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网络新闻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网络新闻论文

网络环境下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分析

网络环境下宣传文化工作面临的新机遇

2011年同志对省部级领导讲话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2009年,同志首次和网民在线交流时就说:“我觉得这种交流能使我看到网友的意见和要求,网友也知道政府的政策。一个为民的政府应该是联系群众的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利用现代网络与群众进行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1.网络传播的无限性拓宽了宣传文化工作的空间。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已经不仅仅属于哪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组织,信息传递已经跨越了国家界限,通过网络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无限延伸的网络节点使宣传文化工作不再仅限于某一个群体,极大地拓宽了宣传文化工作的空间,提高了宣传文化工作的覆盖面,使受众从有限变为无限,为我们党在网络社会中传播真理,宣扬马列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了无限的条件。

2.网络传播的即时性提高了宣传文化工作的时效。“即时新闻”成为网络环境下的新特点。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正在以“小时”、“分”、“秒”的速度更新,人们通过网络可以随时了解各地发生的事件获得相应信息,这给宣传文化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网络,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对外关系、政策舆论引导等工作都可以第一时间让民众知晓,获得群众支持,这种宣传舆论引导方式及时回答了民众关切,体现了新时期党的宣传文化工作紧跟时代潮流的新特点。

3.网络信息表态的多样性增强了宣传文化工作吸引力。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多地是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可在屏幕上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信息接收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信息更容易被接受和认可,也更加有利于宣传文化工作的开展,这种轻松的网络环境提高了群众对信息的认可度,会进一步增强宣传文化工作吸引力。

4.网络信息传递的交互性提升了宣传文化工作效果。在网络节点平等性的情况下,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网络的交互性改变了以往信息的被动接受方式,让群众参与其中进行讨论。这种交互式沟通,可吸引人们由传统的被动式“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质疑与沟通中达成思想上的一致,从而实现宣传文化工作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向互动式交流拓展,提高宣传文化工作实效。

网络环境下宣传文化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阅读全文

谈融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策略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传媒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革。当前,网络舆情生态不断演变,传统治理手段面临新挑战。如何适应新常态开展网络舆情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成为新时代重要命题。文章对网络舆情生态治理体系形成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探索融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创新策略和路径,提出新时代应融合内容、技术和平台优势,协同政府、媒体和公众力量,构建综合治理新格局。

【关键词】舆论场;网络舆情;舆情治理;媒体融合

融媒体时代,互联网呈现用户聚合化、价值多元化、生态复杂化等新特征,“网络空间内由特定事件(议题)引发的公众意见、态度和情绪的集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舆论形态[1]”,即网络舆情。党的报告作出“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体系化治理网络舆情指明了方向。

一、网络舆情生态演变和治理体系建设的阶段性分析

笔者通过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以“网络舆情”为关键词、以“期刊论文”为文献类型进行精准检索,获得相关文献13618篇,结果显示,国内提出“网络舆情”研究最早开始于2005年(6篇),2015年达到顶峰(1499篇),此后每年文献数量有所下降,但均不低于1300篇/年,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信息与知识传播、教育3类学科。由此可见,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技术更新、媒介平台融合、网民规模化增长的同时,网络舆情更深刻地影响中国政治生态、传播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笔者试以2005年至今为时间段,对网络舆情生态治理体系形成和演变过程分3个阶段进行分析。

(一)兴起发展阶段(2005—2013)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传统门户时代的网络新闻平台在信息传播链中崭露头角。2005年,“网络舆情”被正式提出并进入学界研究视野。2009年新浪微博创立并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成为重要舆情源。同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并明确提出“注重分析网络舆情”,此后,网络舆情引导、监测、预警和应对成为学界研究焦点。2011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主编的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披露,2010年发生的155起影响力较大的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网络新闻、报纸、论坛、微博、电视排在舆情首发媒介的前五名,指出“新媒体正日益成为众多舆情热点的首发媒体”。在此期间,国内媒体开始基于网络平台探索“网络问政”舆情治理新路径。2009年7月,广东省奥一网完成国内第一家系统化问政平台建设,此后如湖南红网“百姓呼声”、山东胶东在线“网上民声”、河南大河网“焦点民声”、浙江宁波网“对话”等一批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代表性问政平台先后诞生。2010年,湖南、安徽、广州等省、市开全国风气之先河,将网络问政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由政府主导推动网络问政制度化,实现政民互动常态化,成为舆情治理创新共识,同年,网络发言人在全国推广。平台技术升级、治理理念更新、用户群体分化是这一阶段舆情生态发展的主要特点,但是,网络舆情治理面临技术、道德和法律3个方面的挑战,表现为网络水军、网络谣融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策略和路径言、网络暴力、非法公关等不良现象频发。

