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卫生统计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卫生统计论文:卫生统计革新发展思路
本文作者:路杰 姚进文 王玉霞 张争妍 单位:甘肃省卫生厅统计信息中心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甘肃省白银市卫生局
目前全国卫生统计使用的“官方”系统是全国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此系统始建设于2007年,统计范围包括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单位,填报时间按照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所要求的时点数进行填报,逐级审核报送,产出的数据是卫生系统最权威、法定的卫生统计数据。但近年来由于卫生部各司局相继推出了各自的业务统计系统,也要求市州一级填报并经省卫生厅审核后上报卫生部,统计内容与卫生统计存在重叠、指标解释和统计口径不一,出现同一指标产出不同的数据。医改监测时段与卫生统计时段不一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医改年”概念,医改年中的“季”或“期”和自然年中的“季”或“期”不一致。大部分统计人员和各级领导不太了解这一情况,导致同一指标的数据不一致。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不严数据质量是卫生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数据质量控制不严,卫生统计就失去了意义。尽管国家和地方都相继出台了一些卫生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管理办法,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不力,致使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统计分析与应用不足尽管统计直报系统产出了大量的指标数据,但领导想要的数据往往没有。目前所掌握的数据指标都是最原始数据,如医疗机构数、床位数、住院病人数等。缺少统计分析数据,如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医疗机构增减、人员增减、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构成、某种疾病发病趋势数据等等。这些问题一方面由于统计制度太宏观、应用层的产出指标较少等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与统计人员未能积极主动开展统计分析有关。
充分认识卫生统计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卫生统计数据已成为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各级政府对卫生统计数据的重视和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卫生统计数据已成为反映医改成效的主要数据来源,卫生统计工作能否为各级政府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是对各级卫生统计机构的重大考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随着广大民众就医需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医疗卫生服务享有知情权。及时准确地卫生统计信息,有利于医疗卫生单位和群众了解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增进人民群众对卫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增进医患沟通。卫生统计工作的任务日益艰巨2007年以来,从年报、半年报、季报到月报、实时报,医改监测数据报等,统计任务越来越多,统计项目也越来越复杂。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完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做实统计基础,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加快统计信息化,为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提高卫生统计数据质量,真实反应医改成效加强卫生统计工作,提高卫生统计数据,使卫生统计数据能真实反应阶段性医改成果及医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应从人才队伍建设、统计制度的落实、统计口径的统一等方面着手。加强卫生统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合理配备统计人员统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卫生统计数据的质量。各级卫生部门应按照《统计法》和《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要求,合理设置卫生统计机构并配备专业统计人员;二是加强卫生统计人员培训,通过建立统计人民院在职培训、岗前培训等制度提高农村卫生机构统计队伍素质。建立健全卫生统计制度及方法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原始记录,做好数据收集、整理、报表制作等工作,做到数字来龙去脉清楚,上报数据有根有据;二是实现统计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明确统计口径、指标解释、计算方法,使统计人员规范开展工作,领导了解统计基本概念;三是完善卫生统计指标体系,适当减少全面报表,确保指标体系相对稳定。建立年度考核和数据质量执法检查机制一是将卫生统计工作纳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年度工作综合检查考核范围,利用每年召开的办公室主任会议或信息科长会议,通报当年各单位统计工作情况;二是定期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卫生统计数据质量执法检查或抽查;三是建立统计数据质量通报机制,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定期通报各地、各单位上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
加强医改数据报送管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按照国务院医改办《关于建立医改数据库完善信息报送制度的通知》(医改办函〔2010〕12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度医改进展监测工作的通知》(卫办综发〔2011〕84号)要求,明确医改数据的报送管理、职责、任务分工。明确省卫生厅(局)医改数据报送职责省卫生厅(局)医改办负总责,负责工作布置、审核及协调工作,统计部门负责直报平台升级及维护,各业务处室负责监测数据审核。确定省医改办采集数据报送工作流程根据职责分工,卫生厅(局)医改办或统计部门负责指定专人负责数据收集;各业务处室确定医改数据报送联络人,负责提供和审核数据并签字确认。卫生厅(局)医改办审核数据并报主要负责人审核确认后报省医改办、卫生部。建立全省医改进展监测数据会审机制卫生厅(局)医改办组织相关处室及时对医改监测数据进行会审,通知有关单位进行数据修订,订正确认后再上报省医改办及卫生部,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卫生统计工作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要下大力气弥补在卫生统计工作上欠下的帐,使卫生统计数据能真实反应医改中存在的问题和成效,根据统计数据积极调整医改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高职卫生统计医学检验论文
