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状与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文章试从中医药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中医药教育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中医人才培养造成的影响。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导致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缓慢、中医发展及创新西医化等问题,提出中医教育应当尊重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自身规律,通过树立正确的中医人才标准、合理设置中医药院校课程体系、凝聚社会合力以培植中医药文化土壤等路径解决中医药持续发展的困惑,复兴传统文化并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建立中医学术发展理念、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医药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困惑与挑战。一方面,中医药发展国内外环境祥和,为越来越多人了解与接受;另一方面,中医药国内市场萎缩、中医人才质量下降、优势特色淡化以及本体文化传承危机等问题层出不穷。学界也掀起了几次关于“中医存废”和“中医科学性”的大讨论。振兴中医、保持中医特色的呼声不绝于耳。一味歌颂中医药的昔日辉煌绝非明智之举,正视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探寻应对路径和策略才是当今中医的持续发展之道。
1中医药发展的传统文化背景
中医药发展与传统文化之间可谓同生息,共盛衰,水乳交融,难以分割。自中医学形成之初,中医药便汲取了包括哲学、天文、地理、军事、农学等多学科的养分,并逐渐形成独特的理论和文化体系,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生存、发展的文化坐标,二者在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上具有天然一致性。中医学在起源、形成和发展中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和特质,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医学领域的展示。其养生学以道家及道教理论为旗帜,强调“静”字,以“无为”方式顺应自然,返璞归真。天文学以易学为旗帜,如五运六气便源于对天象的观察和历法的进步。医学伦理学则以儒学为指导,并借鉴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构成中医阴平阳秘,整体和谐的健康观。此外,中医的语言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擅长移植和嫁接“气”“阴阳”“五行”等文化和哲学概念构建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治的基本模型。中医理论的创新和突变都与彼时的文化思潮、价值理念密切相关[1],其优秀也很大程度得益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吸收和利用。正如楼宇烈所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思维特点,最充分地体现在传统文学艺术和中医理论中”[2]。新文化运动后,以文、史、哲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逐渐转变为以数、理、化为基础的西方科学结构,重视数量概念和分析还原的思维方法。知识文化结构的冲击显然极大地影响了医学领域。凭借现代科学文化价值的宣传和推广,西医的迅猛发展使得祖国医学的科学地位遭到责难和质疑。另一方面,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不断边缘化,使得中医教育丧失母体文化,人本主义和临床技艺被淡化,极大影响了中医特色思维的建立和中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对中医教育及发展创新的影响
2.1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缓慢
进入高校学习中医以前,大多数学生接受的是现代西方科学文化的熏陶,思维方式以分析、微观、还原为主,接受的人文教育也以现代语言为主,难以理解气、阴阳、五行等抽象的哲学概念和中医术语。进入高校后,大多数学校开设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人文课程,但与中医学联系更为紧密的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的课程反而没有普遍开设,或者仅仅作为选修。在中医学习中,“四大经典”和医古文的学习也是浅尝辄止,学生学习的是经过“翻译”和提炼筛选的现代中医课本。不断再版的教材看似越来越规范化、客观化,实则失去了中医学习的“语境”,学生缺乏中医传统文化的积淀,最终引起中医思维方式建立的滞后。中医药高等院校是培养中医人才的主要阵地,目前高等中医药教育旨在培养有中西医两套本领的医学生,这种教育目标不可避免地伴随中医课程设置的边缘化,遑论加强中医传统文化教育,使得现行中医教育逐渐失去其中医特色。此外,中西医并行的教学模式可谓各自为政,并没有找到二者有机联系的桥梁。不同的概念、术语、标准向学生交互灌输,学生容易相互混淆,陷入迷茫。进入临床实践后,西医临床诊治以精准化、科学系统化为主。中医总体而言处于宏观辨证阶段,各大医院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以西医为主。在此大环境下,学生的西医思维进一步得到强化和验证,中医思维建立本就迟缓,加之没有得到训练和验证更加缺乏信心。
2.2中医发展及创新西医化
中医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创新的根本土壤,在西医和现代科学强势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目前中医在教育、临床和科研三大阵地的现代化本质都是抛弃自身话语权和特色的全盘西化。高等中医教育一味重视汲取现代医学的思想和技术,致使现代中医人才出现“异化现象”,大行西医之道。大部分院校西医占比较重,忽视中医经典的研读和中医临床能力的培养,重科研、轻传统。进入临床后,西医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原则已经得到普遍认可,而中医学生由于临床时间短、取效暂时缓慢,迫于压力又会以学习西医临床技术为主,重局部,轻整体。在研究方面,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多采用西医实验技术对传统中医药进行印证性研究,最终结果以现代科学理论为准绳,重理化,轻人文。当代中医人才固然应当重视现代科学技术,但更加需要重视以“中”字为前提和根本,正本清源。中医作为中国的原创医学,作为世界上唯一传承至今的古老医学体系,同时包含自然科学和人文两种属性,具有创新的丰富素材和重要意义,必将对未来的医学模式产生影响。抽取中医的文化内涵、忽视中医天人合一、平调阴阳、扶正祛邪等治疗理念、简便验廉的治疗技术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药和统筹协调的方剂,一味单向度的“科学主义”,只会斩断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和根基。
3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讨
3.1确立正确的中医药人才标准
