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外语课程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专业外语课程建筑学论文
1教学改革措施
为改变当前建筑学专业外语教学的现状,除去弊端,提高教学质量与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我们结合建筑学的特点,针对性的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评价方法等多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实践。
1.1研究型学习为导向的教学内容
研究型教学理念由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综合发展而来,是“一种试图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观点主要是鼓励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通过自我或者合作“探究”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在建筑学专业外语中采用研究型学习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实现从高中的被动式学习向大学的自主学习转变,也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学生的创新设计视野。在为学生筛选和组织学习内容时,教师以教材为中心,跳出教材和参考书的限制,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广泛选取与书本上知识要点相关的专业信息,并且与时代同步及时更新,形成众多单元主题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建筑设计、历史保护、建筑技术、建筑师等。学生除课堂中学习重要的知识点外,应从教学资源库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大量相关外文资料的研读、翻译和理解,最终撰写英语学习报告,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如学生可选取生态建筑的主题,通过研读国内外知名生态建筑书籍、生态建筑案例,形成生态建筑含义、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典型案例等完整的研究报告,并用全英文的表达方式向所有的同学进行展示和讲演。通过设置研究型的教学内容,不仅能让学生们自主选题,提高主动学习的兴致;还能让学生们在广泛的外文资料阅读中培养外文论文阅读能力,并通过自主撰写研究报告和展示成果,提高专业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一些专业词汇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且通过不同主题的交流讲解,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真可谓一举多得。此外构架了“2+1”的课程体系,即大一大二年级作为大学英语以及建筑学专业技能的基础训练阶段,大三年级开设专业英语技能训练课。“2+1”新框架为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保证。
1.2体验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由于教学内容以研究型学习为主,就要求建筑学专业外语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而体验式教学模式虽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教学理论和实际教学模式,但其概念已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其本质特征是复合学生认知上“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学习规律,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在师生互动中体验英语,形成英语语感。通常有如下几种途径:①在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中体验。如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周边的物质语言环境,泛读教学资源库中的相关外文资料,提高书面阅读能力;同时尽可能的营造人文语言环境,鼓励学生通过观看一些国内外知名建筑的英语讲解视频或参加本专业的外语讲座,扩大专业词汇量和提高专业英语听写能力;以及在课程设计中尝试与教师同学用英语沟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等。②在情景中体验。建筑学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作为引导者可在日常教学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教学内容应包括项目招标书、项目概况、基地分析、设计原则与目标、设计理念、设计分析、实施步骤、图纸表达等,使学生初步掌握专业知识。之后鼓励学生协作创设相关的英语情景,如交流介绍彼此喜欢的建筑及其相关背景知识,互相点评世界知名建筑,甚至模拟买房情景等,一方面让学生们多种途径的展示自主研究学习的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富有趣味的应用案例教学内容,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英语运用技能。
1.3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手段
ESP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理工科专业ESP与EGP课程的比较 ESP课程与EGP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别。从教学目标来看,ESP课程在理工科专业的设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专业知识,从而为将来的双语教学、英语教学服务。ESP课程是为了培养理工科专业学生与国际同行就专业知识进行口头以及书面交流的能力。而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EGP课程的目的则是为了学习语言知识。从教学内容来看,理工科学生学习ESP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EGP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词汇、结构、语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ESP课程的词汇学习主要是专业用语如图纸用语、专业缩略语等的学习。而EGP的词汇学习则更为广泛,学生要学习各种类别的单词、词组、词语的搭配以及使用和表达。在EGP课程在英语结构的学习就是英语语法的学习,学习者学习各类英语句式、时态和语态。ESP课程内容包括ESP的专业语法学习以及长难句分析。从语篇来看,EGP课程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体裁如说明文、叙述文、议论文和书信等。而ESP的语篇分析则是专门讨论ESP的文体特点。在教学内容中会对工艺、图表、材料、技术、设备等进行说明、解释的说明文进行分析,会对各类应用文的写作要素、格式以及写作的技术要求等进行学习。除了这些层次上的语篇学习外,ESP语言的表达法如语言风格、衔接手段的使用等都是ESP课程在语篇层次上的教学内容。EGP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与语言相关的教学法。而ESP课程的教学法则主要是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方法。 ESP教师作为ESP课程的参与者之一,传授ESP知识,其专业发展关系到ESP课程能否实现其教学目标。