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表演介入茶文化艺术传承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古筝表演介入茶文化艺术传承,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古筝表演介入茶文化艺术传承

【摘要】古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民族性特点强烈。茶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发展历史悠久,两者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茶文化形成之初,两者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在茶文化艺术传承过程中,适当加入一定的古筝表演,使茶文化发展如虎添翼。而将古筝表演置于特定的场合之中,也可使表演活动呈现出不一样的感官体验。黔北茶文化艺术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本文立足古筝表演介入黔北茶文化艺术传承,探讨其双赢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古筝表演;黔北茶文化;双赢

一、古筝表演与黔北茶文化艺术

(一)茶文化艺术中的古筝表演。古筝是我国常见的传统民族乐器,其音色优美,旋律典雅,是大众青睐的传统乐器之一。古筝表演在古代宴饮场合较为多见。欣赏古筝表演,不仅是古代上层社会阶级地位的象征,更是文人骚客创作灵感的来源。因而,我国茶艺文化与琴艺文化结合的例子古代就常见,尤其是上层社会更加注重饮茶与高雅艺术的碰撞体验。如《调琴啜茗图》中,就生动地描绘了品茶与听琴的场景。众所周知,古筝表演与茶艺文化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古筝作为流动的音符,其表演富有艺术表现力。茶作为静止的气韵,深思飘渺。两种艺术的结合能给人不一样的感官和心理体验,能够为茶艺文化营造轻松享受的良好氛围,并进而让人获得精神上不一样的独特享受。古筝作为茶艺文化中应用广泛的乐器,形式多样,且历史悠久。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茶艺文化逐渐成为普罗大众流行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进而也促进了古筝表演艺术与茶艺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二)黔北茶文化艺术。贵州种茶历史悠久,从史料记载看,在汉代,贵州茶就已是常见的“土特产”,并有茶树种植园的记载。在世界上,中国是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在中国,贵州是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地区之一。而在贵州,产茶量占比较高的便是黔北。黔北茶文化是一种与贵州酒文化有着同样久远的文化,其中,位于黔北的遵义市甚至被称为“中国茶乡”,其产茶量占到贵州省茶叶总量的30%。曾被称为“茶圣”的唐代陆羽盛赞过的湄潭翠芽,在“贵州十大名茶”“贵州五大名茶”评比中高居榜首,并获得“贵州三大名茶”“中国驰名商标”殊荣,品牌价值近十亿元。贵州茶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底蕴深厚。茶在贵州当地多个少数民族以及外来人口的发现、利用过程中,创作并继承发展了贵州茶文化,尤其是与各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宗教、祭祀、礼仪、婚礼、学习等方面,具有更为多姿多彩的民间性、学术性、仪式性。如在20世纪40年代,随着浙江大学西迁遵义湄潭,一批学者的诗词唱和、品茶论道,使黔北茶文化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

二、古筝表演介入黔北茶文化艺术传承

(一)提升黔北茶文化艺术内涵。纵观黔北茶文化发展线便可知道,其文化艺术内涵不断集聚丰富,尤其是20世纪浙大的西迁,进一步为黔北茶文化增添了一丝文人气息。茶本身并不具有某种文化特点象征,大多是人们在生活中,将自己的主观感受不断赋予给茶,从而使茶慢慢形成一种文化,并最终发展为一种茶文化艺术。因而,古筝表演也可以为茶文化艺术贡献一分力量。关注茶馆或经常进入茶馆的人会注意到,茶馆常常会播放古筝曲目,给茶馆营造品茶、喝茶氛围。尤其是当茶馆有茶艺表演的时候,有档次的茶馆还会邀请古筝师进行现场演奏,以便烘托气氛。加入古筝表演,不仅能给品茶人带来丰富的感官享受,更能给品茶人心灵上带来一种艺术触感,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快感,并引发对人生、对生活的深度思考。因而,黔北茶文化需精心思考,揣摩茶文化之道,结合实际加入古筝表演,以期提升黔北茶文化艺术内涵。

