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化基础课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职教育公共文化基础课功能
一、德育的功能
学校教育,不同于培训机构。它的功能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单一的技能,简单的操作。这仅仅是一方面。学校之所以称之为学校,是因为它承载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承载着传承文明、传递信念、团结合作、文明礼仪等诸方面的神圣职责与义务。这些任务,可以通过公共基础课中的德育教育来实施。从最基本的文明用语开始,到文明仪表、文明行为、文明礼节等,都渗透于德育课堂。再进一步,通过德育课堂的阵地,让学生走进经济,走进法律,从灵魂深处提升道德感、正义感,以智慧、规则、法律为行事准则,提升团队意识。这应该是我们的学生必备的素养,不同于简单的劳务付出。这也是近年来职业学校的学生广受社会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提升能力的功能
文化基础课,不是一门显性的、能看到直接结果的培训课程。它的作用,深入人的骨髓,摒弃一切功利,提升的是人的综合素养。比如:数学课堂,其功能不仅仅是做一道题,画一个图。数学讲究的是培养出科学的思维习惯,严谨的做事风格,优秀的概括能力以及公平公正的评价品质。所以说,中职学校一堂好的数学课,是不同于应试教育下那种以分数定输赢的格局的。它可以是一个好的书写格式的培养,字迹工整,语言精练,可以是一道严谨的论证题的复述,反复渗透,甚至背诵,在熟练的叙述中体会叙述的美感,体会逻辑的魅力,体会归纳的艺术。还可以是画一个漂亮的图形,在亲手描绘的过程中感知抽象与现实的碰撞。数学甚至可以是一个趣味游戏,老师们带领学生遨游于神奇而现实的知识领域,做得了游戏,体会了科学。如做一个在圆桌上摆放硬币的游戏,你放一枚,我放一枚,以谁没有地方放谁就输为游戏规则,看同学们有什么方法,渗透的就是圆的对称性原理。培养的就是思维严谨、科学,摒弃毛躁,杂乱无章,缺乏依据等不好习性。再如用一张纸,对折32次以后(忽略其不能够对折32次),会有多厚?学生是不具备这种猜测能力的。我们讲给他们听,作用就是打开学生狭隘的想象空间,用知识扩充头脑,养成数学思维习惯,开拓学生眼界,使其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具备优于他人的正确反应。所以说,当我们占据文化课课堂,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是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的。
三、播撒文明的功能
对于学生能否利用好课堂,是否愿意跟着老师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完全取决于如何引领他们。比如语文课,如果我们每节课带给学生的是他们听得懂的、领略到的、充满激情和感动,每一节课都能拨动学生稚嫩的心灵,让他们心动,那么,我们就在他们的心灵里播撒了文明的种子。都说数学是思维体操,语文是心灵体操。通过语文课,让学生心灵富有,提升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让他们在文明的土壤中开花,结果,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比如诗歌朗诵,比如美文欣赏,比如经典之作的段落分析。学会欣赏美,我们的学生就离文明进了一大步,这将带动整个校园文化有一个质的飞跃。只有优秀的校园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所以说,文化课程,播撒文明,它的功能是不可取代的。
四、终身发展的功能
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融合策略
【摘要】本文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从学科融合的视角出发,分析讨论公共基础课与职业课程的关系,根据高职艺术院校的特点,探讨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融合的策略,提出找准课程定位、重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等方法,以达到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复合型艺术专业人才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大学语文;职业课程;融合
据调查,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特别是艺术类的职业院校中,公共基础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却普遍滞后,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共基础课固守学科的完备性,脱离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二是随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方针的推行,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备受忽视。大学语文作为高职艺术类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同样存在以上两大问题。其实,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其立德树人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的方向也是一致的。而大学语文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能将其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盘活教学资源,必能使大学语文教学走出目前的困境。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对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的融合进行探讨。
一、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融合的理论依据
1.关于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关系的三种观点。关于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论述,普遍存在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对立论。这种观点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是相对独立的,甚至是对立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和一线教师认为,公共基础课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完整的学科体系,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框架、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都是相对独立的;而专业课亦然。他们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相对处于独立的地位,彼此交集较少,只要各自守好自己的课堂就好。二是服务论。由于公共基础课的基础性特点,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认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要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公共基础需要服务于专业课”。在高职院校,持这种观点的多数是专业院(系)的负责人和专业老师,他们认为,一个学生的专业课学得不好,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差,必定是基础课没学好,是基础课拖了学生的后腿。三是融合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成人成才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公共基础课不能局限于自身的课程教学体系,要充分的“走出去,引进来”,突破学科体系的桎梏,关注学科的交叉发展前景,引进专业教学方法与技能,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充分地融合起来,构建“交叠”课程发展区,开发课程的交叉与重叠模块,促进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共同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关系的辨析。长期以来,由于高职院校推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针,一方面,教学管理部门大力支持专业课程的建设,大多数职业院校会因此削减公共基础课的课时量,特别是职业艺术院校,演出任务、专业比赛及校园文化活动较多,经常会因此占用正常授课时间,导致公共基础课课时量一缩再缩;另一方面,公共基础课的教师也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认为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专业课,基础课过得去就行。可见,不仅教育管理部门,甚至是公共基础课的老师都认为专业课的重要性高于公共基础课,基础课就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实际上,教育部明文规定要“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其中,在2019的《指导意见》中更是对科目、课程、学时和学分等做了严格规定,并提出要“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指导意见在总体要求中提出要“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更加离不开公共基础课对学生基础文化素质和学科交叉视野的培养。