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投资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外汇储备投资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外汇储备投资

人民币升值金融论文

一、人民币升值的概述

到目前为止,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了“6时代”,相比多年之前的“8时代”,人民币已经在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下升值了许多。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人民币的汇率有着重要经济意义,因此人民币汇率剧烈上升这一变动会牵动全世界的神经。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也对我国的金融领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各种影响。

二、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分析

(一)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原因

考虑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原因,首先必须将我国政府近年来对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有效抑制考虑在内,通胀率的相对稳定,与人民币升值有着相当直接的关系。所谓通货膨胀,就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大于其理论需求量,造成货币价值下跌,物价上涨。尽管自2003年以来,我国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涨价狂潮,在2010年的10月,CPI指数更是暴涨4.4%,创数年以来的新高,使得各类日用品物价全面上涨。然而也就是在CPI指数不断上涨的同时,我国中央政府不断打出“组合拳”,调控物价,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出台16项政策措施,力求稳定物价,而《人民日报》等重要媒体也不断消息稳定民心,这一系列措施都使中国的物价水平得到有效平抑,通货膨胀率也得到有效控制。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人民币的购买力也得到了良好的保证,因此就给人民币的汇率的上升提供了比较稳定的条件。其次就是我国长期维持外汇储备的巨额规模。所谓的外汇储备,就是指外汇在一个国家所持有的国际资产中所占的储备,外汇储备的数量对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掌控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与作用。通常来说,外币现钞,外国的有价证券以及国外银行的存款等都是外汇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的我国,外汇储备的拥有量独占鳌头,据有关数据显示,其余额业已超过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巨额拥有量对人民币的升值有着巨大的影响,因为巨额外汇储备的现状不断维持,所以流入我国的外汇不断增多,事实上就会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而造成人民币升值的现实。再次则因为我国偏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行。通常而言,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由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组成,是我国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手段与重要方式。为了应对一直以来不断上涨的物价与通货膨胀压力,我国政府近年来主要实行的是偏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其中的首要表现就是减少人民币的供应量,控制人民币的发行与政府贷款的数量,从而稳定物价,提高人民币的购买力,进而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就业。我国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政府财政支出的减少与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这使得银行利率上升,人民币升值。人民币的升值则会直接导致人民币汇率的上升。

(二)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原因

从外部原因而言,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是导致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因素。所谓贸易顺差,就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数量总额超过进口数量总额,即国际贸易上的“出超”,处于贸易顺差地位的国家,通常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由于我国出口贸易的结构性原因,一直以来,我国都处在贸易顺差地位,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这是由我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低、供应能力比较强、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需求量比较大等多方原因共同造成的。然而也正因为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这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相关产业承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为了增加本国的就业机会,扶持本国相关产业发展以对抗中国产品与产业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他们必将不断向中国施压,给人民币造成升值的压力,从而使中国的出口产品提高价格,减轻他们本国产业与产品所受到的压力。因此,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人民币汇率上升。

阅读全文

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市场,允许外资到我国投资办厂,各地甚至将引进外资的规模和数量作为考核当地政府的重要指标。从统计数据看,我国贸易顺差中有将近90%是来自加工贸易,其中又有将近70%是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将产品加工后出口到国外,造成中国贸易顺差的扩大。另外,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办厂,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内地销售,中国企业或者个人在国内就可以买到原来需要进口才能买到的货品,大大减少了进口,也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一个原因。同时,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往往需要和中国企业进行合作,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为我国企业的产业升级、技术更新提供了巨大帮助,从而使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为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提供了便利。3.外贸顺差是以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为主要竞争手段换来的尽管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但整体对外贸易质量并不高。巨额贸易顺差主要是依靠产品的低价格优势以及出口数量来换取的,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同类商品的价格要便宜的多,每双鞋的出口价格仅仅为2.5美元,衣服平均每件仅仅3.5美元,这些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又缺少独立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影响力,只能算作国际贸易产品中的低端货。很多出口企业甚至没有利润,只能依靠国家的出口补贴和退税来维持企业运营。而且由于门槛较低,大量的出口企业制造同类产品,国内企业之间竞争非常激烈,互相压价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出口增量不增价。而国际上一些高端市场依然是美国、欧洲和日本所牢牢控制。我国在生产这些大量的低端产品的同时也消耗了我国大量的能源,污染了环境,这些都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在计算企业生产成本中并没有量化进去,如果算上这部分环境成本,我国低端产品出口得不偿失。

