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微课资源建设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建设
摘要
在分析高中地理微课资源整合类型的基础上,从高中地理微课资源整合与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建设两个方面,阐述高中地理微课资源整合的路径。
关键词
高中地理;微课资源;教学模式
1前言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因其时间短、规模小、针对性强、图文并茂、音视频兼具等优势,已经得到高中广大地理教师的普遍使用。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要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要基于微课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微课资源整合,以发挥微课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最大效应。
2高中地理微课资源整合类型
饮食文化微课资源建设实践
摘要:
微课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有力手段,本文探讨了微课的定义,分析了《饮食文化概论》课程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为职业教育微课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建议。
关键词:
微课;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
一、引言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而微课资源建设正是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有力手段。2015年11月,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主持,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烹饪工艺与营养传承与创新”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在杭州启动。依托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库中《饮食文化概论》子项目成功落户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子项目团队从微课的定义开始,开启了《饮食文化概论》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二、微课
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微课开发与建设
摘要:微课作为开放大学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优化开放大学在线课程质量,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远程学习者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但是在微课开发建设中存在缺乏统一的课程建设标准,微课平台交互性功能不足,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亟须通过发挥开放大学的系统优势,顶层设计系统开发,规范课程建设标准,完善平台交互功能,开发建设系列化微课,充分实现微课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微课;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优势;现状;问题;思考
微课这一概念最早是美国学者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秋首创,在我国微课的概念是由学者胡铁生在2011年率先提出,之后微课日渐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应用到各类教育范畴当中。作为新兴的课程教学资源,微课因其符合网络时代学习渠道的多元化及学习方式的微型化特征,日益受到远程学习者的青睐,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开放大学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微课在开放大学的未来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微课及其特点
关于微课的定义,学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胡铁生认为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1]焦建利认为微课是围绕某一个知识点设计的短小精悍的在线教学视频;[2]黎加厚认为微课应以视频作为主要载体,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在10分钟内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微课程。[3]总之,微课就是教学时间短、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精练、便于学习的在线教学视频。微课的出现,适应了当前网络时代移动学习的需要,弥补了传统网络课程的不足,与传统的网络课程相比,微课呈现如下特点。1.微课学习目标单一,学习内容精练传统的网络课程学习目标较多,学习内容相对冗长,而微课是为了解决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而进行设计制作的,仅针对1—2个知识点进行剖析讲解,学习目标单一明确,学习内容短小精悍,主题突出。2.微课学习时间短,学习效率高与传统网络课程20—45分钟的时长相比,微课在时间安排上更为紧凑,时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学习者传授必要的知识,相对于冗长的教学视频,微课有助于减轻学习的压迫感和疲惫感,提高学习效率。3.微课网络传输方便,利用率更高传统的网络课程学习内容繁复,容量较大,学习者需要固定在电脑面前进行学习;而微课程的视频资源容量较小,学习者可以通过各类便携式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网络下载或点播观看,环境要求低,使用便捷,利用率则更高。
二、微课在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中的优势分析
1.微课符合开放大学远程教学的需要
微课教学资源建设探索
摘要:
微课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有力手段,本文探讨了微课的定义,分析了《饮食文化概论》课程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为职业教育微课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建议。
关键词:
微课;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
一、引言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而微课资源建设正是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有力手段。2015年11月,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主持,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烹饪工艺与营养传承与创新”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在杭州启动。依托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库中《饮食文化概论》子项目成功落户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子项目团队从微课的定义开始,开启了《饮食文化概论》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二、微课