由此可见,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并非是服务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公共基础课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专业课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上,应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而融合的课程观才能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3.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融合的理解。根据高职教育的性质与目标,本文提出的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是指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应主动走出自身的教学体系,借鉴和吸收两大类型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围绕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实现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相互交叠,从而有机地共同促进教学实效和学生成长成才。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应该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优化为最终目标。在学科融合观点的指导下,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都要根据新职教时代对于职业人才的要求重新进行学科定位,厘清各自的功能与性质,整合教学内容,以优化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促进其后续专业学习潜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其成长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二、高职艺术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1.课程定位模糊。对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当前有几种看法:一是把大学语文当作人文素养课,本科院校多以此为主;二是把大学语文定位为职业技能课,强调语文的实用性、工具性,中职学校多以此为主;三是将大学语文定位为文学欣赏课,培养审美趣味,提高审美能力。据调查,高职艺术院校关于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有些学校的大学语文课,固守学科本位思想,将大学语文上成了高四语文或文学欣赏课,脱离了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二是有些学校过于强调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忽视了大学语文课的作用,对大学语文开设与否、课时量的设定都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在这些问题上凭教学主管部门的喜好随性而为。2.课程目标空泛。据调查,在大多数职业艺术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设置缺乏针对性,不能同时体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性,表现为课程目标的设定多以学科知识为主,与学生专业学习的衔接度低,也不注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现实表明,这种脱节的语文课程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满足学生关于知识与能力的渴求,难以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指标要求。3.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模式单一,首先是指语文课程的设置,在同一所院校只有一种,不管面对哪个专业,都采用一样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其次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单一,大多采用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活动为辅的方式。这些单一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大多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激发,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自然也差强人意。
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融合的策略
【摘要】本文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从学科融合的视角出发,分析讨论公共基础课与职业课程的关系,根据高职艺术院校的特点,探讨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融合的策略,提出找准课程定位、重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等方法,以达到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复合型艺术专业人才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大学语文;职业课程;融合
据调查,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特别是艺术类的职业院校中,公共基础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却普遍滞后,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共基础课固守学科的完备性,脱离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二是随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方针的推行,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备受忽视。大学语文作为高职艺术类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同样存在以上两大问题。其实,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其立德树人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的方向也是一致的。而大学语文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能将其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盘活教学资源,必能使大学语文教学走出目前的困境。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对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的融合进行探讨。
一、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融合的理论依据
1.关于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关系的三种观点。关于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论述,普遍存在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对立论。这种观点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是相对独立的,甚至是对立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和一线教师认为,公共基础课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完整的学科体系,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框架、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都是相对独立的;而专业课亦然。他们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相对处于独立的地位,彼此交集较少,只要各自守好自己的课堂就好。二是服务论。由于公共基础课的基础性特点,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认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要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公共基础需要服务于专业课”。在高职院校,持这种观点的多数是专业院(系)的负责人和专业老师,他们认为,一个学生的专业课学得不好,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差,必定是基础课没学好,是基础课拖了学生的后腿。