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专题的特点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网络专题的特点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网络专题的特点

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专题报道

1专题策划方案的制订

专题策划是对报道的专题进行的事先谋划,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制订的有关策略和详细的运作计划。因此,在策划专题时为了保证专题的质量首先要制订专题策划方案。制订切实可行的专题策划方案,可以增加编辑工作的科学性、计划性和预见性,从而可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参照图书的选题策划,科技期刊的专题策划方案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题提出的依据,专题的价值、目的及意义;2)专题拟刊出日期;3)专题的名称、拟报道的内容及要求;4)专题文章的组稿方式;5)拟约稿的作者姓名、职务/职称、单位及详细通讯地址;6)拟刊发文章数量及目前该专题现有的文章数量;7)专题文章拟占期刊的版面数量;8)专题的负责编辑及当期的责任编辑等。一般年度专题计划是在前一年的第3季度末或第4季度进行。编辑室主任根据编辑提出的其负责栏目策划的专题报道计划,汇总整理后上交给总编辑,由总编辑组织研讨会对所有专题的创新性、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等进行评价,同时对专题的策划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和调整,确定重点专题报道和一般专题报道。重点专题报道放在当期杂志内文的首页进行排版,同时在目录页也要标注栏目名称“专题报道”,以突出专题的重要性,有的杂志选择在封面的某个位置进行专题报道的宣传,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而一般专题报道则相应地放在其所属栏目内,在首篇专题文章前加上编者按即可。在一般情况下,专题策划主要是通过对当时的有关形势政策、研究热点、学科发展及作者和读者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找出读者最渴望、最感兴趣的热点,亦即学科研究热点和生长点,确定下一年度各期的选题目标、大致内容和重点[5]。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持。在融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白娅娜等[6]提出借助中国知网(CNKI)、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百度学术平台等可获得大数据的互联网平台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指导期刊进行选题策划,确定选题方向,并实现优秀作者的精准发掘,其成功组织策划的《煤炭燃烧及污染物防治理论与技术》专刊值得借鉴。而笔者建议科技期刊编辑在借鉴互联网大数据的基础上还要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在年度专题报道主题确定之后,在专题报道之前进行专题报道前的调研工作,以《黑龙江畜牧兽医》为例,其可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社QQ群及官网年度专题报道主题及调查问卷,征得作者的意见,与作者互动,然后编辑部汇总征集到的信息,再对专题内容进行调整。通过多媒体平台进行信息相较于给作者发邮件等其他方式,其更具有时效性、互动性。融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为期刊专题策划提供了大量可利用的数据,作为期刊编辑要充分利用并挖掘CNKI、百度学术、维普等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同时灵活运用多媒体平台,实现专题策划的科学性及针对性。

2专题文章的组稿方式

组稿是发现、选择并组织作者完成作品创作的活动。没有切实有效的组稿活动,专题策划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因此,专题策划通过后编辑就要进行有计划的组稿工作,其是实现专题策划的重要步骤,也是保证专题质量的重要环节。再好的专题策划,如果没有优质稿件作保障,那么专题报道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就无从谈起。简言之,组稿工作做得好,稿源充足,可使编辑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提高刊发文章的学术质量;反之则会导致东拼西凑,应付了事,虽然可保证专题报道按时进行,但其内容质量却得不到保证。因此,作为负责每期专题报道的编辑以及相关负责人一定要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途径组织稿件,重视专题的组稿工作。传统的组稿方式一般有三种:1)个别约稿;2)群体集稿;3)社会征稿。在新媒体时代下基于互联网技术专题组稿途径可在上述组稿方式的基础上适当拓宽。《黑龙江畜牧兽医》自2016年开始全面启动刊网融合报道模式,成立了《黑龙江畜牧兽医》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和QQ群,同时互动网站《黑龙江畜牧兽医》官方网站也全面开启,全面探索新媒体与纸质媒体的融合途径,在专题报道的组稿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纸质媒体+网络,全方位互动约稿。年度专题报道计划确定之后,将每期专题的主题列出,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平台、QQ群、官方网站以及纸质媒体联合征稿启事,在每年的年初及其他时间不定时推送征稿启事进行广泛征稿。另外,重点专题报道可根据报道内容要求再另拟征稿启事,重点阐明对稿件的内容要求、刊发时间以及字数等详细要求,定期在网络媒体推送,有助于吸引到优质的稿源。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与QQ群有即时互动的功能,如果作者对专题有疑问,编辑或相关其他人员可及时答疑解惑,同时若有需要,可向作者提供写作模板。2)向行业专家约稿。专题方向确定后,编辑可向本刊有此研究方向的编委进行约稿;或通过中国知网(CNKI)、百度学术等平台查询本研究方向的知名专家,获取其E-mail,通过给这些知名专家发E-mail的途径来约稿。3)通过学术会议或研讨会等方式约稿。通过互联网查询专题方向的相关学术会议,或参加由杂志社组织的专题研讨会及各种展会等向相关研究方向的知名学者及专家约稿。此种方式可与知名专家学者当面交流、沟通,约稿的成功率较高,且与会的专家学者都是行业大咖,其所提供的稿件也具有权威性,且质量也有保证。当然约到的稿件及自来稿的文章质量参差不一,有时约到的稿件由于文章质量及其他原因无法录用时,此时编辑在与专家或作者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表述,要留有余地,否则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杂志形象。

