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茶文化与旅游业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容摘要: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传统文化的茶文化在中原经济建设中应当受到高度的重视。对于传统茶文化发展的源流追溯,将有助于理解其在当今中原经济建设中的优势与价值。信阳是中国著名的茶都,对其茶文化进行开发,对于信阳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业;经济;信阳
中国是茶文化的起源地,是世界上发现茶叶和应用茶叶最早的国家,种茶、制茶、品茶的历史十分丰富。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茶文化也随之形成。茶文化是以茶叶为载体的精神创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典籍、诗词歌赋作品中对茶的记载不胜枚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开始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信阳作为茶资源丰富的地区,将其茶文化与旅游相联系进行重点开发整合,通过文化手段推动信阳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挖掘信阳文化经济发展潜力,将会促进信阳旅游经济迈向一个崭新的台阶。
一.有关茶文化的历史记载与演进
(一)孕育期
在悠远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古代先民最早发现和利用了茶叶。有关茶叶的最早记载应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神农本草经》中这样写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九经》无茶字,或疑古时无茶,无茶字,非真无茶,乃用荼以为茶也。唐始妄减荼字一画,以为茶字,唐陆羽著《茶经》犹见荼字,足见唐人尚未全用茶字)。具体谈到饮茶的记载是在《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此时茶还没有成为普遍的大众饮品。自此,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尚处于孕育时期,饮茶习俗还没有真正地形成。
(二)萌芽期
秦汉以来,人们开始把茶当做一种日常的饮料。有历史文献记载的茶文化当始于西汉。魏晋南北朝之时,饮茶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彰显个人素养和品行节操的行为。一些有识之士以饮茶来对抗当时奢侈淫靡的社会风气。比如晋代吴兴太守陆纳为人正直,如若有客人来拜访,皆以茶招待。其侄陆椒为接待卫将军谢安,“遂陈盛撰,珍镬毕具”。事后,“纳杖椒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晋中兴书》)左思的《娇女诗》中留下了这样的诗句:“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立。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衣被皆重地,难与沉水碧。任其孺子意,羞受长者责。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可以见得当时人饮茶的乐趣所在。这一时期,关注茶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茶文化也由此而萌芽。
(三)成熟期
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是茶文化发展至成熟的一股重要力量。“茶兴于唐”,这一时期茶文化发展如火如荼,还与当时人陆羽所著的茶书《茶经》有很大的关系。堪称“茶圣”的陆羽所撰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将茶艺、茶道、茶思想以及有关饮茶的诸多方面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写入书中。在唐代的茶文化方面,除了陆羽这样一个对茶文化的发展有卓著贡献的人以外,当时繁荣的唐代文学也为茶文化的兴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涌现出许多反映茶文化的佳作,其中的代表当属诗人卢仝的《饮茶歌》,堪称千古绝唱: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在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龙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全唐诗》卷388_10)
(四)全盛期
由宋代开始,茶文化发展到了全盛时期。茶已不单单是上层社会、文人骚客显示其节操的载体,它也深入地走进了社会各个阶层的日常文化生活当中,更加注重在品茗中的自我情感表现。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其《双井茶》(《全唐诗》卷435)中这样写道: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吸尤须三日夸。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诗人强调的是品茶中对于“常德“感悟,君子就应该像双井茶那般,自始至终不改变高尚儒雅的品德与气质,含蓄地传达出诗人一生的志向与追求。明清时期的茶文化更是蓬勃发展,这一时期的人们更加喜爱茶,因而茶书、茶诗等的活动更是异常丰富多彩。比如明代袁宏道的《竹枝词》:“雪里山茶取次红,白头孀妇哭青风。自从貂虎横行后,十室金钱九室空。”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文人为茶文化的繁荣付出了很大的心血,茶对于当时人们的生活极其重要,他们将个人的人生志向和精神追求完全寄予于茶当中。
二.弘扬茶文化发展促进茶经济繁荣
中国十大名茶之———信阳毛尖茶,享誉海内外,也为信阳市赢得了“中国茶都”的美称。茶文化旅游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逐渐兴起的一种文化旅游,是以茶叶资源为载体,以享受与茶叶资源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内容,以旅游为形式的一种文化专项旅游。弘扬和发展茶文化,对加快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价值。
(一)开发信阳茶文化的原因