(二)增强消费者茶文化艺术获得感。纵观全国的宴饮场所,当前,有许多地方采用了现场表演的方式进行助兴,以活跃宴饮氛围,如咖啡厅、餐馆、酒吧等。其中,酒吧的现场音乐表演最富有代表性。说到底,品茶、喝茶其实也是一种消费,而如何让消费者觉得钱花得值当,必须多花心思。事实上,在茶馆喝茶,其实就是休闲娱乐,只是因为环境的不同,人们才会选择到茶馆细细品茗、思考人生。对于热爱茶文化人来说,打动他的绝不仅仅是一杯茶的味道,而是茶里的文化的与灵魂。通过一定的载体,将茶文化灵魂传递给饮茶人,对茶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品茶人在正常消费的同时,适时适度无偿地欣赏现场古筝表演,无疑会给增添几分茶文化艺术获得感、满足感。良好的消费环境不仅给茶馆品位加分,更能填满消费者心理的空白,带给消费者一种精神上的刺激。因而,加入古筝表演,常常会给消费者带来深刻的印象,即使没来过的消费者,也想一睹这个富有底蕴特色的茶馆,一传十、十传百,茶馆的名声和美誉度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三)推动黔北茶文化艺术传承。古筝表演与茶文化艺术,不应简单地看成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更应看成是一种双赢模式的合作建立。古筝表演及古筝艺术的发扬需要环境依托,同样,茶文化艺术传承也需要其他艺术力量添砖加瓦,从而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尽管现场古筝表演艺术的加入,不能直接推动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但能间接给茶文化艺术的传承提供更多的可能。对于茶文化而言,尤其是偏居一隅的黔北茶文化艺术,有了古筝表演等特色艺术的加入,在其品位和档次上自然会与其他地方的茶文化拉开差距。以龙虾为例,全国多地均有龙虾,龙虾也渐渐成为老百姓的餐桌常物,但在中国中部的潜江小城却成为了龙虾的正宗之地,被称为“龙虾之乡”,提起吃龙虾,人们都会想到要去潜江吃龙虾。这其中便有文艺力量的加入推动:潜江龙虾节,一年一度的潜江龙虾节至今已举办十届,其龙虾节文艺晚会更是将龙虾节推向高潮。黔北茶文化应借鉴全国乃至世界的经验,借助古筝表演等形式打造茶文化高地,推动黔北茶文化艺术传承。

三、古筝表演介入黔北茶文化艺术传承双赢模式构建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茶文化的内在精神是宁静、专注、淡泊与传承,在进行茶文化艺术传承活动时,无论是观赏者还是表演者,内心都需要保持一种宁静的身心状态。黔北茶文化经过一代又一代黔北人的继承发展,已形成了黔北特有的茶文化,这是茶文化的一种传承,更是黔北人民勤劳勇敢、永不屈服精神的一脉相连。透过茶文化,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内在精神。古筝表演同样与世无争,空灵宁静至极,靠近古筝的世界,身心都得到极大放松。静听古筝曲《高山流水》,淡泊宁静,天地之间只有山山水水,此时再端起一杯茶,更增添了一分真实。正是因为古筝表演与茶文化的相通之处,在古筝表演前,要慎重选择演奏曲目,充分考虑曲目的内在含义和意境是否与茶文化艺术传承活动主题相贴切。我国的古筝曲,基本每一首都有其特定的思想文化内涵。如众所周知的《战台风》,曲调气势磅礴,音乐形象鲜明,全曲成功地塑造了码头工人大无畏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若用此曲加以配乐,则与茶文化艺术传承背道而驰;相反,如果辅以优美典雅、节奏舒缓的曲调,则效果大不一样。如《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曲调舒缓,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选择诸如此种曲目,古筝表演与茶文化艺术传承节拍一致,内容契合,互不影响,一方面完美地展现了古筝表演,实现了价值演绎,另一方面也有效促进了茶文化艺术传承,最终能有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实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纵观黔北茶文化发展,在当今多种文化的相互影响下,无论是生产工艺还是冲泡的方式,都在不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茶叶本身,茶叶品质不断提高,茶叶品种不断增加,以适应新时代人们的口感。再美好的艺术表现形式,时间久了,出现的频率太高,人们不知不觉间也会慢慢生出腻感。如大家熟知的十大古筝名曲,如反复应用,创新不在,继承也便失去了其灵魂。而在此种背景下,若在茶文化艺术传承过程中一直选择一成不变的经典古典筝曲,将难以适应当今不断发展壮大的产业需求。中国传统古典筝曲意境高远,艺术内容多样,从古至今浓缩了不同的时代素材,也有不同的故事来源和故事理解,虽然能通过现场演奏将这些内容带给观众,但对不少听众来说仍然隔着一段距离。因而,在茶文化艺术传承发展中,传统的筝乐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精心准备每一首曲目,针对茶文化艺术传承过程用心钻研、贴合实际,实现有不一样茶文化的地方就有不一样的古筝表演,展现新时代茶文化特征,展现不一样的茶文化艺术,实现古筝表演、茶文化艺术传承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四、结语

从古至今,在茶艺表演和饮茶活动中,音乐始终是个重要的因素。茶文化象征着一种高雅,人们常常希望通过饮茶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古筝表演艺术同样也是高雅淡泊的象征,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古筝是我国传统茶文化的独一无二的优秀载体。黔北茶文化发展历史久远绵长、底蕴深厚,而古筝表演在我国传统音乐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民族性特点强烈。饮好茶必有好乐,将古筝表演运用到黔北茶文化艺术之中,一方面不仅能增加茶文化艺术内涵,为其传承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另一方面能推动古筝表演推陈出新,适应新时代要求,进而实现两者共发展、同进步,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形成双赢的良好局面。

作者:张双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