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培训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外贸培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外贸培训总结

国际贸易实习基地网络化创新

摘要:

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了专业实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而实习模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方向。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实习面临诸多困境,POCIB互动网络平台是基于POCIB比赛而拓展开发出的一种网络化实习平台,这种新的实习模式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是对国际贸易专业建设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国际贸易专业;实习基地;POCIB;网络化

实施素质教育,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是国家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基于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实习毋庸置疑地成为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际贸易专业有必要合理组织和安排专业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习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国际贸易专业实了课内实习之外,可大致分为过程实习和毕业实习两部分。过程实习通常以专业模拟实习的形式开展,毕业实习的常见形式是集中参观见习和分散顶岗实习。每种实习方式都有自身的优势,但在提高人才培养成效方面也都遭遇了一些阻力。

阅读全文

外贸英文制单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外贸英文制单是商务英语,外贸经济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外贸活动中需要掌握基本的英文制单技巧,在高校外贸英文制单课程教学中,存在一定的缺失,对实践的强度不足,所以,实施该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一种必然,为此,根据多年的经验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外贸英文制单;教学改革;商务英语;进出口贸易

随着我国国力的强大,与国外之间的经济交易增多。这一过程中涉及大量的交易规则,英文货单,需要专业的人才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我国多个省市以外贸为主,需要人员具有极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并且要不断的进行英文写作和英文交流。高校作为外贸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要将培养学生的外贸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商务英语特点和学生的职业潜能作为教学目标,进而提高我国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1《外贸英文制单》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外贸英文制单是竞技类和商务英语类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课程的难度不高,但是课程的重要性较高,且涉及的内容广泛。目前,这一课程的教学存在滞后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为此发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具有必要性。外贸英文制单专业教学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教学方法、学生素质和教学设备三个方面。

1.1教学方法方面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基本的问题,由于对外贸英文制单实践的忽视。导致专业人员毕业后一些细节上的操作与需求之间存在差距,采用的教学方法依然是基础课程教学加上实训教学,并且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远大于实践课程的时间,在校内实训过程中,学生所参与的实训也与实际工作中存在差异,更新慢,内容重复,且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差,系列的问题影响了专业的教学效果。

阅读全文

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习调查

【摘要】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商务英语专业实习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2015级两百名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和访问,得出结论:1)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习地点多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2)实习企业多为外贸或者外贸企业以及教育培训;3)实习多带薪实习,实习待遇为3000元中位数。沿海的实习薪水普遍高于内地1000元左右;4)沿海城市的实习工作为以外贸为主,留在武汉本地实习主要是从事教育培训;5)学生通过实习完善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同时成熟成长,并为毕业以后参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迈开了第一步。

【关键词】外贸;商务英语;实习

一、商务英语专业实习背景

自从2001年我院设立外语专业以来,商务英语专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商务英语专业的实习实训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近些年来,为了更好的提高办学质量,我院长期与用人单位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实习已经纳入学分体系,实现了全员实习的机制。实习安排为期4个月即16周,开始于第三学年的上学期的低14周以后,这个时间恰好是学生完成校内学分同时是用人单位招聘的高峰期。有利的实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时间衔接。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和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为2015级200名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回收到有效问卷数量为30份,现针对问卷结果分析如下:1.学生实习的单位地点分布在以下主要区域:深圳50%,东莞26%,上海3%,义务3%,武汉17%。总体分析以沿海城市占有绝大多数,达到83%左右,其中广东达到76%。2.实习带薪情况:调查发现所有学生都是带薪实习,实习期间的薪水最高4500,最低1000,都出现在武汉地区,其余50%薪金集中在3000-3500之间,80%的薪水集中在2800-3500之间。沿海城市的实习薪水普遍高于武汉地区。薪水最高的行业为外贸出口行业,薪水最低的行业为教育培训。3.实习单位的类型:75%为私营企业,其中电商占有30%的比例。出口型企业占有20%。4.企业的主要经营或销售模式:34%的单位依赖销售平台,33%的企业依赖国内外的展会,25%的企业采用电子邮件的销售方式,其他销售模式占到25%,在亚马逊网站上销售的占29%。依赖其他销售模式的商家也存在,只是占比比较少。5.实习单位的经营范围:学生实习单位的经营范围或销售的产品基本反映了我国出口行业的经营范围:其中包括:LED灯具,磨具,硅胶产品,电子烟,渔具,超声波洗衣机,迷你电脑,户外广告产品,运输海外仓储,中外贸易数据等领域,以及教育培训。6.学生获得这个实习机会的的渠道:有66%为学校推荐,30%为媒体广告招聘,仅有少量为亲友推荐的。7.对这个实习单位是否满意的调查结果是:很满意达到17%,满意的占18%,基本满意占33%,不太满意17%,完全不满意为零。总体的对实习单位满意度达到83%。8.实习转正情况:以目前的实习状态在实习结束后,学生是否会继续留在这个企业工作的调查发现:继续留下来工作占48%,不确定占18%,不会留下来占33%。其中不留下来继续工作的原因有主观选择,也有企业的选择。9.实习行业认可度:对于是否会继续留在目前的行业工作,50%学生表示目前很难决定,30%学生表示会留在本行业继续工作。只有20%的学生表示不会留在目前的行业工作。