三是融合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成人成才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公共基础课不能局限于自身的课程教学体系,要充分的“走出去,引进来”,突破学科体系的桎梏,关注学科的交叉发展前景,引进专业教学方法与技能,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充分地融合起来,构建“交叠”课程发展区,开发课程的交叉与重叠模块,促进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共同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关系的辨析。长期以来,由于高职院校推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针,一方面,教学管理部门大力支持专业课程建设,大多数职业院校会因此削减公共基础课课时量,特别是职业艺术院校,演出任务、专业比赛及校园文化活动较多,经常会因此占用正常的授课时间,导致公共基础课的课时量一缩再缩;另一方面,公共基础课的教师也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认为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专业课,基础课过得去就行。可见,不仅教育管理部门,甚至是公共基础课的老师都认为专业课的重要性高于公共基础课,基础课就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实际上,教育部明文规定要“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其中,在2019的《指导意见》中更是对科目、课程、学时和学分等做了严格规定,并提出要“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指导意见在总体要求中提出要“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更加离不开公共基础课对学生基础文化素质和学科交叉视野的培养。由此可见,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并非是服务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公共基础课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专业课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上,应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融合的课程观才能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3.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融合的理解。根据高职教育的性质与目标,本文提出的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是指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应主动走出自身的教学体系,借鉴和吸收两大类型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围绕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实现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相互交叠,从而有机地共同促进教学实效和学生成长成才。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应该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优化为最终目标。在学科融合观点的指导下,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都要根据新职教时代对于职业人才的要求重新进行学科定位,厘清各自的功能与性质,整合教学内容,以优化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促进其后续专业学习潜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其成长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二、高职艺术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1.课程定位模糊。对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当前有几种看法:一是把大学语文当作人文素养课,本科院校多以此为主;二是把大学语文定位为职业技能课,强调语文的实用性、工具性,中职学校多以此为主;三是将大学语文定位为文学欣赏课,培养审美趣味,提高审美能力。据调查,高职艺术院校关于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有些学校的大学语文课,固守学科本位思想,将大学语文上成了高四语文或文学欣赏课,脱离了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二是有些学校过于强调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忽视了大学语文课的作用,对大学语文开设与否、课时量的设定都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在这些问题上凭教学主管部门的喜好随性而为。2.课程目标空泛。据调查,在大多数职业艺术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设置缺乏针对性,不能同时体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性,表现为课程目标的设定多以学科知识为主,与学生专业学习的衔接度低,也不注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现实表明,这种脱节的语文课程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满足学生关于知识与能力的渴求,难以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指标要求。3.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模式单一,首先是指语文课程设置在同一所院校只有一种,不管面对哪个专业都采用一样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其次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单一,大多采用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活动为辅的方式。这些单一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大多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激发,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各怀鬼胎,教学效果自然也差强人意。
技工院校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定位的探索
摘 要:当前,国家有关政策、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素质的要求,都指向强化跨专业的通用职业素质培养。技工院校传统的公共基础课承载内容很多,但对通用职业素质的培养并不充分。在技工院校现有公共课体系中增设专门的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以之作为主要文化课的延伸和国家统编三科课程的有益补充,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在初期探索过程中,笔者尝试重新架构技工院校公共基础课体系,明确了适于课程教学的通用职业素质内涵,为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通用职业素质;技能人才;技工院校;公共基础课
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工作,要求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技工院校开设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是适应新时代要求、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措施。作为一门全新课程,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设置目的、与现有课程的关系以及适于课程教学的通用职业素质内涵等课程定位需要及时厘定。
一、设置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背景
在科学技术和商业模式日新月异的今天,技能人才的自我认识能力、责任意识、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理解和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跨专业的通用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往往等同于甚至超过专业素质。在政策层面,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提高重点关键岗位高技能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要求强化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培育,增强劳动者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劳动者践行工匠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据此,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的指导下,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笔者联合各地技工教育教研部门和有关技工院校,共同研究了技工院校设置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必要性(设置课程的目的)、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与现有课程体系的关系,并界定了通用职业素质的内涵。