微课与大学物理新形态教材建设探索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包括高校在内的教材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高校新形态教材建设方兴未艾,结合互联网平台打造的新形态教材为教学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而微课具有针对性强、灵活的形式以及良好的交互性特点,二者的有效结合,能够有效弥补传统纸质教材的不足,提升教与学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促进教学双方的自我提升。本文以大学物理为例,结合微课的特点以及自身教学实践,对大学物理新形态教材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微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微课、慕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促进了教育技术的变革,随之也带来了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乃至教育体制等方面的深度变革。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教材变革也逐渐兴起。《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不断丰富教材类型,继续开发数字化教材……,鼓励编写、出版不同载体和不同形式的教材,包括纸质教材和数字化教材……”。《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进一步提出要加强高等教育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大学物理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承载着学生思维方法、创新和实践等能力培养的重任。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大学物理的纸质教材存在的不足日益凸显:形式单一、不易携带、知识更新慢等等。同时,作为教学的主体,现在的大学生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从小就接受互联网熏陶,他们对于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体验度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些都为新形态教材的建设和应用带来了契机。
1新形态教材的界定和微课的特色
新形态教材,指以纸质教材为基础,纸质内容和数字资源整体规划,打造多种形态的资源(视频、音频、图表、动画等等)相结合,支持多种媒介进行教学的教学资源综合体。新形态教材的主要呈现形式是以文本+X.X可以是二维码、数字化教材、课程网站等等。有以“图标+资源序号+资源标题”,也有“图标+二维码”形式等。微课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主题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一般而言微课由视频、课程素材、测试与反馈等组成,它们以一定的结构和层次关系形成主题式的知识单元。微课教学具有以下特色:1)针对性强。微课授课时间一般为5~10min,围绕某一知识点、某一方法或是某个典型问题展开,能够实现小而精。2)丰富的展现形式。借助于多媒体制作、录屏软件等,文字、图片、动画等都可以用于微课讲授,从而使得微课具有丰富的展现形式。3)便捷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交互性。对于大学生来说,当前手机、电脑、平板等智能终端普及率接近100%,而微课具有流媒体特性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智能终端进行学习,并能便捷地实现再现与分享。
2微课与新形态教材建设的结合
2.1微课教材与教材内容的重构
高中历史微课研究现状数据
[摘要]微课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热点。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对于国内高中历史微课研究现状与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很有必要。它对于我们总结现阶段高中历史微课研究的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后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和策略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本文对这一问题作出探讨,以图抛砖引玉、深入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微课;数据;简析
一、微课的意义
微课被称为“一场用视频再造教育的革命”。到目前为止,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取得了不少成绩,微课成了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热点。在中小学开展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对于实现我国“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的资源建设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应用,有效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提升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结合效益和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胡铁生老师把微课开发的作用和意义概括为:(1)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优质资源,移动互联时代学生学习的新手段;(2)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平台,互联全媒体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3)日常课堂教学的好帮手,可以作为传统班级课堂教学的合理补充;(4)助推翻转课堂,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5)微课与在线教育结合推动非学历教育发展;(6)服务市民终生学习。在此,我以一线历史教师的研究角度,在掌握一定材料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对这一问题作出探讨,以图抛砖引玉、深入研究。
二、对高中历史微课研究现状的看法
(一)基于研究论文的简析
我以目前国内公认的论文查询网站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为主要论文检索网站,以“高中历史微课研究”为检索题目进行了浏览。
高校社区教育课程资源探究
[摘要]
地方高校、社区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依托,如何在教育课程资源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协同发展,是我们目前需要深入探讨的方向。目前,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存在问题,只有建立长期的、全面的、深度的战略协作,充分挖掘各自的课程和人力资源,不断革新,才能解决这一难题。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对微课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技能等方面的积极摸索。
