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网络电视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媒介经济学新动态研究
摘要:
本文以国际媒介经济学领域的核心期刊《媒介经济学杂志》为研究对象,对该杂志进行内容分析梳理,分类总结、归纳了该期刊的五类核心议题。在此基础上,就研究的全方位跨度、作者分布、研究视角与方法、研究行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描绘国外媒介经济学研究的学术新进展及其特征。
关键词:
国外媒介经济研究;媒介经济学杂志;研究新进展
媒介经济学是一门基于经济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最早起源于美国。它通常采用传播学和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主要关注经济社会中的媒体、传媒企业的媒介行为、市场结构、资本运作方式及其与政府和受众的关系等问题。著名传播学家罗伯特•G•皮卡特(1996)认为:“媒介经济学研究的是各种各样的媒介运营者如何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满足受众、广告商与社会在信息与娱乐等各方面的欲望与需求。”①国内传媒学者喻国明教授(2009)等人则认为:“应用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来分析传媒产业中的包括资源配置问题在内的各种议题,即是传媒经济学。”②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媒介经济学的定义不一,但学者们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认为媒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各种经济条件和政府政策影响下,媒体和传媒企业如何运用有限资源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并对受众和消费者、社会福利进行关注研究的学科。
一、研究背景分析
本文所选择研究样本《媒介经济学杂志》的研究议题涵盖了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电影等传统媒体及网站、博客、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内容、市场结构、媒介行为、广告策略及受众行为,以及传媒产业与政府干预、新技术等关系等若干方面。该刊呈现出研究议题丰富、作者学术背景深厚、刊载论文转载率、他引次数较高,行业认知度、认可率较高等特点。总的看来,该刊因其学术地位、学术影响,已经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媒介经济学研究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之一。从这一点来看,本文选择以该刊作为样本与代表来研究近年来国外媒介经济学研究的动态与进展,则具有一定合理性。
媒介融合下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和影响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媒介融合产业建设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我国网络文化传播工作也快速稳定发展。创新完善网络文化传播内容与形式,有效强化受众自我意识,促使受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先进网络文化传播中,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建设和谐健康发展。将进一步对媒介融合视域下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与影响展开分析与探讨。媒介创新融合时代下,我国网络文化传播建设工作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媒介融合实质是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各种形式的媒介融合可以进一步加强它们的互联性与互换性,促使海量信息能够得到优化、整合,在极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市场不同层次用户对于各种类型文化信息的需求。在媒介融合视域下,网络文化传播有着传播时效快、范围广以及内容丰富等鲜明特征。其可以有效反映出文化传播者、网络平台以及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对建设文化强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文化及其传播特点
1-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实质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核心基础,在互联网平台所形成的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方式以及文化观念的集合。网络文化作为现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表现,有着鲜明的特征与精神价值观念。网络文化涵盖在互联网平台中生成的文化以及依托互联网传播的传统社会文化。它们在互联网平台中都可以呈现出持续创新性的特征。与传统信息传播环境下的文化传播模式相比较,互联网传播模式下的文化传播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的优势特征,并且其受众市场呈现出日益细化的发展趋势。
2-网络文化的传播特点
网络文化的传播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1.传播时效快、范围广
品牌形象设计与推广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进入数字时代,研究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品牌形象设计与推广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品牌形象设计与推广的质量。基于此,该文对数字媒体环境下品牌形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品牌形象的管理意识不够、品牌形象建设方式单一以及品牌形象运营方式不科学等方面。之后,对数字媒体环境下品牌形象设计的对策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增强品牌形象设计的多元性、对品牌形象进行信息化设计以及对品牌形象进行个性化设计等方面。最后,对数字媒体环境下品牌形象的推广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增强品牌形象的互动性、提高品牌形象推广的一致性、对品牌形象进行精确化推广以及明确品牌形象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对品牌形象的设计与推广进行研究,能够在保证品牌形象设计的同时,扩大品牌形象的推广范围。
