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中国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中国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

摘要:中国画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画的精神表现与品评鉴赏无不体现着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其绘画技法、绘画工具也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实施中国画教学的过程当中融入传统文化,有利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画教学的作用,并探讨了高校中国画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高校;中国画;传统文化

中国画是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优秀的艺术形式,也是备受世界瞩目和向往的“东方艺术”代表,具鲜明的民族特色,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当今世界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各国文化融合现象也愈发频繁,为能塑造我国民族特色,促进我国民族发展,有必要不断传承并发展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国画教学也需有意识地融入传统文化,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传统文化对高校中国画教学的作用

(一)有利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文化涵养

中国画的思想源于道家、儒家与释家三种思想体系,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同时,中国画也深受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具强民族性和文化性,这就要求习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领悟能力与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1]。中国画所蕴含的文化知识是以孔孟、老庄哲学为基础的,其中儒家文化对艺术的社会功用性解释影响着中国画的发展源流;道家文化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是中国画精神的基础;禅宗对“意境”的宣言与体验使得中国画走向了精神与文化完美结合的顶峰;阴阳五行说奠定了中国画笔墨发展的理论基础,使中国画在对立当中获得了一种和谐的美感,体现了中国画的追求[2]。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文学艺术是中国画发展的直接养料。中国古代文学本身具强画面感,是中国画的诗意化表现。唐代诗人王维不仅是卓越的文学家,而且还是出色的画家,由于其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使得其“诗中有画,画中含诗”,也体现了诗与画的相互结合。在中国画教学当中融入传统文化,一方面有利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授予学生更多传统文化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

(二)有利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当前高校的中国画教学多以讲授与临摹为主,其中穿插着画史画论知识与笔墨技法训练,这种“死板”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者,部分学生的文化与专业基础较差,很难理解这些专业知识,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偏低。而我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与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在实施中国画教学的过程当中,适当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丰富学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文化涵养,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加上中国画本身具有包容性与文化性,可很好地与传统文化进行结合,让学生通过表面的感官体验深入理解和领悟中国画的精神。

二、高校中国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实践措施

(一)改革课程设置,夯实文化基础

教学课程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要想确保中国画教学能够很好地融入传统文化,首先就必须重视教学课程的设置。当前高校中国画教学基本设有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但三者之间的联系较少,甚至有“各自为政”的现象,致绘画技法与文化知识相互隔离,也让学生产生一种仅重视“专业课”的错误思想,认为只有学习如何画中国画的课程重要,其他课程可忽略。也正是由于这种心态的存在,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中国画欣赏水平的文化类课程被“搁置”,极少有学生重视文化课程。另,部分教师也存在此类想法,这既扭曲了中国画的内涵,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画的教学效果。为此,必须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高校应适当增加文化类课程,如“国学基础”“大学语文”“古画艺术鉴赏”“传统绘画装裱艺术”等,通过课程设置的改变让学生与教师都能充分地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中国画教学的重要作用[3]。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有意识地插入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知识,为学生介绍不同时期的绘画面貌、各类流派产生的原因、相关艺术理论等,进一步明确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画教学的意义,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画,并建立中国画立体意识。此外,教师还应加强中国画与文学、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白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不仅不会占用其学习技法的时间,反而能够促进中国画学习与创作的进步。

(二)完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一般来说,中国画专业学生均具一定绘画基础,对艺术学习也具较浓厚的兴趣,但其专业能力是基于西方素描、色彩为主的艺术教学体系而建立起来的,多数未真正接触过中国画,对于中国画的学习可能是由于一时兴起,无法保证其能持续保持这股热情至毕业,甚至是其一生。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若不想法设法调动学生情绪、振奋学生内心,而仅是让其行脑力劳动,学生很快就会疲倦。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在实施中国画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首先,教师应树立良好形象,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中国画讲究师承关系,对于习者个人品格的要求较高。教师拥有优雅的外形、正直的人品与良好的专业修养,一方面会带给学生美好的感受,为学生树立榜样,接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使学生能通过亲近教师而亲近中国画;另一方面教师的良好形象会在无形当中影响学生的品行,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其人格,也有助于中国画教学的顺利开展。其次,教师应采取各种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中国画,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学习的兴趣。一方面,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改善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配合生动的讲解,以使课堂内容变得丰富、新鲜,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对古代优秀画作进行欣赏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画作的文化背景,同时为学生穿插地讲解一些当时画坛的史实或轶闻,让学生感受到文化与中国画之间的联系,从画中体会我国传统文化,并将其感受再次回馈,融于画中,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使学生更加喜爱中国画。

(三)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拓宽学生艺术视野

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在锻炼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还能拓宽学生视野。艺术教学的特征决定了高校的中国画教学不可能“闭门造车”,我国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中国画教学也是如此,且中国古代画论有云“师法自然”,要求学者融入自然,亲身实践,在实践当中放松心态、感受新鲜,见识新奇的景物,从而进一步深化学者的“美”的感受。写生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画教学实施实践活动常用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带领学生深入生活与社会进行写生,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与实际社会当中的传统文化,包括自然景观、特色建筑、民族服饰等,如高校可与当地政府合作,由教师带领学生前往当地人文资源集中的区域进行实践教学,譬如有标志性的雕塑广场、地区博物馆、特色画廊等,让学生从自身角度对相关艺术形象进行概括和提炼,以拓宽学生艺术视野,同时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并于中国画创作当中体现出来。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容丰富、特色分明且充满生机。传统文化为高校中国画教学提供了诸多素材,同时,高校的中国画教学又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入传统文化,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使中国画教学能回归本源,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高宇燕.传统文化浸润下中国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38(02):125-128.

[2]邓伟明.高校中国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7,(21):111-112.

[3]张晓红.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美与时代(中),2015,(02):77-78.

作者:李建峰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