阅读全文

网络文化建设中法律的作用

【摘要】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不仅推动了现实文化在网络世界的落地生根,也呼吁着新型网络文化建设在互联网世界的持续开展。近年来,由于网络世界缺乏有效的管制,与网络相关的问题层出不穷,亟需我们通过法律的方式构建新时代网络文化,从根源上解决网络相关问题。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文化建设;法律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互联网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现代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不是观察身边的景致,也不是了解附近的风土人情,而是去寻找有无可用的无线网。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时代不仅带来全新的传播方式,更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网络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延伸,在全球化背景下,快速传播,并形成其独特的文化体系。我们一方面惊艳于它非凡的魅力,又对它难以管制的现状如履薄冰。如何正确维护和引领网络价值观、保障网络文化的安全、推动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巨大难题。对此,完善的法律制度就成为了一剂良药。

一、网络文化的定义及优弊

1.1网络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种由人类创造并被传承下来的精神文明,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覆盖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文化是以语言数字化为前提,在网络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传播,并对政治、经济、社会、交往起巨大作用,在网络空间中形成一个全新的文化体系。网络文化是现实文化的一种扩展和多样性的表现。网络文化只是一种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的文化,并不是只有部分网民才知道的独有文化。但由于网络对于世界是相通的,各地的网络文化在赋予本地网民认知之外,也会在网上经过汇聚与融合甚至演变出新的文化形式。现代人类文明在网络出现后,有了全新的变化,网络文化的价值观与风气也会对现代人类文明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如何运用法律来建设、管理、和引领正确的网络文化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1.2网络文化的优弊

阅读全文

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路径

长期以来,学术期刊在促进知识传播与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受传统服务受众与出版模式的制约,其影响力相对有限。一方面,学术研究的专业性导致其受众范围相对有限;另一方面,当前影响因子仍为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通用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期刊服务主要以科研工作者及相关专业人员为主的导向。这些原因造成了前沿成果的交流与学术期刊影响被限制在研究者社群范围内。因此,扩大学术期刊影响范围就要求期刊扩大读者群,关注读者的不同属性类别并为其提供差异化的服务[1]。作为期刊服务的主体,科研工作者不仅是潜在的供稿人,也是专业的读者。这类人群在科研工作中依赖期刊内容的学术导向,同时也期待更精细化的内容推送和更高效省时的阅读体验。因此,打造精准的内容服务模式有助于优化专业受众对学术期刊的整体评价,进而推动期刊的品牌形象建设。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当前部分科技期刊已经开始尝试与新媒体平台合作进行融合出版,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以及直播平台等渠道传播期刊内容[2]。新媒体在期刊文献传播中的应用从获取渠道上大大降低了大众获取专业知识的门槛,同时嵌入了社交与互动的属性,推动实现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惠及,为科学普惠的实现创造了适宜的传播环境。

