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网络汇报材料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一、根据教学目标组建单元教学框架
加拿大语言学家H.H.Stern认为,外语课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大要素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决定着外语课程教学的成效性。因此,Stern提出外语课程的每一个模块教学设计均受语言教学大纲、文化教学大纲、交流活动教学大纲和一般的语言教学大纲的综合指导。对于这种综合大纲指导下的外语课程设计方法,Stern将其称为theMultidimensionalCurriculumApproach(简称MDCA)。MDCA强调教师要将课堂的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导入活动(Pre-activity)、课中学习讨论活动(While-activity)和课后拓展提升活动(Post-activity)三个阶段,并完成输入、协商和产出三大基本任务。同时Stern指出,学生通过外语学习外语语言还要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由于《计算机网络应用英语》课程是一门与计算机专业相结合的英语专业用途课程的导读课程,兼顾计算机专业和大学英语课程的要求,以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英语专业知识,加强学生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操练,和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与本专业知识相关的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培养。我们以此为教学目标来组建《计算机网络应用英语》课程的单元教学框架。由此,本着实现本课程的教学成效最大化,《计算机网络应用英语》课程采用的是基于Stern的MDCA理论研制的“大学英语专业结合单元设计LCCL模型”为其教学模式。
二、按照LCCL模型设计课例
基于SternMDCA理论研制的“大学英语专业结合单元设计LCCL模型”指导下的每个单元教学过程及其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围绕教学内容的四维要素制定教学目标,即语言技能目标(Language)、专业拓展目标(Content)、交际活动目标(Commutationactivities)和学习策略(Learningstrategies)目标。四维教学目标指导下组建的教学步骤结合学生个体独立查阅网络及图书馆文献资料,课外合作学习小组开展与主题相关的学习和讨论活动、撰写小组合作学习报告,课堂小组集体演讲汇报学习结果、并接受教师和同伴对演讲的评估等教学方式。每一个教学步骤都有与单元教学过程中四维教学目标(Unitobjectives)相应的教学目标(Lessonobjectives),并在教学程序上进行系统设计,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的教学活动、教学材料、教学手段、作业布置、教学评估等环节②。
1.教材编制
为了编制《计算机网络应用英语》,除了专业老师的指导外,我们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图书资料等各种渠道收集专业英语教材,查找与本课程相关的章节,通读各种版本的参考教材之后,整理教学材料,并编制讲义。每个单元上课之前,教师通过“新理念外语网络教学平台”将单元讲义与相应的课外自主学习任务提前发给学生,供学生下载学习。
2.与专业教师共同备课
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在水电工程中运用
摘要: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多具有建筑结构复杂、工序衔接紧凑、多专业项目交叉作业等特点,安全管理存在链条长、层次多、效率低的问题。以白鹤滩水电工程建设为例,借鉴我国在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网格化管理经验,在水电工程中推广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压实网格化平台各层级主体责任,规范工作流程、加大执行力度,着重介绍了网络分工、各层级职责要求及问题处理流程等。实践表明,此类管理模式有效改善了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关键词: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文明施工;白鹤滩水电站
1研究背景
2020年初,为抗击肺炎疫情,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全国各地实行网格化管理,在“抗疫”战争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借鉴疫情防控中网格化管理经验,在水电工程中推广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通过压实网格化平台各层级主体责任,规范工作流程、加大执行力度,使安全管理深入一线作业班组,整合网格安全管理资源,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人在格中管、事在网中办”的工作格局,实现“安全小事不出网格、安全隐患不出体系”的安全管控目标,最大限度发挥基层管理人员的作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1-2]。
2水电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水电工程施工多具有建筑结构复杂、工序衔接紧凑、多专业项目交叉作业等特点,安全管理难度较大,除施工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差外,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专职安全员配置不充足。主标合同因合同额较大,劳务分包队伍可达数家,部分作业队伍的人员数量近百人。面对庞大的人员群体,施工单位为控制成本,往往按照国家法定要求最低标准配置专职安全员,每个安全员在施工现场的管辖范围较广,难以实施有效管控。虽然施工员或质检员承担“一岗双责”,但实际遇到安全隐患处理时往往力不从心,导致作业层安全意识不高,仅仅是“要我安全”,并未达到“我要安全”的高度。
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
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领。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平台可以为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流行病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把握MOOC背景下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的契合点,通过前期准备、案例剖析、自主探究、学习汇报、教师总结五大步骤来践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流行病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
慕课;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流行病学
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是一种针对大众人群的在线课堂,近年来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1]。“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缩短理论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差距[2],而目前新兴的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则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习范围的有效途径[3-4]。MOOC可以为“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1以MOOC为基础,结合案例“翻转”流行病学课堂