三、实习指导模式

阅读全文

国际贸易职业标准课程化路径探讨

摘要:职业标准课程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国际贸易职业标准课程化为例论证了职业标准课程化路径选择的必要性。在教指委专家的指导下以学校骨干教师为主导、以区域性国际贸易企业专家为补充,校行企三方深度合作,分解国际贸易职业标准,融入区域外贸企业人才需求,选取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具有特色的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引入外贸企业专家融入课堂,或植入企业课程,或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加强校企黏性,不断交流人才培养成效,进一步完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关键词:国际贸易;职业标准;课程化

一、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8158-2011《国际贸易业务的职业分类与资质管理》(后文简称《标准》)已于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国家标准将国际贸易人员职业类别细化为国际贸易业务运营类、单证类、财会类和翻译类,并对这四个类别规定了职业资质要求以及管理要点。《标准》的出台规范了国际贸易行业标准与岗位标准,同时对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相关专业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到课程体系的搭建,再到课程教学大纲编撰,甚至一个单元教案的设计都必须与《标准》实现对接,实现《标准》的课程化。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更强的应用型,更强的地域适应性。培养的人才应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当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因此,必须正确选择将国际贸易职业标准的课程化路径,以区别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通过分解与重组来构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是落实《标准》的要求。这种课程的生成方式与传统分析学科逻辑、知识之间关联的课程开发方式截然不同,也就决定了在职业标准课程化过程中不能采用传统的生成路径,必须做出新的路径选择。

二、职业标准课程化研究综述

最近几年来对职业标准与专业标准的对接研究,形成了一股热潮。张麦秋等人在《高职专业培养方案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分析》(2008)一文中,强调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确定、职业能力设计、课程设计都应融入职业标准。吕红等人《试论从职业能力标准到人力培养标准的转化》(2008)一文认为,应以能力标准为基础分解专业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龚雯《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教学体系模型》(2009)一文认为,应按照职业等级要求的层次性设置课程,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应紧跟社会职业技术和观念的变化进行调整。梁裔斌、白景永在《以行业标准为导向的高职英语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2010)一文中认为,以行业标准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就是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和职业对该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为导向。钱华生在《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2013)一文中提出,应该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姚晓燕在《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析》(2019)中提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设计基准点应是职业标准,其核心应是职业能力的养成。通过上述研究发现,职业标准的课程化研究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深入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阶段,并已经开展了有意义的实践与反思。但是,《国际贸易业务的职业分类与资质管理》出台后,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将国际贸易相关岗位标准课程化是提高专业课程体系科学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以国际贸易职业标准课程化为研究标的,尝试建立科学的职业标准课程化路径。

三、校行企深度合作是国际贸易职业标准课程化的必然路径

阅读全文

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传统贸易发展方向的转变,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传统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了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发展,因此笔者对企业、同类高职院校、历届毕业生等进行深入调研,从而构建了创新型国际化人才胜任素质模型。并提出从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设置、转变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加强校、政、行、企多方协作等多方面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储备国际化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贸易专业;高职教育

从历史和现实看,处在“一带”与“一路”交接地带的浙江,作为一个华东地区的经贸中心,聚集了大量的外资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密切的经贸合作,因此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G20“杭州峰会”的成功举办更让世界各国的目光聚焦杭州,未来杭州的发展亟需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融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此外,国际贸易人才是浙江省发展对外贸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实现经济往来与拓展地区影响力的重要人力资源。谁拥有一流的新型外贸人才,谁就拥有了进入“一带一路”外贸市场的优势和主导权、话语权,因此,这对浙江省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1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在实施“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与我国海外投资快速增长的新的经济背景之下,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深入的改革与优化,笔者分析了当前浙江省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缺乏针对性,专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可替代性强

高职院校中与国际贸易有关的专业众多,而这些专业与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多的重叠。近些年,虽然浙江省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非常重视实操性教学,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由于国际贸易外向型专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尤其是贸易思维的要求非常高,而绝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实务操作技能。与此同时,浙江省诸多本科院校近几年也颇为重视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加之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优于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这种种因素造成在招聘中,优质外贸企业会尽可能选择本科及以上学历,在某种意义上替代了高职院校的同类专业,这对高职院校外贸人才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阅读全文