一、“微会员”订阅模式优化期刊服务

(一)“微会员”订阅模式

从纸质出版到数字出版,内容的订阅服务也随着媒介的发展而逐渐演变出多种形式,例如会员制、付费墙等。“微会员”则是一种以会员制为基础进一步细分的订阅模式。《时尚先生》近年尝试了这一发展路径,杂志社为政治专栏作家查尔斯•皮尔斯创建了一个专属的年度会员计划,成为皮尔斯“微会员”的用户能够获得他所有文章的阅读权限,并且每周会收到一封深度新闻邮件。围绕皮尔斯个人的会员模式建立在用户对他个人文章极高的关注度的基础上,而自2018年11月推出“微会员”模式以来,皮尔斯的网站已经吸引了超过1万名的注册用户[3]。科研工作者通常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以及关注的学者,采用研究领域及方向的分栏方式在学术期刊中已经较为常见,而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连线”仍然有待开发。“微会员”模式在学术期刊内容推送中的应用可以使得读者人群的划分从某一研究方向的兴趣用户进一步下沉到围绕学者个人的忠实粉丝。例如,学术期刊用户对自身专业领域的某个或某些学者感兴趣,可以通过订阅成为相应学者的“微会员”,就会定期收到期刊整理的相关文章;同时,作为供稿人的科研工作者也可以被订阅,通过期刊平台将自己的研究推送给真正感兴趣的读者,并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受众群。这一模式在学术期刊的应用中,一方面,期刊可以通过订阅情况系统地了解读者的兴趣点,并且由此实现内容的定向推送,在期刊与读者之间建立起更加稳固的关系;另一方面,读者借助期刊的内容分发服务可简化日常跟进学术动向的流程,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对期刊服务的依赖程度也会随之提高。另外,作为学术期刊用户的学者,具有作者和读者的双重属性,在被订阅的过程中获得同领域读者和学者的支持与肯定也有助于推动高质量成果的产出,并加强与该期刊的合作关系。因此,基于“微会员”的订阅将期刊内容进行精准化定向推送,有助于增强期刊、读者与作者三方之间的黏性。

(二)基于“微会员”订阅的互动服务

“微会员”订阅模式是通过期刊为作者与专业读者之间精准化“牵线搭桥”来完成的,尽管在订阅与被订阅的过程中实现了关系上的互动,然而这一推送模式架起的是学术成果交流的“单行道”,即作者向读者单向的内容输出。作为“微会员”模式的发起者,《时尚先生》同样面临这一困境,为了补充反馈机制,杂志社尝试在订阅中整合新的互动服务。譬如,定期开展在线互动活动,会员可以报名在线参与直接向皮尔斯提问。另外,在重大的政治事件发生后,订阅者(微会员)有权限收听皮尔斯和编辑谈话的播客直播,谈话中会对热点话题进行回顾或是回答订阅者的问题。这一互动模式也可以引入学术期刊文章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环节之中。作为专业的读者,科研工作者对学术期刊的定位不仅是前沿学术成果的载体,同时也是学术成果交流的平台和通道。基于期刊文章发表的传统互动模式,一方面理论型学者当前学界的重要问题和研究状况;另一方面实践型学者从中提取理论重点、难点并应用于实践,再以论文的形式通过期刊平台反馈给理论型学者,从而使得理论和实践有效互动实现社会价值[4]。然而,依赖期刊文章发表的互动模式受限于审稿与发稿的周期,弱化了学者在期刊平台上的双向交流的时效性和社交属性。借鉴《时尚先生》的“微会员”互动服务,学术期刊可以定期组织热门学者与其“微会员”的线上线下交流活动,例如在线会议、播客节目、学者工作坊等。这些活动作为传统长周期的“论文社交”互动模式的补充,使得同领域科研人员的联络从书信时代跨越到电子通信时代。因此,在“微会员”订阅的基础上引入互动功能不仅能够建立连接期刊作者和读者即时的双向交流通路,同样也可以为学术期刊这一互动平台的搭建者提供推广品牌、扩大影响力的机会。