二、中国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巨额贸易顺差犹如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作用。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1.中国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增强对外经济影响力

巨额贸易顺差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20498.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巨额贸易顺差为我国带来的巨大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增多意味着中国对外支付能力的增强,中国可以购买自己需要的技术或者进行战略收购等等,大大改善了我国际收支和信用状况,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帮助我们更好的维护根本利益。近年来,国际上一些知名评级机构对我国的信用评级不断提高就是很好的例证。

阅读全文

小议货币国际化的经验

一、美元国际化:市场选择的产物

(一)美元国际化主要历程

学界和业界普遍认为,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可被称为“世界美元本位”,因为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年的数据来看,美元不但是各国央行的主要储备货币,也是国际外汇市场主要的交易货币。美元成为现今世界中主要的国际货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市场选择的产物。学界和业界普遍认为,美元国际化开端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于二战结束后,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巅峰,之后略有衰落,进入新世纪后又有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美元国际化的主要经验

1.美元国际化为美国带来了大量的铸币税收入

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美国不为在国外私人部门之间和中央银行之间流动的巨额美元支付利息,也不需为国外银行和投资者大量持有的美元财政债券支付较普通债券更低的利息。由于美元及美元债券在国外流通的数量巨大,为美国带来了可观的铸币税收入。JeffreyFrankel(1991)、AlanS.Blinder(1996)、Eijffinger(2003)、陈玉露等(2005)等研究均持这一结论。经过测算,经济学家一般认为,截至1981年美国所获得的国际铸币税收益为1052亿美元;而到2002年,由美元国际化所产生的名义国际铸币税达到6782亿美元。

2.美元国际化推动了美元资本输出

阅读全文

从微观看中国宏观经济论

一、涨不起来的股市

个人认为,我国股市的主要问题就是认识问题。对我国股市至少有四种错误认识:一是试验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关闭市场,不承认商品和货币,实行大一统的计划管理体制,用了三十年时间最后才发现此路不通。于是开始经济体制改革,货币成为第一推动力,市场全面开放,股市由于地位突出、作用特殊被准为试点,并定下了如出问题随时关张的调子。现在股市是尾大不掉,关显然是不大可能,但这个“试”字却被管理层用到了极致,既然是试,就象玩游戏,可以随心所欲,出问题也不用负责任,搞不好也不奇怪。二是服务论。就是股市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由于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为国民经济服务就是为国有企业服务。也就是说国有企业什么时候需要服务、需要多少服务、哪个地方需要服务,股市就去满足这些服务。中国石油、中国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等,融起资来总是狮子大开口,动不动就是几百上千亿元,而一旦回报投资者进行分红时,不是毛毛雨,就是铁公鸡,股市彻底成了它们的提款机和账房先生,成为名符其实的服务员。三是发展论。所谓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国股市必须加快发展,迎头赶上,迅速做大做强。我们的股市才二十年,可我们有2000多家公司,不光有主板、中小板,还有创业板,现在马上准备推出国际板和新三板;我们不但有A股、B股、H股,还有N股和S股;有现货交易、股指期货交易,还有融资融券交易。我们是三步并作两步,100步并作50步,一年当十年,发展就是一个“快”字。一快解百愁,一快遮百丑。四是赌场论。把中国股市定义为赌场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一位十分著名的经济学家。所谓十赌九输,正如前面所说,我国股市也有七输二平一赚之说,真和赌场差不多。上市公司赌政策,股东赌业绩,投资者赌题材,管理层赌未来。如果一个市场不能给参与者长期稳定的收益,就没有投资价值,有的只是投机价值。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亏损,这是相当部分上市公司的真实写照。在这种情况下,股市成了赌场也就不难理解了。中国实质上存在两个股市,一个管理层的,一个是投资者的。从管理层来说,股市就是一个融资的场所,是国家的一种调控手段。近二十年来中国股市就是按照这种模式和要求进行建设和发展的。从投资者来说,股市是一个展现个人才能和发家致富的地方,但十分遗憾的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几乎只能是一种梦想。因为我们的管理层最怕的事情就是股市要上涨,最近证监会主席说股市一天上涨4%就睡不着,多年来管理层已有足够的经验让股市涨不动或只跌不涨或多跌少涨。党的富民政策如果不能在股市中得以落实,股市就只能是少数人发财、多数人遭殃的场所。什么时候“政策市”变成了“百姓市”,什么时候股市的问题就真的解决了。