关键词:数字媒体;品牌形象设计;多元化
在数字化背景下,数字媒体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品牌形象设计对于品牌的推广、销售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品牌形象设计进行严格管理。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品牌形象设计打破了固有的设计理念,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对品牌形象进行设计,最终达到品牌推广的目的。
一、数字媒体环境下品牌形象出现的问题
1.品牌形象管理意识不够
数字媒体环境下,品牌形象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加上品牌形象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导致品牌形象的管理质量难以提高。如,企业在管理自身品牌形象的过程中,往往利用市场部或者其他部门对品牌形象进行兼管,这种管理方式不仅会影响该部门本身的运行,还不利于优化品牌形象管理的质量。另外,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多数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品牌形象管理的专业知识,只能对品牌形象简单管理,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即使部分企业建立了专门的品牌形象管理部门,由于对品牌形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也导致品牌形象管理过于形式化、表面化。如,一些管理人员由于没有认识到品牌形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在管理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广告宣传中,甚至在广告中过分夸大品牌形象,没有对品牌形象管理进行长远规划,导致品牌形象管理质量难以提高。
2.品牌形象建设方式单一
数字时代的广告教育与教学创新
数字时代,广告产业面临深刻变革,广告教育也亟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适应业界变化培养专业人才。
一、产业之变与教育之困
数字时代的广告产业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广告占中国广告市场的整体规模超过一半,基于互联网新媒体的数字营销传播成为主流;二是在互联网广告市场中,移动互联网广告占互联网广告市场的比重超过70%,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营销传播成为数字营销传播的重点;三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5G、AR/VR等新技术在广告产业的广泛应用,带来广告生存形态、传播形态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数据、技术、流量和创意等成为广告产业的核心资源要素。在广告产业面临重大变革的背景下,作为面向广告产业培养和输送广告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广告学专业,必须要顺应广告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时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对接业界需求,培养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广告专业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广告学专业声誉评价的核心和关键,高校广告专业毕业生是否具备快速适应行业新变化的能力,直接决定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数字时代的广告产业变革对广告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一是在培养方案上,广告专业培养方案如何适应数字时代广告人才需求的新变化,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成为广告教育改革的重点。二是在课程体系上,是采取增量改革还是存量改革?是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数字营销传播类课程,还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加数字营销传播的教学内容?是各个高校广告专业面临的共同挑战。三是在师资队伍上,广告学专业教师亟需提升数字营销传播的知识和技能,在现有师资队伍中补充数字营销传播相关教学的师资。四是在教材建设上,现有教材面临老化的问题,现有教材修订中如何整合新媒体广告的相关知识内容,数字营销传播教材的体系如何建构?都是现实课题。五是在实践教学上,如何将课堂实践、项目实践、竞赛实践、实习实践等结合,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也是广告学专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学科定位与培养目标
数字时代,广告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变化,广告与市场营销的边界模糊化,广告专业的学生需要学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也要学广告,广告学科和市场营销学科的边界何在?这是广告学科和专业必须厘清的问题。事实上,广告学和市场营销学科边界的模糊化,是数字时代的一种必然趋势,广告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懂市场营销学知识,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也需要懂广告学知识。但广告学与市场营销学专业在学科归属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差异。