二、“新闻+”合作解困助力科学普惠

阅读全文

互联网伦理建构的包容性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无处不在的网络为特征的社会,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但也正如斯皮内洛所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不是没有社会代价的”[1]。例如互联网既为公民有效监督公权力的行使提供了方便,却也使得侵犯个人隐私变得容易;它使得人们传递获取信息极为便利,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却变得困难。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究其原因,汤因比的一段话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迄今为止,人的伦理行为的水准一直很低,丝毫没有提高,但是,技术成就的水准却急剧上升,其发展速度比有记录可查的任何时代都要快。结果是技术和伦理的鸿沟空前增大。这不仅是可耻的,也是致命的。”[2]所以,网络伦理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如何建设却值得我们深思。很多学者对此做了积极有益的思考,然而大多数探讨均是基于传统的伦理文化来思考这一问题,对于互联网本身的发展逻辑却少有关注,显而易见,由此得出的结论势必有失偏颇。本文尝试基于互联网发展逻辑的视角对此作一探索。   一、互联网发展简述   众所周知,互联网源起于冷战期间美国建造的阿帕网(ARPANET),它的初始设计目的是为满足抗瘫痪通信的需要,从而提升美国的军事实力,抵御核战争。它的建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一系列技术的实现与合作才能够达成。1961年,保罗•巴兰开发了“包交换”技术,这项技术的原理就是将要传送的信息分拆成若干个小数据包,为每一个数据包贴上含有发送地址和接收地址的标签,然后通过网络,从一个结点经由自选择的路径到达另一个结点,再重新整合。因此,该技术从本质上来讲是去中心化的,并具有不可控制的秉性。1971年阿帕网建造成功并投入运行。建造阿帕网的科学家们的本意是为了使联结的计算机终端共享硬件处理能力、软件和数据,但是,电子邮件功能却成为最受用户欢迎的网络应用,由此,网络开始摆脱军事科研的束缚,逐渐渗入民间融入生活,在实现其初始目的的基础上日益成为把人们聚焦到一起的重要途径。   尽管电子邮件功能使得信息交往行为急剧增加,但仍然缺乏简单便捷的方式把各种不同的网络或者具有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终端联结起来,这个问题一直被热衷于网络建设的科学家们所关注,罗伯特•克恩和文顿•瑟夫秉持公开网络设计架构的理念提出设计一种协议,使得每一个局部的、单独的网络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设计和创建,可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用户环境、与其他网络连接的独特界面,只是在连接互联网这一点上,要遵循该协议,这就是奠定互联网的TCP/IP协议。TCP/IP协议使得网络对于任何用户都是开放的、平等的,不管他们自身使用什么样的软硬件系统,只要遵守TCP/IP协议标准,就可以相互通信,此外,由于TCP/IP协议是一种自由开放的标准,能够在技术进步和不断的实践中继续完善,从而为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敞开最大可能性[3],也因此赋予互联网最重要的特征:开放性。虽然TCP/IP协议带给网络最大可能的开放性,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阿帕网仍是美国国防部承包的防御网络,并由一小部分精英型研究大学控制该网络[4],致力于建立在可接受的使用规范下供公众使用的网络。但与此同时出现了电脑反传统的黑客文化,正是这个技术的反传统取向让电脑网络迅速进入社会,调制解调器、个人电脑、网络新闻组等硬软件系统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它让拥有技术知识和电脑工具(个人电脑很快便十分惊人地增强能力,却降低价钱)的任何人都能采用技术手段,个人电脑与网络沟通能力的出现,刺激了电子布告栏系统(BBS)的发展,最初是在美国,其后扩及全世界[5]。   20世纪90年代,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数量迅速增长,但对网络使用的便捷性问题仍然存在,解决的办法就是万维网的诞生,蒂姆•伯纳斯•李和罗伯特•卡里奥受益于《计算机图书馆/梦幻机器》杂志中特德•纳尔逊的观点,创建了超文本标记语言,用其标记各种现存的数据形式,包括静止图像、文本、数字音频和视频,超文本标记语言与超文本传输协议结合之后,就为浏览器软件的诞生创造了基础,随后,网络应用日益增加,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网络新闻、即时通信、网络购物、网络游戏、博客、维基等等引得网民数量不断增加,据2010年7月CNNIC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供的数据,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这还只是中国网民的数量,无疑,我们已经步入网络世界。   二、互联网的发展逻辑   科学技术作为人实现自己目的的一种活动,其本身的发展是具有逻辑性的。通过对互联网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认为互联网的发展逻辑并不是为了要实现某个特定目标,它是要建设一种能够接受任何新的目标的全开放式架构。互联网的发展逻辑实际上在阿帕网建造之前就已经被树立起来了,原因在于,早于阿帕网建造而应用于大型计算机之上的时间共享计算机方式,其意便是通过灵活分配处理时间,共享主机允许多个输入终端执行不同的任务并接收主机反馈回来的输出结果。这种工作方式无疑影响了使用计算机的人们(那个时期更多的是科研工作者)的行为方式,即认为对计算机的使用要有极大的自主权利,而在这些受到影响的科研工作者当中,便有出任建造阿帕网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主管的利克莱德、罗伯特•泰勒等人。利克莱德在其一篇影响深远的论文《人与计算机共生》中提出“通过网络合作解决共同技术难题,这是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4]。而奠定阿帕网基础的“包交换”技术则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了这一发展逻辑,尼葛洛庞帝曾对这种信息传递方式有过浅显说明:无论是通过法律还是炸弹,政客都没有办法控制这个网络。