3专题的宣传

网络环境为期刊专题报道的宣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此条件下,科技期刊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有利因素,积极调整专题报道的宣传策略。网刊融合即是互联网新媒体与纸媒的两种不同传播方式的融合,既发挥了互联网新媒体快速扩散的优势,展现了其信息传播的倍增效应,也有利于纸媒优质资源的宣传,使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是一种互补共赢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期刊的受众读者群。笔者仅以《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年10~12期的专题报道为例,概述《黑龙江畜牧兽医》是如何创新专题报道的形式及宣传方式的,仅供参考。2016年5月23—25日,在黑龙江省考察工作时强调,要积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培育绿色生态农产品知名品牌。伊春市、五常市等地区生产的“鸭稻”“蟹稻”“鱼稻”“森林猪”“森林鸡”等绿色食品市场认可度较高,可以复制推广、形成规模,培育一批叫得响、信得过的绿色食品品牌,推动黑龙江由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黑龙江畜牧兽医》为响应的讲话精神,结合本刊的办刊方向和宗旨,在2016年的第10(下)、11(下)、12(下)期连续进行了三期的专题报道,包括森林猪专题、森林鸡专题、稻田鸭和玉米鹅专题,专题内容包括养殖技术、疾病防治、经济效益分析等。前期该专题在纸质期刊、作者QQ群、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官网等多渠道了专题征稿启事,广大作者及专家都积极响应,通过本刊网上投稿平台积极投稿;杂志社同时又向本行业的知名专家及本刊编委约稿。杂志社在每期杂志进行专题报道的同时,又进行了互联网的现场跟踪技术报道,同时在作者QQ群、微信公众平台以及“今日头条”上对相关技术和文章等进行了推送。相应专题的技术报道在微信公众平台和“今日头条”的点击次数要远高于CNKI的下载频次,具有较好的传播效果。虽然从专题策划开始到专题报道只有短短的4个月,但是通过此次的专题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作为纸质期刊专题报道的一个补充,新媒体为专题报道的传播起到了助推作用。网刊融合是一个双向的平台,纸媒与新媒体互相依托,实现有机融合,有效地拓展了读者受众的覆盖面,有利于专题报道的传播,提高了专题报道的影响力。

4专题报道后的反馈调查

阅读全文

科技期刊在线出版流程优化

互联网电脑端及近年来的互联网移动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为科技期刊传统运营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与机遇,[1]促使科技期刊必须紧跟技术进步,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进行流程重塑,以不断提高传播效率。当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各种数字出版平台以及网络(PC端和移动端)社交平台,均为科技期刊缩短出版时间和及时最新研究进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科技期刊通过组稿及审稿与编修到网络在线出版,通过流程优化或建立网上工作绿色通道,提高了科技期刊的稿件处理效率与传播效果。