外语教学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外语教师的角色与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如何成功扮演学生学习上的“合作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在依赖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ESP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界定 第二语言教师教育核心知识基础的六大内容要素包括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推理技能与策略以及情境知识和交际技能。理查兹对于教师专业化的界定,是一个对教师个体层面的专业化的界定,从这个层面来看,教师专业化的内容是多样而丰富的。王云霞在其研究中指出了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种倾向:“工具性专业发展”倾向和“主体性专业发展”倾向。“工具性专业发展”是指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于技术层面和物质层面,教师侧重于发展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这种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倾向是服从于外语教学大纲的专业发展模式。而“主体性专业发展”则是侧重于精神层面的发展。在注重外语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教师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文借鉴其对“专业化”的界定,将“ESP教师专业发展”界定为以下三个层面。第一,从整体环境层面来看,ESP教师专业发展要适应中国大的宏观环境发展的要求。第二,机制层面,ESP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服从ESP教学大纲的要求。ESP教师的专业化是为了实现ESP的教学目标。第三,从个体层面来看,ESP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ESP教师完善其教师教育核心知识基础的六大内容要素的过程。如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三、后方法时代工科院校ESP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生态外语课堂观是后方法时代的一个重要思想,它把外语课堂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外语课堂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课堂。教师个人因素,如其专业素质、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交际能力,教师集体因素,如教师的集体的整体关系、水平等均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设定、实施过程以及目标的完成。把ESP教学看成一个寻求均衡发展的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生态化,教学内容生态化,教学方式生态化,教学目标生态化的观点是生态外语课堂为了寻求课堂各方面均衡发展的要求。多样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对ESP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ESP教师要加强个人的修养和学习。以此课堂观为指导,ESP教师在ESP课堂所扮演的角色就应该重新进行定位。ESP教师应该是教学大纲的制定者,课程以及教学材料的设计者和提供者,是学生学习ESP专业知识的合作者也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评估者,更应该是一个研究者。ESP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围绕着ESP教师实现这五个角色的功能进行。以生态外语课堂观为指导,ESP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培养“文化能力”这一听、说、读、写之外的第五种语言能力。ESP教师还应培养和树立和谐的价值观和情感观。ESP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提高,还要注重在价值层面的技能学习,教师要培养人文精神,从而实现与学生在价值观上的和谐。生态外语课堂观要求外语课堂应该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在教学方法上,生态课堂观要求通过教学方式多维化、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来实现教师和学生互动式教学从而保证教学效果的持续性发展。生态课堂观把课堂看成一个发展的课堂。为了保证课堂的可持续性发展,ESP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通过自主学习、培训等方式提高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 第二,构建一个民主、公开、透明的教师集体文化。ESP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还应该注重精神层面的发展,注重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ESP教师群体应该尊重教师个人的差异,通过在本校通过集体备课、讨论等形式加强ESP教师的沟通。通过于外校同行的沟通,如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学术年会、研修班等形式来学习同行的先进经验,从而实现ESP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第三,工科院校应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供ESP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建立一个适合ESP教师职业发展各个阶段的职业规划体系,一个多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以及评价策略的多样化的ESP教师评价体制,如建立包含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的多极评价,包含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效果、交际能力等多元化的内容评价,包含问卷调查、听课、访谈等多样化的评价策略的评价体系。 #p#分页标题#e#
第四,从社会的物质文化环境和人文环境来看,生态课堂观认为外语课堂是受到社会物质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影响的课堂。ESP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依托于一个良性的社会物质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国家应该给工科院校ESP教师进行更多的物质支持,构建一个科学、民主、公平的社会人文环境来促进ESP教师的专业发展,为ESP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四、结语ESP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是一个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生态系统,ESP教师需从各个层面努力来走一条可持续性的专业发展途径。教师个人应该追求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积累相关专业的英语知识,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完成其作为教师、研究者、合作者、评估者、课程和教材的设计者和提供者的五重角色。
