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究

摘要: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文化资源产业化问题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文章通过阐释茶文化旅游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关系,分析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武夷山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立足点,探析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资源;武夷山

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某种程度上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近年来,我国产茶地围绕茶文化不断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福建武夷山地区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代表性。本文以茶文化旅游和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概况,试图为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一种可能的视角。

一、茶文化旅游与茶文化旅游资源

(一)茶文化旅游。在我国文化旅游业不断壮大和蓬勃发展的进程中,茶文化旅游作为主题文化旅游中的一支劲旅,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对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学术界众说纷纭,尚未达成一致。余悦、王柳芳在《茶文化旅游概论》一书中将茶文化旅游的定义总结为: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涵盖了茶园观光、茶叶品鉴、茶古迹游览、茶特色建筑参观、茶事劳作、茶俗体验、茶艺观赏、茶修保健、茶商品购物等多种内容,是集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主题旅游、养生旅游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模式。这也是本文所理解和使用的概念。

(二)茶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分类》一书中,旅游资源被定义为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根据这一概念,有学者将茶文化旅游资源理解为“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各种茶文化旅游活动,且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一切可以用于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条件和因素”。按照资源的存在形态,可将其划分为有形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和无形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有形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如古代茶具、茶书诗画等文化遗存,古茶园、古茶树、茶古道等地理遗迹遗址。无形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如茶道、茶德等精神观念,冲泡技艺、加工技艺等制作工艺和茶风茶俗、茶歌、茶舞等习俗。

(三)茶文化旅游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关系。文化资源只有通过开发利用,才能发挥最大价值。将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使其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是文化资源产生经济效益的有效路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文化产业是文化资源再加工利用的结果。茶文化旅游资源就是文化资源的一种形式,是茶文化旅游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关系到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空间。文化资源的特征决定了我们开发和利用的方式。一方面,由于文化资源具有价值的潜在性、滞后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等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挖掘、善于利用文化资源,从而使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以增加茶文化旅游业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提高茶文化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文化资源具有消耗性与非消耗性相统一、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相统一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注重对资源的保护,从而使文化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实现茶文化旅游业的长久发展。

二、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概况

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的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产茶胜地。武夷山茶文化资源丰富,茶风茶俗浓厚,为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一)武夷山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众多。按照资源的存在形式分类,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既包括有形的茶文化旅游资源,也包括无形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在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24个旅游资源单体中,有形的资源包括中华武夷茶博园、武夷精舍、庞公吃茶处、摩崖茶诗、下梅古茶村、武夷岩茶大观园、天心永乐禅寺、武夷山茶博物馆、武夷山九曲溪竹筏码头、世界红茶发源地、遇林亭窑址、御茶园遗址等,无形的资源包括武夷茶艺、《印象大红袍》演出、民间茶王赛、喊山祭茶仪式、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等。

(二)武夷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案例分析。武夷山虽有20余种茶文化旅游资源单体,但是开发程度和产生的效益却大有不同。其中,下梅古镇、《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等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和口碑,但还有部分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下梅古镇是武夷山市东部的一个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武夷山下梅古茶村的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下梅村的“景隆号”茶庄旅游资源的开发效果尤为显著。“景隆号”茶庄借助历史优势和文化优势,融合自然风貌和人文遗迹,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夜间景观,打造出人文气质浓厚的夜景氛围,并通过打造“晋商评茶、选茶、购茶”“嘉宾品茶、猜茶、揭彩”“情景穿越———嘉宾体验清代茶馆品茶”“古法制作茶饼体验”多种特色夜宴活动来宣传茶文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以武夷山茶文化为表现主题的《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是由张艺谋、王潮歌等共同创作的印象系列作品之一。《印象大红袍》把武夷山的自然环境和灯光舞台融合为一体,以艺术的形式展示出了茶史、各个制茶工艺,达到了借茶说山、说文化、说生活的效果。《印象大红袍》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旅客,增加了游客对当地山水茶文化的认知,提高了旅游质量,带动了剧场周边的夜经济消费链。下梅古镇和《印象大红袍》等的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借鉴意义。但是,武夷山部分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如武夷精舍、庞公吃茶处、摩崖茶诗、御茶园遗址、茶洞等旅游资源开发形式单一,且这些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也值得注意。不仅如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喊山祭茶仪式等人文活动,其传承与发展问题更迫在眉睫。此外,武夷山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存在种类单一、创意不足等问题。

三、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存问题

(一)茶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正确保护。武夷山文化资源丰富,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资源的保护问题更是重中之重。目前,武夷山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但部分旅游项目的开发者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消耗性、不可再生性认识不够,缺乏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导致了茶文化旅游资源重开发、轻保护现象的出现。比如下梅古茶村在发展茶文化旅游业时,一些外部因素的不正确介入使得这个古村落的建筑设施、乡风民俗等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些遗迹遗址也因游客素质低下而遭到了毁坏等。除去外部因素的影响,一些文化资源自身的生存也面临困境,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它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问题也迫在眉睫。

(二)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足。武夷山部分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不足,大多以茶园、茶建筑、茶遗址观光、茶艺表演等形式为主,仍有许多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利用。由于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同,除了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形成了品牌效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之外,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依旧不足,尚未形成精品旅游路线和旅游品牌。另外,部分开发者过于强调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忽视了茶文化旅游资源在历史文化、审美、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价值,影响了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

四、武夷山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立足点

(一)提高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文化旅游资源是否得到有效、科学的保护,决定了文化旅游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立足于文化资源的保护。提高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注重有形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上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茶区生态环境、保护建筑遗址的完整性,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建立健全文化资源的保护机制,完善相关规定和法律措施,使其保护得到制度上的支持;通过宣传有关保护茶文化资源方面的内容,提高旅客对文化资源保护的自觉性,增强其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其次,注重无形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发扬积极向上的茶文化精神、道德观念,传承和发展茶制作工艺,继承和发展优秀的茶风茶俗。

(二)加大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武夷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并不均衡,为促使武夷山茶文化旅游持续健康地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一,开发特色茶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多元茶文化旅游项目。武夷山茶文化资源丰富,在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全面梳理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的差异性、独特性,促进茶文化资源与地方特色文化的有机融合,打造多元的茶文化旅游项目,以满足不同游客的旅游需求。其二,深入挖掘茶文化的内涵,开发更多的茶文化旅游产品。随着“茶为国饮”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消费者的需求从单一的茶叶转向五花八门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为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我们应深入挖掘茶文化的内涵,将茶文化与文化创意深入融合,开发更多样式精美、质量上乘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以扩大茶文化旅游的延伸度。其三,借助武夷山大红袍的品牌效应,加强茶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推广。武夷山的大红袍这一品牌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可以借助这一品牌优势为武夷山茶文化旅游造势,以大红袍品牌效应带动武夷山其他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利用多种网络平台来介绍武夷山茶文化,扩大武夷山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增强其对游客的吸引力。

五、结语

武夷山茶文化旅游业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其在茶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只有在对文化资源加以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才能实现武夷山茶文化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汝百乐,徐友.云南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61-65.

[2]余悦,王柳芳.茶文化旅游概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3]王小丹.福建省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省农林大学,2009.

[4]唐月民.文化资源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张琛 单位:山东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