1五年制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情和岗位需求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对从业者的《卫生统计学》知识有较高要求,不仅包括常用统计图表的绘制,常用统计原理、统计方法的理解,还包括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和部分多因素分析等。因此《,卫生统计学》是医学检验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2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卫生统计学》教学改革初探
2.1改革教学内容
2.1.1结合职业岗位需求,精选授课内容:不同的职业岗位对《卫生统计学》知识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教师要对专业岗位需求有清晰的认识,认真研读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该专业对《卫生统计学》知识的整体需求和知识结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对《卫生统计学》专业知识的需求主要包括常用统计图表的制作、常用资料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相关与回归分析等,很少用到多元回归分析、医学科研设计等统计方法。因此,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梳理和筛选。
2.1.2强调对基本原理、概念的理解,形成统计思维,避免死记硬背:五年高职学生普遍存在逻辑思维能力差、喜欢死记硬背概念、生搬硬套公式等情况,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及时复习,很容易把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张冠李戴。作为教师,应在讲清《卫生统计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讲清、讲透几种最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统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掌握统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有关公式的应用条件上,让学生对统计内容进行对比、归纳,建立统计知识的整体观。课后让学生及时复习,以满足将来职业岗位的需要。
2.1.3结合统计软件,淡化公式的数理推导和记忆《:卫生统计学》具有理论深奥、概念抽象、数据枯燥的特点,但它不是数学,不像数学那样着重公式的推导、证明、记忆,并通过大量的习题运算来强化公式《。卫生统计学》的主要特点是逻辑性和实践应用性强,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适的统计软件能使复杂的统计过程简单化,更容易激起学生学好《卫生统计学》的兴趣。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等,使学生在学习统计学时不再拘泥于繁杂的计算过程,而是更加注重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能根据资料的类型,利用软件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熟练地进行数据分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统计软件的操作使用能力。
科技期刊编辑筛查学术不端行为探析
摘要:论文的统计学质量是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本文介绍几种常用统计学检验方法的规则,结合案例分析,分享《新医学》在文章统计学质量把关方面的经验:1)t检验和秩和检验中|t|或者|Z|若<1.96,对应的P值必然>0.05,且在相同样本量的情况下,|t|或者|Z|越大,P值越小。2)四格表的卡方检验,χ2值若<3.84,则对应的P值>0.05;在样本量相同时,χ2值越大,P值越小。3)logistic回归分析或Cox生存分析中,自然对数的底(e)的回归系数(B)次方,即exp(B),必须等于RO或RH值;RO或RH值的95%CI的下限=exp(B-1.96Es),95%CI的上限=exp(B+1.96Es);且RO或RH值的95%CI如果包含1,对应的P值必然>0.05;RO或RH值的95%CI必然包含RO或RH值exp(B)。编辑人员应掌握基本统计知识,并增强与作者的沟通,刊发文章应有多次统计审稿,并要求作者提供具体的统计值。通过上述规则和经验,希望帮助科技期刊编辑初步筛查可能存在统计结果错误的文章,以避免刊出因统计问题所致的结果造假类学术不端论文。
关键词:学术不端;统计学;科技期刊;规则
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了《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指出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问题[1]。学术不端问题不仅影响了科学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社会对科学研究的信任。尽管《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有明确规定;但是由于利益驱使,学术不端行为仍屡见不鲜。对于学术不端行为,除了论文作者的自我约束外,也需要编辑工作者的“监督”[2]。文献数据库的系统可以帮助编辑们识别剽窃、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问题,但仍较难识别伪造、篡改等行为。编辑若能掌握一定的统计知识,则可以从结果中筛查结果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减少“胡编乱造”的文章。《新医学》从2014年开始,由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毕业的编辑人员担任统计学编辑,对文章进行统计学把关,杜绝了学术造假的文章发表,掌握了一定经验,现分享如下。
1统计规则帮助发现科学错误
在医学论文中,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Cox生存分析等都较为常见。这些统计分析的结果有一定的“规则”。
1.1t检验和秩和检验的常见规则和使用。|t|或者|Z|若<1.96,对应的P值必然>0.05,且在相同样本量的情况下,|t|或者|Z|越大,P值越小[3]。在《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肝切除与TACE后二期肝切除的临床研究》[4]一文表2中,术中输血量2组间比较的t=1.952,P=0.017,与“或者若小于1.96,对应的P值必然>0.05”不符。上文同一表里术中出血量比较,t=2.547,P=0.028。《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耐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5]一文表1中VO2max的吸烟与否2组间比较,作者给的t=7.370,P=0.012;而BMI正常与否的2组间比较,t=2.671,P=0.009。在《影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多因素分析》[6]一文表1中,2组白蛋白比较,t=2.155,P=0.134;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t=2.048,P反而为0.043。上述结果均违反“在相同样本量的情况下,|t|或者|Z|值越大,P越小”。若要较准确地验证,可以采用t检验的计算公式(见式(1)和(2)),粗略估计t值和P值,可以发现上述t值和(或)P值是完全不正确的。方差齐性时,式(1)和(2)可以录入到Excel表格中进行保存,每次只要输入2组的均数、标准差和样本量,即能得到估算的t值和P值,将其与作者的t值和P值进行比较。如果不计算,也可以在Excel中利用t分布的公式“T.DIST.2T”以及标准正态的公式“NORM.S.DIST”,根据作者给的t值和样本量(自由度)或者Z值,对应获得P值,核对该P值是否与作者给的P值相符。实际上不止t检验,方差分析等同样可以根据作者给的F值、样本量和组数(自由度),在Excel中利用公式“F.DIST.RT”核对F值与P值是否相符。另外,作者若未提供均数和标准差等具体数据,文章只有条图、直方图,编辑同样可以根据图的高度以及误差线长短估计均数和标准差,再结合样本量,利用上述公式得到估算的统计值,用于结果的粗略判断。
