[3]蔡元培全集[M],第7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290.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52.
[5]朱熹.孟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35.
[6]李德万.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7.
[7]宋祚胤(注译).周易[M].长沙:岳麓书社,2000:5.
[8]宋祚胤(注译).周易[M].长沙:岳麓书社,2000:27.
[9]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J].学术期刊,1986(12):3.
[10]李爱兰.传统“和”文化与我国和平外交政策之建构[D].长沙:湖南大学,2007.
作者:罗玉洁 王思琳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