流行病学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已成为一门方法学,其原理和方法渗透到医学各科,甚至扩展到非医学研究领域。流行病学不仅是预防医学专业的骨干学科,也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传统的流行病学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案例讨论为辅,学生主要依靠课本、实习指导等纸质资料,辅以教师准备的演示文稿进行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虽对某些理论较易掌握,但难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种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预防医学专业或者临床医学类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中主动运用流行病学思维指导解决实际问题都比单纯理论学习更加重要。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多年来流行病学教学一直重视,且仍需不断完善的一项课题。近年来,MOOC的迅猛发展、案例教学的广泛使用、翻转课堂等方法的兴起为流行病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特定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思考、讨论、评判;学生处于特定的案例情境中,要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做出判断和决策,无形中提高了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7]。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是大量优质的案例,MOOC等网络平台为案例教学法在流行病学中的使用提供了丰富素材。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程序的一种颠倒。在教学中,它保留了信息传递和知识内化两个步骤,与传统课堂教学相反,它将信息传递过程放在课外,主要借助视频等资料,由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内化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与教师面对面,在练习、问答、讨论中巩固知识[8]。翻转课堂中课程视频取代了传统讲授,成为内容传递的重要方式,释放出来的课堂时间为学习者探讨、分析案例提供了契机,而课前学习获得的信息又可作为案例理解的知识基础。因而,翻转课堂可作为实施案例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一般的翻转课堂中,需要教师自行制作教学视频,准备教学材料和探索性问题。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学习教学视频及材料,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互动点评,教师总结等多种方式,实现对知识的内化。而在MOOC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教师可通过合适的选择,直接在MOOC平台上搜索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视频。在引入了案例教学的翻转课堂中,教师以含有问题的案例来代替翻转课堂中教师准备的探索性问题,并将对案例的讨论作为课堂知识内化的主要方式。此外,翻转课堂的实施手段使案例教学案例的来源也更加丰富,实施者可根据对课程视频的搜索和学习,从视频公开课的讲解过程中发现一些合适的案例线索,再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获得多样化的案例。
项目学习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摘要:在“互联网+教师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如何改革才能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高校教师关心的话题。该文以幼儿美术教育课程为例,结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教学困境,提出基于项目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学习阶段,能够使学生在项目实践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实现学生专业素养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项目学习;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201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教学改革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强化教育实践环节,特别提出要“着力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教育模式,培育具有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教师[1]。近年来,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实践取向”等教学理念,翻转课堂、项目学习等教学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得到不断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结合幼儿美术教育课程中的教学困境,文章探讨基于项目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应用,试图为专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启发,以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综合发展。
一、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困境
1.教学目标重知识,轻思维能力。幼儿美术教育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原理,掌握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幼儿美术活动的能力[2]。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比较重视学生对于基本教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而忽略了学生分析素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实践中,部分学生存在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和整合、教学方法简单机械、教学评价模式单一等问题。