广告学属于传播学、营销学和艺术学等的交叉学科,按照教育部的学科划分,广告学属于传播学下的三级学科,国内绝大多数广告学专业设立在新闻传播院系,从广告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广告学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知识,同时由于广告具有营销属性,笔者认为,在数字时代,广告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打造“全媒体商业信息营销传播专业人才”,这是广告学科和专业特点决定的,也是广告学专业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一是“全媒体”。广告学专业学生必须对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网络游戏、微博、微信、短视频、网络视频、网络电视、网络杂志等有全面的知识掌握,而且能够熟练地利用新媒体开展创意传播活动。这就需要广告专业在培养方案中增加相应的课程,以及在教师的课程教学中增加相应的新媒体用户洞察、策划创意、设计制作、整合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二是“商业信息”。广告本质上是一个商业信息传播活动,目前在互联网媒体上出现的短视频广告、直播营销等,都应该属于广告学专业教学的范畴,必须在专业教学中体现,针对广告业的快速变化,广告学专业可以设计一些前沿专题课程,采取课程组授课的形式,甚至还可以根据课程教学方案的总体设计,邀请业界在某一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授,以此丰富学生在新媒体广告方面的知识。三是“营销传播”。广告学专业培养的是“营销传播专业人才”,这是广告学专业的特点和特色。
三、教育理念和创新方向
数字时代,广告学专业教育需要厚基础、增技术、强专业、重实践。一是厚基础。广告学专业学生必须要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重视人文素养与艺术素养教育,因而在教学中需要加大平台课的比重,一方面是人文社科素质类课程,另一方面是新闻传播学大类课程。通过平台课程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增技术。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对于广告行业的影响尤为重大,适应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要求,广告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需要增加相应的技术类课程,如计算广告、智能营销传播、大数据挖掘与用户洞察等课程。可以通过引入业界项目,联合开发建设课程,也可以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相关技术类课程。三是强专业。广告学专业课程包括广告本体类课程、艺术设计类课程、媒介类课程、品牌营销类课程等。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整合传统类广告课程,强化现有课程内容的知识更新。如艺术设计类课程,增加数字图文、视频制作与编辑、数字音频制作与编辑等;媒介类课程,增加新媒体概论、新媒体运营等;广告本体类课程,在现有调查、策划、创意、媒介等的基础上,实现课程内容的知识更新,重点加强对新媒体广告相关知识的讲授;品牌营销类课程,需要结合数字营销传播新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内容,如短视频营销、直播营销等,增加活动营销、数字整合营销等实效营销类课程。四是重实践。广告学专业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国内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六种,即课堂实践教学、竞赛实践教学、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工作坊实践教学、夏令营实践教学、战略合作实践教学等。需要强化课堂实践,鼓励竞赛实践,拓展实习基地,引入业界实践等方式,不断深化实践教学的效果。
体育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与优化途径
1前言
随着第五次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搜索引擎、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迅速兴起,互联网对经济、物流、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影响进一步增强,人们生活正逐渐进入“深度互联网化”时期。2014年11月,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和行业精英齐聚浙江乌镇,召开世界互联网大会,倡导“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使互联网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促进社会进步。政府部门也十分重视互联网的发展,总理于2015年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互联网+”的发展前途,并提出了相关的行动计划。报告中强调,当今时代的发展是离不开互联网的,想要推动现代制造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依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网络数据。这一报告的发表迅速使互联网的思维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互联网+”这一概念的崛起,让互联网成为了各行各业争先恐后抢占位置的高速马车。“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的过程”,其本质属性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互联网+”时代环境,使得体育科技期刊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迸发出了新的火花,其发展模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以此来紧扣“互联网+出版”行业发展的新机遇。“互联网+”的核心是“创新驱动,跨界融合,重塑结构”。通过“互联网+”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渗透整合,使体育科技期刊发展模式达到“1+1>2”的效果。用“互联网+”的发展思维来衡量当前体育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我们会发现体育科技期刊在数字化建设层面、读者需求满足层面和出版发行效益层面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互联网+”环境下体育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