茶文化的发展丰富了茶文化旅游产品,满足了旅游的市场需求。茶叶资源是开展茶文化旅游的本源。信阳茶叶资源极为丰富,淮南丘陵和大山区皆有茶树种植,境内的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震雷山、黑龙潭和白龙潭等群山峰顶都是生长名优信阳毛尖的最佳基地。山区高山空气洁净,灌溉水源也很少污染,这就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一个天然无污染的环境;高山云雾多,光照适宜,加之空气湿润,日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生长;再者茶叶经光合作用积蓄物质,有效积累多,故高山茶叶香味儿浓郁。信阳市本身的地理位置优越,就是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信阳市有着悠久的茶文化积淀,一般认为起于东周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代光绪末年开始提倡开山种茶,先后成立元贞(震雷山)、广益、裕申、宏济(车云)、博厚、森林、龙潭、广生等八大茶社,发展茶园,逐渐改进完善了信阳毛尖的炒制工艺,产区也不断扩大,而今信阳毛尖已经成为我国极为少数的出产在北方的名贵绿茶之一。1936年《重修信阳县志》称:“本山产茶甚古,唐地理志谓义阳(今信阳县)土贡品有茶。”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评价说“淮南茶信阳第一”。随着信阳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和茶品味层次的提高,信阳毛尖在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荣获“全国名茶”等多项荣誉称号。自1992年以来,在信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六届茶文化节,每届的信阳茶文化节都取得了圆满成绩。在此基础上,信阳市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外开放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信阳市的知名度也在不断地扩大。大力开发信阳市的茶文化,也是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旅游类型,不仅可以增强信阳茶产业的生命力,提高其经济效益,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弘扬信阳的传统茶文化历史,提升信阳市城市品位具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二)信阳茶文化开发策略
信阳历史悠久是一座山水之城和绿色茶城,它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2007年,信阳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标志着信阳旅游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在茶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结合信阳丰富的旅游资源,将传统的茶文化与自然资源合理融合,不仅可以丰富信阳茶文化旅游的内容,还将有利于拉动整个信阳市旅游业经济的发展。比如在信阳的鸡公山、南湾湖风景区大力推广茶文化,有效发挥信阳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使得游客们在欣赏山水之余,品上一杯浓郁的香茶,不仅让游客饱览了自然山水的风光,更是领略到了信阳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入茶园,赏茶树、采摘茶叶,发挥游客的主动性,使其亲自动手加入到采摘的活动中来。开展具有特色的茶文化专项旅游,也是非常有意义而且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这种专项旅游能够满足游客寻求新鲜事物、放松娱乐的心理需要,可以成为新兴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发展传统茶文化,是推动当代信阳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茶文化的开发,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大对信阳茶文化的宣传力度,打造信阳茶文化的品牌。努力招商引资,继续开展每年一度的茶文化节盛会,真正的做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茶文化节为契机,宣传信阳,打造其独具特色的旅游形象,形象也就是效益。以举办茶文化节的形式,来推动信阳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总的来说,茶文化与旅游是不可分割的。在当下以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信阳市旅游业继续沿着“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的趋势,让游客在饱览信阳风光之际,领略信阳厚重的茶文化,实现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优势互补。相信这样,信阳的茶文化旅游发展必将引来崭新的面貌,信阳市整体经济建设也将在改革与发展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张琳洁:论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4).
[2]李江敏,李志飞:文化旅游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陆羽:茶经[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4]林晓平:客家茶文化的特色[J].农业考古,2006(5).
[5]季少军: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6(10).
[6]陈华,刘良源:江西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江西林业科技,2005(2).
[7]郭盛晖.广东客家文化及其旅游开发[J].中山大学学报,2005(7).
[8]刘有明,伍先明.关于做大做强赣南茶产业的几点思考[J].蚕桑茶叶通讯,2005(3).
作者:王雪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