一、组稿策划中多种沟通方式的应用

科技期刊编辑针对确定的约稿专题,进行组织和约取研究者撰写稿件,是落实实施的重要环节。[2]而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各种交流途径或社交平台,可克服时空地域的限制,进行更高效更及时的沟通与交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从最初借助电子邮箱、QQ到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组稿,均有力促进了组稿交流的效率与质量,节省了时间。特别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更是为快速组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与便捷性,这在互联网广泛应用之前是难以想象的。在世界多国发生的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互联网为科技期刊组稿提供了有益帮助与支撑。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为例,有关疫情的专题确定后,按防控要求进行居家办公期间,借助互联网,编辑部积极落实组稿,通过微信群等移动互联网平台,讨论并进行专题组稿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期刊的网上专家电子数据库筛选并确定撰稿专家、准备电子约稿函、沟通确定在线的相关平台等,通过多渠道专题征稿信息。对遴选出的约稿专家,如影像、临床、流行病学等与疫情防控和临床诊治密切相关领域的专家,编辑通过微信、网络视频等方式,在互联网上进行针对性定向联系和约稿。同时,用互联网平台有关专题的征稿信息,在国内外广泛征集相关稿件,如,第一时间在期刊的编委专家微信群疫情专题约稿信息,在期刊官网主页滚动播出约稿函,还在期刊公众号(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相关信息等。这些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不到一周时间第一篇疫情专题稿件即完成撰写并投稿,之后,陆续收到相关专题稿件并且投稿数量逐渐增加。可见,互联网为科技期刊高效组稿提供了极大帮助。

二、编辑部微信工作群助力重要稿件优先初审

针对创新性成果类稿件或专题约稿类稿件,编辑部通过设立快捷处理通道,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稿件各环节的处理。编辑部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及时协调专题稿件进展情况。相关编辑负责的定向沟通约稿专家在完成稿件撰写,并在期刊网站提交成功后,编辑及时了解相关进展并在编辑部工作微信群留言告知组稿情况。相关稿件处理人员在收到信息后,启动初审并进行后续流程处理响应。

三、利用互联网平台组织专家高效完成外审

在初审完成后,严格进行专家评审把关,以确保稿件科学性,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3]学术期刊的科学性是立身之本,必须严格审稿把关。[4]利用互联网平台,组织专家在期刊的稿件采编平台进行网上评审,同时通过邮箱或微信方式与专家沟通联系,这既有效缩短了审稿时间,提高了审稿效率,又确保录用稿件的科学性、严谨性以及稿件刊发的时效性。针对重要约稿或专题稿件可进一步通过协调、优化评审流程等环节,以保障高效率地完成稿件处理,也确保刊发稿件的学术质量。例如,在请专家进行网络评审时,告知审稿专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完成重要稿件的评审;特殊时期,需要改变以往处理稿件的常规流程,将某篇稿件的不同专家评审意见全部返回后再统一进行后续处理的传统流程,变为对部分已完成评审的专家意见,若评审意见仅需要作者修改,则在意见返回后,编辑于第一时间通过邮箱或通过微信反馈给作者,以便作者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在作者按先期返回意见进行修改的同时,待其他专家提交评审意见后,编辑将其再发给作者进一步修改完善。这种方式既确保严格的把关,保证稿件学术质量,又节省编修时间,便于尽早刊发。以有关肺炎专题组稿为例,《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组约的稿件最短评审时间是当天即有部分专家返回评审意见,这为完成稿件后续处理并及时提供了帮助。

阅读全文

英文科技期刊专题策划实践

1高度重视专题策划推动期刊发展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的学术交往不断增加,反映科研成果、作为国际学术交流重要平台的英文科技期刊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仅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批准了30种英文科技期刊的CN号[1]。一本英文科技期刊从创刊到稳定在较高水平上发展,通常需要经过5到10年的艰苦努力。对于创办时间不久的新刊,由于其国际影响力还不够高,一般稿源相对不足,尤其是自由投稿的数量不多,质量偏低。而采用以策划专题的方式来组织稿件、集中反映热点研究方向的成果,是实现期刊顺利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国内一些研究者提出了科技期刊专题策划的方法和路径。黄敏提出专题的特点要新、实、特。“新”是具有新意,探讨的内容应该是热点;“实”是说创新与应用相结合;“特”是指专题应具有特色。丁筠归纳了通过学术会议组织英文科技期刊专题应注意的事项。张春丽探讨了发挥编委优势、建立优质论文作者数据库、跟踪学术会议和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组约稿的模式[4]。《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TsinghuaScienceandTechnology》)原为综合性英文科技期刊,创办于1996年。2011年,为提高该刊的国际竞争力和办刊水平,主办方清华大学将其改版为信息类专业化期刊。因为期刊所涉及的学术范围、读者群和作者群发生了重大变化,该刊实际上与创办一本新刊相差无几。在进行期刊定位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在国际上,同类期刊已经有数百种,仅IEEE(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的数字平台Xplore中就有300余种同类期刊。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期刊出版环境,如何找到突破口和立足点?该刊主编,时任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孙家广院士指出:信息领域的研究方向非常多,期刊一定要选择和跟踪热点研究领域做专题策划。主编团队和出版团队紧密配合,经过7年多的持续努力,策划和出版了近40期反映信息科学前沿发展的专题,内容涉及大数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云计算、普适计算、生物计算以及信息安全等。由于专题时效性强、反映的内容集中,出版后迅速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该刊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国内还有不少英文科技期刊也高度重视专题策划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如《中国通信》多年来坚持专题策划,每期出版一个FeatureTopic专栏,内含数篇热点研究方向的论文。《摩擦(英文)》自2013年创刊以来,连续5年策划了“Biotribology”、“Superlubrication”、“ScienceofFriction”、“ThinFilmLubrication”以及“6thWorldTribologyCongress”等5期专题,对《摩擦(英文)》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英文科技期刊专题策划的主要来源

