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及解决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传统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文化基因,需要传承与发展。目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层面都面临一些问题。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适应新时代的传统文化观,重视传统文化的社会渗透性,将传统文化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相结合,推动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社会渗透;文化传承;文化发展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主要文化缘起。正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中华民族得以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哈佛大学的张光直教授曾经预言,人文社会科学的21世纪应该是中国的世纪。这个预言的理据无疑在于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那样“对过去文明”拥有庞大的记录。但是,对于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一度采取了批判和疏离的态度,挖掘和利用不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面临诸多问题。
1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1.1传统文化的定位和传承的问题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强大的“坚船利炮”、科技以及政治文明,中国人一改往日的文化优越感,基本上以学习者的姿态按照西方的理论和观点去看世界,甚至一度认为西方的理论观点就代表着先进性、时代性和普遍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伴随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而产生的“文化激进主义”思潮,这种思潮以中国近现代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为先导,主张以西方理性主义为主导否定传统文化,或者是极端否定和排斥传统文化,大致经历了从梁启超、严复等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否定,陈独秀、胡适和鲁迅等“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对传统文化进行的激烈批判,到“”十年中国民众与传统文化的“决裂”,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新一代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和价值领域中反传统主义思想的蔓延等几个阶段。“文化激进主义”大致经历了这几个阶段。虽然在此进程中,也有一些学者,如辜鸿铭、蔡元培等人反对“全盘西化”,一些本来主张反对传统文化的学者,后来也力推传统文化的作用和价值,比如梁启超、胡适等人,但这种激进的文化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目前“传统文化断层”的现象。中国社会屡次出现的否定、排斥传统文化的思潮,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巨大损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国民的精神生活越发空虚和迷惘。中国人心灵的回归和精神层面的渴求从中国社会多次流行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等现象中可见一斑。当然,学者们对“国学热”的态度持有争议,有批评也有称赞,也有学者认为“国学热”恰恰映照出一大明显缺失,即“缺少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1]。因此,虽然当前中国社会开始重新认知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对于传统文化在当下中国社会如何定位,应当秉持怎样的态度以及怎样进行转化和传承都是需要统一思想和进一步探索的。
1.2西方价值观和思潮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社会的转型中,西方的生产力发展、科技文明等是中国社会发展汲取的主要内容,但在思想领域,中国社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方不良价值观和思潮的侵蚀和冲击,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个人利益至上、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等各种西方价值观和思潮一直相伴而生。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社会以“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价值观上崇尚“重义轻利”,经济上则主张“重农抑商”和“重本轻末”。因而,在历史文化的长久积淀中,塑造了以“温和敦厚、勤俭质朴、宽容友善”为特征的民族文化性格,这种民族文化品格既来自于对“农”的品性和情怀的升华,也源于中国文化传统以及伦理道德的约束。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渐接受了竞争、效率优先等市场经济观念,这虽然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市场化浪潮下西方各种思潮的冲击和侵蚀对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中国乡土文化中“熟人”道德规范的互相约束以及淳朴的民风正在逐渐遗失,同时社会成员关系渐趋冷漠、自私,甚至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南怀瑾曾用“失去了可循的准绳”“盲目自恣”“陷于一片迷惘的境地”来说明他对物质文明发展背后的社会思想、心理状况的担忧。他分析,“现代的道德观念,由于物质文明的发达,工商业快速发展中的刺激反应,它逐渐接近以经济的价值观念而定,下意识的只有有价值与无价值的辨别。过去的善恶观念,是以人性本应善良,对于心理和行为的善恶,具有宗教性的报应而定论。现代的善恶观念,由于科学促使物质文明重要,同时曲解自由而又极度偏向个人的自私,几乎走向以需要与不需要来决定善恶的标准。”
1.3传统文化教育难以渗透和施行
自古以来,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一是通过社会教化进行熏陶,二是通过家庭教育养成。传统社会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教育范式,修身是基础和起点,终极目标在于追求“内圣外王”之道。因而,传统教育的目的不单是为了获得这种知识,更是为了养成这种人格。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也与之相契合,认为一个家庭的荣光不是极尽能事进行敛财,而是“耕读传家”,既学谋生,也学做人。然而,目前主要承担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学校面临困境。首先,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要面对考试升学压力以及市场选择的社会大环境。这就导致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偏重知识、看重分数,或者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其次,由于缺乏传统文化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适合的教材,中国传统文化很难被纳入学校教育的范畴,难以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物质的渴求和欲望也在增长。有学者分析,中国家庭中逐渐出现了一种贴近生活原生态的平面文化模式,缺乏社会价值情怀和目标,而将理想追逐的目标和本质定义为实现生活中的衣食、物质等现实利益。虽然,国家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美好愿望”,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功利心态引导下,人们不知不觉中逐渐“放弃了传统精英文化中用理性、人生的价值、历史的意义、人的终极关怀等深度文化价值取向为大众构造的理性文化或理想文化空间,开始向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日常生计回归,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以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为依托、以此时此刻关切为中心、以吃喝玩乐为基本内涵的消费文化和通俗文化”[3]。虽然学校教育的普及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对人才的职业素质和文明素养有很大的提升和促进作用,但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的人才以及社会精英才是事关国家未来发展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以,未来需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渗透,对青年一代进行人格熏陶和人生志向的引导。
2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2.1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适应新时代的传统文化观
