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存在多种联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支撑,校园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平台。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仍面临着冲击、西方普世价值持续入侵、校园文化导向不明确与师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的困境。在此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合理规划传统文化设施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化学校管理体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导向;校园文化生态环境;优化教学体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倡导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源泉,其中蕴含的厚德载物的道德修养、忧国忧民的民族情感、仁爱孝悌的行为准则、不卑不亢的民族气节,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正确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能为传播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平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增强校园文化底蕴、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导向、形成优良校风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1.对传统文化存在威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中华民族儿女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能够彰显中华民族独有的特征与气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目前,社会中逐渐泛起浪潮,其具体指未经详细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否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有人利用网络特征大肆宣传,在网络空间中戏谑与调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歪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达的价值观念与精神内涵。现阶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进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仍面临着对传统文化存在威胁的现实困境。

2.西方价值观持续冲击校园文化建设。西方价值观以普世价值为代表,推崇自由、平等、个性等观念,而这些观念实质具有自私性、侵略性以及虚无性,其宣扬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崇尚利益与权利,拜金主义以及功利主义是其主要思想代表,西方价值观念是资本主义家为巩固统治地位所创造的。目前,西方国家在经济方面仍处于领导地位,其利用经济全球化优势,在文化与思想交流过程中将负面、腐朽不良的西方文化包装为人权主义、自由开放和普世价值观,向我国各领域不断渗透。西方价值观逐步渗透进高校校园,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学生作为时代新青年,对于新鲜事物和外来思想有好奇心,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并且由于其价值观念以及思想道德尚未成型,缺乏正确的判断力,极易全盘接受外来思想,进而否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新媒体未发挥引导校园文化导向功能。新媒体作为高质量、低成本的传播介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渠道,也成为传递正能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当前,部分人借助新媒体,以言论自由为由,在网络环境中营造自暴自弃、低俗暴力以及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对信息受众进行单向传输与话语绑架。高校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拥有智能手机,他们能熟练运用新媒体获取信息,极易在网络空间中受到不良信息诱惑与干扰,进而产生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不利于个人与社会发展。高校官方媒体在网络平台中的影响力较低,无法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将校园文化建设移步至网络空间中,无法及时波及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文化导向。

4.师生对传统文化认知有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传统文化教育不完善、师生对传统文化认知有限的阻碍。首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类高校在课程教育过程中,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学生了解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主要为《大学语文》《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他们无法整体、全面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只能浅显地了解其概况,不能深入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无法融会贯通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其次,高校教师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掌握程度较低。大部分高校教师专注于其专业方向的研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间较少,无法将其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最后,高校不重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环境。由于高校未出台系统的传统文化教学措施,各部门之间合作不密切,使得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不完善,相关活动组织比较分散。学生之间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未自主学习诗词歌赋、古典名著等传统文化书籍,导致对传统文化认知有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多维路径

1.合理规划传统文化设施建设,构建校园文化生态环境。校园生态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最能直观反映出校园文化本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增添其独创性与文化气息。高校要合理进行有关传统文化的设施规划,构建校园文化生态环境。首先,高校应加强建设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征的校园设施。校园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参与活动的场所,其环境会无形中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行产生影响。高校在规划校园环境时,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设施建设,例如将校训、经典名言等具有教育价值的词句以艺术展览或壁画等形式呈现于校园空间中。部分高校将名人名言附在教学楼墙壁上,时刻提醒学生向优秀人物学习,但主要为近现代科学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应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人物为主,例如展示孔子、庄子、岳飞等人的名言字画,传扬仁爱、爱国、明德等道德品行。其次,高校应将教学楼、食堂、宿舍、图书馆以及社团中心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同时将传统文化内涵融入建筑内部,凸显“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理念。例如,部分高校在命名学生宿舍时,以梅、兰、松、竹为核心,教导学生做人要有气节。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师生对其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影响着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关联着校园文化底蕴的深厚程度。首先,高校应重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相关文件与政策支持。其次,高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例如,举办教师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验交流会,提升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促进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后,高校应开展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在课堂教学之外也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例如,举办国学讲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会议,增加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提高学生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而使其产生认同感。

3.优化学校管理体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管理体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有效的管理体制有助于维持校园活动秩序,规范师生行为,有助于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质量,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需优化管理体制,减少单向、强制的教育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凸显人本理念。首先,高校应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优化管理体制,减少传统管理体制内的强制性约束条件。例如,取消学生必须参加指定会议、课程选修指定科目等要求,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提升其自我管理意识,使管理体制更科学化、人性化。其次,高校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结合高校课程安排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开设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将其纳入课程体系。最后,鼓励教师根据任教课程的特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例如,在数学课程中融入中国古代数学家探究问题的过程,传递数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使高校形成全课程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格局,营造高校整体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氛。

4.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营造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浓厚的氛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营造校园文化建设氛围。首先,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创新能力。当代大学生是时代新青年,他们以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并能利用创新思维对其进行创造和利用。高校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发挥学生社团的影响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近学生。例如,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将在练习英语口语时创办的口语角形式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中,创办汉语角协会,为学生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平台。他们聚集在汉语角进行诗歌朗诵、典故点评,促进思想交流与文化传播。其次,高校应发挥新媒体优势,扩大传播范围与影响力。高校通过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百度贴吧等平台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小视频、微故事,赋予传统文化现代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新媒体平台上,学生能与传播者进行实时互动,能及时发表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与见解;高校能通过网络进行回应,使学生感到受重视,进而与传统文化产生共鸣。最后,高校应积极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大赛、国画征稿、诗文评选等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并以竞赛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高校通过以上方式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活动,能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氛围。

参考文献:

[1]丁正荣,胡全裕.试析儒家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合理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0).

[2]黄莉.文化自信的基本指向与学校培育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6).

[3]崔成前.面向大学生的三位一体“以文化人”育人环境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4).

[4]李春山,何京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困境与多维路径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1).

作者:朱京凤 张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