2.1数字化建设层面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新的发展阶段,是数字化程度高度发达的产物。一直以来,学术期刊发展数字化可谓大势所趋,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体育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进程则相对缓慢,缺乏在大数据时代主动求变的动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体育科技期刊数字化专业人才相对不足,专职人才聘任工作仍主要对接传统纸质传媒出版发行要求,现有编辑出版人员的数字化专业培训和职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体育科技期刊数字化过程中的团队建设和管理方式较为滞后,尚未形成合作联动、良性竞争的工作业态,具体岗位职责的数字化业务分工有待进一步细化,数字化的时效优势在期刊编辑和发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三,受纸质传媒时代编辑出版工作的习惯方式影响,体育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人员,对采编、出版和刊印等工作的数字化变革缺乏积极性],相关工作人员数字化出版工作的绩效奖励方案和量化考核标准有待落实;第四,体育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专项投入相对不足,常态性制度保障和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有待进一步明确。此外,从整体行业发展状况来看,体育科技期刊数字化工作尽管已开始进行,但因为缺少着眼行业全局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机制,体育科技期刊则呈现出了“百家争鸣”而模式各异的数字化发展乱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科技期刊数字化工作的深入发展。
2.2读者需求满足层面
当前,体育科技期刊出版发行更多的是采编导向,读者的阅读需求常常被忽视,学术信息投送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相对较差。体育科技期刊虽然需要考虑学术文章的专业特点,但也必须结合全民健身和体育文化传播的现实需求,尽可能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来满足人们的不同层次阅读需求,使其成为体育健康信息的传播者和体育健康生活的引领者。体育科技期刊读者需求层次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出于学术研究的需要,通过检索和阅读体育科技期刊,下载相关研究论文;第二,出于获取体育健康信息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文章,获取实用性较强的前沿性体育健康资讯;第三,出于个人专业发展的需要,提高非特定主题学术文章的阅读量,完善个人体育学相关知识体系。传统而言,体育科技期刊更多地考虑第一种需求,希望通过提高论文的学术质量来赢得学界口碑,提高体育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然而,在资讯爆炸的信息时代,信息质量固然重要,信息的投送主动性和精准性也格外关键。对于这三种需求,体育科技期刊唯有借助互联网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提供及时而新鲜的学术资讯,充分发挥信息传播技术在满足读者不同层次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体育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
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
伴随着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信息社会进入到内容时代,信息服务业必须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才能持续发展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依据产业融合和产业链理论,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互动有四种模式。广东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互动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产品缺乏原创性、产品种类较少以及产业链延伸不够等问题。应从打造全产业链、开发有区域特色的原创产品、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深化广东省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互动。
[关键词]
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产业融合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及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日趋密切,信息用户在追求海量的信息产品和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的同时也逐步追求蕴含更多文化内涵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这就要求信息技术必须与文化广泛结合,特别是信息服务业必须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才能适应信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社会进入“内容时代”,信息文化产品成为信息服务产业与文化产业汇流的新的亮点,在信息文化产品商品化的重大发展趋势下,需要促进信息服务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