区商务局2020全年工作计划

2020年我局重点工作是:出台一个方案、服务两个项目,打造一个服务外贸企业扶持机制,推进电商示范项目服务农村、助力脱贫攻坚。

1.出台《精准招商工作实施方案》,依托高新区、经开区两大省级园区和卫城文化产业园为重要承接平台,全力推进外滩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和家家悦冬奥物流商贸产业园建设运营,服务冰雪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升招商此次水平。

2.打造服务外贸企业扶持机制,拟定全区外贸、外资扶持政策,推动全区外贸企业"走出去"战略,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一是推动外贸企业"走出去";二是推动商务部门"走出去",增强对国际市场的研判,吸取国际贸易发展成功经验,提升商务部门服务外贸企业"走出去"的能力。着力推进龙辰博鳌物流有限公司申请建设保税物流中心项目。

3.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为抓手,在推进农产品上行、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发挥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站点作用等方面开展工作,为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方便群众生活、提升生活水平方服务;为打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服务。在"一户一码1+N扶贫体系"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机制,为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发挥更大的助力。并积极争取二期项目奖补资金。

具体细化分解落实如下:

(一)继续拓宽思路,做好外资外贸及招商引资工作

1.招商引资方面:一是做好招商引资统计上报工作。二是起草精准招商工作领导小组意见,拟定精准招商领域和重点发展产业,上报精准招商工作情况。三是做好厦门国际投资洽谈会、深圳高新技术交流洽谈会等经贸和技术洽谈会的组织和参加工作。四是做好全区招商引资的考核工作和市对我区招商引资等工作的考核工作。

阅读全文

新环境下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特色建设的改革思路

摘  要: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的革新也开始提到日程上来,传统上的课程定位存在一定的不足,有些方面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这就要求今后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必须改革,增添实践、双语等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容,重新定位课程的特色。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改革

        一、国际环境变化对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提出新的要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贸易方式、贸易工具层出不穷,总结一下这个时期国际贸易的新特点包括:从国际贸易环境方面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科技进步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绿色革命”的兴起要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两股平行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潮流;国际贸易标准化规范正在成为竞争优势新要素;管理贸易体制的确立将对世界经济与贸易产生重大影响;从国际贸易活动方面看,世界贸易主体主要由企业集团、跨国公司来承担;国际贸易客体在总量增加、规模扩大的基础上,结构改善、速度加快;在主要贸易伙伴相对集中于少数国家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结构的趋势不断增强;市场营销观念、市场形态和贸易手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际贸易方式不断衍生,并向复合型转化;在结算关系上,银行保函和国际保理得到普遍运用,银行福费庭业务的发展、结算单据的变革也对国际结算关系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新规则不断呈现,规则的传播和接受速度大大加快,规则的统一化程度提高。

        虽然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出现的较早,学科体系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我国外贸行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但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早期的课程体系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求,这对我们的课程体系特色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直接反映在我们的毕业生身上。不少毕业生反映,在校学习期间的课程体系和实际需求脱节,缺乏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在校学习偏重于理论和讲解,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校期间的英语学习泛泛而谈,缺乏对外商务谈判的锻炼等等。这些都说明课程的特色建设还远没有结束,学科的发展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包括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特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谈到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特色的时候,存在一些误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阅读全文

外贸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发展及完善,我国对外贸易也在快速的发展,企业对外贸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显得越来越迫切。高校作为外贸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当重视外贸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外贸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针对外贸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思路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不断深化外贸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完善外贸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外贸会计;课程现状;教学改革

0引言

《外贸会计》是研究外贸企业资金运动的一门专门会计学科,是在外贸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必备学习课程。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已经十几年了,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贸企业数量剧增,外贸会计必须加快向国际市场经济的会计靠拢。由于外贸会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无论进出口经营活动,均涉及外币债权债务关系,因而外贸企业账簿一般采用复币式设计并登记。同时,由于汇率波动,必然会涉及汇兑损益的核算,这形成了外贸会计的另一特色。外贸企业进出口业务还会涉及货物的出入境管理,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报关知识,以及涉外税收知识。为反映外贸企业进出口综合经济效益,外贸会计除了进行进出口销售成本核算外,还要进行出口每美元成本和进口每美元盈亏额等的核算,使得未经过专业学习培训的财会人员难以胜任外贸企业会计工作岗位。在此形势下,培养既有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和实务经验,又有外贸会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课程教学的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但从全国拥有财经类专业的各高校来看,大多数院校对《外贸会计》课程的重视程度都不高,即使是在对外经贸业务活跃的部分省份高校也是如此。现有的课程从内容上看,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工作相比较是滞后的;从形式上看相对比较单一。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重理论,而轻实践,绝大部分院校没有设置《外贸会计》实训课程。因此《外贸会计》课程建设的现状不利于学生学习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2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