1.2四格表卡方检验的常见规则和使用。对于四格表的卡方(χ2)检验,即2组率的比较。χ2值若<3.84,则对应的P值>0.05;在样本量相同时,χ2值越大,P值越小[3]。《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7]一文表2中,2组产房中转剖宫产率比较χ2=11.520,P=0.010;然而2组手术时间≥1h比例比较,χ2=10.437,P=0.001。实际上,前者的P值是0.001,编辑若有基本的统计知识,则可避免这样的笔误。《危重症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的影响因素分析》[8]一文表1中,同样可以发现这类问题。2组间性别比较的χ2=1.245,P=0.141;而抗生素使用比较χ2=1.352,P=0.785。经过计算,可以发现这篇文章表1里性别、抗生素使用、新生儿湿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指标的χ2值和P值均有误;表2的喂养困难组间比较χ2值也有误;表3关于logistic回归分析部分更是错得离谱。编辑要是能掌握SPSS等软件的操作[9],则根据作者给的样本量和率,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真实的χ2值和P值。1.3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生存分析的常见规则和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或者Cox生存分析中,自然对数的底(e)的回归系数(B)次方,即exp(B),必须等于RO或RH值(RO为优势比,即OR;RH为风险比,即HR)。RO或RH值的95%CI的下限=exp(B-1.96Es),95%CI的上限=exp(B+1.96Es),其中Es为标准误。RO或RH值的95%CI如果包含1,那么对应的P值必然>0.05。RO或RH值的95%CI必然包含RO或RH值exp(B)[10-11]。《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2]一文表2里4个因素的exp(B)均不等于作者给的RO值,RO值的95%CI也有误。《影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多因素分析》[6]一文表2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exp(B)不等于RO值,而且多个RO值的95%CI不包含RO值。《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3]表4中PT值的exp(B)亦不等于RO值。《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7卷1期的《老年Ⅲ期右半结肠癌经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14]和《96例乳腺叶状肿瘤复发转移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15]2篇文章均存在同样的问题。以文献[15]的表2为例,至少有3项RO和(或)其95%CI计算有误,见表1(原表不规范处未修改,表中最后一列为我们根据作者给的B和Es计算的结果)。其中,统计对象是手术方式的扩大切除术者,根据作者给的RO(0.435)和P值(0.007),可以认为扩大切除术局部复发的发生率较乳房全切除术低;根据作者给的RO的95%CI(0.282,1.718),由于区间包含了1,则认为2种手术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根据作者给的回归系数和标准误计算得到的RO(95%CI)为[43.510(1.034,672.579)],认为扩大切除术的局部复发率较乳房全切除术更高。那真实情况究竟是什么?不得而知!综上可见,已发表的文献中存在统计结果错误的文章并不少见。不管是有意的学术不端行为,还是粗心大意导致的错误,最终得到的错误结果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结论。这类文章不但不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有益的信息,甚至会给出错误的指导,造成临床事故!若编辑人员能掌握这些统计学基本知识,将大大减少这类严重错误的发生。
加强论文质量的心得
作者:牛强 郭淑霞 李述刚 徐上知 丁玉松 马儒林 冯刚玲 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正确、合理的选题是保证毕业实习效果的前提
选题是毕业专题实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同学们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后进行选题,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文献查阅和文献阅读能力,而且从已知的知识和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的原动力。对于毕业实习的科研选题,一定要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如“石河子市高中城食堂蔬菜中农药残留测定、分析及评价”、“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膳食调查和评价”、“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室内空气中细菌和TSP的测定及评价”、“预防医学系在校本科生学习及就业需求调查与分析”、“原花青素对氟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干预研究”。这类课题的研究,充分调动了本科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他们以积极的兴趣查阅文献、搜集资料,从而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设计。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本科生的研究课题,要注意其工作量及难度应适宜,使同学们能够在近14周的时间内在老师的带领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研究,并能获得一定的成果。
科研训练是保证实习论文的重要手段