一、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了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动因、机制和效应,如Oies-tad[1],Carreiro[2]发现信息技术对图书出版业的渗透催生出很多新的文化产品,如网络教学平台,电子阅读设备,图书流式服务等。YongGyuJoo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传统文化产品以新的形式快速发展,如网络游戏、移动内容、电子书、在线学习、电子音乐等。[3]Fagan发现媒体企业通过与信息企业合作形成产业聚集和融合,向消费者提供更新颖的文化产品。[4]144-166国内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厉无畏认为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催生了网络媒体、网络休闲等新的文化创意产品。[5]56-70花建研究发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语音广播、电视、电影、照片、报纸、图书、杂志以及电子货币等信息内容融合为一种应用或服务方式。照片、文字、数据、图像、音乐、音像等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系统,从一种媒体迁移到另一种媒体。这种市场驱动型的融合,促使设计、软件、演艺、娱乐、影视、报刊、出版、网络服务各个门类通过相互渗透,来创造一种复合型的体验。[6]赖茂生认为数字文化产品从产品的形态上看,传统的文化产品通过数字化改造,从印刷出版的有形产品,改造成电子化的无形产品;从产品传播途径看,以纸介质、磁带、光碟为主的载体形式正在过度到以网络为主的传播方式。同时,单纯的文化产品在数字化的过程中通过溶入数字技术对原有的文化产品进行了一次创新。[7]赵雪指出内容产业与数字技术的交义融合呈现出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融合、传统媒介与数字媒介融合、主流文化与草根文化融合、生产者与消费者融合的特点和趋势。[8]二是从产业链的角度探讨了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对产业发展模式的影响,如Muller,[9]Mortimer[10]发现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有助于拓展文化内容创意的传播渠道。Rothmann认为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催生了新的信息产品形式的出现。[11]金业阳从产业价值链形成的角度研究发现,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从源头到消费者必须经历价值链的上游的文化内容创造、中游的数字内容产品制作与下游的数字内容产品营销等3个核心环节,产品价值才得以实现[12]。赖茂生等认为文化信息产品从生产到传递到信息用户的过程中,要经历技术整合、产品整合、品牌整合、营销渠道整合几个环节。[13]杨全城认为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分为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张,纵向延伸表现为产业链向上延伸到文化信息的产生和来源,向下延伸到文化信息产品的营销网络和顾客;横向扩张表现为信息服务和文化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主体延伸到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之中。常见的链式发展模式有链式协同发展、品牌乘数和掌控终端等。[14]另外,杨全城等人还认为可以打造产业园区这样一种由政府、民间组织规划或自发建设,介于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和企业发展平台,通过吸引信息内容相关企业入驻,在产业园区产生集聚形成产业链,产业链上的企业通过集聚和整合,可以将具有不同优势环节的企业联系起来,使每个环节都达到最优,进而实现整体最优。[15]国内外学者对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研究探索,但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的渗透融合,尚缺乏对两类产业互动发展机理和模式的全面系统研究。因此,文章试图以广东省为例,对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互动进行梳理,寻求两者互动发展的最佳契合点,为提升广东省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动漫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下,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更明,动力强劲,这也引发了我们对动漫产业发展亟需的高端人才培养的深层次思考。 一、动漫大国向动漫强国转型期高端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我国正处在由动漫大国向动漫强国转型的历史阶段,动漫产业具有拉动国民经济和长远的文化辐射作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产业。我国认识到动漫产业关乎国家发展战略和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在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将其列为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连续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大力扶植。“十一五”期间,动漫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整体水平较低,效益不高,只是从产量上实现了动漫大国的目标,距动漫强国仍有相当距离。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意观念滞后,艺术质量和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原创精品匮乏;企业规模小、散、弱,缺乏竞争力;动漫基地同质化、低水平、恶性竞争等,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源于人才问题。 对于我国动漫产业而言,要实现“十二五”时期跻身动漫产业世界强国之列的目标,市场适用性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严重缺乏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动漫产业人才结构呈金字塔格局。居于塔底的基础性人才是指从事背景绘制、投射、描线等基础工种的制作人员以及运营、支持的服务人员;居于塔身的是指从事服装设计、场景设计、道具设计等设计型人才;居于塔尖的是指编剧、导演、原画、分镜头设计,以及创意总监、项目经理人等创意、策划、管理、营销型人才。这三类人才在产业中的分布数量依次呈递减关系。高端人才即指居于金字塔格局顶端的高层次创意和产业开发人才。 