采矿工程外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
通过分析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师资力量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教材选取等方面出发,提出教学改革意见,旨在实现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是面向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采矿工程领域中矿井设计与开拓、煤田地质与勘探、井巷工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采煤方法、矿山环境保护和系统工程等专业基础知识,通过课程学习,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尽快掌握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技巧,了解外文文献检索、写作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和专业交流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如何扩大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在德智体上全面发展并且具有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科研能力的精英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目标之一[1,2]。随着煤炭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被引入煤矿,而扎实的专业外语基础及其应用能力成为汲取国外先进经验、丰富学术交流和开拓视野的必备条件[3]。虽然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大学基础英语的学习,但这无法满足专业的发展和需要,必须在经过公共英语和四六级应试培训后,进行外语学习内容和专业课程相结合的专业外语。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外语的教学方面缺乏成熟教学方法,作者结合近几年采矿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专业外语教学实践,对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
一、当前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师资力量薄弱且不稳定
我国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发展缓慢原因
摘要:为了推进ESP的课程体系建设,文章分析了我国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包括国家对实施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缺乏明确的政策;难以取得共识的情况下,对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双语课的冲击和压力;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教育;高校;双语课
专门用途英语(以下简称“ESP”)自1964年被Halliday提出以来[1],20世纪80年代,ESP在全球被广泛接受,对此展开的研究和探讨风靡一时[2]。50多年来,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ESP的理论与实践都是围绕着课程和教学来开展的。随着科学学科和社会行业、专业的迅猛发展,专业发展自身的时代需求和劳动者素质的时代需求不断提高,成为对高等教育的时代要求,倒逼高等教育把ESP作为一个具有普遍需求的教育课题,从而使ESP成为国外高校坚持不懈的发展性课程。但是,缺乏对于ESP的本质规律的研究总结,ESP课程就没有系统科学的实体内容,其最大的实践成果就主要是开展学术英语的教学[3]。分析我国40年来ESP发展史,虽然发展艰难曲折,问题多表现在没有取得共识和认识实践的不到位,但主流是在艰难中的不断进取,其有着史诗般的震撼,充满着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有着鲜明的跨时代特色。
一、国家对实施
ESP教育缺乏明确的政策在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国家政策顶层设计上,关于ESP的战略决策时远时近,并没有十分到位。纵观近些年的国家政策,各个阶段都设置了不同的教学目标。1980年的《公共英语教学大纲》提出,高校英语教育要为学生今后阅读本专业英语书刊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直到1998年,又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4]。该大纲明确了英语专业人才的规格要求,指出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同时,根据《大纲》的培养目标,高校在实施英语教学时,要求学生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丰富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这已经较好地把握了ESP教学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功能,即两个能力和两个素质的本质要求,缺乏的是对ESP的概念和内容体系的把握规定,这在当时ESP的学科概念学科内容尚未开发尚有争议的时代背景下,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另外,《大纲》明确了英语专业课程的三种类型,分别是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这些与ESP课程内容相差无几。之后,直到2001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5],这就提出了一个世纪性的大难题,就是英语专业课与使用英语教学的专业课无法区分(主要是涉及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学部分)。2004年和2007年,国家针对高校英语教育并无新的要求[6]。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隐性地提出了外语教学的实用化国际化要求,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二、难以取得共识的情况下,对ESP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