如今各大中医院校均以科研产出作为考核衡量学生的重要指标,评价体系单一、缺乏中医药特色。中医药院校培养的学生是中医文化研究和传播的主体,只有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才能使中医药传承中的具有传统文化根基。高等中医教育应在不同阶段确立相应的人才标准。例如,本科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学习中医的兴趣和信心,许多中医理论都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只有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从人文根源和整体角度分析展开,才能掌握中医理论的特色,尽快建立中医特色思维方式[3]。基于此,传统文化功底深厚、中医理论扎实,中医思维灵活是优秀中医本科人才的标准。而研究生教育侧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应当着力于中医药的挖掘和创新,传统文化是保持中医药研究特色的哲学基础,注重宏观整体和功能动态。因此,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研究创新、具备中医原创思维是中医药研究生的人才标准。同时,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医形成以“仁”为中心的医德观,认为“医乃仁术”,而非单纯是一门技艺[4]。因此,各层次人才都应重视医德医风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在伦理、道德中的人文素质,培养兼具“仁心”和“仁术”的好中医。应当根据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建立有中医药特色的多元评价体系,最终保证学生在经典诵读、传统文化研习、中医药原创性研究和医德医风建设等重要方面均衡发展。
3.2合理设置中医药院校课程体系
授课考核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主要方式,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又关乎学生知识体系的平衡和临床技能的提高。李如辉教授指出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与中国古代文化始终保持同步演进的关系[5],因此,中医教材应当重视专业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相互渗透。以朝代分界编撰课本,并体现该时段中医发展的文化背景,介绍同时代医家的学术主张和用药特色。目前大部分中西医课程比重基本持平,中西医课程并行开课又各自为政,学生容易陷入思维斗争和迷茫。苏云放[6]认为,中医和西医隶属于两个知识体系,前者是“华夏文明的整体系统论”,后者是“逐级分解的还原论学说”。因此,应当加大中医课程设置比例,且学生入学后应当先接受中医教育,建立起宏观整体的哲学思维方法和中医思维方式,而后学习具体的现代医学技术规范,延伸传统中医的感官范围,并在中西医比较的过程中把握中医思维,建立起现代中医临床思维技巧,真正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针对中医药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应当加大中医传统文化、中医经典著作、医古文和训诂学等传统文化课程的比例,使学生的中医学习有更多丰富的体悟、材料和工具,原汁原味地学习中医。还可以开设书法、音律、功法等课程,学生既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医和中国文化,又可以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亲身获益,更有推广的信心和动力。中医药经典文献以文言文为主要语言载体,没有相应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修养必然觉得晦涩难懂。可以邀请非中医药院校文学系和哲学系的老师为学生开展主题讲座或文化沙龙,不同专业的思维碰撞必然为双方带来别具特色的灵感和思辨,有利于培养整体思维、辩证思维、体验思维、直觉思维等中医特色思维。此外,多去参观博物馆、展览馆、文化古迹和遗址也有利于拓宽教育途径,课内外结合的方式也使得授课方式更为活泼。
3.3凝聚社会合力培植传统文化土壤
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养成中医药独特思维并最终树立传承振兴中医药文化的人生理想。传统文化土壤的培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其形成应当是长期的整个社会群策群力的过程。传统文化的熏陶应当从娃娃抓起,搭建优质平台,拓宽传播渠道,让人们熟识中医文化的背景、底蕴和作用。在传播推广中,为了使受众产生好感而非情绪上的抵制,政府应当为中医文化研究提供更好的国内传播环境,策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之合力,使人们时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营造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氛围。可以通过开设适应不同年龄层次的国学课程,拍摄富有中医药文化内容得纪录片和电视剧,设立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和博物馆、扶持中医药旅游和饮食,编写中医药科普宣传读物、保护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式,拓展传统文化的教育空间。传统文化是中医培养和思维方式养成必要的人文素质,而社会氛围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载体,身处中医药氛围浓郁的环境中,他日若有机缘接受系统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必定会为中医药传承发展带来根基深沉的人才。
4结语
中医药为人类健康曾经创造了千年辉煌,近百年却几次面临被取缔的命运。对此,张其成教授直接指出:“近百年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7]!”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保持生命力的根源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盛衰决定着中医学发展的盛衰[8],中医药的发展必须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着力培植传统文化土壤,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方为有本之木。尊重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和价值,才能提高对本土医学和文化的自信。保持应有的学术定力和理性思考才能切实提高中医学生的临床水平。只有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理念指导下,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才能使中医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大力促成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的双向作用和良性循环是培养中医功底扎实、文化背景深厚、医德医风良好的高素质中医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加强中华民族健康资源建设的直接需求。因此,中医药文化传承路径的思考和研究当提上日程,值得中医药教育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冯春.对传统中医文化现状的认识及其发展建议[J].学习与实践,2007(5):151-154.
[2]楼宇烈.中国的品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
[3]王丽娜,岳小强,杨学,等.应加强对中医本科生的传统文化教育[J].中医药导报,2008(8):136-138.
[4]蒋力生.中医的文化渊源及影响[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31-32.
[5]李如辉,王静波,张卓文,等.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6):1931-1933.
[6]苏云放.两种思维模式的碰撞与交融———科技时代中医教学法探索[J].中医研究,2005(1):1.
[7]张宗明.中医文化复兴是推动中医振兴的根本途径———访全国著名中医文化专家张其成教授[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1-8.
[8]李峰,郭艳幸,何清湖.中国传统文化现状与中医发展策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5):1499-1501.
作者:林敏 柴可夫 朴春燕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