讯息还是传送出去了,不是经由这条路,就是走另外一条路出去[6]。在将“包交换”技术作为阿帕网的基础后,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劳伦斯•罗伯茨和他的研究生团队创建了“网络工作组”,网络工作组以一种开放源代码的方式运作,所有的技术源代码从一开始就是对外公开的,其他人可以使用、测试和发展它们,然后择优成为网络的“标准”规范,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为网络贡献思想,然后被集体发展。因此,虽然阿帕网的出现有军事主义的影响,但各种类型的精英主义与对科学技术的严谨探索也始终与它相伴。#p#分页标题#e#   如果说阿帕网的发展只表明网络的发展逻辑局限在科研工作者或技术精英当中,那么,TCP/IP协议的出现与应用则使得互联网的发展逻辑得到了广泛体现。TCP/IP协议使得不同的网络相互通信,从而使互联网成为一个统一的网络,这不单是一个技术指标上的开放,而且是互联网对网络主体的充分开放,从而使活动在其中的网络主体一经进入互联网便具有了开放意识和开放精神。因此,尽管政府与科研机构试图主导控制互联网的发展,但互联网自身的发展逻辑却蕴育出一股反传统的“自已动手做”的黑客文化,黑客文化将计算机、网络本身视为娱乐,对涉及计算机、网络的事情充满激情,不断挑战,不赞同对网络的管制,从而涌现出更多的网络新事物。比如说,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网络域名系统,对于网络域名系统的管理,似乎应该对应于某个机构安排,但在实际运作中,对域名体系的大部分管理只落到了一个人手里———乔恩•波斯特尔,他在1988年创立了一个不为法律认可却具有技术合法性的管理机构———互联网编码分配机构,原因便是“只要阿帕网仍是一个受限制的学术或政府网络,这个主要基于其他网络用户对波斯特尔的信任的基础上的非正式系统,就会把有关域名注册与管理这种潜在的爆炸性议题牢牢地限制在技术领域”[4]。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带来数量庞大的网络用户,其自身发展逻辑促成了万维网的出现,万维网的创始人伯纳斯•李深情地描述了万维网是如何打造一个更好的世界的:“万维网与其说是技术的产物,不如说是社会的产物。我设计它是为了社会影响,帮助人们一起工作,而不是作为一个技术玩具。万维网的最终目的是支持和促进我们网络式地存在。”[7]而人们也正如伯纳斯•李在他的著作《编织网络》中所说:“互联网上感兴趣的人们提供反馈、激励、思想、源代码和道德支持,这些在本地难以得到,互联网上的人们以真实的草根方式建设了万维网。”[7]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发展逻辑而得到的。   三、基于互联网开放性发展逻辑下的伦理建设   从前文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互联网是“由一个自行选择的专家群体非正式和不动声色设计的”[7],在推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这些专家群体奉行的是非正式性、信任及技术择优的伦理规范,因而,互联网由此所具备的开放性的发展逻辑使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物质层面来看,它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因素,从精神层面来讲,我们将逐渐网络化地存在。最重要的是,它自身始终在向网络使用者传达一种“自由、开放、共享”的伦理精神,因而,便有了“电子前沿基金会”创始人约翰•佩里•巴洛著名的《网络空间的独立宣言》,在其宣言中向世人宣告“在这里有着自由本身一直宣示的最大自主权”[4]。然而,也正是由于互联网的这种开放性发展逻辑,使得自身没有成为一个特定对象,而是搭起一个允许任意对象进入其中的平台结构,随着接入互联网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不得不说,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确定性与问题也越来越多,被专家群体身体力行潜意识赋予的互联网的初始伦理规范也由此受到了挑战,这从发生于网络环境中的文化冲突、病毒木马泛滥、低俗网站遍布、虚拟身份诈骗、个人隐私被频繁侵犯等现象就可见诸一般。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者提出要通过加大政府对互联网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互联网的立法力度来改善互联网的环境,对于具备开放性发展逻辑的互联网而言,这种对现实生活的管理方法手段无非是要借助现实权力来为互联网带上手铐脚链,效果显而易见是不会很好的,因此,本文认为,对于互联网问题的治理,终极管理还需伦理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发展逻辑,作者认为网络伦理建设需要重点考虑它的包容性。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我们要面对一个多元化的世界,这种多元,包括国家、民族、地理的不同,语言、道德、法律、习俗、宗教的差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的区别,也包括人或群体与人或群体之间的兴趣爱好、职业、地位的区别,在这些多元差别中,虽然存在着某些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美好与丑陋的区分,但就大多数“多元”成分而言,更多的是各自的个性,普遍地表现为各有短长,瑕瑜互见。因此,在多元成分之间更多地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排斥和冲突。这正与互联网发展前期,存在着不同的网络类型与结构一样,而互联网所起的作用就是将这些不同类型或结构的网络连接起来,使它们相互能够通信而不破坏它们各自的存在,意即求同存异。所以,对于这种多元成分,我们所要做的是要建立包容的伦理规范,做到相互尊重,取长补短,通过互相交流、谅解、学习,甚至双方融合,互惠互利,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特别注意的是,建设包容的伦理并不是要发展道德相对主义,而是要建立一种开放的伦理规范,使得多元成分能够相互沟通、相互尊重,实现社会乃至世界的和谐发展。一个技术上可以被我们借鉴的事例便是超文本标记语言由HTML规范向XML规范的演进,在HTML规范当中,英文大小写是没有区别的,一些注释标点符号也是比较随意的,然而在XML规范当中,英语大小写是被严格区分,语义符相比HTML要严谨得多,但是XML已取代HTML成为网页编辑语言规范的结果表明,通过对不同元素的区分,所带来的将是为人们认可的标准与秩序。因此,网络伦理建设的包容性并非模棱两可,而是指对不同伦理规范的相互开放与尊重。