1978年,杨惠中教授在其《国外科技英语与研究动态》一文中首次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进行了阐述。实际上,1979年,上海机械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的卢思源教授就开设了ESP这一专业。我国的ESP教学活动的开展基本是与世界同步的,也是和新时期的改革同步的。但是,所引进的新的改革事物却难以取得举国共识,教育界和研究界在理念上出现了针锋相对的分歧和论争。一方认为应当根据科技发展和科技人员、理工科学生的需求开设科技外语课程;一方坚持大学公共外语主要是打好外语基础,应开设“普通英语”,有大学校长撰文称“科技英语根本不存在”,“科技英语表面上是速成,事实上只会把年轻人引向狭窄的小胡同”。这场争论“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和发展方向”[7],也影响了国家外语教育的战略决策。这场争论已经触及ESP的核心实质问题,就是ESP的身份问题,如果不能解决ESP是否独立事物独立学科的课题,也就无法解决ESP有没有独立课程的价值和必要性。这正是国外ESP理论的先天不足带来的困惑,但又何尝不是机遇和挑战,作为举国牵动的重大课题,完全可以在改革的进程中破解它。包括英语在内的各种语言,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随着社会分工而分化为三大类,一类是普通公共交际用语,一类是日常生活用语,一类是专业活动专门领域的专门用途用语。随着社会生产、交换、管理和科学技术的细化复杂化,专门用途用语的单位数量和体系规模越来越庞大。专门用途用语作为专门工具的角色功能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和重用它:用它表达专门学科的学科体系,供教学学习以培养摘要劳动者;用它表达专业活动的工作规范、行为规范和产品规范,以保障专业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和质量;用它规范和表达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以保障专业的发展进步等。同一种语言,如英语、汉语,其中的三类用语,在语法、逻辑的基本层面是标准统一的;作为语言工具,与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是同性质、同规律的,特定的表达内容形成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得专门用途用语具有特定的规律和特征体系,从而构成有独特价值的学科体系。ESP是全球应用的一种专门用途用语,建立它的学科体系具有普遍价值和典型示范作用。
外语教学通识教育必要性
一、国内外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现状
关于把通识教育理念导入外语专业教育的可行性纷争已久。美国博德因学院的帕卡德教授首次使用了通识教育的理念,提出对青年进行一种通识教育,即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综合性教育。这种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在其用来指导专业教育的实践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45年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书,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的真正危险在于过分专业化,因而它要求所有哈佛学生,不管属于哪个专业,都应通过学习一些规定的学科,以习得一整套组成“西方文化遗产”的知识、理想和价值观。20世纪70年代,著名学者博克也在其《高等教育》一书中对“专”与“博”的关系作过详细的论述,认为本科生应通过主修一个学科获得大量深入的专业知识,并且通过几个不同学科的学习获得大量广博的人文知识。国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起步于90年代中期,但真正关于通识教育理念的研究并不多。研究较早的,引用率较高的学者李曼丽在其博士论文《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中对通识教育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此后,甘阳教授在此方面也有比较深入的探讨,认为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可以通过建立“共同核心课”和“助教制度”这两个环节,走一条更具实效的道路。2010年4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郭赤婴教授主持北京市教育工委课题《外语院校大学生专题式通识教育研究》开题论证会,指出通识教育理念能够结合外语专业的教育环境和育人特点,研究大学外语专业教育中通识理念如何导入的问题,有助于实现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外语课堂教学为依托,旨在培养既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外语人才。
二、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通识教育理念导入的必要性
2008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在一次著名的演讲中指出,“在这个变动的时代,应始终坚持教育的功能和理想乃是致力于照亮人性之美,这一原则应该被奉为高等教育的灵魂”。这位教育家所说的教育功能和理想是指在大学教育中,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强调了通识教育理念的导入是当今大学教育关注的重点,也是大学教育的根本。我国是教育大国,在众多的大学中,有80%的高校都设有外语专业,学习外语的学生所占的比重也较大。因此,如何培养适合新时代要求的外语人才已经迫在眉睫。现行大学外语专业教育的主要弊端在于素质教育薄弱,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知识狭窄,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翻翻各大学外语专业的课表,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的大部分都是外语的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作文、阅读等内容。所有的学习基本都是围绕掌握外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展开的。这样的课程设置虽然可以使学生的外语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但由于过于强调专业知识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被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难以走出各自专业的小圈子。外语只是一个工具,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就会发现现实社会需要的是既有智商又有情商的复合型人才,按目前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当前党和国家大力提倡道德风尚、社会责任感的今天,高等学校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所倡导的通识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因此,大学外语的教育应努力强化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列入到大学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中。
作者:栗霞 曲朝霞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谈外语教学中的通识教育