2.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操作。幼儿美术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繁杂,既包含教学相关知识和技能,又包括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课时安排有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侧重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美术专业技能的操作练习,如对幼儿美术活动中不同绘画工具材料的示范讲解、不同类型手工范例的制作演示、不同美术欣赏素材的分析等。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实践中,部分学生虽然能够结合教育原理设计出较为清晰的教学环节,但是在组织过程中往往存在美术专业素养不足等问题,如美术技能方法讲解不清、美术范例制作粗糙、幼儿操作环节指导不足等。虽然部分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美术基础、手工等美术技能课程,但是在内容选择、素材分析、方法讲解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利用适宜的教学方式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幼儿美术教育课程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3.教学评价标准单一,轻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把美术活动方案书写是否规范、活动组织是否流畅等作为课程评价标准,忽略了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美术欣赏类课程设置较少,学生难以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在幼儿美术活动实践中,部分学生往往审美鉴赏能力不足,难以开展创新性美术活动。部分学生在设计美术活动时内容选择较为局限,欣赏活动较少,活动组织缺乏趣味性,使幼儿作品存在雷同等问题。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增加欣赏类内容,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教学改革中较为迫切的需求。
小学科学教育技术论文
一、丰富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视频、课件、图片,通过计算机、投影仪投放到大屏幕上,既直观、形象,又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扩充了教学容量,提升了教学效率。 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为例,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物世界》,学生观看的同时出示布置有学习任务的幻灯片,提出问题:动物世界里的动物如何生存?看完后请学生汇报,动物靠吃小动物或植物生存,具体是肉食动物吃食草动物,食草动物吃植物等。再次观看《动物世界》,观看的同时出示幻灯片,提出问题:具体的是谁吃谁?看完后再有学生汇报,教师则用箭头表示出来。学生写完之后,告诉他们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就叫作食物链。
再出示幻灯片,布置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请将所有关联的动植物用箭头连在一起。学生写完后在展台前使用投影仪汇报展示,相互交流。用幻灯片出示下一项任务: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就可吃多种食物;把动物世界里的动植物连接起来就像一张网。此时,向对学生解释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就叫食物网。顺势利用幻灯片出示学习任务: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能够答出,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播放关于池塘和田野中视频,让学生观察生物的生存情景。播放后,利用幻灯片出示任务:让学生找一找视频中包括哪些食物链和食物网。播放视频,进而可以让学生把学习的知识食物链和食物网充分应用,加深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
再利用幻灯片布置任务: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有什么影响?让学生交流讨论,最后得出“一种生物灭绝会影响其他生物,因此保护一种生物就等于保护了许多生物,应该从保护每一种生物开始保护地球”的结论。该堂课,通过让学生多次观看不同的视频,并利用幻灯片布置任务,比只使用课本上的几幅图片学习更生动、合理。这样做法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生成性问题
小学科学学科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知识,教师具备再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无法全部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网络技术可以辅助解决这一问题。师生都无法解答的课堂生成性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答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例如,在讲授“我们周围的材料”内容时,有学生提问“玻璃是由什么做成的?”。这并不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任课教师在没有精心准备的情况下很难解释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玻璃的成分”关键词,找到相关答案,让学生了解玻璃的主要原料、制作的工艺等内容。
三、辅助实验教学
工程技术管理浅析
摘要:每一个施工企业项目领导都希望自己负责的施工项目能够成功,怎样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施工项目呢?一般来说,成功的施工企业项目就是能够在规定的工期内、规定的成本条件下,无安全事故前提下保证质量完成预期的工程目标。
关键词:技术管理;管理职责;进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1引言
一个施工企业项目能否在规定的工期内、规定的成本条件下,无安全事故前提下保证质量完成预期的工程目标,主要取决于该项目的工程技术管理情况以及该项目的工程技术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水平,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管理团队是工程项目成功的重要基石。本人作为一名电建施工企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从以下几点谈谈对施工企业工程技术管理的认知:
2制定合理可行的工程技术管理职责,出台相应的工程技术管理细则
制定合理可行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职责,如:工程部职责、质检部职责、物资部职责、计划部职责、财务部职责、各部门负责人及专工职责;出台相应的管理细则,如:机械设备管理细则、原材料管理细则、施工进度管理细则、成本核算管理细则、安全施工管理细则、成品保护管理细则等等。明确各个管理部门及各专工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使各个管理部门及各部门专工进行管理有据可依,促使各个管理部门及各专工能够严格执行,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
3加强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高校毕业综合实践信息化管理论文
1高职院校毕业综合实践管理现状
目前,多数高职学生经过两年半的理论学习后,在第五学期课程结束后开始选择课题,然后带着论文指导书,边实习边撰写毕业论文;学校在第六学期组织中期检查,了解毕业综合实践进展情况;在第六学期后期,毕业综合实践结束,学校组织答辩工作,并给出成绩。在整个过程中,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毕业综合实践的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方面:
