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舞蹈中的传统文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土家族舞蹈中的传统文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土家族舞蹈中的传统文化

摘要:土家族舞蹈是土家族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家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性的文明与文化载体,文化内涵丰富。本文以土家族舞蹈艺术为研究对象,从土家族舞蹈艺术相关概述出发,就舞蹈艺术中的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加强对土家族舞蹈艺术的理解,破解土家族舞蹈文化内涵,助力土家族舞蹈艺术的传承、弘扬与创新。

关键词:土家族舞蹈;传统文化;当代文化

1引言

舞蹈艺术作为以人身体为载体,在音乐、造型、神情、构图、动作等要素的有机结合下进行情感、认识、思想、观念、精神等传递与表达的艺术形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舞蹈学习与表演中,有必要探寻舞蹈艺术中的文化因子,以理解舞蹈本质特征与发展规律。土家族舞蹈则是在土家族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形成的优秀民族文化形态,不仅传承着土家族传统文化基因,延续着土家族民族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土家族当展的变化。

2对土家族舞蹈的基本认识

土家族作为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一个具备悠久历史的民族,目前分布在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区。在土家族历史资料梳理中发现,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舞蹈具有“刚勇生其方,风谣尚其舞”的评价。例如《华阳国志》记载:在武王伐纣时期,土家族就有“前歌后舞,歌舞以凌,殷人倒戈”行为[1]。与此同时,《蛮书》(唐,樊绰)有载:“正月初夜,鸣鼓连腰以歌”;《竹枝词》(唐,刘禹锡)有载:“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舞手歌。”土家族舞蹈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渗透到土家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并在与土家族人民生活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生产习惯、审美情趣等融合下成为具有土家族特色的艺术文化形态,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土家族舞蹈中的传统文化

对土家族舞蹈来源进行分析,发现土家族舞蹈来源有四:一、军事战争。以摆手舞为例,据史书记载,摆手舞起源于商周时期土家族军战舞,以歌舞鼓舞士兵士气。后在西汉时期进入汉宫廷,成为巴谕舞,到唐宋时期,在民间广为流传,每年岁正月土家族会举办一次小摆手舞,以农事活动、渔猎活动为主。每三年举办一次大摆手舞;二、古代祭祀。土家人对祭祀活动十分重视,认为祭奠先祖能够保障民族繁荣发展、长盛不衰。而在祭祀过程中,常以舞蹈为媒介沟通天地、阴阳,八宝铜铃舞则是土家族祭奠亡灵、解钱时不可或缺的舞蹈,舞者头戴凤冠,身着八幅罗裙手持铜铃、牛角号、舞师刀等,进行唱跳;三、生产劳动。土家族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会将自身对自然、社会的认识以舞蹈的形式进行表达,创造出以生活习俗、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题材的民族舞蹈,如“种包谷”“结棉花”“挖地”“下种”“牛打架”等舞蹈动作与内容充分反映土家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形态[2];四、休闲娱乐。土家族是一个对生命敬畏、对生活热爱的民族,因此在舞蹈创造中融入了众多娱乐、喜庆元素,用以在喜庆节日中表演,丰富休闲生活。如社粑粑舞、花鼓子等。从土家族舞蹈起源来看,土家族舞蹈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也蕴含着丰富的土家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与民族个性。对土家族舞蹈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探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民族文化思想丰富。土家族舞蹈在经历千百年传承与发展后,舞蹈中已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万物有灵”思想、图腾崇拜思想、先祖崇拜思想、集体主义思想等是土家族舞蹈中较为显著的文化思想[3]。就“万物皆有灵”思想而言,土家族由于生活在武陵山区,区域位置封闭性强,生活经济来源以山地农事、捕鱼、狩猎为主。因此,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科技不发达条件下,土家人无法与大自然对抗,从而对自然力量产生崇拜,将不能理解的自然现象以“神灵”“神力”来解释,从而形成“万物有灵”思想,并通过舞蹈形式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崇拜、感恩。就图腾崇拜思想而言,受“万物有灵”思想影响,土家族人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图腾文化,将自身对动植物的认识与理解渗透到宗教信仰中,使其成为勉励人前行、激励人奋进、期盼生活安康快乐的重要因素,并将这一思想融入舞蹈创造与表演中。对此,山神、花神、月神、太阳神等成为土家族舞蹈中的重要角色,通过模仿龙、虎、犬神态、行为,将其转变为土家族舞蹈动作。就先祖崇拜思想与集体主义思想而言,土家族不仅感恩自然,更感恩先祖,常通过祭祀、祭祖方式,回顾以往光辉历史,缅怀先烈功绩、感谢先辈贡献,并联系民族感情。与此同时,土家族舞蹈多为群体性舞蹈,注重共同参与,以传递民族集体观念,提升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其二,宗教文化信仰传承。土家族舞蹈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家族宗教文化信仰传承与弘扬的载体。土家族人民将长期生活中对自然、社会、生活等的认识、理解以歌舞的形式进行具体呈现,并在歌舞代代相传下,实现民族共有宗教文化信仰的传承、弘扬与发展。例如,跳丧舞,是土家族祭祀中人们为协助亡灵进行阴阳沟通创造的舞蹈,其舞蹈动作、舞蹈语言、舞蹈情绪反映着土家族人们对生命、对死亡、对生灵的认识与理解。又如,摆手舞作为典型土家族人祭祀舞蹈,在唱跳过程中,围成一个圈,一圈换一个动作,动作与动作的有效衔接形成一个具体情节。而在摆手舞动作表演中,可清晰看到佛教文化的身影,如“拜观音”(先拜四拍,后进行跳拜与蹲拜,在二次展翅后进行一跳拜)“团圆手”(作团圆手后向右展翅进行二击掌)等。其三,民族精神风貌展现。舞蹈艺术作为一项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其表演内容、表现形式多与地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相贴近。土家族舞蹈作为土家族人智慧的结晶,充分展现着土家族人的精神风貌。能够在舞蹈服饰、舞蹈动作、舞蹈造型、舞蹈节奏、舞蹈情绪中体会土家族面对困苦与战争时的勇敢、坚持、无畏;面对丰收时的喜悦、积极、奋进。例如,以农事为主题的舞蹈中,播种、除草、插秧、打谷等动作,既是土家族人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是土家族人热爱劳动品质的表现,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4土家族舞蹈中的当代文化

