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茶文化与心理健康结合的必要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承载民族发展、国家繁荣的最强大的动力。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及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不断的变化,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同时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随之受到影响,对其个人的性格、行为方式以及社会认知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干扰,最终导致在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了影响。这也给我们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在不同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中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在多种价值观的影响下端正思想,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拟结合茶文化素养本质的同时,对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诉求进行分析,结合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带来新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社会;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我国大学生群体基数大,频繁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化教育相对的滞后,给大学生心智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干扰。本文从思政教师的视角分析和探究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结合茶文化中的精神思想给予相应的建议,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心理亚健康的学生恢复到健康,同时实现茶文化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
1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构建的意义
1.1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构建提供支撑。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和应用的时间较晚,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体系是基于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虽然取得的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异以及西方心理学的负面问题,出现了不符合理论和实践的现象,无法满足我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增长的实际需要。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作为国粹,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也是延续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长河,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诸多中华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都蕴藏其中。其中茶文化中蕴含的茶道、茶德、行为和活动以及其他方面有详细和具体的指导,青少年还具有顺应茶文化要求的心理特征。
1.2茶文化对健康心理构建带来的积极作用。茶文化的感染和影响力到处可见,除了在生活中,随着社交软件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所处的文化生态圈也逐渐受到了茶文化的独具一格的魅力。茶文化历史的文化长河中凝聚了百家思想,有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伦理观念,同时对人性、心理和精神品质有着指导意义。茶文化更可以在大学生这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更加充分地提倡和发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水平的丰富,移动互联网使得文化传播速度更加迅速和方便,大学生更容易更方便的接受了更多优秀茶文化的熏陶。在我们生活当中文,茶文化的元素逐渐得以加强,同学们可以在生活中就体验到了其独具一格的魅力。茶文化强调道个人的道德修养,宁静、乐观、平和诚信的品质,这种品质种植在了中国文化界不同阶层的生态土壤中。尽管这种以中国文化经典为载体的重要文化传播特征,但在一般的年轻群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断层,然而在中国文化的体系仍然至关重要。更全面且更立体的茶文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建设的影响,特别是对道德认知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随着短视频及快文化已成为了青少年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其作为文化宣传的重要载体,过多而零散的信息以及各种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如15秒和30秒的短视频给大学生提供的茶文化的内容过于单薄、同时快速的视频浏览无法让其理解吸收茶文化的精髓。另外,不乏一些商家为谋取利益,借用茶文化的名义进行商业传播,这也会对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微弱的认知和思维产生一定的困扰,无法正确理解茶文化。
1.3茶化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指导。茶在现代人类生活当中已再单纯的体现为一种自然资源,在满足保健的需要之外,也作社会互动、融入到普罗大众的精神境界中的文化载体。其作为民族文化的一脉,融入了诸子百家之所长,涵盖了文学,哲学,艺术技艺等各个领域是由绿色植物所凝聚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俗话说入奢易,从艰难,而茶道主俭忌奢,茶经上说:茶之性俭。茶,行优而有俭德者饮之甚宜。易经卦文: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以禄荣之。这也是茶文化中的茶廉文化。显而易见的是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是无法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茶文化包含着我们本土的心理学体系,可在茶与水之间对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提供道德行为的指导,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方式滋养他们的心灵,既减少了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抵触情绪,又增加了思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近,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茶文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一部分,成为人际交往中文化传递的的媒介,已充分的融入中国的寻常百姓家。包文学,审美,家庭教育和人生智慧等方面的内容,以茶悟道,以茶会客,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茶为礼,以茶代酒,已逐渐被大众认可成为引领社会风尚。