[关键词]
地方高校;社区;微课平台;资源;共建共享
[基金项目]
2016年度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课题“学校和社区共建共享教育资源的研究”(课题编号:JSS-C-2016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创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根本保障,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地方高校和社区教育资源一旦实现融通共享,不仅能促使教学资源被有效地利用,不断创作出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而且还能显著提高各自的服务能力,更加优化各自的发展环境。目前,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和社区教育资源在教育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方面并不深入,仍浮于表面。我们只有不断完善两方面的共建共享机制,才能使地方高校和社区双方的资源进行更优化的配置。相信对于已身处“微时代”的高校教育与社区教育来说,只有共同构建面向高校学生和社区大众的教育课程微课平台,才能真正实现地方高校和社区教育资源双方共享,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构筑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
军事职业教育微专业建设探索
摘要:该文通过列举地方大学和商业机构微专业的建设现状,分析其共性特点。思考军队院校的军事职业教育微专业设置的特点与可行性,为坚决贯彻统帅号令,推进军事职业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任务提供思路。通过对比,呈现军地微专业设置相同及不同之处,从军校实践出发,思考如何围绕岗位设置微专业,培养岗位履职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建设相应模块化课程,以实现人才培养与部队需求有效对接。
关键词:微专业;军事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人才培养
2017年10月,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1]中明确提出,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加快军事人员现代化,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完善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军事人才方阵。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建设世界一流军事人才方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该文列举分析地方微专业建设现状,思考军队院校的军事职业教育微专业设置的特点与可行性,为坚决贯彻统帅号令,推进军事职业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任务提供思路,着眼快速培养岗位履职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围绕岗位(专题)设置微专业,建设相应模块化课程,以实现人才培养与部队需求有效对接。
1微专业建设现状
按照百度百科中关于微专业的释义,微专业本质上是一种围绕岗位核心技能而设置的、适于快速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国内从2015年开始微专业实践,分为商业实践和院校实践两种类型。微专业商业实践起步较早,比如:网易云课堂2015年开始联合知名企业的一线资深工程师、设计师、行业知名专家,以就业为导向,打造了一批以就业为目的的微专业,所有课程均采用MOOC模式,包括在线授课、测验、互评、讨论、证书等一系列教学环节,通过系统地掌握工作方法和技巧有效提高在线学习效果[2]。每个微专业包含了多门必修课程,部分微专业还会提供选修课帮助学习者掌握基础。微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付费的,需要付费来参加学习;选修课程包括付费和免费两种,具体根据课程而定,按要求完成学习,考试通过可获得专业认定证书。微专业院校实践起步稍晚,国内院校从2018年开始微专业建设,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综合分析国内商业实践和院校实践,可归纳如下几个建设要点[4]。一是微专业为面向就业所需岗位技能,也为拓展学生专业视野,丰富学生学习途径;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主修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复合其他专业领域知识、增强就业竞争力。二是微专业开设5~10门左右的核心课程,15~20学分,约300~400学时。三是院校微专业的开设一般为该校优势、特色、权威专业,核心课程有慕课、微课、传统课堂等丰富多样的形式。适宜于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四是考核方式一般包含线下完成的部分。五是学制一般为8~24个月。六是大都采取收费形式。七是微专业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注信息,不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其发展的生命力在于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和微专业证书的认可度,认可度因不上学信网,主要来源于学生自我认知、部分学校学习细则中规定的绩点计算、奖学金计算等。八是部分院校微专业招生限制专业以及报考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以保证微专业学习完成度。
2军事职业教育微专业建设的特点
地方高校的微专业建设成果及经验能够为军事职业教育微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但也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区别。军事职业教育是面向军队人员组织开展的在岗继续教育。军事职业教育的微专业设置应该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教学形式上,以岗位能力提升和知识拓展更新为主要教育任务,以远程在线学习为主要教育形式,部队人员工作岗位四处分散的特殊性,需要有通过远程在线授课、由一定数量的核心课程构成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教学对象上,它应该是面向军队人员在岗开展继续教育,主要教学对象并非在读的本科生。三是教学内容上,突出岗位能力提升和知识拓展培训,围绕岗位核心技能和新技术、新发展等岗位业务知识而设置。四是学习费用和学习管理上,不会收取费用,取得证书可以设计为“证书是完成某几个年度军事职业教育学习任务”的证明,或必须取得证书才能胜任某个具体岗位的工作,以激励学习者。搜索知网上的论文数据可看到,军队院校从2017年开始微专业相关理论研究,比如:海军工程大学研究了微专业发展概况;装甲兵技术学院研究了军事职业教育微专业的定义及内涵;原第二军医大学从更新思想、科学论证、加大投入、着眼实效、完善机制等方面研究了军事职业教育微专业建设的重点等[5]。但从军事职业教育微专业建设实践来看,目前尚无体系化的实践及推广,还停留在设想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