阅读全文

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的高被引论文

本文选取《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出版科学》《科技与出版》《中国图书评论》《中国编辑》《编辑学刊》《出版参考》《现代出版》《出版广角》等13种编辑出版类期刊。其中,《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出版科学》《科技与出版》《现代出版》等8种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习称北大核心)收录,也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习称南大核心,英文缩写CSSCI)来源期刊;《中国编辑》《编辑学刊》《出版广角》等3种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收录,也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图书评论》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扩展版”来源期刊;《出版参考》由中国出版协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开设理论探讨、海外市场等学术栏目,具有前瞻性。这13种期刊在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中具备代表性。笔者于2018年4月13日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JN=出版科学ORJN=中国出版ORJN=现代出版ORJN=编辑学报ORJN=中国科技期刊研究ORJN=编辑之友ORJN=出版发行研究ORJN=科技与出版ORJN=中国编辑ORJN=编辑学刊ORJN=出版参考ORJN=出版广角”为检索式进行检索,共得到13种编辑出版类期刊的107610条论文数据。

一、期刊载文量和作者发文数量

将这13种期刊按照CNKI数据库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报》《科技与出版》《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出版科学》《中国编辑》《编辑学刊》《现代出版》《出版广角》《中国图书评论》《出版参考》。首先,统计这13种期刊自创刊以来的载文量。期刊载文量是指期刊在一定时间内所刊载文章的数量。[1]载文量常被用作衡量期刊吸收和传递科学信息的能力,也往往被作为遴选核心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2]根据这13种期刊创刊以来总载文量,由多到少排序依次为:《出版参考》(23445篇)、《中国出版》(16930篇)、《出版广角》(12353篇)、《中国图书评论》(10891篇)、《编辑之友》(9415篇)、《出版发行研究》(8826篇)、《科技与出版》(8218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6978篇)、《编辑学报》(6276篇)、《编辑学刊》(5078篇)、《出版科学》(3896篇)、《现代出版》(3238篇)、《中国编辑》(2866篇)。再统计在这13种期刊中发文较多的作者。根据作者发文数量排序依次为: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游苏宁(159篇)、南京大学张志强(117篇)、武汉大学徐丽芳(114篇)、华中师范大学范军(112篇)、《防护工程》编辑部朱大明(80篇)、美国佩斯大学练小川(79篇)、新乡医学院刘雪立(78篇)、武汉大学黄先蓉(77篇)、原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69篇)、北京大学肖东发(60篇)、武汉大学方卿(60篇)、西北大学姚远(58篇)、人民出版社林穗芳(58篇)、北京印刷学院叶新(53篇)、百花文艺出版社徐柏容(48篇)、西安交通大学赵大良(48篇)、中国人民大学周蔚华(45篇)、第三军医大学冷怀明(44篇)、北京印刷学院严晨(43篇)、中国药科大学郑晓南(42篇)、武汉大学罗紫初(42篇)、长安大学赵文义(42篇)、中国青年出版社阙道隆(41篇)、上海大学鲍国海(41篇)、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石朝云(41篇)、苏州大学吴培华(40篇)、湖北警官学院陶范(40篇)、中国编辑学会邵益文(39篇)、北京师范大学陈浩元(38篇)、东北大学米戎(38篇)等。