据统计,我国动漫人才需求缺口大约15万人左右,预计3年-5年缺口将达到60万人,而现有从业人员基本为单一制作型,严重缺乏高端创意与产业开发人才。目前高端人才缺口约为总量的5%,其中高端创意人才和产业开发研究人才缺口约为总量的1%,即6000人左右。由于高端创意人才奇缺,导致我国动漫自主品牌研发能力弱,原创精品匮乏;由于产业开发人才奇缺,不能有效将动漫产品版权价值链贯穿起来,又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国产原创动漫作品在市场运作模式和市场推广过程中失利。这两种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严重后果就是:动漫产业盈利差,至今难以摆脱依靠外包加工的盈利方式,利润空间的狭小,动漫市场80%以上的盈利流向了海外;危及国家文化安全。我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画作品中,日、韩占60%,欧美占29%,有影响力的民族动画品牌和形象严重缺失,致使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民族文化渐趋边缘化。其动画片中的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因素更对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心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动漫企业和相关院校,站在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反复强调发展国产动漫的重要意义。总理视察江通动画时指出:要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软实力,让中国的孩子多看自己的历史和自己国家的动画片,我们的动画制作机构、动画播出机构有责任、有使命来做好国产的动画片。动漫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民族文化传承和青少年健康成长,迫切呼唤动画高端人才。 二、我国动漫人才培养现状 在国家利好政策的刺激下,众多高校和培训机构片面追求“热门专业”,11年间我国动画教育迅速膨胀。然而,由于我国对于动漫人才的培养未形成有针对性的规范和引导,伴随着动漫教育的超速发展,问题也逐渐显露: 本科层面,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体系不规范;教师学历层次集中在研究生以下,相当部分教师专业背景与动画专业相关度不高;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脱节;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尽管动画行业人才缺口巨大,但是学校教育每年能提供的市场适用型人才仅为1万人左右,且人才培养层次基本为单一技能型。硕士研究生层面,30所院校中有17个院系属于艺术学科,12个属于理工或其他学科,招生专业多归入电影学、动画学、软件工程学、艺术设计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有关动漫产业和编创的只有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3家(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为产业研究和衍生产品开发研究、清华大学为动漫编创),每年招生人数不超过30人。其他专业方向均为动画技术与动画理论。博士研究生层面,目前仅有3所院校招收动画专业方向的博士学位研究生。其人才培养着眼于系统的动画学理论研究,课程设置广泛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动画学、网络电视艺术学、文化学等领域,强调文化的涵盖性和偏重于学术理论研究,行业亟需的创意、策划、营销、管理、应用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尚未纳入课程体系。高端人才培养瓶颈尚难突破。 总体看来,我国动漫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高校动画教育难与市场人才需求对接。尽管每年毕业生数量巨大,但动漫企业仍“一将难求”,动漫公司动辄上万元月薪的岗位空缺,大量动漫专业毕业生和社会培训生却往往在毕业的时候面临失业。有学者将此现象概括为四个“基本脱节”: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基本脱节,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基本脱节,师资质量与教学要求基本脱节,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基本脱节。 人才培养结构过于单一,技能型过剩、复合型和高端人才奇缺。由于我国动漫企业大量依靠代工国外作品生存,市场一段时间造就了国内技术型加工制作人才需求旺盛,众多高校和培训机构功利性地迎合当时动漫人才需求特点———过于注重动画制作技术的培养,致使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单一,审美、创造能力薄弱,未来无法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只能局限于技术岗位的来料加工。“中国动漫不缺技术,缺的是创意,特别是缺乏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端人才,原创作品不足成为限制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已成为业界共识。动画教育当中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匮乏,已与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三、动漫产业高端人才培养模式探析#p#分页标题#e# 动漫产业高端人才即指位于人才金字塔顶端的创意和产业开发人才。高端创意人才是指具备较深厚的动画理论基础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较强的持续创新能力,熟悉动漫制作方法和盈利模式,具有承担和参与动画项目创意与策划的原创能力的人才;产业开发研究人才是指具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熟悉动漫产业链条各个环节和动漫产业运营规律,具有市场开发能力,并能够承担动漫产业重大项目的策划型、营销型人才。通过上述高端人才培养,达到优化动漫产业人才结构,着力解决民族原创动画发展迟缓的问题。其作用将表现在:推动民族动画品牌和形象的生成并使之产生持久的影响力;推动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动漫产业盈利模式。由于人才需求的紧迫性,此类高端人才可在有条件的艺术院校进行硕士和博士层次培养;类型为研究—应用型而偏重应用型;就业岗位为动画编剧、导演、创意总监、高级经理人、动漫产业研究人员等。