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文化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文化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文化分析

【摘要】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意蕴,包括“天下为公”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理想转化为现实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传统文化;意蕴

1“天下为公”的国际观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下为公,推崇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在文化上能够“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礼记•礼运》中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描绘出中国先贤对“乌托邦”社会的一种憧憬,是对世外桃源、人间乐土理想境界的美好向往,具有鲜明的天下情怀。近代以来,一代代开明思想家在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中力倡“公天下”,反对“家天下”的政治哲学。康有为认为“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梁启超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强调,“提倡人民的权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理是相反的。天下为公,人人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天下为公”的国际观超越了国家和种族的界限,展现了视天下大势为己任的全球观、整体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摒弃冷战思维,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间交往新路,丰富和发展了“天下为公”的国际观,提倡世界各国共同治理全球、共同发展全球,发展成果由各国人民共享,如此一来,各国之间形成彼此相依、命运相连、责任共担的共同体。

2“和而不同”的社会观

自古以来,“和”文化是最具代表意义的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始终,展示了中华民族崇尚和谐、热爱和平的民族特性和鲜明特征。孔子首先提出“和而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和”与“同”作为一种分辨人的标准,划分了君子与小人,认为君子可以做到与人和而不趋同,小人则会在表面上趋同、附和,并提出通过忠恕之道的方法实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1949年以来,中国始终在“和而不同”原则下与其他国家开展活动,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表现出对“和而不同”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所谓“求同”就是在与其他国交往中,多寻找与其他国家达成共识的共同点、切入点,以便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双方国家的共同利益,达成长期稳定、和谐的国际关系;所谓“存异”就是在交往中搁置差异,允许双方之间保持不同或与不同于自己的国家进行交流合作。另一方面,我们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在处理外交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自己的的事情自己说了算,对于事关国家利益的事情。不允许外人插手或干涉。在中法建交50周年的讲话中也提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认为中国梦是法国的机遇,法国梦也是中国的机遇。在亚洲博鳌论坛上强调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各国都有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其他国家必须毫无条件的尊重。对于疑虑和隔阂,应想尽办法进行消除,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成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3“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表现是人与自然在相处过程中的和谐状态,向人们传达了古代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成功的探索。“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之间是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人只有在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自然环境也只有在人的存在中发挥价值,因此,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看,必须统筹人与自然这个全局;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建立在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世界,不能把促进人的发展建立在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荀子在《天论》中指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核:“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强调人与自然统一于和谐共同体中。统一于整体的和谐共处,才能实现“万物生”“万物成”,明确提出要遵从自然之道。《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及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充分展示了遵循自然规律可以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报告中再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一起着力解决突出存在的环境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4]张立文.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5]张静,马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华“和”文化的继承与创新[J].长白学刊,2018(01):139-145.

[6]李青璇,李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底蕴[J].理念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4):27-32.

作者:安娟 安伟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淄博市高青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