二、高被引论文研究

为进一步评价这13种编辑出版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笔者对这13种期刊中引用20次及以上论文进行了统计,发现这13种期刊在CNKI数据库中被引用20次以上的论文有1563篇。

1.高被引论文期刊分布

将这13种期刊按照高被引论文数量由多到少排序依次为:《编辑学报》(604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97篇)、《编辑之友》(137篇)、《出版发行研究》(130篇)、《中国出版》(103篇)、《出版科学》(72篇)、《科技与出版》(72篇)、《中国图书评论》(36篇)、《中国编辑》(35篇)、《编辑学刊》(26篇)、《出版参考》(22篇)、《现代出版》(21篇)、《出版广角》(8篇)。其中,《编辑学报》的高被引论文数量遥遥领先,说明其刊发的论文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若从高被引论文出版年份来看,刊发高被引论文较多的年份均在2000年后。(见图1)其中,2007年发表高被引论文数量最多,为115篇,2011年发表114篇,2010年发表113篇,2005年发表110篇,2006年发表107篇,2002年发表105篇,2003年发表101篇,2009年发表100篇。2000年以后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较多,一方面说明2000年后我国编辑出版学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论文质量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编辑出版类期刊更加注重学术规范,刊发论文的引文增多。

阅读全文

新媒体下师范生阅读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新媒体逐渐走进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它在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1],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带来种种冲击、刺激与诱惑。同时,它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阅读方式。大学生群体接收新事物的意愿比较强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速度较快,但他们对新事物的抵抗力和自我约束力普遍较差,这一群体无疑是受新媒体影响最大的。因此,这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常规管理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学习阅读方式的良机。作为当代大学生,阅读对于他们的意义和作用不同于一般读者[2],一般读者阅读行为比较休闲,内容也较为自由,而大学生则更注重于自我精神层面的提升。大学生对阅读方向、阅读内容的选择、理解与接受能力也都与一般的读者群体有很多的区别。尤其是高职高专的师范生,自身文学素养普遍不高,又在各个区域与地方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与任务,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人文素养都亟待加强,那么阅读就是高职高专师范生必不可少的一项塑造能力与提升能力的途径。

一、师范生新媒体阅读现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对社会与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阅读同样也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各种区别于过往纸质阅读的阅读方式层出不穷,例如电子书、公众号、网络新闻等。以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以下简称“本校”),本校曾以网络问卷形式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直接相关新媒体环境下本校大学生阅读情况,如本校师范生阅读的方向、态度、习惯、特点等相关问题。经过近一个月的问卷收集,利用统计、对比等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而掌握本校师范生应用新媒体阅读的现实情况[2]。本次问卷调查共有376名大学生参与调查问卷。由于本校男生偏少,其中男生只选择了98人,其余均为女生,涉及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数学理工科、学前卫生学等各专业。分析结果显示,本校21%的师范生选择纸质书籍阅读与期刊杂志等,她们认为纸质书籍更有收藏价值,阅读时可以做批注笔记,纸质阅读的思考性较强,而且书籍信息集中不杂乱,书籍阅读也因为通过权威出版社的审核与校正而更具权威性;79%的大学生会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选择电脑阅读、手机阅读等新媒体形式阅读,通过网络搜索平台寻找相关知识与方法,用于提升自己能力、日常消遣娱乐等。他们认为新媒体方便携带,信息购买便宜,节省空间、互动性强、更加环保等。由此而知,目前本校师范生电子阅读、网络学习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时尚与主流,远超以往的纸质媒介阅读与学习,但是仍有21%的学生选择传统纸质阅读,这也说明传统纸质阅读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并未被淘汰。并且,还可发现约85%的学生在电子阅读上花费的时间并不长,每次阅读时间约在5—10分钟,且大多内容是网络“主动推送”的讯息,其中约有45%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偏爱、兴趣和喜好进行寻找阅读,例如娱乐新闻、各类小说、散文短文等。这也反映普遍大学生存在新媒体阅读时间短,知识碎片化,目的娱乐化等诸多现象。并且,根据问卷结果可知,约23%的师范生阅读时间较长,阅读的同时也在思考与理解,存在深度阅读的行为与倾向,但也仅限于理论阅读层面,缺乏理论之后的实际行动,缺少将阅读得到的理论与日常实践、生活学习相结合等现象。因此,新媒体阅读虽然发展迅速,对当代大学生影响较为普遍,其形式内容较快让人接受并传播,但新媒体阅读对于师范生来说利弊交加,渠道更加多样复杂。