一、通识教育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在国内,对通识教育的研究源于20世纪30年代,大多是关于国外通识教育理论研究的评介与引进,理论探讨居多。2000年以来,对通识教育的教学实践与实证研究逐渐增多,在研究广度和深度方面不断推进,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代表作有:“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文秋芳,2002)“通识教育在外语类高等院校本科教育阶段地位极其现状的研究”(梁德智,2004);“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甘阳,2006)等。20世纪末,我国高校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着重强调我国高等教育既要注重专业教育,又要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即注重通识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现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由来已久,通识教育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的教育,专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将来从事职业所需的技能,它们是教育的两个方面,是不能完全分离的,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在大学教育中把社会对于专业技能的需要与培养完全的人的目标统一起来,要保持大学教育平衡的发展,避免大学教育过于职业化,就必须加强学生的人文通识教育。对于外语专业尤为重要,因为外语院系狭窄的专业化教育使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因此,在外语院系进行人文通识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二、通识教育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主体意识的,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终身独立的学习者。这样学生就可以不断地扩展和延伸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发展方向,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其次,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语专业的学生知识面狭窄,为拓宽其知识领域,对其进行人文通识教育,使学生接触到人类社会的基本知识和人文经典,把分散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通识教育要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外语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技能,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交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外语教学的目标已不再停留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阶段,而是培养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同时又具有一定人文通识知识的通识型外语人才。这样外语专业的学生既需要学习专业外语课程去掌握和提高外语水平,又需要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去拓宽其知识面,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研究创新能力。综上所述,通识教育的目标与外语教学的目标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英语语言是人文通识教育的载体,而人文通识教育是语言符号的具体内容。语言与人文通识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掌握了英语语言,就可以去了解英语国家人的文化,历史和思维方式,从而引发对本国家的文化反思,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因此,外语教学与通识教育是相通的,外语为通识教育提供了工具,通识教育为外语增添了新的内容。
三、就加强外语专业通识教育的几点建议
首先,学校要努力从办学理念和校园建设方面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主义的校园环境。学校还要明确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又具有一定人文知识的通识型外语人才。其次,学校要针对这一目标去调整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英语专业学生首先要学习自己学科的专业课,如高级英语、语言学、论文写作、听力、英美文学、翻译等。同时,学校还应给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更多的人文通识课程,如文史经典、哲学、法学、大众传媒、市场营销、生态学、艺术创作等领域的课程,为学生搭建跨学科的选修平台。同时,学校在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时,应根据学科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并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再次,学校应对英语专业继续实行小班授课模式,并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多鼓励学生发言和讨论,教师应转换自身角色成为一个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样才能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学校应大力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增加人文社科书籍和报刊,还有人文经典名著。图书馆还应多举行一些活动去鼓励师生多借书,多读书,以免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共3篇)
第一篇:通信工程专业外语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内蒙古师范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生使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通信工程专业英语》作为教材,该教材与专业课联系紧密,分为数据通信、通信协议、光纤通信、无线通信、数据通信网络五大部分。外语教师可根据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先后顺序,选择相应的课文进行讲解。这些课文中不仅有学生在专业课上学过的知识,还有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比较前沿的新技术,所以课文讲解起来既能让学生有对已经熟悉的知识的认同感,也有对更深入、更前沿的技术的新鲜感。对于一些在教材上没有而时下又很流行的内容,外语教师需要编写补充教材补充进教学中,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笔者在本专业外语教学过程中在基本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英文应用文写作、外文资料检索、专业期刊论文讲读、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掌握了专业词汇,也掌握了专业英语写作的技巧,提高了文献检索的能力,同时对本学科的研究背景及发展趋势,甚至对本学科的杰出学者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启发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改进以往以教师课堂翻译课文为主的教法。例如,笔者在近两年的专业外语课堂教学中,采用了专业英语阅读课与技能培养课相结合的方法。专业英语的阅读课采用精读和泛读配合的授课方法。教师选择每个单元中最有技术代表性的文章作为精读课文,在精读课上由教师为学生解释专业词汇,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句型,对文献做出专业、精准的翻译,带领学生处理课后习题。教师在处理课文的同时注意专业特点,加入对相关的专业技术问题的解释,加深学生对英文内容的理解。泛读课与精读课配合进行,每次精读课后,教师选择与精读课内容相关的文献作为泛读内容,限定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阅读,然后由教师用英语提出与课文相关的5-7个问题,学生用英语回答。这种课程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之前在精读课上所学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并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英语听、说能力。