在毕业实习带教过程中,指导教师对本科生按照规范的科研程序进行严格训练,以培养学生基本科研素质和综合创新能力。指导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及设计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注重后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如对学生进行文献查阅、文献阅读的训练,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大量文献后做出课题设计。课题设计一旦做出,将由指导老师进行修改,然后举行全体实习学生参加的开题报告会,并邀请其他教师针对课题设计中存在问题进行交流。开题报告一经确定,教研室提供研究现场和实验室,以保证学生完成收集资料、获得数据的工作。学生们获得大量资料和数据,指导教师此时应指导学生运用卫生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之目的。通过此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了统计学方法的正确运用,为撰写毕业论文提供了切实可信的资料。
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论文撰写、答辩过程
为了保证学生撰写的论文质量,指导教师要对论文反复审阅,指出论文不足,令其反复修改。修改后的论文提交后,由教研室资深评阅教师把关,以便从不同角度分析论文水平。评阅教师对论文的立题依据、观察指标、技术方法、统计处理、结果结论以及讨论分析等内容进行全面评价,评阅过程注意细节,从论文写作格式、统计图表制作、参考文献引用到标点符号、小数点的使用,都有评判标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作风。论文答辩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是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关联知识掌握程度、语言表达和应变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5年预防医学本科教育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必须要规范科学、合理、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评判标准。成立由3~5人组成的答辩小组,成员由副教授以上职称并有较强业务能力的教师担任。答辩工作开始前,答辩小组会组织对学生完成的论文进行评阅。论文的评阅由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分别进行。指导教师对学生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中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研究成果的水平进行全面评价;评阅教师着重评判学生研究成果的质量与水平。评阅结束后写出书面评阅意见。答辩要求学生在15~20分钟内运用简洁的语言,配合必要的文字、图表,以PPT形式介绍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提问时间为20分钟左右。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学术交流的能力,在正式答辩前会组织课题组相关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预答辩,使学生事先熟悉答辩的程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帮助其克服心理紧张、胆怯等因素。
数字化管理在医院统计中的应用
[摘要]作为医院管理、临床学术研究的数据支持,医院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信息孤岛、统计成本、统计质量以及统计效率等方面,分析医院统计中的问题,并阐述数字化管理的应用优势,最后分别从医院统计的收集、核查、分析及应用方面,分析数字化管理在医院统计中的应用,以期为优化医院统计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参照依据。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医院统计;原始数据
随着医院经营及发展要求的不断变化,医院统计工作面临的要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为了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海量数据的收集、整合、处理任务,医院统计工作需在当前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整。为了改善医院统计质量,使其充分迎合医院发展的要求,将数字化管理应用在实际的医院管理工作中已成为大趋势。
1医院统计中的问题
1.1信息孤岛问题
医院统计可为医院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结合传统医院统计工作状况可知,由于医院各科室在统计方法、数据类型、统计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原始数据收集过程常常会产生数据无法共享传输的问题。对于医院各科室而言,大量无法整合的数据导致医院统计中产生较多信息孤岛,严重影响医院统计工作正常开展。以普外科为例,其统计工作主要涉及病例手术数量、病床周转率、影像检查结果等数据类型,其中,第一种原始数据属于计量资料,第二种原始数据属于计数资料,而第三种原始数据则属于图像资料。由于临床科室人员数量有限,且其统计专业水平相对有限,面对大量复杂的原始数据类型,医护人员难以在较短的工作时间内完成不同类型数据的收集工作。此外,随着就医人数的不断增加,各科室数据产生(更新)速度也发生了显著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原始数据收集工作很容易出现疏漏,从而会间接影响医院统计功能的有效发挥。
1.2统计成本问题
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
摘要:通过对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教育基本情况进行调研,总结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并对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医学信息类专业;高等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对加强健康医疗(卫生)信息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使得卫生信息化人才能力培养得以强化。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信息类专业作为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及时调整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缩小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差距。本文通过调查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信息类专业教学情况,总结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并对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发展提出建议。
1研究对象
在宏观了解全国高校医学信息类专业设置情况的基础下,根据专业开设时间,从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域选取9所高等医学院校,分别是中国医科大学、新乡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以这些医学院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分析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