人才培养单位须依照高端人才的特殊需求制定“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吉林艺术学院为了培养动画高端人才,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实践。 1.面向动漫产业对高端人才的特殊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优秀的品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学风、强烈的科学探索与创新精神,开阔的国际化视野,能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的动画创意与产业开发人才。这些人才须达到以下要求:具有坚实的动画学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动画学理论及动漫产业发展前沿,具有当代视野和较强的问题意识与批判能力,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掌握科学严谨和有效的研究方法;熟悉动漫艺术创作规律和产业运营规律,具有承担动漫产业研究与项目开发的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阅读相关外文资料和运用外语进行国际学术及产业交流的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动画创意、动漫产业运营管理、动漫产业研究、高等动画教育等工作的动画人才。与已有动画学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比,该培养目标特别强调动漫产业对高端人才的特殊需求,特别强调人才应有艺术原创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当代视野,能够调动和整合国际资源进行产业开发和运营,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承担动漫产业研究与开发相关项目的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2.构建以系统理论与专业知识为基础、动画原创研究为支撑、产业及产品开发为指向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动画高端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 创新招生模式。从招生模式改革这一源头抓起,突破以往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为主的招生模式,强调考生的动画创作和产业实践经历。凡具有动画相关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动画从业经历2年以上;具有动画相关专业本科/硕士学位,动画从业经历2年以上,在业界取得突出成果;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动画从业经历4年以上,在业界取得突出成果的,均可报名。在复试环节,要求提供学士/硕士论文或其他有代表性的专业学术论文,由导师组对其学术能力进行考查;要求提供动漫作品,由导师组对其专业能力进行考查;面试,由导师组对其创新意识、能力及修习目标、规划进行考查。也可以采取解读自己做过的项目及成果、导师就其提问的形式进行。 创新课程设置。学院与动漫产业、行业主管部门专家依据动画创意与产业开发人才培养需要,共同研究确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必修环节3类:学位课程包括2门公共课和6门专业课;非学位课程在17门选修课中任选5门以上;必修环节包括动画实践、学术活动、动画创作研究与产业开发研究。课程设置注重发挥学校多艺术学科的综合优势和产业基地的平台优势,将选修课程整合形成动画原创研究课程模块、动漫产业与开发研究课程模块和专业素养课程模块3大课程群,使动画基础理论研究与动画原创研究、动漫产业开发研究交叉融合、互动发展。便于学生能够按照个人发展意向进行模块式选修。 创新培养模式。学院的本科、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的动画教育已经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该人才培养的平台是学院与合作单位的国家级教研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动漫企业的现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相应的工作室;最主要的实施方式是“项目带动教学”。 工作室按照行业技术要求和企业用人特点建立。其主要职能是进行技术攻坚和实际项目实施,即结合产业需求和受众心理进行方案研发和技术研发。每一个工作室既需要在各自领域内独立进行深入研究和制作,又需要共同协作,整合综合艺术学科的优质资源,以集群作业的形式完成大型项目。这种由实际项目带动的内容和技术研发,具有市场前瞻性,对专业教学和产业发展都起到推动或引领的作用。工作室成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每个工作室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同时配备实验员,以配合导师完成项目制作中的基础环节。每年通过考核的方式选择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本科生进入工作室,研究生则全部进入工作室。“项目带动教学”, 即通过选择、执行、完成实际项目,来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教学的带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在动漫学院及其密切相关的新媒体学院、设计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等实行了若干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直接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有机联系的工作室成为学生进入职场之前的实训场,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本科阶段,进行成熟的技术学习,培养基础专业技能、审美能力、综合协作能力、基本创意能力。参与项目时,多为基础技术性工作。硕士研究生阶段,围绕项目具体环节进行较深入研究,培养其执行项目的能力,如作品原创、局部策划等。博士层面的人才培养,在工作室制的基础上,更强调与高层次动画科研平台和骨干动漫企业的互动。首先,博士生以总项目助理或子项目带头人身份进入工作室,进行动画前沿理论研究、动漫产业规律分析、市场需求分析,能够对产业项目进行宏观设计规划,并有能力进行市场营销和项目推广,能够形成对企业的具前瞻意义的引领,在行业内引领一个独树一帜的方向。