专业英语技能培养课为学生们设计了关于专业英语的词汇特点、句型和文章结构特点、翻译标准及学习方法等的介绍内容,关于长句、被动句、否定句等特殊句式翻译方法的讲解内容,以及关于英文科技文章、广告、说明书、信函、通知、合同与协议等应用文体的阅读和写作内容。技能培养课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如在讲述英文应用文写作时,可以让学生随堂写一则简单的通知或一封短信,并互相传阅,指出写作中的不足。这样的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课堂教学可以与网络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专业外语课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无疑是提高专业外语教育水平非常有效的方法。在多媒体环境下学生的心理相对放松,而且由于没有上课时间的限制,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量也远多于课堂教学。除了必修的内容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部分内容进行学习。在网络课堂上有课堂教学资源以及一些英文短片和学习视频,可吸引学生在课外时间学习专业外语。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外语类院校信息系统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特色不鲜明、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不平衡、高校课程体系和企业需求不同步等问题。文章以外语类院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为背景,打造“信息管理+IT外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开展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和实践。
关键词: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IT外语
一、概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称,信管)是1998年由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和林业信息管理等专业整合而成的[1],还有部分院校的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等专业,根据时展的需要转型为信管专业,是隶属于管理类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信管专业是集计算机科学与管理科学于一体、实践性和创新性极强的交叉学科,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收集和信息处理,使之成为有用的信息,然后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分析,进而形成知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约有600多所高校开设了信管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各校根据自身情况,开设的信管专业有偏重于信息技术的,有偏重信息情报的,还有偏重经济信息管理的等等。为服务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和软件服务外包行业需求,依托大连外国语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优势,大连外国语大学于2005年成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经过15年的发展,形成了外语特色鲜明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每年招生规模为400多人,是国内最大的信管专业之一。
二、信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现状
信管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学生应对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及新知识、新技术具有一定的敏锐性,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等各种手段获取相关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本专业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能够掌握通过数据分析等手段支持组织管理决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2]。为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众多高校在信管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献[3]研究了大数据背景下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各个主要环节,以及如何有效体现新IT与现代管理学等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和措施。文献[4]以太原科技大学为例,探讨了该校信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法。文献[5]提出“专业+双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双创”课程模块,将“双创”理念融入专业教学。文献[6]依据信管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脉络,规划一个覆盖物联网知识体系的课程群。文献[7]以皖南医学院信管专业为例,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探索医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医学知识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交叉点。文献[8]以财经大数据分析方向人才培养为目标,在课程体系模块化、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强化建设。文献[9]构建了信管专业.NET方向软件外包系列课程群的建设方案。文献[10]在北京化工大学信管专业将本科生导师制与毕业设计(论文)融合在一起,优化了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提出了相应的质量保障措施。当前众多高校信管专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然而人才培养仍然普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特色不鲜明。各高校的信管专业产生背景不同,分布在商学院、管理学院、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等院系,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同质化、体系层次不明确、特色不鲜明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