二、跌不下去的房价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公开商品住宅房价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价格为2111元/平方米,2010年为5032元/平方米,十年增长了1.38倍,年均增长9%。2011年,全国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为5011元/平方米,2012年1月至11月为5498元/平方米,比2011年上涨近10%。城市排名前三的是:深圳,住宅均价24550元/平;上海,住宅均价23113元/平;北京,住宅均价22161元/平。有人说这些城市房价收入比已达1∶33,全球第四。我们只得说,高,实在是高,真是寸土寸金。从普通投资者的角度看,这十多年来,房产投资是最有保障和最划算的投资。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董藩在2013经济学家年会的“房地产调控功过反思”论坛上称,25年后北京房价每平方80万,全国均价每平方9万……,信不信由你。要发财,去买房,这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面对高高在上的房价,我们怎么办?这里提供两个思路:一是个人的观点,从投资学的角度来说,任何一项成为共识的投资最终结果都不太好。2007年的中国股市和2012年的中国白酒都可以证明。二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美国,以1890年售价为10万美元的房子为基准,1997年房价是11万美元,2009年为12.5万美元。从一个长期角度看,10万美元的房子和10万美元的存款差不多。这是社会稳定所带来的效果。在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顶峰时,日本的地价是全世界最贵的。据说当时全东京的地价总和居然超过了整个美国的地价总和。这时候打死也没人相信房地产价格会下跌。因此,当时日本社会最疯狂的一个说法是:卖掉东京,然后买下整个美国。遗憾的是这种“伟大”的设想日本人还没有来得及去实现,泡沫经济就开始全面崩溃,股市暴跌,地价也大幅下降,日本经济从此进入20年的停滞期。据2005年日本国土交通省的地价统计数据,日本全国的平均地价连续14年呈下跌趋势。与1991年相比,住宅地价已经下跌了46%,基本回到了地产泡沫产生前1985年的水平;商业用地下跌了约70%,为1974年以来的最低点。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曾经回忆,他在东京的表哥在泡沫经济前夕,用5亿日元买了一套房子,结果到1990年中期,只值1亿日元。可见,没有只涨不跌的房价。当然,中国的事情不好说,也许房价也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房价多少合适?这是中国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房价的认识和判断。就个人而言,你如果有钱买得起房子,这个房价就是合适的。如果你要借钱买房子,但是每月的收入能供得起就是合适的。国际上用房价收入比来衡量房价合理性,一般认为6∶1以下比较合理,即5-6年的家庭总收入能买到一套房子,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由于我国的家庭年收入较难统计,加之不少人买房子会得到多方面的帮助,所以不能简单套用国外的方法。个人认为,较准确的方法是用个人月收入和每平房价之比来衡量。在当下中国,由于我们在生活上较能咬牙坚持,所以如果你一个月的工资性收入能买到一平的房子,我认为房价就是合适的。换一句话来说,100平的房子你如果用十年的收入买下来,就是一桩划算的投资。深圳、上海、北京住宅均价20000元/平以上,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说,都是太高了。