2.1主编团队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自改版伊始,由主编孙家广院士在全球聘请了10位国际著名学者担任副主编和副编辑,组成了一个主编团队,它是期刊的学术核心。这些学者绝大多数为IEEE或ACM(美国计算机学会)的会士,他们的主要职责是选择信息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进行专题策划,并聘请国际知名学者担任专题策划的特约编辑(GuestEditor)。该刊改版后第一个专题出版于2011年,是有关无线传感网这个热点研究方向,由副主编、IEEE/ACM会士、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刘云浩教授,副编辑、IEEE会士、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XiangyangLi教授和笔者经过多次研讨共同策划的。主编团队聘请了副编辑、IEEE会士、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YuWang教授担任该专题的特约编辑团队负责人。5位特约编辑在全球组织了15篇稿件,通过严格评审,录用了其中的4篇。该专题的其余5篇稿件是通过约稿的形式组织的,其中包括笔者邀请的副主编、IEEE会士、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教授IvanStojmenovic的高质量论文。

2.2学校资源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由4个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动化系、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2个研究实体(信息技术研究院、微电子学研究所)、1个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等组成,承担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一批重要的国家科技项目。清华大学在信息科学方面的雄厚研究基础为《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其中,一大批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与国际接轨,众多教师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并担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为《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进行高水平的专题策划提供了浓郁的学术氛围。IEEE高级会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唐杰副教授与笔者共同策划了多期数据挖掘的专题,专题中包括IEEE/ACM会士、美国信息网络学术研究中心主任、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系韩家炜教授的2篇高水平的论文[7,8]。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任天令教授为该刊策划了多期微电子学专题,吸引了包括IEEE会士、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AlbertWang教授在内的众多优秀稿件,同时专题中也包含了任天令教授课题组在石墨烯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随着清华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众多的国际学者来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进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访问学者或短期讲学等。出版团队利用国际著名学者访问清华大学的机会,与科学家紧密合作,策划高水平的专题。笔者就曾与来访清华大学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滑铁卢大学ShermanShen教授一起策划了智能电网的专题,其中,ShermanShen教授课题组的论文[9]进入到2015年2月IEEEXplore百篇文献排行榜(每月在400万篇文献中按使用量高低顺序排列的前100篇),至今,该论文在WebofScience数据库中的引用量已达42次。