其次,博士生以创意总监助理或经理助理身份进入动漫企业,直接参与动画创作及产业项目运营管理,进行为期一年的产业经营管理实践。学院与多个动漫企业建立起稳定的、互促共进的良性发展关系,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机制。3个国家级动画相关基地、吉林省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园以及禹硕公司都是依托吉林省动画学科和专业力量发展建立起来,同时又反哺动画教育的科研和产业机构。一方面,学院动画教育为企业提供技术和创意的支持,并优先考虑人才的供给;另一方面,禹硕等企业为师生提供见习、实习、实训、实践的机会,成为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动漫产品研发及市场运营的巨大试验场和孵化器。在这样一种多元立体、持续紧密的实践途径中,在“项目带动教学”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中,实现学校教育与动漫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p#分页标题#e# 完善合作机制。组建以国家动漫产业高端人才需求为目标,指导教师、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专家组成的动画高端人才培养“产业联盟”和“咨询指导机构”,对人才培养项目建设予以指导和支持,特别是在动画高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内容安排、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结合”的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承担特殊需要的教学任务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指导。确保学校人才培养与与国家发展大势和社会市场需求相吻合,推进我国动漫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探索音乐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形式及特点
1.重视音乐基础教育,增加课堂音乐实践机会
学校设立了艺术教育中心,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艺术教育教师队伍,聘请校外音乐专家进校辅导,开设了“声乐技巧训练”“合唱艺术欣赏与实践”“器乐艺术欣赏与实践”“舞蹈艺术欣赏与实践”等多门音乐实践课程,把音乐实践引入课堂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多为教师弹琴、学生唱歌的接受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唱和演奏,增加一些趣味性的音乐实践机会。例如,“艺术欣赏与实践”课,教师在解析某一作品之后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意境,通过自身对音乐的理解,鼓励学生先进行个体视唱,然后让其他学生参与讨论。不少学生经过提示,其自然的个性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会显现出来,使得本来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和谐。示范式、启发式、讨论式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使教师和学生相互观摩、交流、研讨,共同得以启发和提高。
2.完善学生艺术团等音乐艺术实践载体
学生合唱团、管弦乐团、舞蹈团等艺术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学校既应配置必要的硬件设备和活动场所,又要根据学生音乐基础不同的实际,强化实践,具体指导。例如,针对学生合唱团成员音乐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在节目编排上,可适当回避难度高、技巧复杂的大作品,而去选择曲调悠扬、易于上口的“小节目”,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由小见大,循序渐进,在实践中进行普及式引导。信息科大学生合唱团从尝试排练十几个人的小合唱《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Downtotherivertopray到有50人参加演出的大合唱《山南道河》《金色的光》等节目,校管乐团也在总政军乐团一级指挥范四亭的指导下,注重实践训练和演出并多次获得好成绩。在历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合唱、管乐、舞蹈、话剧、艺术教育论文等各类项目,共获得6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合唱团和民族舞蹈团还被吸纳为北京青年艺术团成员,在春节前深入基层,为全市一线青年举办专场慰问演出。学生积极参与文艺社团的实践活动,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之中对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3.采取日常活动与全校性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互补的音乐实践方式,提高学生音乐实践的参与率
创建一个有利于音乐艺术实践的良好氛围,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艺术实践参与机会,是高校音乐艺术实践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信息科大采取院系音乐活动与学校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相互补充的多方面、多渠道的实践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例如,学校举办的“合唱节”“社团文化节”“校园十佳歌手”“新年音乐会”“新生风采大赛”“红五月艺术节”等音乐实践活动;院系、班级组织的各类声乐歌舞、戏剧话剧等联欢活动;同时学校还拥有艺术团、相声社、广播站、吉他协会、音乐联盟、街舞社、动漫社、电影社团、手酷社、书画社、网络电视台等十余个艺术类学生社团,这些社团在青年学生所喜爱的流行元素层面,给予了积极引导,增强学生对音乐文化多元性的全面认识。学校还积极支持并辅导学生参加社会上举办的一些艺术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才能、参与音乐实践的机会,为全面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充分发挥音乐艺术教育吸引人、凝聚人的功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