三、挡不住的通胀

所谓的通货膨胀就是货币发行过量而引起物价上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现在我国政府已把它视为头号敌人。2012年,每月CPI(消费物价指数)一公布,从政府官员到普通老百姓都要神经紧张一阵子。不管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会产生较大的波动。人们闻涨色变。2010年我国CPI上涨3.3%,2011年为5.4%,2012年政府折腾了一年后为2.3%。我国CPI构成中,房价并没进入(美国占比40%),食品占了31%以上(美国只占6%),而这两年食品类价格上涨都在10%以上,民以食为天,我们见面礼就是“你吃了吗”这句话,食品价格大涨当然会引起紧张。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不一定是坏事。我国吃饭问题不会是大问题,所谓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就是一种现实写照。没听说过食品价格上涨引起国破家亡的。我们现在不止是吃饭,能吃的东西还有很多。只要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能和国民收入或GDP增长保持同步,就不会出大问题。有关数字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都在9%以上,但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只有6%多一点,而财政收入经常在20%至30%以上,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如果算财富总量,2012年我国仅货币财富就超过了100万个亿(1979年是830多亿),比美国多40万亿以上,是世界上钱最多的国家,不知是否可以说国强民富。但问题是财富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大多数财富并不掌握在老百姓手中,马汰效应让他们感到害怕。通货膨胀是一种对穷人的残酷掠夺,简单的例子是我国房价飞涨,富人们财富大幅增值,而穷人只有望房兴叹。投资房子是富人的专利,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不可能进行资产配置的。穷人们就是再努力工作,再省吃俭用,结果只有一个———离房子更远了。现在老百姓的命根子是房子,时下的中国,民以房为天。有一个词叫结构性通货膨胀,就是普通老百姓越缺少的越买不起的东西,涨得越厉害。最绝的是股市天天跌,而房价天天涨,于是老百姓财富大幅缩水,而富人们资产爆炸式增值。富人榜上中国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不减反增,这才是老百姓受不了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如果通货膨胀是以年率3%—5%的速度增长,而居民收入以年率5%以上速度增长,通货膨胀并没有什么可怕。但如果维持现在的分配格局,不出五年,世界首富不是万达的王健林,就是恒大的许家印,没美国人什么事了。

四、用不完的外汇

阅读全文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化解路径

 