十八大以来,在多个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应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其是当前中国的发展步入新时代,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涉及民族独立精神的延续以及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5]。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首先要从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定位我们民族的未来。同时,中华文化是“历史的、当代的、民族的、世界的”,因此“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6]。总之,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既要反对文化激进主义,也要反对文化保守主义;既要立足历史与现实,民族性与世界性,吸收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在继承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超越。当前世情、国情在不断地变化,在应对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蚀,回应社会矛盾高发期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化以及宣传作用。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7]因此,全社会要以传统文化观作为实践指导,树立正确的、适应新时代的传统文化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传统文化精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打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生活。
2.2将传统文化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相结合
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社会渗透性,将传统文化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相结合。文化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支撑,同时也是国家竞争的软实力。以日本为例,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始终主动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从未全面否定和批判儒学。即使是二战投降后,日本实行美国式的民主制度和教育制度,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严重冲击,但仍很好地保留并传承了以儒学和禅学为基础的日本传统文化。日本传统文化至今仍在社会经济生活和价值观念中得以体现。日本具有“工匠精神”的民族工业,富有禅意的园林环境,东方意蕴的建筑设计,虔诚的国民信仰,朴实宁静的乡村,国民的高素质等等都得益于传统文化的滋养。传统文化不仅惠泽日本现代经济和日本国民生活,还对日本国民高素养人格和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我国应鼓励和发动全社会对传统文化予以重视,一是注意将传统文化与家风建设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二是将传统文化与社会生产生活相结合,三是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性问题。为此,国家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社会文明素养、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挖掘、阐释与教育工作,支持和推广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生态环境、艺术设计、民众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礼仪规范等方面结合,加强传统文化在现实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和渗透。同时,反对和摒弃那些与马克思主义相违背的、不利于当代现实生活的糟粕,形成对中国优秀文化的情感认同与文化自信,进而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主动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2.3通过政策激励传统文化教育的推广
普及推动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切实出台一系列推广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的鼓励性政策。从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角度看,凡是真正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国家,如西方的美国、英国、德国,亚洲的日本、韩国等,无一例外地实现了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统一。同时,在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中,这些发达国家从没有放弃过传统文化精神遗产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入,越发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比如:韩国在1968年《国民教育宪章》中明确了“教育应有助于韩国国民树立牢固的国格观念,培养尊重历史与传统的态度和创造性进取的先锋精神及发展性的价值观”[8]。美国1984年《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书》,对衰微不振的人文教育表示关注。韩国于1997年更确立了“文化立国”的国策,将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开发提高到国家文化战略的层面。日本也正是基于对本国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于2000年在《关于全球化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诉求(答申)》政策咨询报告中将通识教育置于日本顶尖大学精英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层面去讨论[9]。因此,我国也应高度重视并出台相关政策,将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到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给予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政策性倾斜。一是政府要解决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问题,可以设置专职岗位聘请专业人士从事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二是推动有条件的、符合资格的高校申报设立国学研究院,或者培养传统文化教育方向的专业人才。三是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中专院校、高校设置衔接性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同时,建立通识教育理念,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改革与教学中去。四是大力鼓励学校针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研究并创新,鼓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创造性成果的转化,表彰成果显著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政策性支撑,提高学校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结语
总的来说,面对当前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国家、社会、家庭、学校4个层面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为如果不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即使国家政权再巩固,经济再发展,生活再富裕,教育再普及,也不是真正的强大、真正的进步、真正的幸福和真正的文明。因此,不仅要对传统文化教育实施“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联动政策,打通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各个环节,还应采用多种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传承,并将之转化为适应当下现代化生活需要的文明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卫平.“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J].学术界,2007(6):107-113.
[2]南怀瑾.新旧教育的变与惑[M].北京:东方教育出版社,2015:5-6.
[3]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73.
[4]余卫国.传统文化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路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6.
[5].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002).
[7]索丰.儒家文化对现代韩国基础教育的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2002(9):11-14.
[8]黄济,郭齐家.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6.
作者:陈璇 袁晓春 单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