二、设置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目的
经过实地研究可知,自我认识能力、责任意识、学习能力等跨专业通用职业素质,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都有所涉及。但是,专业课偏重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授,缺少对通用职业素质的目标化培养。现阶段,思政、语文、数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是通用职业素质培养的主要渠道。但是,上述公共基础课承载的内容太多,对通用职业素质的培养并不充分。以语文为例。技工院校语文课除了语言基本运用能力教学之外,还要进行文学教育,传承文化、培养艺术审美,教师难以集中精力进行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听读能力方面,抓住主旨、理解内涵、把握全篇、不漏细节;说写能力方面,表意清晰、用词到位、句无语病、简洁明了;说明较复杂的事物时,将功能、结构、流程用流畅的语言描述清楚;论述意见时,做到观点明确、合乎逻辑、条理清晰;与人交往时,做到表达方式因人而异、因事而变,据实使用不同的交往策略,赢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以上种种通用职业素质的培养都有不确定性,而这些素质正是专业学习、从事工作乃至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思政、语文、数学等公共基础课承载着重要的育人使命。无论是“三观”的树立还是文化的传承,无论是道德的养成还是基础数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的获得,学习这些公共基础课程知识都是学生打牢基础的必需,终身发展的支柱。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承接思政、语文、数学等传统公共基础课构筑的平台,在其上搭建一座桥梁,使传统公共基础课中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强化,并转换成真正实用的通用职业素质,帮助学生顺利进入专业课学习,毕业后顺利开展工作。
高校设计专业教学探究
摘要:艺术学门类下设计学的12个专业独立且彼此相通,其用造物的方式呈现科学与艺术相互结合的功能和美学。基于此,设计学旨在培养学生齐力造物的综合素质,其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以高校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索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设置与教学策略,优化课程体系和学科生态。
关键词:高校设计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策略
设计学是一门较新的交叉学科,理学、工程学、人文社会科学交错,科学与艺术交织。在学习化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环境下,人文主义的基础与技术主义的驱动使高校设计学科发展态势强劲。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下的设计学共有12个专业,分别是属基本专业的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和作为特设专业的艺术与科技、陶瓷艺术设计(国家控制布点)、新媒体艺术、包装设计,12个专业涵盖了广泛意义下的人类全部设计活动。学生的造物能力养成是设计学科教育的目标,高校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在此过程中承上启下,连通高中与大学,贯穿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乃至建构一种终身的思考方式。由此,高校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设置与教学策略研究大有可为。培养学生保持身心健康和思维活跃,然后做训练有素的公民,通过专业学习最终成为设计拔尖创新人才。
1高校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设置
1.1专业基础课教学共同体设置。基于2014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的调查报告,笔者关注到互联网下的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资源共享,打破高校的藩篱,出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高校不再孤立存在[1]。在线内容、实体学校、社会和人际环境、工作场所、文化机构等,都成为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的获得途径,形成一种高校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共同体(见图1)。此类实践的形成也因为设计和教育本身都蕴藏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基于此,高校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或将课堂教学教师主导、课时严格、学生集体听课、统一考试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多维度课堂空间,学生学习时间弹性化,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七分指导学生,两分传授知识,一分在线检查。建设设计学专业基础课的教育社区,学校和教师仅是体系里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学习者、家长、旁观者等。教学允许任何人参与、提意见,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家、教育批评家,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并非封闭体系,应与社会相关,并获得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1.2课程内容标准化与个性化设置。强调标准化的教学方式来自于“教育工厂”模式,这在现代教育的起步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可操作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对“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的全人教育的探索中,发现其植根自然人性之上。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自然成长和发展规律,推行启迪自我认知和对情感的教育,设置以学生的健康发展和一生幸福为本的课程。同时课程内容设置出现更多的订制的个性化内容,减少一致的标准化内容,更好地发掘每一位学生的特征,以适应其需求。因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家庭结构与情感异同量身订制,因学生直觉表达出的个性特征施教。通过专业基础课学习发现自己的某项才能,以诱发本能的方式,重组知识和习惯,思考环境带来的刺激,并处理这些信息,是从直觉到抽象的设计力、造物力不断进步的过程[2]。为配合个性化的培养需求,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也将超越知识,认知力与非认知力同行。认知能力培养包括语言、数学、逻辑、推理、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非认知能力培养包括人的性格、态度和积极性,如经验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亲和性、情绪稳定性。课程内容设置会指向生命与真善美。设置如小班级、自选、长短周期、跨学科、实验、体验式、情景式、合作学习、项目学习、网络学习、游学、学徒、社会实践等,乃至对中国文化深入学习。通过专业基础课学习引导学生走上正面的、积极的方向,获得潜能待开发的好状态,为渐进的专业课学习,审美能力、设计能力、创造能力的养成,乃至终生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供给“养分”。
1.3专业基础课设置架构。现代设计教育中,被研究较多的课程设计主要集中在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共同基础课”和乌尔姆设计学院的“专业基础课”,这二者有一定的前后即起关系。包豪斯设计学院共同基础课更为宽泛,在选择专业之前,考虑类似通识教育以及与相关专业的联系性,重视艺术探索,不过度重视目的性,如图2所示。乌尔姆设计学院的专业基础课更强调与专业的关联性,为了拓展学生视野,在院长马尔多纳多的推动下,有更为理性的课程被引入,例如数学、拓扑、符号学等内容[3]。我国高校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更多从艺术角度出发,例如,三大构成课程就是其中的重要课程。现今一些更具抽象性的思维方式也应该被引入,例如,乌尔姆学院的拓扑学内容,可以帮助艺术气质浓厚的学生补充抽象思考能力的短板。无论在平面设计和空间设计中,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进行设计元认知的实验。在作为设计师的培养过程中,左右脑都需要进行开发,感性和理性并用有助于学生成为真正理解设计全貌的人才。让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设置从日常生活出发,训练自然分析基础上的抽象提炼能力,从直觉到科学,寻求灵感与创造力。例如以综合训练的方式,从自然中抽炼出色彩、质感、比例、构成、结构、构造6个方面内容。6个主题无先后循环,开放式课程架构,探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金课建设路径分析