目前我国市场物价仍旧呈现明显上涨的态势.特别是2011年内的1到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路上涨,达到了1997年以来的最高涨幅.通货膨胀问题成为阻碍我国经济正常运行拦路虎.我国此轮通货膨胀已由最初的“结构性通胀”,演变为以农产品价格的高速上涨为标志的“全面通胀”.通货膨胀进一步导致了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原来社会中收入较高的群体名义收入增幅超过同期通货膨胀率,实际收入增加,也是通货膨胀中获益者.而原来社会中收入较低的某些群体名义收入增幅低于同期通货膨胀率,实际收入是减少的,通货膨胀蒸发了他们部分收入.本文试图从多个方面来探析我国此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政府此轮治理措施的效果,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治理对策.   1我国此轮通货膨胀的成因   1.1国际收支双顺差式失衡,致使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增加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式的失衡是最近几年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一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不包括官方储备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同时出现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的盈余状态.国际收支双顺差式失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造成:一是贸易顺差,二是国际企业或机构直接投资流入,三是海外热钱涌入.贸易顺差和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反映了中国储蓄大于投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来自于我国长期推行鼓励的出口的外贸政策和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国际收支双顺差带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一国在保留外汇储备的同时也放弃了利用实际资源的权利,所保留的外汇储备量越大,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就越大.加剧了通货膨胀和投资膨胀.   1.2输入性通货膨胀   今年的输入性因素对国内CPI的抬升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国际油价一路飙高,造成国内成品油市场零售价格连续5个月保持历史高位,到10月份才有回落迹象.此外,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居高不下,造成国内企业生产成本上涨,最终传导到CPI上.我国的输入性通胀,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可以讨论一下,如果进口的大宗商品多数价格均上涨在30%左右,那么下游的产品必将因为原材料的上涨而价格上升,这将导致中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很高的通货膨胀率.对于输入性通胀,运用政策手段来解决,方法其实很少.因为本来我国在原材料上的供给就不充分,快速的经济发展又急需从国外大量的进口,如果少进口则意味着经济发展减速.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而相对较好的选择,只能是加速本币升值,以缓解输入性通胀的压力.然而,小幅度的人民币升值作用并不会很大,与大宗商品动辄20-30%的涨幅相比,人民币平均每年仅有5%左右的升值幅度,实在很难抵挡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1.3旺盛的投资需求   我国经济具有“新兴+转轨”特征,在这段时期内,制度红利、改革红利、人口红利还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红利等很多因素推高了企业盈利预期,国外企业或金融集团对中国的投资兴趣也极为浓厚.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外商直接投资(FDI)后,计算我国总投资累计增速与CPI有超过0.5以上的相关.当总投资累计增速持续高于25%,那么我国有明显的通胀压力.这种相关统计,在三个阶段表现出来:第一阶段是2006年下半年到2008年2月,国家总投资增速持续较快增长,累计增速高达31.7%,同期CPI增幅达到8.7%,同为2005年以来的历史高点.第二阶段是2008年2月后,统计局数据表明,由于总投资增速快速下降到18.9%的低位,同期CPI同比也下降了1.6%.第三个阶段从2009年后,由于总投资增速快速波动式拉升,CPI同比增速见底反弹持续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又加大.此外,由于市场供销两旺,厂商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上涨,良好的市场环境也提高企业投资回报的预期,增加了企业投资的热情,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总投资累积增长率.2010年后,总投资增速减慢,通货膨胀也有减缓趋势.最近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总投资累计增速有快速向下趋势,预计通胀压力会有所减轻.   2我国治理此轮通货膨胀主要采取的对策及效果   2.1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措施及效果分析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ratio).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资金利用效率看,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商业银行将大量的资金沉淀在中央银行,盈利能力无疑大大削弱.   2.2提高利率措施及效果分析   央行最近一次加息是在2007年12月,2007年为应对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央行曾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08年9月份起,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央行又开启了降息空间,5次下调贷款利率,4次下调存款利率.2011年2到7月4次上调存贷基准利率,上调加息之前,央行已经开始逐步允许人民币加速升值步伐,这也意味着“双重紧缩”的货币政策开始实施.全球各国低利率政策带来充足的流动性、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以及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都是导致通胀的重要因素,目前这些因素并没有消除,所以对通胀不能掉以轻心.目前我国货币供应已实行了一定程度的紧缩,但从全球来看,低利率导致的流动性依然很充足,如果将货币供应管得太紧,提高利率就很容易造成热钱流入.尽管通货膨胀率仍处于高位,但货币供应不能管得太紧,不能用提高利率的办法对付通胀.提高利率会加大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一些中小企业的成本会随之提高,这会影响到经济的增速.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为代表的全面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明显降低货币供给量的供给增速.广义货币供给量(M2)增速始终在高位运行.#p#分页标题#e#   3我国治理此轮通货膨胀更适宜的对策   3.1采取压缩不合理需求和增加有效供给相结合的货币政策   要对我国的一些上游产业信贷需求进行压缩,采取严格的信贷政策来约束那些离权势较近或者发生通胀较早的行业或企业.对于重复建设的重化工项目和非生产性的项目加大信贷约束力度.信贷结构更趋合理,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中小企业贷款增速要继续高于大型企业贷款;“三农”贷款增速要继续高于同期各项贷款;中、西部地区贷款要持续提高.通过优化信贷产品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3.2增加自身供应,隔绝外部输入性通胀   要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立节能型的经济结构,进一步完善现代石油储备制度,加大国内油价体制改革力度,提高石油自给能力,降低石油进口依赖.正确地引导消费.通过提高补贴、减免税费、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来保证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实际收益,保证农民在粮价上涨中得于实际利益,从而提高种粮积极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如果收入有大的提高,则消费就能增加,可以实现扩大内需的目标,从而降低经济对外依赖度.   3.3深化外汇管理体制   针对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外储成本和风险迅速提升的现状,我们可以从几方面来应对.首先要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管理,严厉打击地下钱庄,防范国际热钱大规模的快速流入流出.第二要逐渐放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区间,增加汇率变化的弹性,提高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双向性和不可预测性,有效防止可预见性的快速升值带来的热钱涌入.第三要简化企业和居民在境外投资审核手续,拓宽外汇相关投资渠道,方便个人和企业进行实业和金融投资,真正做到藏富于民.最后打破原先央行持有并形成官方外汇储备格局,实现外汇储备持有主体多元化,形成官方外汇储备、其他官方外汇资产与非官方外汇资产共同持有的格局.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既可以降低因外汇资产过快增长对我国货币供应的单方面压力,又可以提高官方外汇储备资产的投资收益率.   3.4降低贸易顺差   除了汇率低估的外,形成我国贸易顺差的因素还有很多.如贸易政策、税收政策、引进外资政策等,还有偏低的国内能源、土地、劳动力价格,环境保护标准过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这些因素人为地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解决以上问题,能有效地降低贸易顺差,减少贸易失衡,降低我国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实施的难度.   3.5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有效缓解通货膨胀压力,比如适当调减居民利息税率、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关注低收入人群福利等.提高企业的出口退税率、给予中小企业税收上的优惠政策等.在财政收入增速持续超过GDP增速的背景下,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加大社保、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开支.   以上这些抵御通胀压力方面财政政策可以直接惠及企业和居民.目前受到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现在景气起稳回升的不确定性在增大.面对通胀预期管理的复杂局面.加大了我们判断未来物价走势、把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难度.有效抑制通货膨胀,需多管齐下,针对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在控制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避免矫枉过正.