毕业综合实践阶段和找工作阶段存在着冲突,多数学生在短期内频繁跳槽,实习岗位也跟着变化多样,占据了大量的精力。而一旦找到合适的岗位上岗预就业后,由学生变成了准员工,主要精力就转放在工作上。于是就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认真准备毕业论文,直到答辩前匆忙准备,采取各种方式应付了事,严重影响了毕业综合实践成果的质量。
(2)教师方面:
一方面由于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化,指导教师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指导。两者的交流会因时空限制,不能连续、及时地开展。对教师来说,无法督促学生及时提交毕业论文等材料,经常会出现前中期时间很充裕,到后期却要忙通宵,加班突击,对材料的提交时间没办法控制。第二方面,指导教师少,学生人数多,一般一个指导教师指导超过10个学生,便难以做到对每个学生都给予认真细致的指导。
(3)管理方面:
商务英语口译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混合式教学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上海市英语中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目的和考试形式的研究,意识到课证融通的商务英语口译混合式教学模式,有益于师生在线上和线下教与学的过程中了解课证融通的理念,切实提高学生在商务职场领域的口笔译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课证融通;商务英语口译;混合式教学模式
0引言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1]。能否培养出具备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大多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例如,应用英语专业主要针对高级行政助理、高级商务助理、商务翻译、外贸业务员等岗位培养人才。作为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商务英语口译旨在培养学生在商务职场领域中的英汉口头翻译技能。众多学者认为翻译课应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观点对于提高翻译课程的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许洪提出了将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2]。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校内课堂和网络课堂各自的优势,拓宽了学习空间。同时,采取了翻转课堂的形式,能够有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陈薇提出了翻译教学的“互联网+教室”混合式教学模式[3]。由于以上两位学者没有通过具体案例探讨如何进行翻译的混合式教学,所以研究成果过于抽象,缺乏教学实践指导性。蒋晶认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翻转课堂形式,能够提高学习效率[4]。但是,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蒋晶未做定量研究。另外,丁晶、李彦对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5]。向士旭认为采取翻转课堂和“翻译工作坊”两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翻译技能[6]。上述各研究虽然从不同层面对英语翻译类课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但尚未从课证融通角度对翻译教学进行探讨。此外,未对某一专门领域的翻译类课程,如商务英语口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研究。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可以在课证融通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具体案例,对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1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改革
为了培养在国际商务职场环境中胜任英汉口译工作的高职英语应用型人才,帮助中外客户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必须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开展基于课证融通理念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改革。这一新的教改理念的采纳与信息化教学技术、教学手段的迅猛发展,势必会要求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在教学模式上进行相应的变革。1)课证融通以职业岗位为导向。职业资格证书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能的证明和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主要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除了规定学生要修完的学分、课程外,还规定学生必须获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应用英语专业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中,上海市英语中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被誉为从事翻译职业的黄金证书。该证书的目的是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外资企业、涉外单位等选拔一批高质量的翻译人才,承担各类涉外项目谈判、高层次会晤、记者招待会等翻译工作[7]。由此可见,翻译技能是上海市英语中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的考点。课证融通指根据职业资格证或技术等级证的内容制订课程标准,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要求[8]。在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上海市英语中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的目的、考试形式、内容等具体要求,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实现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真正融通。2)混合式教学顺应教学模式变革。“混合式教学”又称“混合式学习”(BlendLearning),该理念是由何克抗教授首次提出的。他认为教学中应该要充分发挥传统学习方法与网络化学习的各自优势,将线下与线上两种课堂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发挥传统课堂教师的主导性,另一方面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3]。林雪燕、潘菊素认为混合式教学指的是多种教学理论、多种学习环境、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资源、多种教学风格以及多种学习评价的混合[9]。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传统课堂和网络教学平台两种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鉴于此,在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力提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2基于课证融通的商务英语口译混合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