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不断融合、发展、沉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内涵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熔铸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和血脉。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积极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强化文化认同感
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更是社会存在物。在社会生活中,个体通过浸染其中的文化“以文化人”逐步成为民族一员,成为民族文化的符号和载体。个体对这种群体长期共同生活中所形成文化的肯定就是文化认同,其核心是个体对群体价值标准的认可和接受。文化认同实际上就是对“我是谁”的追问,解决的是自己的文化身份归属问题。文化认同上出现问题,会导致发展上的迷茫,价值判断上的困惑。文化认同会衍生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而成为凝聚民族和国家人民共识、增强凝聚力的内在动力。因此,美国学者亨廷顿强调,“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2]还有学者甚至认为:“文化认同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因为民族文化及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的‘合法性’来源和国民凝聚力之所在。”[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及互联网文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交流和碰撞。在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冲突中,一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怀疑和焦虑,把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化,狂热追逐美国大片、韩国“肥皂剧”、日本动漫,以及各种西方品牌和快餐。部分年轻大学生热衷于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而对中国重大传统节日缺乏足够的热情。种种文化倾向表明,“这种消费偏好已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观念与经济行为,同时也是对名牌所呈现出的文化时尚的推崇。”[4]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化以轻松娱乐、直观刺激等特点为当代大学生所追捧。虽然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一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的状况有根本的好转,因为他们心理上的阅读兴趣和实际的阅读内容并不一致,学生仍然具有明显的消遣性阅读倾向。”[5]对于多元文化引起的文化认同危机,高校要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大学生深刻懂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6]
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在人类发展史上,中华民族依靠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华夏文明,辉煌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锤炼出独特的中华民族精神,任岁月流变,民族精神如同遗传基因一样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中,内化为各族人民稳定的精神品格和心理特征,历千载而不凋零,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柱。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7]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会深深地感受到先辈“自强不息”、“夸父逐日”只争朝夕不断拼搏进取的精神;感动于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义不容辞的强烈责任感;震撼于他们“忧国忘家,捐躯济难”舍生忘死的高尚家国情怀。仰望中华民族历史的星空,仁人志士宛如群星熠熠生辉,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到“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8]他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战胜磨难,始终生生不息、昂扬前进的精神法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高校要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和力量,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年青一代树立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提高道德素养
马克思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接触到的、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9]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仅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相反,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却可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丰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崇尚立德修身,形成了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例如,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即能处处践行五种品德,即“恭、宽、信、敏、惠”就是仁人了。“仁”就是“爱人”,他主张学会“忠恕”才能爱人,即对自己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对他人则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0]就是要换位思考,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他人,自己谋求发展也要帮助别人去实现愿望。儒家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1]并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关系出发,强调以正心修身为道德教育的根本。儒家文化还特别重视诚信教育,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些观点在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子在《道德经》第67章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12]他以水喻道,启迪人生,教育人们虚怀若谷,要“上善若水”,处下不争。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崇尚“节用”,反对炫富夸美的奢靡风气,提倡适度、朴素节俭,认为“饮食、衣裳、舟车、房屋……总之一切衣食住行,只求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其他一切便属铺张浪费。”[13]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散发思想之光,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当代中国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知识面宽、好奇心强、大胆开放、个性张扬,但作为新生代身上也存在不少问题,诸如一些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影响,不思进取,盲目享乐;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困难;诚信危机严重,责任意识淡薄,勤俭节约意识不强等。大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丰富而优秀的道德思想,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四、结语
面对复杂多元的文化选择,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思想影响,一些“90”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疏离倾向,对传统文化热情不高,认知程度较低。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只有充分认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才能自觉贯彻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突出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2]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4.
作者:李艳红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