土家族舞蹈之所以历经千百年而不衰,一方面在于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另一方面在于随历史变迁进行艺术革新,不断丰富土家族舞蹈文化内涵,使其具备契合时代变化与社会发展的文化价值。因此,在学习、表演、欣赏土家族舞蹈时,应注重土家族舞蹈文化内涵的解读,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当代文化的引入,赋予土家族舞蹈创新力、创造力、传承力、发展力,让土家族舞蹈始终展放夺目光彩。以徐小平老师创编的《摆手女儿家》为例,能够清晰感受到当代土家族舞蹈蕴含的当代文化,体会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融合下的艺术魅力。《摆手女儿家》是基于土家族民间传统舞蹈———摆手舞创编而形成的土家族舞蹈。舞蹈表演者由青春洋溢、活泼热情的土家族姑娘组成,舞蹈表演者在舞台上以长蛇队形排列。起舞动作遵循一致性原则,向外侧斜下方统一出臂、摆臂、屈膝,而后抬头、挺胸,保证躯干挺直[4]。随着音乐的推进,向正前方前进,前进过程中队形不变。这一系列动作的展示,流畅、清晰、明确、到位,冲击着人们的视觉感官,使受众在视觉感官体验中获得“万众一心划龙舟”的感知。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摆手女儿家》蕴含的传统元素,如摆手舞的“一顺边”“屈双膝”,也能够感受到《摆手女儿家》蕴含的当代文化元素,即当代青年女性独立自主的风尚以及属于新时期青年群体的开放、自信、热情、活泼品格,是土家人在时展下所具有的新精神风貌。与此同时,《摆手女儿家》在继承传统土家摆手舞“屈双膝”动作时,引入“快速拧膝”动律,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家族传统舞蹈与当代舞蹈的有效结合。与此同时,伴奏音乐选择过程中,引入“咚咚喹”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提升舞蹈亲切感,使舞蹈动率更符合当代人审美理想。在舞蹈中可充分感受到当代人的创新创造精神,勿忘初衷精神以及土家族人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精神。

5结论

土家族舞蹈艺术经历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将土家族特有的宗族信仰、精神风貌、情感理念、生活情趣进行生动展现。与此同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土家族舞蹈在新时期发展中具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让其能够在传承与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创新当代文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此,舞蹈工作者应加强土家族舞蹈中的文化研究,解读其文化内涵,提升舞蹈传承力、创新力,助力土家族舞蹈艺术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芳.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旅游价值实现———以湘西土家族摆手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9):77-80.

[2]刘宁.文化融合背景下土家族民间舞蹈艺术变迁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9(6):179-180.

[3]杨?程.浅析湘西祭祀舞蹈元素的当代舞蹈剧场创作可能性——以苗族巴代雄“洗田”祭为例[J].戏剧之家,2017(3):168.

[4]余贞凯,刘莹,张竹萍.土家族村寨传统体育舞蹈文化与广场文化建设研究———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例[J].普洱学院学报,2016,32(3):30-34.

作者:蒋一苗 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