2.1茶文化是国际性的。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人们根据当地的生产生活习惯选择了不同类别的茶饮,在《本草拾遗》中被誉为“万病之药”后成日常家庭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茶有百味亦有百用,旧日只有达官贵人才可以享用,如今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从茶汤的中感受到茶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种植茶、利用茶的国家,今天14亿人里喝茶的人有4.7亿,年均增加2000万人[1]。与茶叶生产,运输和贮存加工及其他经济形式有关的种植业,以及与茶叶相关的配套设备,家具,用具器皿还有经营场所、还有茶品种研究的科研机构、茶叶的审评机构、非盈利性的茶文化行业、以茶文化形式为基础的琴棋书画、与茶有关的仪式、表演和民间传说,以上这些有机的形成了一整套现代茶业发展体系,随着中国茶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人们对美好的食物的向往,消费升级带来了强大的市场需求的同时也激发着茶在世界各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2.2茶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茶由最初的“万病之药”再到脍炙人口的诗句,通过文化诗歌、散文绘画,茶成为了人们的精神产物,通过上千年的历史实践,逐渐形成成文了一股思想,融汇在中华文明中。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新芽,取诸子百家的思想精神内涵,也融汇了佛学的静寂,道学的旷达。目前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表面化、形式化和与功利化的倾向,根本原因是无法将优秀的本土文化融合并传递给学习者消化吸收,停留在理论、空谈层面,没有渗透到学习者的生活和思维当中。茶文化中的心理学所承载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乐观积极、以人为本、朴实厚道和温和委婉的优秀精神,这种精神的渗透不卑不亢,不急不燥,润物无声,与现代部分青年的轻佻浮躁之风迥然相异。《乡饮酒义》云:“非专为饮食也,为行礼也。”礼作为德的外在体现,也是精神修养的体现。故可得饮茶之礼,意不在所饮之物,亦不在是饮食,而是德行修为的实践。不论所饮何物,皆是生活,与融汇在生活中的品行之中,茶盘中的“一亩三分地”,给处在“文化启蒙”和迷茫期的大学生带来了更独到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帮助他们疏解和提高心气,心力,心智[2]。
2.3茶文化的智慧和内涵。下午茶时间已不再是单纯的餐饮方式,茶也不再仅仅是饮料的代名词,茶已深深融入了世界人们生活中的点滴。茶亦或是一个百宝箱,通过茶传递信息联络友谊,人们在茶座之间交流,在茶汤中品味情感。唐代刘贞亮将饮茶功德归纳升华为“茶十德”,其中,“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茶的功能不再单一,已上升到哲学和思想层面,在哲学和精神上给予人们智慧,精神修养和人格创造的启迪[3]。伟大的劳动人民崇尚自然,朴素谦逊,形式次之,饮茶亦是。与严格的仪式和浓厚的宗教色彩的日本茶道有不一样的境意。品茶,不仅是“品评味茶”也是优雅和闲适的艺术享受,“茶之技艺”更是在饮茶的空间,氛围,配曲的韵律,泡沏的手法,更是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一种艺术过程。茶水之间沁入的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有理性、有意志、有情感。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理性形式与情、意的融合,由此为道德行为提供内在的机制。
3创新运用茶文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上述,通过结合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茶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中探索出特色之路来[4]。茶文化可融入教学方向和过程中为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有力基础优秀教育环境可以为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有农林类专业的院校更是可以运用近水楼台的优势,让茶文化走进课堂,走进校园文化,结合各种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茶文化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影响力。
3.1在更多的场景融入茶文化。除了在心理辅导课中,平时可将茶文贯彻到主课堂活动中在,课间、课余相结合,同时在互联网中倡导推行茶文化。通过课上、课余有机结合的方式将茶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可以作为选修课程,以茶不骄不躁,在深林水涧寂寞生长,茶香浓郁却不失清爽,使‘茶精神’温良恭俭让得以体现。在课堂茶室空间布置上要符合是俭约的艺术审美,删繁就简。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中着重以茶会友的融洽的氛围,即有着“寒舍茶”亲近亦或是茶会的热闹大方,营造的是教师循途守辙、崇尚和谐,学生谦卑有礼坚守本心、致远笃志的艺术形象,微信中的主题栏目可通过“三茶六礼”“香茶美器”“茶和天下”传递美学讯息;在学校的晚会活动中可已将茶文化以话剧创作的表演形式呈现,即运用茶文化中的历史、文学、演说、音乐、茶席、舞美等通过主题呈现出来使之具体呈现,达到类似与话剧艺术创作。茶的情缘,古有诗仙李白是茗茶入诗最早的诗篇,白居易亦有茶诗力作,唐伯虎的《烹茶画卷》,今有鲁迅先生的“粗茶淡饭”,郭沫若的与友共甘茶,老舍先生的“顿茶”都是以茶媒传的中国故事,可以通过话剧诠释出茶文化让参与者沉浸在故事中。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这种自信很大程度上来自历史、来自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5]。因此,在校园文化为砧木,嫁接上茶文化的新枝,更好的体现“沁茶自芳”,让茶文化基因成为“文化密码”,发展壮大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筑牢新一代年轻人的文化自信根基和底气。
3.2促进校园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通过将茶文创新的形态来融入校园文化,让茶文化激发精神力量,将茶种播近同学们的心中,成为精神和初心的支点,为道德修养和文化自信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通过对茶文化氛围在校内飘香,让学生感受到茶文化的气息,领悟其中的智慧。结合花园式校园举办“千人茶会”主题活动,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茶文化互相融合融汇贯通,使茶文化得以升华。茶素来恬静清雅,俭以养德、独善其身,“一杯清茶问古今,两袖清风为苍生”,通过习茶的感官体验做到赏其颜,辨其香,品其味,触知微,通过情境模拟来感知,学会感知茶的气韵生动,从感官通达心灵体会‘茶精神’的温良恭俭让。定期举办茶事活动,提倡“温良恭俭让”修身,品读古典诗集、参加农事活动,摘茶,制茶体会茶香的源泉,使中国人民的文化经典和优秀勤劳品质重新融入学生们的生活中,领会鼓圣先贤在茶饮中寻求通达自然大雅之道、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本性使然,平淡、天真的将对知识,劳动,技艺融为一体。重视茶文化,经典茶语“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主席对茶文化的评价如此崇高,可见我们拥有深厚的茶文化软实力。它能启发学生注重树的美德,内化价值观,极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茶经过历史长河凝聚了了中国的文化符号,其承载的思想是接地气的、朴素的。茶汤是一股温暖有智慧的民间“语言”,为中国新一代力量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基础[6]。
3.3格物致知,身体力行。以“十大育人”体制为平台,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大学生茶礼的日常养成。“全过程育人”是指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通过与其发生的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的关联工作,发挥育人功效,实现高校对大学生施教环节的全覆盖。在心理健康的构建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以健康阳光的方式生活,将课堂中的学习实践在生活中,务实求真,学以致用;在心理教育中通过对茶道技艺的反复练习调节精神气质;创造鼓励师生以茶相敬,互敬互爱、相互认同,崇尚和谐的氛围;举办茶话会,各个专业的同学以茶为媒相聚品茗,拓展视野延伸知识,结交知心好友,不乏是一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尝试。
参考文献
[1]潘斌.孙希旦《礼记集解》的内容和特色[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3):26-31.
[2]王宏树,费明煦,袁自春.论安徽茶业可持续发展[J].茶业通报,2001(3):4-6.
[3]吴晶,胡浩.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建设教育,2017(1):75-76.
[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青海交通科技,2020,32(1):2.
[5].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7):4-8.
[6]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16(6):33.
作者:方舟 单位:漳州科技学院茶与食品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