摘要:“金课”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对于教学质量提升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借助“金课”的理念和要求,改革公共基础课学科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高职公共基础课“金课”建设面临着生源结构复杂、师资力量薄弱等诸多挑战。应分层分类教学,教学内容体现专业特色,教学策略凸现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金课;建设路径
0引言
自从2018年教育部提出“金课”建设之后,各高校围绕“金课”建设进行了多维度的探索和实践。2019年1月教育部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改革传统的职业教育课堂,消灭“水课”,打造“金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同样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对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教育部2015年提出:“要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加强文化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认知特点,改革学科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公共基础课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效果。”[1]相关文件明确阐述了公共基础课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其重要程度也由此可见一斑。因此,高职公共基础课也亟需消灭“水课”,打造“金课”,致力于高品质课堂的建设,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从而促进“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目标的实现。
1“金课”的由来与内涵
1.1“金课”提出
2018年6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到了“金课”和“水课”“大学课程要合理增负,增加大学本科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真正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同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是“金课”一词首次出现在教育部文件中。2019年,教育部进一步提出了“双万计划”,着力打造一批一流课程,“金课”建设的序幕也由此正式拉开。
高职院校工艺美术类课程整合融通探究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对艺术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工艺美术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融通将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打造出高校品牌专业。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体系完全照搬本科高校、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等,导致培养出的人才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有必要借鉴优秀美术学院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将原有的造型与设计等基础课程重新梳理,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工艺美术类专业基础课程整合融通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艺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整合融通
前言
随着时代变化和国内外环境影响,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人才也呈现多元化需求。传统的工艺美术类专业基础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基础课与专业课缺乏有效衔接、传统工艺美术专业与其它现代设计类专业之间联系性较差,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培养的人才无法完全满足设计市场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从教育者角度来探究高职院校工艺美术类专业基础课的融合贯通。
一、工艺美术类专业基础课程整合融通的重要性
(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工艺美术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融通有利于高职院校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对高质量精准人才的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艺美术专业类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即专业能力、理论知识、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等。加上高职院校工艺美术类专业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传统的基础课程体系已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基础课程的整合融通,并不是简单叠加,也不是只推崇提高技能不要基础,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考虑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的特点之下,一手抓专业教育,一手抓基础教育,做到了将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模式的有效融合,将基础和专业进行很好地衔接。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教育内容等,能帮学生查漏补缺,扎实基本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养成一定的文学、美学修养,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为后期的专业学习打牢基础。
(二)有利于打造高职院校品牌专业。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程度加深,高职院校必须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专业建设成为衡量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特色专业建设。高职院校自成立以来有着自身定位,加上所处地域不同,使得不同学校有着自身特色。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艺术人才,有着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也是它的一个显著标签。而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融通,能够帮助高职院校重塑教育理念,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打破常规,结合工艺美术类专业的特点,借鉴优秀美术学院的设计基础教学体系,在原有传统西式美术基础教学体系基础上,融入传统中国美学的线造型教学体系,以东方美学思想体系为基础训练主线,辅以西方科学式的设计基础训练。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专业,培养出能与世界同类高校同台竞争的一流人才,有利于高职院校工艺美术类专业品牌的形成。
工商管理徽文化嵌入研究
一、重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学科体系,以徽商之“贾而好儒”精神打造现代文化新徽商
(一)“贾而好儒”为徽商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众多学者通过对徽州各宗族商人的研究发现,他们在步入商海之前大都受过正规的儒家经典教育,如清歙人江春“少攻制举业,乾隆辛酉乡闱以兼经呈荐,因额溢见遗,遂弃帖括经商扬州”。“少攻制举业”的经历使江春具有了敏锐的判断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从事商业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科体系的尴尬与不足
1.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上,人文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严重不足。
我国各专业课程体系通常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大模块。工商管理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略显不足,只占到总学分的30%左右。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又占据了相当的比例,课程之间有一定的重复,内容安排流于形式。而一些必要的人文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却不见踪影,结果造成学生毕业后人文与科学素养出现严重的问题。
2.专业基础课过多过泛,造成专业个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