2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医学信息类专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目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向下涵盖专科教育,向上发展为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教育体系[1]。
中西医临床医学发展策略
摘要:
中西医临床专业长期面临时间短,学科任务重,学生负担重的矛盾,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我国该专业教育的现状和“5+3”的临床培养模式,结合我校对中西医结合办学的前期研究基础,进一步提出适合我校我院“围绕‘3’、优化‘5’”的发展策略,实现长达8年的院校教育和毕业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最后达到该专业学生具备中医、西医两套本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而切实提高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关键词:
“5+3”模式;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教育;临床培养模式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我校在全国医学院校中较早开办的专业。该专业已经被建设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具有较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生源和就业情况好,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该专业对我省乃至全国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我校及全国的兄弟院校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长期改革与实践中,该专业也一直面临时间短,学科任务重,学生负担重的矛盾,因此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5+3”模式下,实现长达8年的院校教育和毕业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最后达到该专业学生具备中医、西医两套本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而切实提高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岗位胜任力”[1]尚待探索,在此仅将我院“围绕‘3’,优化‘5’”的思考与实践分述于下。首先我们应当将“5+3”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而非将其作为两个截然分开的时间段来执行,二者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提高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完善人格,增强人生幸福指数这个共同的“1”而设定的。
1紧抓“黄金般”的大学新生阶段化“听基础”为“用基础”
大学新生具有其他年级不可比拟的优势:高考成功的喜悦和轻松,对新专业知识强烈的渴望,较为扎实的英文功底和文理基础,对社会及家庭前所未有的热心关注。因此本阶段理论与实践课程安排要比例协调、松紧有度、动静相宜。给新生一个适应大学生活的缓冲期。英语教育要围绕医药文献的检索来展开,可以为学生未来长期的医疗科研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体育教育则须以养生保健的体育活动为主,比如可以授习“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这样学生亦可以长期坚持此保健活动,将来为医生,亦可以创造适合自己未来专科活动的一些保健活动。先不忙教“为什么”,先学会简单的“怎么做”,在大学新生阶段可由附属教学医院相应科室因势利导地由教会大学新生基本功,量血压、测体温、测血糖、包扎伤口、心肺复苏ABC、院前管理、院后管理、特殊疾病饮食方案介绍、卫生统计基本表格的设计与填写、医学文献检索,在下午或者周末则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即可比如开展“义诊进社区”“一对一病床陪护义工活动”“医院导医”“医院志愿者活动”“社区随访”“医患沟通”“进药园、认中药”“听名医讲故事”“十大穴位来养生”等,落实每个学生小组的任务,这样实际上就把中西医结合导论、卫生统计学、医学伦理学等相关内容已经贯穿到这些实践活动中了,既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亦可减轻医院医护人员沉重的工作负担,而此活动一旦启动,则对于一届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来讲至少可以持续4~5年,这是一股不可小视的服务社会的力量。
高校护理专业医学创新教育论文
1国内高校护理专业预防医学教育存在问题
1.1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我国预防医学教育源自20世纪50年代苏联模式,以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卫生监测技术,能在卫生防疫、环境卫生或食品卫生等监测机构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的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虽然高校护理专业预防医学教材在不断修改,但仍侧重于五大卫生内容,而随着现代社会疾病谱的改变,传染病逐渐减少,慢性病、身心疾病等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卫生问题。在预防医学教育中,有关人类行为科学方面的知识缺乏;随着预防医学任务的分化,有关卫生管理、经济、法律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严重不足。
1.2教学方法陈旧,学生主动参与少
在教学方法上,仍采用传统灌输式方式,缺乏启发式、研究式教学及师生交流。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最终导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低下。虽然近年来也强调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汲取知识,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仍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创造性也必然受到影响。
1.3缺乏实践机会,学生动手能力差
传统的预防医学教育也有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实施过程中,有的学校主观上重视不够,有的学校教育经费不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缺乏,以及大学不断扩招导致实验实习开出率不足、满足率不高,针对医疗护理实践的训练不足,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因而,实践性内容逐渐减少,学术性和理论性内容不断增加,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使得动手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