阅读全文

经济金融战胜危机建议探究

摘要:

为了提高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水平从而保证其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进而为我国经济金融降低风险,如何针对我国经济金融在战胜危机中现存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成了重中之重。本文针对我国经济金融在战胜危机中取得的成效及现存问题进行简单概述,就提出政策建议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经济金融;战胜危机;政策建议

如何针对我国经济金融在战胜危机中现存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是我国在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重点问题。然而,从目前我国经济金融在战胜危机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因受传统思想影响较为严重,从而使其政策建议没有获得及时有效的更新,这样不仅在解决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盲目性,还对我国金融环境稳定性造成威胁。

一、我国经济金融在战胜危机取得的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经济金融在战胜危机中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总结起来包括:其一,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高达60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7.0%,增幅与上年末相比高出9.0个百分点;其二,信贷市场巨额增长,使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得到有效扶持;其三,黄金市场价格呈现迅猛增长趋势;其四,股市基市恢复牛市状态。但是,潜在问题也非常明显,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几大点:

阅读全文

中国当前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前景

   今年以来,中国的外资流入出现了连续的下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份,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额为293.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外商直接投资累计额为247.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7%.

自去年3月份起,中国的外资流入一直呈下滑态势。在通货紧缩未得到改观、国内需求一直不旺的情况下,作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外资的持续滑坡显然是人们不愿看到的。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利用外资的80%来自亚洲国家,亚洲金融危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本缩水,使得其资本输出量减少,一些FDI扩建项目被迫削减或停止。

二、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有2/3是以购并方式实现,而且多集中于电讯、金融、石化、航空等领域,而在这些敏感的领域中国对外资购并尚未开放。

三、欧元的启动加速了欧元区国家之间资本流动,相对制约了欧洲资本向欧元区外的流动。而欧洲经济的好转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流回欧洲。

四、中国政府加强加工贸易、外汇管理等政策出台后,一些外商徘徊观望。

五、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缓慢,某些产业由于前几年的过量投资或国内需求不旺而能力过剩,以及沿海地区工资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

阅读全文

人民币升值压力缓和途径

 