二、师范生新媒体阅读的优势

(一)新媒体阅读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随着大学生智能手机与微信社交工具的普及,大学生可利用智能手机、电脑或其他移动设备进行随时随地的阅读,把以往固定行为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例如乘坐火车、上下学路途中等待公交车、宿舍晚上临睡前等,这使得大学生阅读场所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以往课堂及图书馆,阅读形式也更加便捷。

(二)新媒体阅读提高了大学生阅读效率。相较于传统纸质阅读的书籍、报刊、杂志等纯文本形式,新媒体可以把信息与知识以声音、图片、动画等形式进行多方位展现,给大学生日常阅读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丰富体验与自我感受。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更快地捕捉到媒介所传递及自我所需要的信息重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获取信息的速度,从而节省大量阅读时间,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根据认知心理学,同一信息的编码越丰富,越有利于信息的存储和提取。因此,同等情况下新媒体多种形式信息的呈现会比单一文字信息更容易获取、记忆、提取[2]。而新媒体阅读的制作者与传播者更是掌握了受众的习惯,也提取了内容,将更加精准、形式更加多样的知识、讯息推送给更多的受众。

(三)新媒体阅读提升了大学生阅读的兴趣。传统纸质阅读是传达观点,展示知识,属于创作者对读者的单向传达。而新媒体阅读具有双向传送、互相讨论的特点,新媒体下所有读者针对阅读的内容与信息,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悟和想法,可以与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其他读者进行交流。文章的创造者也可以参与讨论,而这种阅读后的即时反馈、突破时间等限制的互动交流也为大学生增加了阅读兴趣。

阅读全文

搜索引擎网络信息论文

一、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类型和获取途径

(一)网络信息资源极其特点

1.网络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指广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可以满足广大的用户,但是要想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详细的说是指所有可以满足用户有用的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在光盘、磁碟等不是纸介质的载体上,并通过计算机呈现出用户有用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通信或者是终端等方式将用户有用的信息资源呈现出来。

2.特点

1)网络信息资源的数量增长的非常迅速,但是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总是良莠不齐,在我个人认为只要求数量而不要求质量。例如,In-ternet是一个基于TCP/IP协议联结各国、各类机构成千上万个计算机网络的通信网,而且,它还是一个云集各种各样大量的信息资源融为为一体的巨大的信息资源网,但是,机构、政府、企业、个人等以各种方式都可以在各个网页上信息资源,因此就出现了无所不有的网络信息资源,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资源,并具有分布在全球的各个领域全球人类都可以共享到所检索的这种资源。2)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源要求不规范,使用户难以客观的著文且录入。3)所查出的内容丰富多彩,用户难以得到准确的标示和指引。致使用户很迷茫。4)存入或获取本质是最为本质的特征。由于信息资源更新的快,信息资源内容新颖而且时效性非常强。各种网页上的信息资源具有高度的动态性,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处不断淘汰,不断产生和更新的状态,由于各种原因,它连接的网页,网站、网络也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任何一个网站资源都有可能在短暂时间内建立地址、更新地址、更换地址甚至都有消失网址的可能,这样致使得网页上的信息资源瞬息间千变万化。5)由于搜索引擎的快速发展,使得检索方式快捷方便。这样,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知识网络结构,但是建立知识网络结构需要利用超文本链接并且按照知识单元和知识单元之间的关系建立。通过各种各样的搜索引擎和检索系统,在信息检索时,我们用得更方便更快捷。6)信息资源使用的成本变低。这么说的主要原因是用户所使用的网络信息资源大部分都是可以免费使用的,然而,用户所需要支付费用主要有市话费和网络费用。就算从用户信息需要的角度来看,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者拉动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的配置和合理的配置。

(二)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