阅读全文

学术期刊专题策划步骤和要求

(一)专题策划信息搜集

专题策划需要学术期刊编辑根据刊物特点和所具有的优势,从海量的资源中搜集相关的政策、专业热点、社会问题,或从事编辑的人员本身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社会敏感性,依据自身的学术敏感抓住有价值的研究话题。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下,虽然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但也给学术期刊专题策划带来了机遇。新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简单地说新媒体就是利用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的传播形态。无疑,新媒体时代下理念、方式的变化渗透到传统社会各方面、各行业,其中也包括学术期刊这样的传统出版行业。新媒体的海量信息存储和便捷检索功能带给以往靠翻阅纸质文献资料搜集专题信息的传统方式不可估量的变化。新媒体时代下,上万种刊物以及不可计数的书籍被收纳到数据库,只要鼠标一点,成千上万的信息扑面而来,大大节省了过去不得不到图书馆或资料室手动翻阅故纸堆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数字化的优势使专题策划的第一步“搜集信息”变得不受时空局限,而且能更为精准地掌握更多资源,以便更有效地进行策划。此外利用互联网的数据库,策划编辑可通过检索学术信息、已刊发的文章、书籍等迅速查找到当前学术研究动态、研究程度,以及相关学者信息,为初步选择、判断专题策划的内容打下基础。比如,可通过CNKI、万方数据库、超星这样的学术数据库进行学术热点搜索、学术研究成果对比,分析出有价值的专题策划内容。新媒体时代下,也可结合传统的选题策划搜集方式,做到双管齐下。策划编辑应经常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在学术交流的现场挖掘有意义的专题策划内容。会议结束后,可走访参会学者,锁定目标,促成一群学者围绕研究的内容深入探讨,形成专栏文章。关注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基金项目,也是找出专题策划内容生长点的有效办法。与此同时,经常关注同类刊物的专栏,通过比较找寻自我特色,可在同行的专题策划中受到启发。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储备、文献搜索、资源共享各方面都较之以往便捷、迅速。所以利用当前的网络时代,使得专题策划的第一步———搜索信息变得触手可及。

(二)专题策划内容确定

经过专题策划信息搜索后,大致得出选题的类型和方向,策划编辑需要根据专题方向确定具体内容。在这一个过程中,策划编辑需要根据本刊实际情况,从自身优势及局限出发,切勿妄自菲薄或不自量力,依据自身的地域特点或资源情况等,制定切实可行的选题内容。比如《宁夏大学学报》有“回族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有“周秦汉唐文化研究”,《成都大学学报》有“巴蜀文史”和“三国文化”,苏州大学有“吴文化研究”,都是依托历史自然环境,发掘本地文化资源,策划出有一定影响力的专题栏目。由于学术期刊情况各异,这里只能就专题内容策划的大致方法和要求作一番探讨。从选题策划的要求看,一是需要根据专题内容在命名上凸现内容的核心价值。栏目的名字如同门牌号,要让人一目了然且记忆深刻,既要与内容相吻合,又要与刊物其他栏目名称结构上不违和,最好还能新颖别致。整体上就是要体现刊物的办刊宗旨,强化刊物特色。二是确定专题内容的时候,就要预先对可收到的稿件做一个先期规划,因为专题的策划,不仅指内容策划,还包括刊发文章内容搭配的策划。大致来说有一个原则:即是根据文章内容,将不同长短和内容倾向不同、风格不一的稿件合理组配成一组栏目。专题策划的文章内容虽然同是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言说,但长短、风格肯定不一,策划编辑不能随意摆放这些文章。质量上乘的、知名学者或栏目主持人的文章通常排列在前;栏目内容上要长短兼有,理论强和可读性强的文章也要穿插其中。专题策划,除了有好的选题以外,专题的名称、专题内容的搭配策划也是编辑需要考虑的。

阅读全文

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摘要]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学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在思政教学工作中,高校思政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思政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如重视体验式专题式课堂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借助互联网优势等,在优化思政课堂教学过程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主阵营。而在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学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教学的实效性,这需要思政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思政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

一、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也在以日新月异的趋势发展,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也越来越难以承担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升的重任。而高校大学生是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年轻群体,同时,也是最易受时代潮流影响的一个群体。伴随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来源,都给当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新的状况。

二、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体验式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生成

阅读全文

网络教学下计算机教育创新方案探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网络教学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这是因为它能够缩减教育成本,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又能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诸多便利。在网络教学模式下,当代计算机教育方案的重构与创新是时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计算机教育进步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基于网络教学模式,简单概述了计算机教育现状,并结合网络教学模式特点,从教育观念、教学资源、实践活动、评价机制四个维度,对计算机教育的创新方案构建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网络教学模式;计算机教育;创新方案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指导的高新技术已在教育和社交网络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网络化教学也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本科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随着网络教学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教学需要不断改变教学观念,在网络教学环境的基础上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及教学效率。