1.货币升值及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升值也叫“货币增值”,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价值增加或上升。用汇率表示,则意味着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比价或价格一国货币相对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提高了。通常情况下,一国货币升值是经济发展水平、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状况、外汇供给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汇的供给受到国际收支状况的直接影响,因此,从理论上来说,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盈余,本国对外汇的需求小于外汇的供给,则外汇汇率下降,本币贬值;反之,本币升值。一般看来,商品价值的上升通常是件好事,但是,货币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升值却未必是件好事。因为,一国货币升值并不能增强本国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只是提升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这直接导致一个国家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上升,出口减少,而外国商品在本国价格降低,进口增多,这会使一国的国际收支趋向负值,进而影响GDP的增长。   2.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分析   2.1人民币升值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尽管2005年7月21日我国政府宣布人民币汇率升值2个百分点,并且预示今后人民币汇率将主要由市场供求来决定。但这并没有抑制住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趋势,如今在国内通货膨胀加速的情况下,人民币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升值压力。因此,如何应对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问题,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年4月16日,央行宣布扩大人民币兑美元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日波幅扩大一倍,实现了人民币兑美元交易波动区间翻番。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将告别单向升值,向双向波动的时代迈进。   2.2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支付能力。(2)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3)平衡和缓解与各国的贸易矛盾,减少与贸易伙伴的经济纠纷与摩擦。人民币升值确实能够带来某些好处,但是权衡起来,升值的弊端更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出口增长受到制约。(4)使我国外汇储备承担了较大损失。(3)不利于吸引外资特別是境外直接投资。(4)不利于缓解国内就业压力。(5)不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6)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3.日本、德国应对汇率升值的经验及启示   20世纪60、70年代以后,日本和德国几乎在同一时期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汇率升值也成为了困扰这两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难题。面对货币升值压力,日本和德国所采取的对策分別对两国的经济稳定和增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3.1日本汇率升值的对策和经济影响   1951-1970年间,日本的经济增速高达9.7%,对外贸易持续保持顺差,这引起了美国和其他贸易伙伴的不满,同时也给国内的货币政策造成了较大压力。为弱化日元升值影响,缓解升值压力,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生产基地由国内向国外转移。生产的转移对抑制日元升值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从总体看,生产基地向他国的大规模转移,造成了日本本土产业“空洞化”,国内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上升。(2)提高生产效率,加大对资本设备的投资力度。这次集中性的设备投资极大的提高了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但却造成了产能过剩,为之后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埋下了伏笔。(3)降低利率。从表面上看,日本采取的低利率政策可谓一箭双雕:在激励相关部门(主要是日本银行)持有更多美元资产,减少外汇市场上日元升值压力的同时,有利于扩大需求,降低日元升值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然而,这一政策在实际上刺激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大量资本涌向房地产和股票,直接促成日本70年代的高通货膨胀以及80年代的泡沫经济,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德国汇率升值的对策和经济影响   与日本相似,二战后,德国经济持续保持顺差,成为战后世界经济又一突出亮点,德国马克也面临了较大的升值压力。和日本不同的是,德国的对外贸易主要在欧洲国家占据较大比重,对美国虽然也存在大量的贸易顺差,但却不像日本贸易顺差那样集中。在贸易顺差的持续推动下,马克不断升值。起初,德国货币当局积极干预外汇市场,力图通过抑制出口、扩大进口、对流入资本征税等措施来回避马克的升值。但是,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增多以及外汇储备的激增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为缓解通胀压力,德国央行紧缩银根,这又导致资本流入的增加,本币升值压力加大。德国政府较早的对汇率政策进行调整,采用了主动、小幅、渐进的升值方式,并且,德国货币当局始终旗帜鲜明,将重点放在国内,特别是对国内物价、产出的稳定上。在应对马克升值这一问题上,德国货币当局结合本国实际,在独立货币政策、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三者之间,选择了独立货币政策和资本自由流动,德国货币当局也基本贯彻了资本自由流动下的浮动汇率制度,没有为缓解本币升值压力而牺牲国内物价稳定,德国马克至始至终也没有出现类似于日元汇率大幅波动的状况,德国的经济也得以平稳发展。   3.3对人民币升值的启示   回顾日本、德国经济发展史上汇率波动的全过程,可以发现:在一个国家经济崛起的过程中,遭遇汇率升值压力是一种必然经历,汇率也势必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进行调整;对汇率进行小幅稳步的调整是最符合经济基本面变化要求的调整方式,同时,这种渐进式的调整也有利于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维护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奉行独立的货币政策,绝不能牺牲国内货币政策以保全汇率政策,使货币政策成为汇率政策的附庸。   4.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对策   (1)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出口减少,即外需降低。国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有效刺激内需的增长。(2)完善出口退税政策,促进贸易平衡。(3)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中小企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4)继续深化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浮动区间,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改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5)进一步放松外汇管制,藏汇于民。中国居民在使用外汇方面受制较多,只有进一步放宽对外汇的管制,实现投资主体的开放,让中国企业和个人可以直接投资国外的实体经济,获取国外的资源和技术,才能实现“藏汇于民”。(6)加快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建设,增加外汇避险工具。人民币升值以来,一些企业利用远期结汇、套期保值等外汇衍生产品来规避外汇风险。(7)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从微观来说,顺应了我国企业规避国际结算中汇率风险的需要;从宏观来说,可以大量减少外币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款,减轻由汇率波动所带来的损失,此外,还可使我国在国际事务中享有更大的话语权,给我国带来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国际地位也可得到进一步提高。#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