一、计算机教育概况

我国计算机发展迅猛,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并不是太大。计算机教育主要包括计算机普及教育、计算机技术教育、计算机专业教育。具体来看,计算机教育的普及教育一般面向的是计算机新手,他们对计算机知识掌握得少;计算机技术教育的目标大多是亟需解决工作中各种问题的人,这些人需要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全面了解;计算机专业教育重点面向需要系统化学习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相关实践操作技能的人。计算机专业教育被细分成两部分内容,即计算机技术教育、计算机通用教育,能够满足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21世纪是人才竞争和技术竞争的时代,亟需培养大量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教学发展有着紧密关系。纵观教育的发展史发现,它的发展是伴随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前进的,多媒体、网络和其他技术手段的使用为现代教学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当前,各地教育部门正在积极引入计算机技术,这就要求教育人员应重点探索计算机技术对教育管理、教育方法、教育思想和教育过程的具体影响,并努力摸索和创新教学模式。

二、网络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第一,教学课件更加个性。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应进行互动式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活动是以教材为中介进行的,与其相比,网络教学模式更具有优势。就网络教学课件而言,意味着所提供的教材内容具有数字化特征。同时,几乎所有在线教学模型都是通过电子版教学课件实现的。网络教学课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文本超链接,与其他相关教学材料进行链接。这是一种非线性网络课件,是网络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第二,学生主体地位突出。一种好的教学环境需要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好的教学模式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实现起来十分困难。而网络存在开放性、自由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学生还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场所,增强适应学习环境的能力。由此可见,网络模式下的自主学习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第三,师生角色发生变化。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变得更为积极主动,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由于互联网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网络对话又具有一定的间接性,可以充分打消学生的顾虑,让他们更加放松、更加自然地与教师沟通[1]。随着学生学习热情的逐步增长,对教师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建立网络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主导地位的完全丧失,只是体现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这一转变要求教师能变成更好的倾听者和传播者,不仅能加强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也进一步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相比他们过去的角色更有意义。

阅读全文

成人教育中医学网络课程的建设

1当前中医学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教学对象特点不了解:很多学员来自西医临床各科的第一线,入学前已经具备了比较全面的医学理论基础,并且有一定的专业临床工作经历,入学以后,学习较为主动,理解能力较强,期望能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们的工作专业已经定向,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容易被本专业特有技术问题吸引,而对非本专业的其他问题则不太注意。对于中医学课程,他们认为过去也曾学过,但毕业后由于专业限制,临床应用机会较少,所以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如何发挥学科教学的作用,使学员尽快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知识结构逐步趋于完善,并不断增强临床实践能力,是中医学教学设计中的应解决的问题。这就促使教师对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更新认识。

2解决问题的思路

2.1以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指导网络课程建设:近年来,建构主义的哲学和方法论在教学中被广泛提倡,这种理论强调以“学”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设计,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活动建立新的认知经验,让学习者借助外界帮助(如资源、交流、合作等),通过自己的经验解释和情境关联,使自己的学习适应一个特定情景的实际。因此,以学为中心设计教学,必须强调和注重学习情景、学习问题、学习资源、学习协作、学习互动、学习交流、学习引导、学习帮助等支持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的设计。基于以上的观点,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应该追求创设支持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以便使网络课程对教与学的支持作用的优势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2明确中医学的定位促进网络课程建设:资料显示,75%以上的西医医师出于临床的需要使用中医药。另外,随着中医学在慢性病、感染性疾病、养生康复等方面的作用逐渐显现,学习中医学不仅具有继承祖国优秀传统医学的意义,而且也是发展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现实需要。但在实际教学中,成教临床专业中医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学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中医学的全部内容。因此,我们明确提出中医学教学目的是为学员今后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即通过中医学学习,能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情况,掌握中医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中医常用成药、针灸等技术处理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而中医学网络课程建设必须要以之为指导思想。

2.3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因此,教学设计应当以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的实际状况为主要依据。

3具体措施

阅读全文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方式多元化分析

[摘要]

当今社会,网络媒介的迅速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开展,要求我们适应时代的潮流,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改革。国际贸易课程是针对外贸业务岗位而开发的课程,随着网络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中,网络环境下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方式多元化分析也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

网络环境;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方式多元化

国际贸易课程是一门系统性、实践性、技能性要求很高的课程,是国际贸易领域的核心课程。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显著增加,互联网无处不在,在网络环境下对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分析是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1研究网络环境下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方式多元化的必要性

1.1课程性质和特点的决定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